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坐井观天》教案广州市越秀区农林下路小学唐碧梅一、教材简说《坐井观天》这则寓言,通过生动有趣的对话,给孩子们讲述了一个寓意深刻的故事。文章通过青蛙和小鸟对天的大小的争论,阐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看问题、认识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样犯了错误还自以为是。这一寓意,对于低年级的小朋友来说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因为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往往是片面的。二、教学目标1、能分角色朗读课文,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对话。2、初步理解“坐井观天”的含义,懂得道理。3、联系识字四的内容,学习“管中窥豹,一叶障目,不见泰山”。4、发挥想象通过续写故事,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写作能力。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课文,读懂青蛙和小鸟的对话。难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初步理解寓意。四、教学准备课件PPT、小青蛙和小鸟的图片和头饰。五、教学课时第二课时六、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认识了两只可爱的小动物——小青蛙和小鸟,今天小青蛙和小鸟会和我们一起学习第13课《坐井观天》的课文。(板书课题)(二)复习生字词生齐读生字词。(PPT苹果树,展示第一课时学习的生字词。)(三)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1、昨天我们读过课文,哪个小朋友知道,文中这只青蛙和小鸟分别在水井的哪个位置呢?2、生回答。(师在黑板上贴青蛙和小鸟的图片)3、结合图片,解释“井沿”的意思,再举实物的例子说说“碗沿”“杯沿”。4、全班齐读第一段。(四)细读三次对话,理解课文内容1、生自由朗读课文第2至7自然段,思考:青蛙和小鸟为了什么争吵起来呢?找出文中青蛙和小鸟的三次对话。(生一边读,一边分别用横线和波浪线划出青蛙和小鸟说的话。)2、生回答。(它们为天有多大的事争论。师板书:天有多大?)3、学习青蛙和小鸟的第一次对话。(第2、3自然段)(1)师生对读青蛙和小鸟的第一次对话。师:一只小鸟飞呀飞。飞过山川,飞过河流,飞过田野。它口渴了,落在井沿上,井底的青蛙看见了问:____________?(青蛙):“朋友,你从哪儿来呀?”(读出好奇、疑问的语气。)(小鸟):“我从天上来,飞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来找水喝。”(2)小鸟说“我飞了一百多里”,你从这句话读懂了什么?(说明小鸟飞了很远,无边无际,天很大很大。)(一百多里相当于我们操场的三十圈)(3)请一组同桌分别朗读青蛙和小鸟的第一次对话。其他生评价。
(4)男女生对读。4、生以同桌合作的方式,自主学习青蛙和小鸟的第二、三次对话(第4——7自然段)(1)师和生一起小结第一次对话的学习方法(初读对话——品读对话——有感情地朗读)(2)同桌合作自主学习青蛙和小鸟的第二、三次对话。(3)请一组同桌汇报学习第二次对话的情况。(初读第二次对话——品读——有感情地朗读)(4)分小组对读第二次对话。(5)请一组同桌汇报学习第三次对话的情况。(初读第三次对话——品读——有感情地朗读)(6)师生对读第三次对话。(7)你认为青蛙和小鸟谁说得对?为什么?(五)项目式学习,扩展阅读1、生自主阅读识字四的“管中窥豹,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成语故事(练习纸上)。2、生说从这两个故事,读懂了什么?3、生说还知道哪些其他的成语也能说明这个道理?4、师小结:同学们看事情,想问题能够全面些,可不能学井里的小青蛙,不要当“井底之蛙”,也不能管中窥豹,以偏概全,更不能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六)想象创新,续写对话课文学完了,道理说明了,但老师觉得故事还没有结束。在课文的最后,小鸟劝小青蛙跳出井口,假如青蛙跳出了井口,会看到什么,它会对小鸟说写什么?(教师边说边把插图上的青蛙图片从井底移到井外来。)1、生回答。2、生在练习纸上续写对话。(句式)青蛙听了小鸟的话,真的跳出了井口,它一下子惊呆了,它看到了_______________,于是对小鸟说:“________________”。小鸟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师展示生的作品,全班交流。七、板书设计坐井观天天有多大?青蛙:井口那么大看问题要全面小鸟:无边无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