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阿房宫赋练习试题(一)作者杜牧(803—852),字牧之,唐京兆万年(现在陕西西安)人。晚年居住在长安城南的樊川别墅,后世因称他“杜樊川”。杜牧历任左补阙、膳部、比部员外郎,官至中书舍人。杜牧诗歌创作成就最大,在晚唐诗坛独树一帜。人们将他和杜甫比,因而称他为“小杜”;他的诗作和李商隐齐名,他俩又被称为“小李杜”。本文写于唐敬宗宝历元年(825年),这时的唐王朝已是大厦将倾,摇摇欲坠。唐敬宗李湛年少即位,好游猎,务声色,大兴土木,不理朝政。杜牧在《上知己文章启》一文中说:“宝历大起宫室,广声色,故作《阿房宫赋》。”赋:是古文中介于韵文之间的一种特殊文体。它是由《诗经》、《楚辞》发展起来,《诗经》是“赋”的远源,《楚辞》是“赋”的近源。到汉代就形成了一种特定的文学体裁,它的特点是:“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也”(《文心雕龙?诠赋》。它铺陈文采,描写事物,以抒写情志,重视辞藻和押韵,以铺陈、对比、对偶、夸张等传统技法为主,文章显得整齐和谐,清新流畅而又具有磅礴的气势。唐宋古文化运动兴起,一些文人用古文的方法写赋,使之由骈俪趋向散文化,称为“文赋”以区别于六朝的“骈赋”以及唐代用来科举考试的“律赋”。杜牧的《阿房宫赋》被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2/12
★精品文档★视为初期文赋的典范之作。这是一篇借古讽今的赋体散文。作者通过描写阿房宫的兴建及其毁灭,生动形象地总结了秦朝统治者骄奢亡国的历史经验,向唐朝统治者发出了警报,表现出一个封建时代正直的文人忧国忧民、匡世济俗的情怀。西汉的扬雄提出了“诗人之赋丽以则,辞人之赋丽以淫”的著名论断。扬雄认为赋的共同特点是词彩华丽,而在内容上却有着“则”与“淫”的区别。他把片面追求形式的赋称为“辞人之赋”,其特点是雕绘铺陈的泛滥(淫);把注重社会内容、有讽谏意义的赋称为“诗人之赋”,其特点是符合儒家的诗教原则。如果按照这个标准来衡量,杜牧这篇赋是典型的“诗人之赋”,它在“丽”的同时,也体现了“则”的精神。杜牧这篇《阿房宫赋》之所以能流传千古,正在于它的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完美结合。(二)内容分析第1段,写阿房宫的雄伟壮观。开篇先用四个三字短句领起,章节紧凑,气势不凡,达到了先声夺人的效果。这十二个字,既写出了秦始皇一统天下的豪迈气概,也写出了阿房宫兴建营造的非同凡响。接下来从全景到本体构筑,写阿房宫的雄伟壮观。“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勾勒出阿房宫占地广阔、凌云蔽日的宏伟气势,给人一个总体的印象。“骊山北构而西折”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2/12
★精品文档★四句,写阿房宫是依着山势、就着水流而修建的,仍然实出了它利用自然、巧夺天工的气派。以下由写渭水和樊川的“流入宫墙”,自然地过渡到写阿房宫的建筑特点。其中实写了楼阁、廊檐,描绘得细致入微;虚写了长桥、复道,想象得神奇瑰丽。然后用夸张和衬托的手法,借写歌舞的冷暖,描述阿房宫“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的怪现象,陪衬出它的宏大宽广。第2段,写阿房宫里的美人和珍宝,揭露秦朝统治者奢侈的生活,为下文的议论设伏。先写“纪嫔媵嫱”的由来,说明是“六王毕,四海一”的结果,照应篇首。作者一连用了“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等六组排比句式,写宫人梳妆打扮、“缦立远视,而望幸焉”的凄惨生活。镜如明星,鬟如绿云,“弃脂”涨渭水,焚椒兰成烟雾……这些生动的描写,既表现了宫女命运的悲惨,也揭示了秦始皇生活的骄奢淫逸。“燕赵之收藏”以下,由写人的被欺辱转而写物的被践踏。在这里,原来六国珍藏的玉石金鼎,像土块、铁锅一样堆弃着,“秦人视之,亦不甚惜”。第3段,由描写转为议论,显示出作这篇赋文的本意。先以“嗟乎”发为感叹,对比人心事理,指出“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进而质问道:“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接着,用了六组“使……多于……”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2/12
★精品文档★的比喻句排比,尽情地揭露了秦王朝的奢靡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经过重重铺垫,笔锋一转,让“不敢言而敢怒”的“天下之人”同“日益骄固”的统治者进行较量,结果阿房宫成了一片焦土。第4段,总结六国和秦灭亡的历史教训,向当世统治者发出警告。作者连续慨叹,情不能禁。“呜呼”之后提出论点,阐明兴亡自取的道理;“嗟夫”以下申述论据,指出爱民与长治久安的息息相关。最后,用“后人”的委婉称谓,提醒唐统治者不要重蹈亡秦的覆辙,意味深长。(三)写作特点1.想象、比喻与夸张阿房宫毁于战火,其形制如何,无人能够说清,这给作者留下了驰骋想象的空间。可以说,杜牧在这篇赋中艺术地再造了阿房宫。无论是对楼阁廊檐的工笔细刻,还是对长桥复道的泼墨挥洒,都是出自想象。这些奇特的想象不但不给人以造作之感,反而能带动人沿着他开辟的路径走下去,在头脑中活现当年这座宫殿的盛况。这种效果的取得,和本文运用生动的比喻、大胆的夸张有直接关系。如“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一段出于想象,既是比喻,也是夸张,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2.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2/12
★精品文档★描写、铺排与议论从整体结构来看,本文前两段以描写为主,后两段以议论为主。前面的描写是为后面的议论作铺垫的。但是,无论描写还是议论,都大量采用了铺排的手法,叙事言情,极尽其致,造成了夺人的气势,令人耳目一新3.骈句散行,错落有致本文发挥了骈文的某些长处,如铺排、对偶、押韵等,但也大量使用单句散行,增强表现力。如,在用了“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勾心斗角”六个四字句后,接以“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一个散行的长句。这样,句子整散结合,长短不拘,节奏鲜明,更富于表现力。(答题时间:40分钟)一.基础练习:1.下列加点实词含义相同的一组是()A.六王毕,四海一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B.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C.奈何取之尽锱、铢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囷兮D.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2.下列加点虚词含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盘盘焉,囷囷焉缦立远视,而望幸焉B.骊山北构而西折谁得而族灭也C.独夫之心日益骄固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2/12
★精品文档★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D.多于九土之城郭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3.下列加点词语含义与现在相同的一组是()①各抱地势,钩心斗角②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③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④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⑤独夫之心日益骄固⑥用之如泥沙⑦楚人一炬,可怜焦土⑧多于市人之言语A.①③⑤⑦B.②④⑥⑧C.③⑤⑥⑧D.②③⑥⑦4.选择正确的义项(1)一①六王毕,四海一()②楚人一炬,可怜焦土()③黄鹤一去不复返()④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⑤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A.一旦B.专一C.统一D.数词E.全部,都(2)焉①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②或师焉,或否焉()③且焉置土石()④积土成山,风雨兴焉()⑤焉用亡郑以陪邻(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2/12
★精品文档★)A.助词无义B.兼词“于之”C.什么D.哪里E.……的样子5.加点词语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各抱地势,钩心斗角B.独夫之心,日益骄固C.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D.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6.译文不正确的一项是()A.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王子皇孙,辞别(六国的)楼阁宫殿,被撵到秦国B.明星荧荧,开妆镜也——(光如)明星闪亮,是(宫人)打开梳妆的镜子C.一肌一容,尽态极研——任何一部分肌肤,任何一种姿容,都娇媚极了D.金块珠砾——把黄金看作土块,把珍珠看作石子二.阅读下段文字,回答有关问题: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2/12
★精品文档★高低冥迷,不知西东。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7.本段文字用了哪几种修辞手法?答:、、8.本段文字从哪些角度来描写了阿房宫的特点?答:9.对本段文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段文字突出了阿房宫的雄伟壮观。B.长桥卧波,未云何龙是指长桥卧在水上,没有云怎么(出现)了龙?形容长桥似龙。C.“歌台暖响,春光融融”是指在春光明媚的时候,人们在阿房宫唱歌,就像春光那样融和。D.“舞殿冷袖,风雨凄凄”是指人们在殿中舞蹈,舞袖飘拂,如同风雨交加那样寒冷。三.阅读下文完成10—13题: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2/12
★精品文档★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10.下列两句中的加点虚词含义和用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①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②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A.①句的两个“之”相同,②句的两个“而”不同。B.①句的两个“之”不同,②句的两个“而”也不同。C.①句的两个“之”相同,②句的两个“而”也相同。D.①句的两个“之”不同,②句的两个“而”相同。11.文中对以下词语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①锱铢:极言贵重的东西;②南亩:泛指农田③九土:即九州,指全国;④呕哑:难听的音乐⑤独夫:孤单的人;⑥戍卒:指陈胜、吴广等起义者⑦楚人:指刘邦;⑧焦土:指阿房宫被烧毁A.①④⑤⑦B.②③⑥⑧C.①③⑤⑧D.②④⑥⑦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2/12
★精品文档★12.根据文意“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①哀之;后人②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③而复哀后人④也”句中四处“后人”之所指是()A.①②相同,都指秦以后的人;③是指当时的唐人(如杜牧);④是指秦人;B.①②④相同,都是指唐人;④是指唐以后的人;C.①③相同,都是指秦以后的人,②④相同,都是指唐以后的人;D.①④相同,都是指唐人(如杜牧),②③相同,都是指秦以后的人。13.对上述两段文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一段用比喻句和排比句,极言秦始皇不顾人民死活和民心向背,残民而自肥,很快失掉了民心。B.第一段还写到了老百姓对于秦的暴政敢怒而不敢言,但最终还是像火山一样爆发出来,使秦迅速灭亡。C.对于秦的灭亡和阿房宫的被烧毁,作者用“可怜焦土”一语寄予了一定的同情。D.第二段作者更进一步指出,六国和秦的灭亡,都是由于内部原因造成的,见解极为深刻。四.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4—15题:过骊山作杜牧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2/12
★精品文档★始皇东游出周鼎,刘项纵观皆引颈。削平天下实辛勤,却为道旁穷百姓。黔首不愚尔益愚,千里函关囚独夫。牧童火入九泉底,烧作灰时犹未枯。14.请分别从贾谊的《过秦论》和杜牧的《阿房宫赋》中找出与划线句内容相一致的句子: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简要概括分析本诗的主旨和立意:一.1.C2.D3.C4.(1)CDAEB(2)EADBC5.B6.A二.7.对偶、比喻、夸张8.来由、面积范围、自然条件、本体构筑9.C三.10.B11.B12.B13.C14.①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②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古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15.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2/12
★精品文档★借古讽今,讽喻当政者不要胡作非为,以免引起人民的起义,反抗。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