答司马谏议书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29《答司马谏议书》课件语文版-语文级下册语文课件
一、背景简介:北宋宋神宗时期,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空前尖锐,内外交困。担任参政知事的王安石立志改革,推行新法,遭到以司马光为代表的保守势力的强烈反对。司马光于熙宁三年(1070年)致书王安石,不遗余力地攻击新法,王安石当即答以简短的回函,进而写了这封信作为答复,表明自己改革的决心。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29《答司马谏议书》课件语文版-语文级下册语文课件
二、课文串讲:第1自然段某启:昨日蒙教。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某:古人在信稿上用“某”,代替自己的名。窃:我私下,谦词。每:往往,常常。术:方术,方法,这里指政治主张。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29《答司马谏议书》课件语文版-语文级下册语文课件
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故略上报,不复一一自辨;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复不宜卤莽,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重:又。反复:指书信往来。具道所以:详细说明这样做的理由。见恕:原谅我。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29《答司马谏议书》课件语文版-语文级下册语文课件
第2自然段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儒者:这里指读书人。侵官:侵犯官员的职权。征利:与民争利。以致:因而招致。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29《答司马谏议书》课件语文版-语文级下册语文课件
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修之于朝廷:在朝廷上讨论修改。举:施行,推行。辟:驳斥,抨击。难:责难。壬人:善以巧言献媚的人。壬:“佞”的假借字。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29《答司马谏议书》课件语文版-语文级下册语文课件
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固前知:本来事先就知道。恤:忧虑,顾念。汹汹然:大吵大闹的样子。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29《答司马谏议书》课件语文版-语文级下册语文课件
盘庚之迁,胥怨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duó)义而后动,是而不见悔故也。胥:相与。特:仅仅。度:计划。度(duó):估计,考虑。是:认定做得对。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29《答司马谏议书》课件语文版-语文级下册语文课件
本段分析:开头先确立反驳的原则:“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然后抓住对方的论点,树起反驳的标靶;再逐一反驳司马光加给自己的罪名,要言不烦,理直气壮。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29《答司马谏议书》课件语文版-语文级下册语文课件
第3自然段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则某知罪矣;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膏泽斯民:施恩泽给这些人民。事事:做事。前一“事”字是动词,后一“事”字是名词。守:墨守。知:领教。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29《答司马谏议书》课件语文版-语文级下册语文课件
第4自然段无由会晤,不任区区向往之至。无由:没有机会。不任:不胜。区区:拳拳,专诚、恳挚的意思。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29《答司马谏议书》课件语文版-语文级下册语文课件
三、课文分析:王安石与司马光共事多年,私交不错,只是政见每每不合。这篇文章既要照顾到友情又要摆明事实,因而作者采用了寓柔于刚的表达方法,措辞委婉,但在变法原则上寸步不让,形成了独特的语言风格:据理力驳而不失委婉,于平和中显出夺人的气势。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29《答司马谏议书》课件语文版-语文级下册语文课件
论毅力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29《答司马谏议书》课件语文版-语文级下册语文课件
一、作家作品及背景简介: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中国资产阶级改良运动的中心人物。戊戌变法失败后,资产阶级改良运动处于逆境,改良派有的被处死有的逃往国外,梁启超欲力挽狂澜,写下《新民说》,勉励有志于天下事者坚忍不拔,达到成功的彼岸。本文选自《新民说》第15节。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29《答司马谏议书》课件语文版-语文级下册语文课件
二、课文串讲:第1自然段天下古今成败之林,若是其莽然不一途也。要其何以成,何以败?曰: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莽然:广大众多的样子。要:概括地推究。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29《答司马谏议书》课件语文版-语文级下册语文课件
第1段段意:从“成败”两字起笔,引出“有毅力者成”这一中心论点。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29《答司马谏议书》课件语文版-语文级下册语文课件
第2自然段盖人生历程,大抵逆境居十六七,顺境亦居十三四,而顺逆两境又常相间以迭乘。无论事之大小,必有数次乃至十数次之阻力,其阻力虽或大或小,而要之必无可逃避者也。迭乘:交替地呈现。要之:总之。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29《答司马谏议书》课件语文版-语文级下册语文课件
其在志力薄弱之士,始固曰吾欲云云,吾欲云云,其意以为天下事固易易也,及骤尝焉而阻力猝来,颓然丧矣;其次弱者,乘一时之意气,透过此第一关,遇再挫而退;稍强者,遇三四挫而退;更稍强者,遇五六挫而退;其事愈大者,其遇挫愈多,其不退也愈难,非至强之人,未有能善于其终者也。吾欲云云:我要怎样怎样。骤:很快地。猝:突然。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29《答司马谏议书》课件语文版-语文级下册语文课件
第2段段意:人生必遇顺逆两境,事无大小必有阻力。只有毅力至强的人,才能终于获得成功。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29《答司马谏议书》课件语文版-语文级下册语文课件
第3自然段夫苟其挫而不退矣,则小逆之后,必有小顺;大逆之后,必有大顺。盘根错节之既经,而随有应刃而解之一日。盘根错节:树木根干枝节回绕交错,比喻事情的烦难复杂。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29《答司马谏议书》课件语文版-语文级下册语文课件
旁观者徒艳羡其功之成,以为是殆幸运儿,而天有以宠彼也,又以为我蹇于遭逢,故所就不彼若也。庸讵(jù)知所谓蹇焉、幸焉者,皆彼与我之相同,而其能征服此蹇焉,利用此幸焉与否,即彼成我败所由判也。殆:大概是。蹇:跛足,引申为艰难、困厄。庸讵:岂,怎么。判:分开,区别。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29《答司马谏议书》课件语文版-语文级下册语文课件
更譬诸操舟,如以兼旬之期,行千里之地者,其间风潮之或顺或逆,常相参伍。彼以坚苦忍耐之力,冒其逆而突过之,而后得从容以进度其顺。我则或一日而返焉,或二三日而返焉,或五六日而返焉,故彼岸终不可达也。参伍:交相错杂。冒其逆而突过之:顶着逆风恶浪而突破、通过这一关。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29《答司马谏议书》课件语文版-语文级下册语文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