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坐井观天》说
加入VIP免费下载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坐井观天》说

ID:827184

大小:25.5 KB

页数:7页

时间:2022-02-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教案 一、教材简说  把部分当整体,“管中窥豹”“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这种看问题的方法是错误的,但我们在生活中却常常犯这样的错误。比如学艺,常会有这样的感觉,刚接触时,自我感觉特别好,以为自己会了,待到用时,方才明白,山外有山,学无止境。这无异于“坐井观天”啊。  《坐井观天》这则寓言,通过生动有趣的对话,给孩子们讲述了一个寓意深刻的故事。文章通过青蛙和小鸟对天的大小的争论,阐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看问题、认识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样犯了错误还自以为是。这一寓意,对于低年级的小朋友来说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因为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往往是片面的。二、学习目标   1认识3个生字。会写8个字。   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对话。   3发挥想象,初步理解寓意。教学流程: 一、导入:    今天,我们将学习一个新的故事,名字叫:坐井观天。(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指导学生通过观察插图一,了解“井沿”指的是什么地方,认识“沿”   2、指导学生自读故事,注意把生字读准,了解故事大概内容。   3、指名说说自已读了文章后知道了什么。   4、让学生了解“无边无际”的意思,认识“际”   5、通过分析“信”的字形特点,认识“信”。   6、同桌互相交流对生字的认识。  三、朗读感悟   1图文结合,以读带讲,了解青蛙和小鸟所处的不同位置。可以设计如下口头填空:     青蛙坐在(),小鸟落在()。   2自读第二至七自然段,用不同的符号,分别画出讲青蛙和小鸟对天的不同看法的句子。找出文中小鸟和青蛙的三次对话。看插图练读第一次对话。   3感悟第二次对话。    (1)通过学习第二次对话,让学生说说读懂了什么。    (2)引导学生思考:青蛙和小鸟为什么有不同的看法?    (3)围绕这个问题自由读课文,想想再回答。    (4)用“因为……所以……”谈谈自己的理解。    (5)带学生体验:走出教室,说说你看到的天有多大?用纸卷成纸筒再去看天,看到的天有多大?   4比赛朗读小鸟认为“天大”的句子和青蛙认为“天小” 的句子,看谁读得好。老师指导朗读青蛙和小鸟的话。     青蛙的话用自信、傲慢的语气;小鸟的话用劝告、诚恳的语气。   5感悟第三次对话。    (1)自由读第三次对话,边读边想:小鸟和青蛙都是笑着说的,他俩的笑各有什么含义?    (2)小组合作学习。先分角色朗读,再讨论上面的问题。    (3)朗读对话,读出适当的语气。      朗读提示:青蛙的话要读出傲慢、自信的语气,表现出自以为是的心理状态;小鸟的话要读出耐心地摆事实、讲道理的语气,表现出实事求是的诚恳态度。   6分角色朗读。  四、实践活动   小组合作,续编第四次对话:青蛙如果真的跳出井口,他会看到什么,会说些什么?学生分小组合作学习,续编第四次对话,并分角色读一读。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坐井观天》说课稿 一、说教材《坐井观天》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新课标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三册第四单元的课文,这篇寓言通过青蛙和小鸟争论天空大小的故事,阐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那就是看问题,认识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样犯了错误还自以为是。《坐井观天》是本组五篇课文中的第一篇,占据极其重要的位置,是学生学习本组课文的先导,学习时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为本组课文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目标:  根据《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我拟定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复习生字词语,积累语言。  2、技能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坐井观天”这个成语的比喻意思。  3、情感目标:结合实际,体会青蛙鼠目寸光,自以为是的错误。培育学生看问题、认识事物时要站得高、要看得全面的思想。重点和难点:根据文章内容主次和学生实际情况,我确定的重点是课文第四至七自然段青蛙和小鸟的对话。难点是理解“坐井观天”的寓意。二、说教法在本课的教学中,我着重运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朗读体会、读与想象充分结合的教学方法。同时,采用谈话法、对比法、表演法、实践法等教学方法,激励学生全面参与,主动学习,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并采用课件等现代教学媒体,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三、说学法 新课标要求,语文课程一定要使学生“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就会产生两个飞跃:一是由“学会”变为“会学”,二是由“被动地学”变为“主动地学”,达到“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的理想境界。这样,学生的主体精神被大大激发,其学习效率就会大大提高,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了尊重学生阅读的个体差异,关注他们不同的学习需求,我指导学生选用“读、说、演”等学习方法,结合比较朗读、想象情境、直观理解、动手实践等方法,来理解文章所揭示的道理。在阅读习惯方面,着重培养学生解疑阅读,从读中感悟道理,学会自学,学会积累的良好习惯。四、教学过程为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我把课文的教学分为:复习巩固、情境导入——初读感知——细读感悟——演读入境——揭示寓意——拓展延伸几个环节。(一)复习巩固,情境导入复习巩固分为读词和听写:运用课件出示词语,学生自读、抽生读,学生范读,然后听写。情境导入时,小朋友们,你们认为天大吗?说说有多大?我们一起来看看课文,看看课文中青蛙认为天有多大?顺势进入第二个环节:初读感知。(二)初读感知新课程标准指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阅读感受、体验和理解。采用默读的方式效果较好,教师要提出默读要求,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并且边读边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然后指名说说,教师随机点评。(三)细读感悟这个环节是本课的重点所在,学习时,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着重以学生的朗读体会为主,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汇报交流、读与想象充分结合的教学方法为辅。⑴图文结合,细读全文,a以读带讲,了解青蛙和小鸟所处的不同位置。设计如下口头填空:青蛙坐在(),小鸟落在()。b自读课文,找出青蛙和小鸟的三次对话。c看图练读第一次对话。⑵品读重点段落:①   感悟第二次对话a学生自读第二至七自然段,用不同的符号,分别画出讲青蛙和小鸟对天空不同看法的句子。(让学生接触到用不同的符号表示不同的句子。)青蛙说:“朋友,别说大话了!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小鸟说:“你弄错了。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 b比赛朗读小鸟认为“天大”的句子和青蛙认为“天小”的句子,看谁读得好。(通过比赛朗读激发学生读的兴趣,并提示学生在读的过程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c老师指导朗读青蛙和小鸟的话。青蛙的话用自信、傲慢的语气,小鸟的话用劝告、诚恳的语气。d分角色朗读。e学生说说读懂了什么。f引导学生思考:青蛙和小鸟为什么有不同的看法?g围绕上面的问题学生自由读课文。为了使学生能够很明晰的理解课文的寓意,以及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建议学生用“因为﹍所以﹍”谈谈自己的理解。H动手体验:学生用纸卷成筒看天,再说说看到的天有多大?I分小组朗读(一人引读,两人对话,一人担任评委。)②感悟第三次对话青蛙笑了,说:“朋友,我天天坐在井里,一抬头就看见天。我不会弄错的。”小鸟也笑了,说:“朋友,你是弄错了。不信,你跳出井口来看一看吧。”a自由读,边读边思考:小鸟和青蛙都笑了,为什么?有什么不同吗?青蛙跳出井口会看到什么?会说些什么?b学生朗读对话,教师相机指导。(朗读时青蛙的话要读出傲慢、自信的语气,表现出自以为是的心理状态,小鸟的话要读出耐心地摆事实、讲道理的语气,表现出实事求是的诚恳的态度。)c小组合作学习。先分角色朗读,再分组讨论、交流、汇报。(四)演读入境语文教学,不但重视学生知识的积累,还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本篇课文重点部分青蛙和小鸟的对话是分角色朗读练习的好段落,指导学生练习分角色朗读,最后指两名学生到讲台上朗读表演。(五)揭示寓意理解寓意是本文的难点所在,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通过层层深入的提问揭示寓意,突破难点。用4个问题引导学生理解寓意:1、青蛙和小鸟为了一件什么事争论起来?2、它俩谁说得对?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3、青蛙为什么会错?4、你从这篇课文中受到什么教育?(六)拓展延伸 积累和运用是新课程标准强调的又一重要内容,在这个环节中,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点,设计如下练习:课后续写青蛙跳出井口后的故事,编写第四次对话,并上台读一读。(这个设计来源于课文,又跳出课文,既巩固深化课文,又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发学习兴趣。)板书设计  板书,是教与学的辅助手段,本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理清课文思路、突出学习重点的目的,我设计了下面的板书:  13、坐井观天小鸟:天无边无际看得多 见得多  青蛙:天井口大看得少 见得少启示:看问题、认识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教后反思 今天我上了《坐井观天》这一课,我的感受颇多,下面我就具体谈谈我这节课:首先,我再设计这堂课的时候,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先质疑,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是我们高效课堂上所要求的。在课堂上,学生对本课的重点找得很准,像“坐井观天是什么意思”,“青蛙为什么只能看见那么一点天空,”“无边无际是什么意思,”这让我对孩子们刮目相看。一直以来,我对孩子们总是不放心,总是怕孩子们想不到,现在我发现孩子们长大了,许多问题他们自己可以解决了,我们应该大胆的放手。其次,孩子们课堂上非常活跃,能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学习,做到知识联系实际,学有所用。像我们在理解“大话”时,贾从宁直接点到是我们平时说的“吹牛”,学生一下子豁然开朗,为后面的理解课文,朗读青蛙所说的话做了很好的指导。再比如我们用“一……就……”造,句子时,王子群的句子让大家感觉生活味十足,“我一起床就发现弟弟尿床了。”再次,这节课我很注重学生的朗读,但最后的朗读效果并不是很好,我感觉原因在于我对学生的指导不到位,学生在读青蛙时自信、傲慢的语气,小鸟劝告、诚恳的语气读的不够。如果在指导时让学生抓住重点的语句进行多品读,相信学生的品读会更好一些。最后,在课文接近尾声时,我设计了一个看似简单实则很有价值的问题,为激发学生说的欲望,发散了学生思维。让学生各抒己见,加深对课文寓意的理解、领悟,又训练了语言表达能力,但是效果一般。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继续把主动权放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注重学生的朗读,努力让自己的课堂成为高效自主的课堂。 课堂教学反思 听了周老师的课,觉得教师教得开心、学生学得开心、我们听得也开心。这是一堂民主高效的课堂,课堂气氛活跃,教师和孩子的“距离”恰到好处,既不“专断”,也不“放羊”。低龄孩子的自控能力差,所以让孩子能集中注意力是件很难的事情,可周老师的课堂却井井有序,绝大部分学生都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周老师一堂课下来没说一句“同学们坐好了、同学们注意听讲”之类的警告的话,但孩子们却依然很遵守纪律。这对于现在的我来说,是做不到的,我总是不能很好的拿捏好这个度。在这方面我会多学习周老师,学习这种民主的管理方式,既不会因为严厉而剥夺了孩子的“话语权”,也不会因为民主而失去应该有的严厉,做到严慈相济,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中来,而又能保证课堂的有序,做到民主与高效的双赢。从教学方法来说,周老师真正做到了因材施教。第一是指“教材”,第二指的是“学生”。作为一名新老师,反思我的教学,虽然教学上我找到了些路子,并按这个套路一直在教。可听了周老师的课,我才明白,我虽然也学习到了一些教学的套路,但我从来没有立足于教材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对于课文,我总是在套用同一个模式,就是先认生字、再读课文,每天都在机械套用和重复。周老师这节课讲的是《坐井观天》。在板书课题时,周老师就问:“同学们,坐井观天是一个成语,每个成语都包含这一个成语故事,每个故事背后有一个道理,你能找到吗?相信同学们一定可以!”这一句话简单却有分量,一方面让同学们带入到成语故事的学习中,另一方面提出了学习目标。对于《坐井观天》这篇课文,周老师因“材”施教,不是空泛的说理,而是通过直观教具和多媒体把同学们带入到故事的情境中,周老师制作的教具非常生动可爱,孩子们立刻融入到了故事中来。周老师针对学生喜爱故事的特点,利用多媒体呈现,激发故事画面,通过画面刺激,激发他们主动读故事,让学生自然而然的做出评价,从中理解和体会故事所包含的道理。周老师的这次教学给我很大的启示,这一单元主要是围绕着“故事”个类型展开的,类型有成语故事、寓言故事、童话故事。所以我会学习周老师的教学方法,立足于教材,设置故事情境,杜绝空讲,密切结合低龄学生的学习特点,因“材”施教。对于每个知识点的把握,周老师并不是简单的罗烈,而是随着课堂教学的需要自然呈现。周老师的引导语幽默,声音也很动听,体现了高水平的语言素养,体现了一名成熟的语文教师的知识素养和人文素养。在这一点我要多向周老师学习,多听周老师的课。周老师的课件使用的非常灵活,课件真正达到了实质性的利用。作为一名新教师,一位年轻教师,更应该学习灵活、熟练地使用多媒体教具,不断开发与利用好多媒体资源,让它更好地服务于课堂教学。课堂诊断与思考 听了老师的课,感想很多。感觉她这堂课最大的亮点是关注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我注意了这样一个细节:当有个孩子提到“佘” 字事,因为这个字是学生随机生成的字,不是本课的生字,大多数孩子不认识。周老师很随意地说:请大家打开字典来查查这个字。我感觉这个做法很高明,理由有三:一是周老师注意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这是事关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大事。一个孩子不会自学没有自学的意识,对以后的学习是非常不利的。二是指导学生使用工具书来学习新的知识。查字典是本学期刚刚学会的,学生用得还不够熟练,正是因为用得不熟才需要反复联系。三是体现了高超的教育机智。课堂总是变化的,总会生成许多课前没法想象的新情况,把握了这些新的情况,学生在课堂上得到了生长,生成了新的东西,课堂就是有效,就是高效的。第二大亮点是注意培养学生提问题的能力。学生课堂是提出了这样几个问题;青蛙为什么说天只有井口那么大呢?坐井观天的意思是什么?青蛙为什么不跳出井口来看一看呢?这些问题提得都很好。“学贵有疑”,学生读了课文有疑问了,正说明他们开始了自己的思考。课堂也有美中不足的地方,比如在学生提出了问题之后,怎样使用这些问题呢,是对执教者的考验。整堂课的设计完全可以是沿着这些学生生成的问题走下去。可惜周老师又回到了自己设计的课堂中了,没有发挥这些问题的重要价值。其实不光在周老师的课堂上,在我们自己的课堂上,也经常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当课堂中出现了我们预想之外的东西,学生课堂生成的问题与教师提前的教学设计初衷不相符的时候,预设和生成的关系如何处理呢?教师究竟是被学生“牵着鼻子走”,还是学生被教师“牵着鼻子走”呢?也或者走一条折中的路线。走进课堂,才发现课堂精彩无限。走进课堂,才发现问题不断呈现。在这样的打磨和思考的过程中,才能渐行渐远吧。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