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香·金陵怀古同步练习一、基础知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要挟(xié)缄默(jiān)因噎废食(yē)排忧解难(nàn)B.粗犷(guǎng)奇葩(pā)不容置喙(huì)纨绔膏粱(kù)C.庇护(bì)雏形(chú)诲人不倦(huǐ)管窥蠡测(lí)D.悲怆(chuàng)谄媚(xiàn)螳臂当车(dāng)垂涎欲滴(xián)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笑靥制高点提纲挈领一年之际在于春B.真缔负增长察言观色行成于思毁于随C.赝品身份证对簿公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D.抱憾斟误表即景生情失之东隅收之桑榆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在这次印度洋地震海啸发生时,10岁的英国女孩蒂利凭借着她从地理课上学到的风浪知识,说服父母和100多名游客撤离海滩,终于使大家与这场灭顶之灾失之交臂。B.颁奖晚会上,一位满头银发的嘉宾动情地说:“2020‘感动中国’年度人物来自五湖四海,职业不同,工作不同,经历不同,但他们的所作所为感动着公众,感动着中国。”C.奥斯卡著名影星凯奇的出色表现让导演发现了这个满脸苦相的男人原来也有喜剧天赋。虽然他一人分饰两角,所扮演的孪生兄弟性格又判若两人,却能说变就变,迅速入戏。D.五一黄金周期间,各大城市家电市场热闹非凡,商家都摆出了积极应战的姿态,除了大打新品广告战外,还纷纷推出降价、抽奖等促销活动,引得众多消费者慷慨解囊。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从2020年北京市四个季度的二手房均价走势来看,一、二季度保持稳步上升趋势,第三、四季度二手房价格则大幅攀升。B.专家指出,造成“年年造林不见林”的原因主要有两种:一是搞形式主义,做表面文章。二是只重栽植数量,忽略质量。C.我国历代作家常以“意则期多,字则唯少”作为写文章的准则,力求“句句无余字,篇中无长语”。(宋代姜夔《白石诗说》)D.工业酒精勾兑假酒,化学药物催生豆芽,福尔马林发泡海参,直至毒奶粉、假茶叶、“苏丹红”……等等,食品安全令人担忧。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研究者认为,浙江的优势在于丰富的企业家资源,对企业的外迁,应该抱开明的态度,单纯从GDP等数据来衡量浙江是失之偏颇和恰当的。B.安南提交的报告如果能够得以通过,日本就有希望获得常任理事国席位。对此,曾经深受日本军国主义之害的中、韩等邻国存有很深的疑虑。C.城市发展论坛的与会专家普遍认为:我国城镇化研究主要集中在预测城镇化速度和趋势上,而对城镇化过程中公共政策的负面影响则明显被忽视。D.按规定,世界遗产地的保护状况发生变异,将被敦促予以纠正;无积极反应的,将被列为“濒危遗产”;无力阻止遗产价值丧失的,则将被除名。二、语段精读6.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化用了杜牧《泊秦淮》的诗句:“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7.“去棹”该如何理解?答:三、拓展延伸8.阅读下面一首绝句,然后回答问题。
客中初夏司马光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更无柳絮因风起,唯有葵花向日倾。这首诗主要描写了初夏的景物,初夏天气的总体特点是什么?散文创作由“形散神不散”之说,请用这个说法分析这首诗的“散”与“不散”。答:。9.阅读下面一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东栏梨花苏轼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⑴诗人把梨花比作“一株雪”,含意隽永。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答:⑵这首诗多处运用衬托手法,历来为诗评家所称道,你有没有同感?请结合诗句具体说明。答:桂枝香·金陵怀古1.B(分别应为:排忧解难(nán)、诲人不倦(huì)和谄媚(chǎn)2.C(分别应为:一年之计在于春、真谛和勘误表)3.B(失之交臂:形容当面错过,失掉好机会;判若两人:常用来形容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地点,形象、表现有很大的差异;慷慨解囊:指豪爽大方地拿出钱财来帮助别人或赞助做某事)4.A(B项“做表面文章”后句号应改分号,C项“篇中无长语”后的句号应置于句末,D项或者删除“等等,”,或者删除省略号)5.D(A项不合逻辑,应在“恰当”前加“不”;B项成分赘余,应当删除“得以”和“能够”任删其一;C项结构混乱,应删除句末的“被”,也可删除句中的“对”)
6.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7.去棹”不是说船停下来,恰恰相反,指的正是“离开的船,行驶的船”,船从码头起锚远航。8.初夏天气的总体特点是清和(或清新、和暖)。这首诗“散”与“不散”是指在写景上是散的,有雨景,有晴景,有远景,有近景,有清风,有阳光;但作者对晴朗风物的喜悦之情是贯穿始终的。9.⑴写出梨花,不妖艳,不轻狂,洁白无瑕,使梨花更具神韵,同时,也象征诗人清廉洁白的品性。“一株雪”的比喻,把咏花与自咏结合起来,表达诗人一生正道直行,清白坦荡的志向。⑵诗人用深青的柳色衬洁白的梨花;用乱飞的柳絮衬梨花不随风飘零;用“人生看得几清明”衬梨花的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