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沟》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2个生字,认识6个生字。学习课文中由要求学会的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葡萄沟是个好地方,增强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准备:教学课件《葡萄沟》课堂实录一、导入:1、师:大家都看过《西游记》吗?有一集叫做《三借芭蕉扇》,里面有个地方叫做火焰山,同学们觉得那个地方怎么样?(热)在火焰山西侧有一处峡谷,因为盛产葡萄而著名,这个地方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葡萄沟。板书:葡萄沟,请同学念一念“葡萄”)这两个字。 师:“葡萄”这两个都是生字,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葡萄”两个字都是草字头,草字头下面都是“勹”。 师:它们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呢?请小朋友拿出小手在桌子上写一写,记住这两个字。生:(书空)2、师:下面请大家再看大屏幕,(点击出示“沟”
《葡萄沟》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2个生字,认识6个生字。学习课文中由要求学会的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葡萄沟是个好地方,增强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准备:教学课件《葡萄沟》课堂实录一、导入:1、师:大家都看过《西游记》吗?有一集叫做《三借芭蕉扇》,里面有个地方叫做火焰山,同学们觉得那个地方怎么样?(热)在火焰山西侧有一处峡谷,因为盛产葡萄而著名,这个地方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葡萄沟。板书:葡萄沟,请同学念一念“葡萄”)这两个字。 师:“葡萄”这两个都是生字,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葡萄”两个字都是草字头,草字头下面都是“勹”。 师:它们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呢?请小朋友拿出小手在桌子上写一写,记住这两个字。生:(书空)2、师:下面请大家再看大屏幕,(点击出示“沟”
)发生了什么变化?一起念一遍。 生:葡萄沟。 师:“葡萄”和“葡萄沟”有什么不同? 生:葡萄沟是一个地方,葡萄是一种水果。 生:葡萄是一种水果的名字,葡萄沟是一个地方的名称。3、师:是的,同学们说得很好。那葡萄沟在哪里?它是一个怎样的地方?下面我们一起来整体感知一下葡萄沟。 生:(看大屏幕——出示葡萄沟的资料。)吐鲁番的葡萄沟[1]坐落于吐鲁番市东北,葡萄沟是火焰山西侧的一个峡谷,沟谷狭长平缓。沟内,溪流环绕,水质纯净。葡萄沟像一条绿色的丝带,飘逸在吐鲁番盆地中央。葡萄沟是国家5A级名胜风景区,这里是一处幽静的避暑、观光、旅游胜地。每年都有几十万游客来这里观光旅游。在葡萄沟里,您不仅能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景观、品尝到世界上最甜的葡萄,还能领略到葡萄沟里维吾尔族小伙儿的热情舞蹈、惊险刺激的达瓦孜表演、热闹喜庆的少女采葡萄等,令人目不暇接。) 师:了解完了葡萄沟,谁能告诉大家葡萄沟在哪里? 生:葡萄沟在新疆吐鲁番。(出示地图)师:请大家再看一看地图,新疆在我国的西北部,新疆有个吐鲁番,吐鲁番里面又有一个葡萄沟。
(出示句子)重组句子:葡萄沟在新疆的吐鲁番。4、说了这么多,那么葡萄沟到底是什么样的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翻到43页,自由读课文,边读边圈出生字。5、检查预习,出示生字。二、讲解课文1、师:课文是怎么写葡萄沟的?请大家打开书,把书上的句子读给大家听听。 生:(自由说) 师:葡萄沟盛产水果,景色优美,葡萄干非常有名,而且那里的老乡又很热情好客,所以说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板书:“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第一自然段学后就学最后一段) 这句话怎么读好它呢?请大家试一试。 生:(读)我是用赞美的语气读。 生:(读)我是用骄傲的语气读的。 生:(读)我是用高兴的语气读的。 师:你认为该用怎样的语气读,就美美地读一读。生:(自由读) 师:葡萄沟是个好地方,主要是因为那里——生:盛产水果(板书)。 2、
师:葡萄沟盛产哪些水果,作者又是用什么方法,怎样来写的。请小朋友认真读读课文第一自然段。用“——”划出写水果的句子,写了哪些水果用“()”标出。生:(自读) 师:谁能站起来读一读写水果的句子。 生:五月有杏子,七八月有香梨、蜜桃、沙果,到九十月份,人们最喜爱的葡萄成熟了。 师:这句话写了哪些水果? 生:这句话写了杏子、香梨、蜜桃、沙果…… 师:是的。(点击)这是杏子、香梨、蜜桃、沙果,还写到了什么?(生:葡萄。) 师:请大家再看看这个句子,作者在写这些水果时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你从哪里看出来? 生:这句话是按时间顺序。我是以“五月”“七月”“九十月”这几个词中看出来。 师:这些水果中人们最喜爱的是什么?(生:葡萄。)3、师:课文哪一段具体写葡萄?请大家认认真真读读写葡萄的段落,边读边完成下面的题目。 师:(点击出示题目)。 生:这一段共有(4)句话,从第2句开始是按时间顺序写的。写了(夏季、秋夏)两个季节葡萄生长的情景。师:从这一段中你读懂了什么?
生:我读懂了这句话写夏季葡萄的枝叶很多。我是从“茂密”和“向四面展开”这几个词中看出。 生:我读懂了夏季的枝叶很美,从“绿色”这个词中看出。 生:我读懂了这句话作者是用打比方的方法来写的,把向四面展开的枝叶比作一个个绿色的凉棚。 老师:这儿为什么用“一个个”而不用“一个一个”呢? 生:我能解答他的问题,这里用“一个一个”也行,但用“一个个”更能突出葡萄的多和葡萄叶的茂盛。 师:这句话作者通过写葡萄树多,枝叶的茂密,采用打比方的方法写出了夏季葡萄的美。葡萄沟的夏季是十分炎热的,要是这时候,人们来到葡萄沟,来到这像凉棚样的枝叶底下,会有什么感觉呢? 生:会有很凉快的感觉,好像来到空调房里,舒服极了。 生:会有很凉爽的感觉,把疲劳都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师:你们能不能通过读把这种感觉表达出来呢?自己试一试。生:(自由读) 师:小朋友,接下去我们看看秋季的葡萄有什么变化。 师:(点击出示句子)自读这句,这一句你读懂了什么?
生:我读懂了这句话主要写葡萄的颜色很多很美。 生:我读懂了这句话主要写夏季的葡萄很多,很大。 生:老师,我有一个问题,“五光十色”能不能换成“五颜六色”呢? 师:谁能帮它解答这个问题,想一想“五光十色”和“五颜六色”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生:老师,我能解答这个问题。“五光十色”和“五颜六色”都写出了颜色的多和美,但“五光十色”还写出颜色有光亮,这样就更美了,因为成熟的葡萄在阳光照耀下闪闪发亮,所以这儿不能换“五颜六色”。 生:老师,为什么“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录的”后面都有个“的”,而“五光十色”的后面不用“的”? 生:因为前面都是具体写一种颜色,而“五光十色”是总结前面的很多种颜色。 生:老师,我还有一个问题,这是为什么用“一大串一大串”而不用“一串串”呢? 生:因为“一大串一大串”不但写出葡萄多,还写出大,而“一串串”只写出葡萄的多。 师:小朋友们真会读书,能从一句话中读懂了这句话写出了葡萄的多、大和美。那么你能不能美美读一读呢?生:(自由练读) 师:颜色词后面的“的”要读轻声,听老师读一读,大家再一起读一遍。生:(齐读) 师:葡萄沟夏天的枝叶很茂密、很美,秋季的葡萄多、大而美,下面我们一起把写夏季和秋季的句子连起来读一读,再次感受一下葡萄沟葡萄之美。出示段落,生:(齐读) 4、
师:请大家再看看课文,作者在第一段中写水果和在第二段中写水果有什么不一样呢? 生:第一段作者只是简单介绍了几种水果,而第二段作者主要介绍了葡萄的生长过程。 师:他在写葡萄生成过程时采用打比方的方法,把葡萄的样子、数量、颜色等方面写具体。那你能不能学着作者写葡萄的方法介绍你所熟悉的一种水果或物品呢? 生:(四人合作小组练说),师请同学起来说一说。 5、师:小朋友,你们想吃新疆吐鲁番的葡萄吗?(生:想。)那新疆维吾尔族的老乡让你们吃吗?(生:让。)你从哪句话里看出来的?(生:摘下……吃个够。)从这里你可以看出,新疆维吾尔族的老乡真是热情好客啊。 师:葡萄沟不但葡萄好吃,而且还有很多被制成美味葡萄干呢。那你知道,这么好吃的葡萄干是怎么制成的?请自由读一读课文第三自然段,找出相关的句子。(学生自由读)师:葡萄干是怎么制成的?荫房是怎么样子的?请读出课文中的句子。(生举手回答)老师带小朋友去看一看。请你仔细观察,荫房是和我们普通的房间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葡萄干又是怎么做成的?出示课件。请小朋友一起把第3段来读一读。
师:以前有一些外国人来葡萄沟考察,对这种天然晾制葡萄干的办法大为惊奇,于是就到处拜师求教,回去后也学着用这种方法晾制葡萄干,结果都失败了,因为他们那里没有吐鲁番干热多风的独特的自然条件。只有我们中国吐鲁番的葡萄沟才能制作出这么好吃的葡萄干。 师:听到这个消息后,你有什么想法吗?(葡萄沟很好。) 问:好在哪里?(生:盛产水果、风景美丽、老乡热情) 师:是啊。葡萄沟不但盛产很多水果,特别是葡萄在外国也很有名,而且人也很好。这里出产的连葡萄干也很有名,我们说,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你喜欢葡萄沟吗?让我们再来一起夸一夸葡萄沟吧!(出示第四段)齐读第4段。师小结: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名山大川处处风景优美,老师希望大家长大后有机会能去祖国各处多走走多看看。 三、板书设计 板书: 10葡萄沟 盛产水果枝叶茂密葡萄颜色多 真是个好地方 味道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