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国论苏洵探究课
1、朗读课文,积累重点实词、虚词,判断句式特点,能准确翻译句子。2、梳理文脉,提要钩玄,能画出文章的论证思维图。3、了解背景,合作探究,理解文章的写作目的;比较阅读,认识见仁见智的观点。学习目标
自主学习展示
时代背景北宋建国后,鉴于唐末藩镇割据和五代军人乱政,实行中央专制集权制度,将军权完全收归中央,造成了军事上的衰势。北宋建国以后一百年间,与契丹、西夏作战60余次,败多胜少,到苏洵所处的时代,北宋每年要向契丹纳银20万两,绢30万匹;向西夏纳银10万两,绢10万匹,茶3万斤。这样“陪邻”的结果,助长了契丹、西夏的气焰,加重了人民负担,极大地损伤了国力,带来了无穷的祸患。苏洵正是针对这样的现实撰写《六国论》的。
画出文章的论证结构简图
课文整体结构图示
合作探究(一)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六国灭亡,并不是(因为他们的)兵器不锋利,仗打不好,弊病在于(拿土地)贿赂秦国。
2.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强弱胜负已判矣。3.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既然这样那么,诸侯的土地有限,强暴的秦国的贪心永远没有满足,(诸侯)送给秦国的土地越多,(秦国)对诸侯国的侵略越急。所以不通过战争,谁强谁弱谁胜谁负就已经判明。假如韩、魏、楚三国都爱护他们的国土,齐人不依附秦国,(燕国)的刺客不去行刺,(赵国)良将李牧还活着,那么,胜败存亡的命运,倘若与秦国相比较,或许还不容易判断出(高低)来呢。
4.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悲哀啊!有不贿赂秦国而可能战胜它的情势,却被秦人长期的威势所挟持,每天每月割让土地,以致走向灭亡。
合作探究(二)有人说“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一句来得精妙,有一语双关之效。精读课文最后两段,结合背景,理解其妙处。(从“为国者”的字面意思和在文中的深层用意两方面思考)明确:“为国者”从字面上看指的是六国统治者;(结合第4段,这是作者在假设论证后得出的结论,指出了六国灭亡的根本原因“为国者为积威所劫”。)从用意上看指的是北宋统治者。(结合第5段“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及写作背景中北宋向契丹、西夏等纳贡求和的事实。)“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一句,从表面批评六国“为国者”,转而告诫北宋“为国者”由上文的评析历史,转入下文的讽谏当朝统治者,借古讽今,语意深切,耐人寻味。
写作目的苏洵分析六国破灭的原因,是对宋王朝怯敌退让敲警钟,对妥协政策进行讽刺。讽谏宋王朝要以六国为鉴,不为辽和西夏“积威之所劫”,要奋起抵御外侮以维护其统治。
拓展提升
苏洵《六国论》“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观点)《六国论》是历史上第一篇不鞭强秦之暴行,而剖六国之痼疾的文章,所以它具有历史的严肃性;它分析了忍辱求和、赂敌为安的悲剧结局,乃是有感而发,它具有现实批判的针对性。
苏辙《六国论》“不知如此,而乃贪疆场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观点)苏辙立足六国“不知天下之势”这一点,分析了六国灭亡的原因是没有战略眼光,不团结;从战略上进行理论详明的辩论,意见扼要而中肯。这种明辨六国是非曲直的见解,显然有超越前人之处。
当堂检测
解释下列多义词1、诸侯之所亡,与战败所亡者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2、以荆卿为计邯郸为郡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哉为国者无使为……3、六国破灭薪不尽,火不灭丧失,丢失,动词灭亡,动词。作为,动词成为,动词被,介词治理,动词灭亡,动词熄灭,动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