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资源欢迎下载《六国论》学案学习目的一、了解作者借古讽今的用意,领会苏洵关心国家、反对屈辱求和、主张抵抗外侮的思想。二、掌握积累与现代汉语不同的词句。三、培养在阅读过程中结合语境揣摩辨析词义及活用的能力。四、学习本文严谨的论证结构和生动形象的语言特色。学法指津1.整体阅读是翻译的重要依据。首先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即对照注释阅读课文,初步疏通文句,大体上了解原文的意思,大致熟悉全文的思路,把表述作者观点的语句找出来。2.结合课前预习,课上要积极思考、讨论、交流,培养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可结合课后苏辙的《六国论》,指导学生作比较阅读,扩展阅读视野,加强对课文的理解,锻炼筛选、分析信息的能力。学习时数:三课时。“阅读准备:一、背景材料1.时代背景:北宋初期,西、北方边患严重,自开国至英宗治平年间,宋军和辽军西夏军大小60余战,败多胜少。军事上的软弱无能导致了外交上的妥协投降。例如宋真宗景德元年与辽议定,每年给辽“岁币”银10万两、绢20万匹,后又被迫追加银10万、绢10万匹。2.六国与泰的有关史实①韩魏楚以地赂秦大事年表前290年韩割武遂予秦。前280年楚割汉北及上庸予秦。前275年魏割温予秦。前273年魏割南阳予秦。②秦灭六国时间表前230年灭韩前225年灭魏前223年灭楚前222年灭赵、灭燕前221年灭齐③六国抗秦大事年表前269年赵将赵奢击秦,大破坏之。前257年魏信陵君救赵,秦兵解去。前247年信陵君串五国兵败秦军河外。前233年秦攻赤丽、宜安,被赵将李牧击退。前232年秦攻番吾,又被李牧击退。二、预习要求1,结合注释,疏通全文,自己画出重点词句,难于翻译的也勾画出来。2.预习思考题①作者认为六国灭亡的原因是什么?运用了哪些论据来进行论证?②全文的论证结构有何特点?采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③你认为苏洵的论点正确吗?你怎么看待六国的灭亡?。学习步骤第一课时一、导入课文,激发探讨的兴趣。
精品资源欢迎下载我们在上学期曾学习过贾谊的《过秦论》,作者借评论秦的兴亡来告战当时对封建统治者要吸取历史教训。今天我们将要学习《六国论》,作者苏洵这位封建时代的进步知识分子又在借评论六国灭亡来阐述什么样的政治主张呢?二、整体感知全文。找同学简述全文的基本内容,其他同学补充或更正。三、听课文录音或教师范读课文,提示学生注意朗读书奏,并注意以下字音。六国互丧()暴()霜露洎()草芥()与()嬴()下咽()胜负之数()四、检查预习要求1,疏通词句。1.可逐段提出本段的重点词句和难于理解的词句问题。2.同桌或前后桌依据推断词义的方法讨论那些难于理解的词句。3.讨论后,由同学来解答以上问题。有不准确的由别的同学补充或更正。仍不对的请教师解释分析。五、学生诵读全文。六、总结从我们以上的学习了解到。我们学习文章一定要首先从整体上把提课文,哪怕只是略知大意。对于理解和记诵都是十分必要的。七、作业1.完成课后练习一,积累重点词语。2.完成课后练习二、三,归纳多义词及饲类活用。第二课时一、通过提问检查作业。1.提问课后习题三,归纳多义词的用法。学生作答。2.提问课后习题四,归纳动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及规律。规律:不及物动词或形容词带了宾语,该词即译作。使……做……二、通过讨论预习思考题①,引入对全文论点论据的分析。(-)提问(二)分组讨论,交流观点。(三)请几组同学发言,互相补充,教师归纳。1.本文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这是一个并列关系的复句,两分句从两个不同角度陈述观点。“非兵不利,战不善”用否定句式排除异说,保证了后一分句正面肯定的确凿性。文章的两个分论点,在本段实际上是论证中心论点的两个论据,它们从“”和“”两方面的受赂秦之害的角度进行论证,加强了中心论点的严密性。2.作者使用历史事实作为论据主要出现在第二、三段。第二段集中写韩、魏、楚三国,承第一个分论点“”,从而论证“弊在赂秦”。第二段集中写齐、燕、赵三国,承第二个分论点“”,说明其原因是“",从而论证“弊在赂秦"。三、通过讨论预习思考题②,从而引入对全文论证结构和方法的分析。(-)提问(二)学生分组讨论,交流观点。(三)学生发言,相互补充,教师归纳。1.论证结构(列出提纲)
精品资源欢迎下载1.论证方法(举例说明)引证法,引用古人的话,以加强论证的说服力。例证法,列举六国灭亡的史实,以证明观点的正确性。对比论证,用泰国与六国对比,六国之间的对比。以证明六国破灭的历史必然性。此外还运用了因果论证、假设论证。四、在理解的基础上诵读全文。五.总结。全文中心论点的提出开门见山,简洁明快,给人以鲜明的印象。第一个分论点承中心论点直接田造出,顺应自然。第二个分论点用一问一答的方式提出,引人思考,对中心论点起到了突出强调的作用。运用因果论证的方法,从道理上给人以明晰、严密的感觉,语气坚定,观点鲜明。六、作业。1.完成课后习题二。2.熟读全文力争成诵。第三课时一、检查作业。1.回顾全文的论证结构。2.找同学试背诵。二、分析本文的写作特点。采用启发学生分析归纳的方式。1,由作者写作本文的背景材料和写作意图,导出第一个特点一一。2,由对全文结构思路的回顾,导出第二个特点一一。3.由对文中具体语句的例析,导出第三个特点一一。三、结合预习思考题③,锻炼学生全面地一分为二地分析问题的能力。1.提问。2.学生讨论后畅所欲言,甚至形成小型的辩论。3,提示:苏询思想的进步性和观点的片面性。学生自己的观点可能会多样化,但只要是能自圆其说,便可鼓励。当然他们如能做到全面地一分为二地有相当深度地分析更佳。四、结合课后苏辙《六国论》作比较阅读。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又培养学生分析筛选信息感知全文的能力。提示:苏河《六国论》借古讽今,切中时弊,抒发自己政治观点,是史论,更是政论。而苏辙《六国论》就史论史,丝毫没有触及现实政治生活,是纯粹的史论。五、总结本文以高度概括的方式论述六国亡于秦的原因,又联系现实政治,借古讽今。但本文借古讽今不是消极地批评北宋王朝失策,这反映在文章在指出六国应抛弃错误政策的同时,又指出了正确的政策,即“以赂案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利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这样的战略构想对当时北宋朝廷同样适用。苏洵的忧国之心也可见一斑了。六、作业1.背诵全文。2.也以《六国论》为题,写一篇阐述个人主张的小史论,200字左右。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