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岳阳楼》教学反思选择了陈与义的诗歌教学已经逼近了第三次月考,原本打算当一次古诗鉴赏的练习课来设计教学案,猛然想起上一届学生对这首诗歌理解得很艰难,课上得很不是滋味,突然脑海里又出现了县公开课上这一课的情形,觉得如此有难度的诗歌用草草的几个题目能培养学生的素养吗,那诗歌的美感就在做题的条分缕析中粉碎了,不行,还是好好设计这课,当作一次公开的设计来上.于是上课之前便将两年前设计的教案拿过来看,明显地带有硬伤,为何学生如此吃力,我是借鉴了当时优质课的教学实录,因为这首诗歌对于老课本来说它是新诗歌,的确网上关于这首诗歌的教学设计寥寥无几,零星的几篇设计也是雷同,也是按部就班,在少许的教学设计中让我耳目一新的就是以"悲“为主线,串起了整堂课,分别从景悲,国悲,己悲等方面入手设计,看到这脉络鲜明的设计我如获至宝,经过深思熟虑,于是投入了上课,可课堂的推进如登临泰山般艰难,一会儿十八盘的陡峭就横亘在眼前,费了好大好的经儿,仅仅是弄懂文章的内涵,己悲国悲景悲,教完后明显的感到这课的失败,今天重审自己的课堂,发现是高于学生实际的设计,从情到景的分析,对于我的学生来说已经是从山顶走向山脚,这等于就违背了规律,怎么可能让自己不吃力呢?于是就有了这堂课的大变动。1、课堂教学程序流畅:在这堂课中,我设计了“朗读诗歌,初步感知——理解诗歌,合作探究——联系同类,拓展深化”三个主要环节,在其中的第二个环节我明显地在其中用了”如何分析诗歌的情感“这一主线的,在研读一课的同时落实一些研读诗歌的方法:抓住意象触摸诗人的感情由浅入深,使学生一步一步深入了解全诗。2、抓住“反复诵读”的重点:在本堂课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一个主要环节“读准诗歌”:有自由读、单独读、齐读、抓住节奏读。然后,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齐读全诗译文。接着,理解全诗的感情基调之后,配上符合全诗意境的音乐,全班齐读。最后,拓展环节中还是让学生学会在读中感悟诗歌的内涵,挑自己有触动的诗句自由朗读分析。在反复诵读,不仅让学生充分接触诗文,还可以让他们感悟诗歌的意境,还可以营造诗韵的气氛。3、适时介入资料:在了解本诗的作者及写作背景时,我应适当地让学生了解相关的历史知识。诗人陈与义是在“靖康之变”后,流亡到南方,登上岳阳楼,才写下此诗。因此,了解“靖康之变”这个历史事件,能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体会诗人悲己悲国的情感。4。拓宽诗文的内涵:从陈与义的诗歌中的意象”夕阳“到其他古典诗词中的夕阳,例如:“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斜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由秋天的悲凉景象到其他诗歌的悲秋,从陈与义的登楼的忧国忧民到杜甫登高登楼诗歌的忧国忧民,不停地拓宽,适时地迁移,加深了学生对诗歌的理解,掌握一类诗的解读,起到一箭双雕的效果。
当然这堂课有些许的不足,课堂总是缺憾的艺术,比如对于诗歌的朗读的设计总是有些忘却,在授课的过程中引导这点做得还不是很足,自己已经充分进入了角色,可学生却迟缓了许多。当然最好能够在同仁的指点下找到更好的授课技巧,不断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能力。但愿你们不吝赐教。一、文本解读: 由语入文:怎一个“悲”字了得 全诗紧紧围绕“悲”字展开。首联第一句“洞庭之东江水西”,横空出世,从大处着笔,将岳阳楼的地理位置直接点出:在烟波浩淼的洞庭湖的东边,在奔腾浩荡的长江之西。不由得让人想起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看到这气势非凡的语句,让人不由得心驰神往,但第二句却笔锋一转,不再是空阔无边的壮景,而是描绘出一副宁静的画面,“帘旌不动夕阳迟”,举目所见的是苍茫的暮色,帘旌一动不动,夕阳缓缓西沉,残阳如血,铺于水面,湖面一般冷绿一半红,看上去风平浪静,有些惨淡,有些寂寞,有些苍凉。景之凄迷衬托人之悲愁。此句乃以景传情也。 颔联由上句平静的景物描写转而进行强烈的抒情。“登临吴蜀横分地”,既说登临的地理位置,也在回顾历史,当年吴蜀争夺荆州的历史似乎再度重现,吴蜀两军相争,互相厮杀,尸横遍野,血流成河,人声,马蹄声,兵器撞击声……声声不绝于耳。历史的辽远、战场的血腥似乎又出现在眼前,战争,战争,战争给人们带来了什么?思及此,“徙倚湖山欲暮时”,面对满眼的湖光山色,诗人却无心欣赏,独自徘徊,是因为有满怀的愁绪,有满腹的心事啊,而在这苍茫的湖山暮色之下,徘徊的身影拉长,拉长,正如作者理不清、剪不断的愁情,更增添了几许怅惘、落寞之感。忆历史,思往事,感时世,心悲切。 颈联“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诗人发出了痛苦的呐喊,为什么偏偏会忆起吴蜀之战,那是因为诗人在历靖康之变后饱尝战争之苦:万里逃难,南奔襄汉,颠沛湘湖,流离失所。这正是诗人悲之所在啊。“万里”、“三年”分别从时空的跨度来叙其遭遇之悲,读之让人感慨万千。登高望远不但不能减轻心中的悲苦,反而更添几许愁绪。这无边无际的愁绪当“望远”“凭危”时更如一江秋水滚滚而出。如李煜“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如崔颢“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登高望远怀乡思家,乃人之常情也,更何况饱尝无限家国之痛的诗人呢?国破家亡的切肤之痛早已深入骨髓了啊?此句将诗人的悲、伤、哀、痛推向了极致。 尾联“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似乎是诗人顾影自怜的喃喃自语,未老先衰头已白,为国事,为家事,为自己,为那些与自己一样国破家亡的同乡们焦虑、忧愁,吊古伤今,感怀伤时,在秋霜的季节里,更觉时世如风霜相逼,冷峭之极。那衰老的枯木、那苍凉的湖面,何尝不像自己呢?沦落天涯无尽的凄凉,国破家亡的无限悲痛,一切尽在不言中。“寻寻觅觅,凄凄惨惨戚戚”,忧国,感时,伤怀,思乡,念己……个中情怀,怎一个“悲”字了得! 由文入史:怎一个“登”字了得诗人在什么时间什么情形下登岳阳楼的?登的是名扬天下的岳阳楼,历史上还有哪些文人墨客用诗文传达登岳阳楼的感受?天下名楼、不知名的楼,数不胜数,而登者亦多矣。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多少人登过、感受过,用诗文写下来并历经流传滋养后人的,人们记住了,而更多人的感受被湮没在了茫茫历史烟云之中。不只是登楼,还有登山、远涉,为什么古人那么热衷于“登”呢?“登山则情满于山”,登高望远,目力所及之处,自然会引发登高者的悠悠情思。自从王璨登上当阳楼发出“虽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的感叹,表达深切的思乡愁绪后,登高抒怀似乎成为中国文人的一个重要传统。南朝著名山水诗人谢灵运为登高甚至发明了特制的登山鞋,并在登山途中留下一首首动人的诗篇。诗仙李白对此倾慕不已,曾经“脚着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在如同仙境一般的天姥山上倾吐郁闷,展现自己傲岸不屈的风采。历代诗人在登高诗歌的创作中,不断注入新的情感,使登高作品的内容更加丰富,情感更加多元,从而赋予它更为深厚的文化内涵。表达思念之情。这是诗人们在登高诗中最重要的表现内容,当然思念的情感又因对象的不同而有所变化。“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漂泊异乡的游子,于佳节到来之际倍感孤独,遥想在家乡登高的兄弟,是不是也如自己一样,在深深地思念着对方呢? 王维以朴素无华的语言道出人类真切而普遍的情感,使这首小诗成为登高怀人、客中思乡典型代表。“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也表达了无尽的思乡之情。感怀伤时,表达个人的身世之悲。这是登高诗的又一个重要内容。“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当陈子昂登上幽州台后,顿觉宇宙之茫茫,苍凉无限。在这广阔无垠的天地间,个人是如此的孤单渺小,不禁悲从中来,怆然泪下。正是因为登台之后将个人放置于苍茫广阔的背景中,才会产生如此强烈的反差,从而具备了独特的艺术魅力。“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则传达出老杜内心更为复杂的情感:身世飘零,老病孤愁,韶华易逝,壮志未酬。无限悲凉之意在《登高》中尽数展现。发思古之幽情,感怀于时事。千古登高路,悠悠思古情。古人在登高远望之际,辽远的空间势必会引起多情的诗人们的思古之情。如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登上凤凰台,作者沉浸在对历史的凭吊中,感叹于六朝的繁华一去不返。同时为当今皇帝被奸邪所蔽而感到忧心不已。思古忧今的情怀,倶在其中。抒怀励志,鼓舞人心。这一类登高诗的代表当属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黄河奔涌,原野辽阔,壮阔的景象、雄浑的气势让人顿生豪迈之情, 高瞻远瞩的胸襟、积极进取的精神便在这“更上一层楼”中充分展现。而杜甫也曾经吟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千古名句,表达出勇攀高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追求自由个性,展现美好情怀。生性洒脱不羁的李白在《登太白峰》中这样写道:“西上太白峰,夕阳穷登攀。 太白与我语,为我开天关。愿乘泠风去,直出浮云间。举手可近月,前行若无山。一别武功去,何复更还?”
攀登上太白峰,在山间冷风的吹拂下,李白与星星低语,和浮云做伴,幻想着御风而行,飘然高举,高蹈出世 ,表达了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登高诗内容丰富多彩。联系本诗的写作背景,以及诗中流露出的情感,可以看出其意欲登高而排忧,岂知望远而伤怀,反倒牵扯万千愁绪,集忧国、感时、伤怀、吊古、思乡、念己于一体,其情感是纷繁复杂的,将登高在一首诗中表达的内涵丰富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