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沟》说课稿
加入VIP免费下载

《葡萄沟》说课稿

ID:826718

大小:35.5 KB

页数:6页

时间:2022-02-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葡萄沟》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葡萄沟》。下面我对本课题从以下七个方面进行分析:一、说教材《葡萄沟》是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课。课文围绕着“葡萄沟真是好地方”来描写,运用了诸多优美的词语,在教学中应注重本课文的单元主题“塞北江南”,让学生感受到我国的地域辽阔、物产丰富,使学生产生对祖国各地风情的向往,增强对少数民族的热爱之情。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葡萄沟》这课的第一课时,这为过度到本课题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二、说教学目标: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三年级学生他们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三个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感知课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用普通话流利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过程与方法: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通过朗读感受葡萄沟是个好地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略葡萄沟的风土人情。产生对葡萄沟的向往和对维吾尔族人民的喜爱之情。进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自己家乡的真挚情感。三、说教学的重难点本着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朗读课文,感受葡萄沟是个好地方。教学难点:通过朗读,感受葡萄沟的美丽与可爱;产生对葡萄沟的向往和对维吾尔族人民的喜爱之情。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课题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我学法上谈谈。四、说教法:(一)以读为本,读中感悟        阅读教学以读为本,是由阅读教学的基本任务所决定的。阅读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培养独立阅读的能力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而完成上述基本任务的基本途径是学生自己的读书实践。因此在本课的阅读教学中我设计了各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让学生在琅琅书声中益知、怡情,发展语言和能力。  (二)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新课程导引的新课堂,其本质特征在于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而离开了自主的、具体的、感性的学习活动,学生是无法获得主体地位,也不能发挥主体作用的。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我尽可能地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自主选择朗读方式,自主选择作业方式,自读自悟,自己观察发现……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我们都知道语文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还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我们在以师生既为主体又为客体的原则下,展现获取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过程。考虑到三年级学生的现状,我主要采取设置情景教学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使他们在活动中得到认识和体验,产生践行的愿望。培养学生将课堂教学和自己的经验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主动去发现周边的客观事物,发展思辩能力,注重心理状况。当然老师自身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学资源。教师本人应该通过课堂教学感染和激励学生,调动起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渴望,并且要培养学生以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基于本课题的特点,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1.直观演示法:利用图片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2.活动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创设情景等活动形式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自觉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 3.集体讨论法: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和分组语境讨论,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五、说学法: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懂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而,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让学生从机械的“学答”向“学问”转变,从“学会”向“会学”转变,成为学习的真正的主人。这节课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思考评价法、分析归纳法、自主探究法、小组合作探究法。现在我具体来谈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六、说教学过程: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突出重点,条理清晰,紧凑合理,各项活动的安排也注重互动、交流,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一)在导入新课中走近葡萄沟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我突出教材的重点,明了地分析教材的难点。还根据教材的特点,学生的实际、教师的特长,以及教学设备的情况,我选择了多媒体的教学手段。这些教学手段的运用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枯燥的知识生动化,乏味的知识兴趣华。还重视教材中的疑问,适当对题目进行引申,使它的作用更加突出,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串联、积累、加工,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1.导入新课:(2~3分钟)有一个谜语引出这课的主线“葡萄”,并板书在黑板上,指导学生认清字形读准这个轻声词后,完整课题板书“沟”,葡萄是一种水果,葡萄沟是一个地名。 2、边说边出示中国地图,中国有个省份叫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有个地方叫--(吐鲁番),吐鲁番有个地方叫--(葡萄沟),你能在地图上帮我们找找葡萄沟吗?指学生找,可是根本找不到。 3、教师乘机设疑:那么一个小小的地方,在地图上连名儿也找不到是什么值得一写呢?  (此处从引入课题到在地图上找“葡萄沟”层层深入,教师乘机设疑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欲望和学习积极性。)  (二)在初读课文中走进葡萄沟 1、快把书打开,请大家带着这个问题去认认真真读课文吧。 2、大家读过课文了,谁能告诉大家,那么一个小小的地方,为什么值得一写呢? 3、过渡:尤其是那里的葡萄太棒了,现在你们最想读哪一自然段?(第二自然段)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喜欢读的就是学生感兴趣的,也是学生最会全身心投入的。) (三)在细读课文中欣赏葡萄园 1、那好,自己赶快去读第二自然吧,找找有没有表示时间的词语画出来。  2、你知道这个小节有几句话吗?通过读这段话你看见了什么?(首先看到的是茂密的枝叶、一个个绿色的凉棚) 引导学生理解“茂密”  (1)怎么样才算茂密呢?(利用白板的功能,让学生动手画,体会茂密一词)(2)(看到了许许多多的绿叶,像凉棚)看到了多少凉棚,一个两个还是……看到了几个凉棚?(一个个) 闭上眼睛想象:老师查过资料,夏天那里天气太热,最高气温能达到40多度。闷热的夏天,新疆的小朋友可在“凉棚”下干什么?老人们呢?让我们大家赶快钻进凉棚去,怎么样?感觉如何?(引导学生说出“凉快”、“凉爽”、“舒服”等。 (3)朗读指导。一个个凉棚拦住了阳光,给你什么感觉?能读出凉爽的感觉吗?让学生带着感受反复朗读。 (怎么才能让学生理解课文呢?让学生反复地读,在多读的过程中逐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逐步了解葡萄枝叶的茂密,感受葡萄沟景色的美丽。) 到了秋季,葡萄丰收了又看到了什么?  (1)唉呀,有几种颜色啊?这么多颜色的葡萄你都见过吗?认识哪种颜色的葡萄?让孩子认识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葡萄,悟出葡萄颜色的不同。(2)这么多颜色,可以同什么词来形容呢?“五光十色”和“五颜六色”,可以换吗?教师引导学生在词语中的“光”中发现。  这葡萄串儿这么大,数量这么多,颜色这么多,种类这么多,而且水灵灵的,真是美丽极了!让我们美美的读一读。 3、往下读,你还能读懂什么?(老乡的热情)哪里看出老乡的热情呀?(准:一定;最甜;吃个够)想象:他会对我们说些什么呢?(老师扮演游客,学生扮演老乡,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孩子喜欢表演,也喜欢看别人表演。富有情趣的角色形象特别接近儿童生活的戏剧形式,那种新意、好奇心,使孩子激动不已。)  (带着感受读课文)  4、同学们看看这是什么?(出示葡萄干实物和葡萄干图片)请大家品尝并评价,这么美味的葡萄干是怎么来的?大家赶快读一读。文中的晾房是什么样的?找出来画一画。出示晾房图片,和同学们画的一样不一样?从晾房设计你还读到了什么?(指导学生说出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四)总结全文,升华感情。1、 你能试着用一句话来赞美一下这个美丽的地方吗? (学生试着用一句话来概括。学生畅所欲言) 2.小组合作学习,为什么说葡萄沟是个好地方?3.我们祖国的大好河山还有许许多多像葡萄沟这样的好地方,作为土生土长的陕西人、宝鸡人,我们周围有没有这样的好地方?他们有什么特点?(眉县猕猴桃、凤翔泥塑等)(五)课外拓展:布置作业。(二选一)1.调查宝鸡周边地区风土人情及特产。2.“假如你是一名导游,你会怎样向游客介绍你的家乡?”。3.出示新疆舞视频,师生共舞。(机动) 七、说反思这节课我注重了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有机的结合,最大限度的发挥了学生的主导地位,充分发挥的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真正做到了把课堂还给学生。充分发挥了白板的交互式功能,使课堂有了老师与学生的互动,学生与学生的互动,学生与白板的互动。八、结束语:各位领导、老师们,本节课我根据三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其认知规律,采用直观教学和活动探究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的“导”立足于学生的“学”,以学法为重心,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主动地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整个思维过程,力求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气氛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我的说课完毕,谢谢!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