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房宫赋》课件1
加入VIP免费下载

《阿房宫赋》课件1

ID:825300

大小:1.86 MB

页数:49页

时间:2022-02-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成才之路·语文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第四单元创造形象 诗文有别 第四单元阿房宫赋 高考导航 (2014年高考江苏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答严厚舆秀才论为师道书柳宗元严生足下:得生书,言为师之说,怪仆所作《师友箴》与《答韦中立书》,欲变仆不为师之志,而屈己为弟子。凡仆所为二文,其卒果不异。仆之所避者名也,所忧者其实也,实不可一日忘。仆聊歌以为箴,行且求中以益己,栗栗不敢暇,又不敢自谓有可师乎人者耳。若乃名者,方为薄世笑骂,仆脆怯,尤不足当也。 内不足为,外不足当,众口虽恳恳见迫,其若吾子何?实之要,二文中皆是也,吾子其详读之,仆见解不出此。吾子所云仲尼之说,岂易耶?仲尼可学不可为也。学之至,斯则仲尼矣;未至而欲行仲尼之事,若宋襄公好霸而败国,卒中矢而死。仲尼岂易言耶?马融、郑玄者,二子独章句师耳。今世固不少章句师,仆幸非其人。吾子欲之,其有乐而望吾子者矣。言道、讲古、穷文辞以为师,则固吾属事。仆才能勇敢不如韩退之,故又不为人师。人之所见有同异,吾子无以韩责我。若曰仆拒千百人,又非也。仆之所拒,拒为师弟子名,而不敢当其礼者也。若言道、讲古、穷文辞,有来问我者,吾岂尝瞋目闭口耶? 吾子文甚畅远,恢恢乎其辟大路将疾驰也。攻其车,肥其马,长其策,调其六辔,中道之行大都,舍是又奚师欤?亟谋于知道者而考诸古,师不乏矣。幸而亟来,终日与吾子言,不敢倦,不敢爱,不敢肆。苟去其名,全其实,以其余易其不足,亦可交以为师矣。如此,无世俗累而有益乎己,古今未有好道而避是者。宗元白。(选自《柳宗元集》,有删节)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A项“益”在这里形容词用作了动词,充实;B项“以韩责我”中的“韩”指韩愈,只能翻译成“用韩愈来要求我”,不能译为“用韩愈来指责我”。C项“攻其车”中的“攻”,根据上下文,不能翻译成进攻、攻打,联系“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一句,再结合下文可以理解为“加工、加固”;D项可以联想到《齐桓晋文之事》中“百姓皆以王为爱也”中的“爱”,意思为“吝啬”。【答案】B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掌握实词重在积累。做题时则可以根据上下文意思推断词义,根据整句中对应词语的意思推断词义,根据词在句中的语法功能推断词义,根据学过的知识推断词义,根据相邻的字来推断词义,还可以将所给的义项放入各自的具体语境中去贯通文意,解释准确而无滞碍的,即为正确答案。 学习目标 1.积累常见文言词语“一”、“流”、“爱”、“走”、“族”的意思和“之”、“焉”、“夫”、“而”等虚词的意义和用法。2.感受课文形象生动的比喻、丰富瑰丽的想像、大胆奇特的夸张。3.学习本文描写为议论蓄势、议论使描写增加了深度的写作特色。4.了解秦亡的原因及作者借古讽喻的目的。 课前预习 (二)实词 6.走近作者杜牧(803~852),字牧之,唐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晚年居住在长安城南的樊川别墅,后世称他为“杜樊川”。京兆杜氏自魏晋以来就是名门世族,杜牧的祖父杜佑是中唐有名的宰相和史学家。杜牧在唐文宗大和二年(828)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后在江西、淮南等地军府任慕僚多年。后任黄州、池州、湖州等地刺史。在地方任职时,改革弊政,成绩卓著。最后官至中书舍人。 杜牧的文学创作中,诗歌的成就最大,在晚唐诗坛独树一帜。人们将他和杜甫比,因而称他为“小杜”;和李商隐齐名,他们又有“小李杜”之称。 7.关于文体“赋”是先秦诗歌派生出的一种文体,名称据说起于战国时荀子的《赋篇》,到了汉代形成一种特定的体制,讲究文采、韵节,兼具诗歌和散文的性质。注重铺陈排比、对偶夸张的形式,具有借景抒情、铺叙风物、托物言志的特点。今人亦喜袭用,人们往往借它作为写景抒情的散文标题,即把“赋”字放在所要抒写的事物名称后面以表示一种文章风格,如《茶花赋》《秋色赋》等,但这里的“赋”只是有“赞”、“颂”的意味,已不具古赋特点。 8.了解背景阿房宫是秦始皇于公元前212年(秦始皇三十五年)开始建造的一座宫殿,故址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北阿房村。为建造这座宫殿,秦统治者曾征集劳动力70余万,开采了大批北山石料,砍伐楚、蜀的大批木材。整个宫殿规模宏大,富丽堂皇。据《史记·秦始皇本纪》上说秦始皇嫌都城咸阳人多,而先王留下的宫殿太狭而筹建。宫未建成,始皇先逝,二世胡亥续建。至秦灭亡也未全部完工,故未正式命名。据说时人因其前殿所在地名阿房,故称“阿房宫”。 本文写于唐敬宗宝历元年(825)。这时的唐王朝,藩镇割据,拥兵自重,宦官专权,民不聊生。唐敬宗李湛年少即位,好游乐,务声色,大兴土木,不理朝政。本文就是作者23岁时有感于时政而写的。杜牧在《上知己文章启》中说:“宝历大起宫室,广声色,故作《阿房宫赋》。”这篇赋体散文,借古讽今,通过描述阿房宫的兴建及毁灭,生动形象地总结了秦王朝统治者骄奢亡国的历史教训,阐述了天下兴亡的道理,向唐朝统治者提出了警示,表达出一个封建时代正直文人忧国忧民、匡世济俗的情怀。 课堂互动 (一)自主思悟1.具体来看,阿房宫有哪些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占地广,楼阁多,构造奇,布局巧,建筑美观。 2.课文第②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写了阿房宫里的美人和珍宝,揭露了秦朝统治者奢靡的生活。 3.“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其中的“心”的具体内容是什么?这句话的深层作用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具体内容是想过好日子的心理。这句话含蓄斥责了秦统治者只图私利而不顾人民,横征暴敛,挥霍无度的罪行。 4.课文第④段末尾,作者以四个“哀”警示世人,其目的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提醒当权者一定要爱其子民,戒奢以俭,不可重蹈亡秦之覆辙。 (二)深入探究1.杜牧写这篇赋,既然是为了总结秦王朝灭亡的历史教训,借以讽谏时弊,为何开头要从六国覆灭下笔?作者讽谏时弊,以秦王朝灭亡为借鉴;写秦朝覆灭,又以六国衰亡为铺垫,六国何以会灭?赋中说到“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可见,六国灭亡,是不能爱民的结果。从何看出六国之不爱民呢?“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叠如山”。 秦之珍宝(财富之代称),来自六国;六国之珍宝取自百姓,统治者为满足奢华生活之需要,对百姓肆意搜刮,锱铢不留。“六国”皆因不爱民而“毕”其统治;秦如吸取教训,“复爱六国之人”,那就不致迅速灭亡。然而“蜀山兀,阿房出”,秦王朝由此又走上了六国灭亡的老路。开头12个字,既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上,引出阿房宫的修建,又起到了笼盖全篇,暗示主题的作用。 2.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极力描写阿房宫的?这样描写对表达中心有什么作用?课文从三个方面描写阿房宫:一是写阿房宫建筑之奇;二是写阿房宫美女之众;三是写阿房宫珍宝之富。写建筑,课文先展开广阔而高峻之全貌,进而细绘宫中楼、阁、廊、檐、长桥复道、歌台舞殿之奇丽;写美女,述其来历,状其梳洗,言其美貌,诉其哀怨,绘声绘色,备加渲染;写珍宝,概写六国剽掠,倚叠如山,又写秦人弃掷,视若瓦砾。极尽铺陈夸张之能事,充分体现了赋体的特色。然而铺陈阿房宫规模大,宫室多,美女众,珍宝富并非作者作赋的目的。 透过楼台殿阁、脂粉金玉这一画面,作者旨在说明秦统治者之奢侈腐化已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而这些正是导致秦王朝覆灭的根本原因。《古文观止》的篇末总评说:“前幅极写阿房之瑰丽,不是羡慕其奢华,正以见骄横敛怨之至,而民不堪命也,便伏有不爱六国之人意在。”可见,文章前面所进行的动人描绘乃是为篇末归结秦灭亡的历史教训,讽喻现实的议论张本。 随堂练习 5.下面对课文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文章开头用一个“毕”字,一个“一”字来表现秦统一天下的过程,这是秦建造阿房宫的社会历史条件。B.一个“兀”字,一个“出”字。表现阿房宫的建造过程,是秦建造阿房宫的物质条件,含蓄地说明了阿房宫的出现,取尽了天下的财物。C.“覆压三百余里”,言其占地面积之大,“隔离天日”说明楼阁密度之紧。D.“骊山”两句,写其依山傍水的宏阔景象,气势非凡。【答案】C(“隔离天日”写楼阁之高。) 阅读下面的《阿房宫赋》末段与《六国论》末段,完成6~8题。甲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乙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6.第一段末用了四个“后人”,对它们的理解分析,正确的一项是()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①哀之;后人②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③而复哀后人④也。A.①②均指秦以后的人,③④均指秦后人的后人。B.①④指秦以后的人,②③指秦后人的后人。C.①②④指秦以后的人,③指秦后人的后人。D.①③④指秦以后的人,②指秦后人的后人。【答案】C 7.两段文字分别是两篇借古讽时文章的结尾,其中均揭示了作者为文的主旨和目的。对此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两文均总结秦覆亡的教训,劝诫当朝国君爱民兴国。B.两文均总结六国覆亡的教训,劝诫当朝国君不可贿赂求安,应富国强兵。C.前者总结秦、六国的覆亡教训,劝诫唐朝统治者爱民;后者总结六国覆亡的教训,劝诫宋朝统治者不贿赂邻国。D.前者总结六国覆亡的教训,劝诫宋朝统治者爱民,后者总结秦朝覆亡的教训,劝诫唐朝统治者不贿赂邻国。【答案】C 8.两篇文章立论的独创性各表现在哪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苏洵《六国论》立论的独创性,表现在作者没有像旧时代许多作家那样,总是从鞭挞强秦暴行的角度立论,而是第一次从“六国破灭”的内部因素的角度来立论,对内部因素的点拨又是全方位的,涉及政治、经济、外交、军事诸方面,而且处处显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 《阿房宫赋》是一篇“赋”,但议论的成分就占了一半,可以说是用赋体的形式来写议论文,这写法本身就具独创性;其次,它的独创性还表现在作者是选择一个具体、形象的事物作为立论的角度,把阿房宫作为秦皇骄奢淫逸的象征,作为秦皇压榨人民的见证,作为秦王朝覆灭的标志,这种立论方式更是独具特色的。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