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了,不列颠尼亚》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与能力目标:1、了解本文以时间顺序组织材料的写作特点。2、了解文中重点语句的深刻含义。过程与方法目标:1、展示中英交接相关照片,回顾历史2、.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解决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和为祖国奉献的精神。【教学重点】1、品味本文庄重、含蓄的语言风格。2、理解文中三次降旗的含义【教学难点】1、理解标题的含义2、品味文中画龙点睛的评论教学过程:一、导入1997年7月1日,中国发生了一件具有历史意义的事件,是哪件事?请同学们用一句话概括这则新闻。参考: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概括一句话新闻要旨:一句话新闻即运用一句话,采用标题新闻的语言表达形式,完成一篇新闻稿件的报道任务。要能够揭示新闻事件核心内容,要求有必要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使人一读就知谁干了什么事情(或什么事情怎么样),一般常用主谓句。8
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这是中华民族的一大盛事,也是世界历史上的一件大事。通过一句话新闻,我们仅仅是简单知道了一个新闻事件,然而整个事件的前世今生,却不甚了解。而且这样的一句话新闻我们班很多同学都能拟出来。如果拿去参加“中国新闻奖”比赛的话,肯定不能获奖。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获得过第八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及1997年新华社社级好稿,在有关香港回归的大量报道中,本文是唯一一篇完整反映英方撤离的稿件,文章出色地记录了英国王储查尔斯和末代港督彭定康乘“不列颠尼亚”号皇家游轮撤离香港的最后历史时刻。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别了,不列颠尼亚》,再次感受一下这段历史。二、常识补给新闻特写:本文是一篇特写。特写要求用类似于电影“特写镜头”的手法来反映事实,是作者深入新闻事件现场采写的一种新闻价值高、现场感较强、篇幅短小精粹的新闻文体。特写侧重于“再现”,往往采用文学手法,集中、突出地描述某一重大事件的发生现场,或某些重要和精彩的场面,生动形象地将所报道的事实再现在读者面前。三、分析课文(一)将文中表示时间的句子画出来,看看这篇新闻是怎样把“香港回归”这一重大历史事件记录下来的?4时30分:末任港督降旗仪式6时15分:英国告别仪式8
7时45分:英国第二次降旗仪式子夜时分:中英香港交接仪式上的易帜0时40分:“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本文是以时间为主线,把一个个新闻时刻串联起来,再现一个个精彩而具有历史意义的场景。如果仅仅如此,我们会觉得这篇新闻不具有文学性,只是再现了客观场景,却没有使得现场报道生动形象。作者是如何让一篇新闻特写生动形象起来呢?第三单元我们学过写人记事的散文,那些大家的文章是如何让一个个人物形象鲜活生动起来的?①细节描写(详略得当)4点30分,面色凝重的彭定康注视着港督旗帜在“日落余音”的号角声中降下旗杆。“掩映在绿树丛中的港督府”、“古典风格的白色建筑”、“广场上灯光渐暗”、“‘不列颠尼亚’号很快消失在南海的夜幕中”等描述性的语言使描述对象生动、形象、可感。细节的交代,如“末任港督告别了这个曾居住过二十五任港督的庭院”、“代表女王统治了香港五年的彭定康登上带有皇家标志的黑色‘劳斯莱斯’,最后一次离开了港督府”、“将于1997年底退役的‘不列颠尼亚’号”、“在英国军舰‘漆咸’号及悬挂中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的香港水警汽艇护卫下”……把事情的因果、始末交代得具体、清楚。这样一个旷古未有的仪式,可描述的细节很多。但作者只从“告别”切入,将目光聚焦于“历史的终结与开始”这一主题,所有的细节均服务于这一主题,不枝不蔓,清清楚楚。8
②现实与历史的对接(时间闪回)(衔接语:请同学们找出本篇文章中关于历史的叙述。)“掩映在绿树丛中的港督府于1885年建成,在以后的近一个半世纪中,包括彭定康在内的许多港督对其进行过大规模改建、扩建和装修。随着末代港督的离去,这座古典风格的白色建筑成为历史的陈迹。”第一层在写港督府告别仪式中的第三段,加进对港督府历史的追述。第二层写广场告别仪式时,第六段加入“156年前一个英国舰长占领港岛,升起英国米字旗”,“今天一个英国士兵在这里降下米字旗”。这样一来,就像电影中的闪回一样,将历史与现实用镜头方式交错出现,不仅画面感很强,而且历史与现实的对照,突出了英国在香港156年统治的终结。历史的回顾更强化了永不再来的意味。③气氛烘托(散文笔法)“蒙蒙细雨中”、“雨越下越大”是天气状况的实写,但两处用笔,写出过程,对仪式的气氛起了烘托的作用;“面色凝重”,是对港督彭定康表情的实写,但在这里做交代,对“告别”仪式的氛围起了点染的作用;“广场上的灯光越来越暗”,这一场景描写,喻示着一个时代的结束,而另一个时代将要开启;至于“停泊在港湾中的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和邻近大厦上的悬挂的巨幅紫荆花图案,恰好构成这个‘日落仪式’的背景”,则将“新”与“旧”、“撤离”与“8
交接”、“终结”与“新生”这一主题表现得淋漓尽致。英国不愧为最有绅士风度的国家,他们把告别仪式搞得绅士味道十足。港督府的旗帜是在“日落余音”的号角声中降下的,这一特定乐曲的选择,英国人煞费苦心。“日落仪式”的命名以及“日落”时间的选定,都可见到英国皇家的气派与风范——完美的结束与始终如一的矜持、高贵。“不列颠尼亚”号,这艘以大英帝国国号命名的游轮,在完成接载查尔斯王子和末任港督彭定康的末代使命后也即将退役。通讯的作者正是抓住了这些特点,用侧面烘托的手法,烘托了主题。④暗用“反复”(思想情感表现得庄严与深沉)该报道所体现的思想感情是深刻细腻的,在真实客观的事件描述中,不露痕迹地运用“反复”的表现技巧,使字里行间回荡着百年巨变的沧桑感叹,洋溢着对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的无限欣慰和自豪之情。首先是在香港游离祖国的时间上反复重复:“150多年”、“近一个半世纪”、“156年前”、“156年5个月零4天”等重复达六次之多。其作用不过就是要传达一种信念,别看经历的时间如此之长,赢得最后胜利的还是中国。与此相对,是对英国统治“宣告终结”“即将告终”“最后时刻”“最后一次”等的多次反复。仅“最后一次”就使用了三次。这样的反复手法,无疑也起到了讴歌回归的作用。这些都是数字的陈列,让作为中国人的我们,内心的爱国情感愈加炽烈,香港在回归之前,一分一秒我们都倍感煎熬,而香港的回归让我们内心的喜悦和自豪感也越加浓烈。8
2)然而作者在叙述中语言显得沉着平静,没有直接的议论和抒情,但从这些平静中,我们又仿佛听到内心的激动和心跳,这是为什么呢?请找出这些隐藏作者感情的语句。①4点30分,面色凝重的彭定康注视着港督旗帜在“日落余音”的号角声中降下旗杆。这是对末任港督彭定康面部表情的特写,生动的写出了彭定康离开港督府前黯然神伤的神态。通过这一神态,我们能揣摩出彭定康当时复杂的心情,但是不论他如何“面色凝重”,历史的脚步不会为任何人停止,香港终将回归祖国。②掩映在绿树丛中的港督府于1885年建成,在以后的近一个半世纪中,包括彭定康在内的许多港督曾对其进行过大规模改建、扩建和装修。随着末代港督的离去,这座古典风格的白色建筑成为历史的陈迹。表面:写港督府的建筑;实际:港督府的建筑是英国殖民的象征,它的成为陈迹,意味着英国在华的殖民统治的屈辱史永远地成为过去。③7点45分,广场上灯火渐暗,开始了当天港岛上的第二次降旗仪式。一百五十六年前,一个叫爱德华•贝尔彻的英国舰长带领士兵占领了港岛,在这里升起了英国国旗;今天,另一名英国海军士兵在“威尔士亲王”军营旁的这个地方降下了米字旗。这些句子,语言平实,却形成鲜明对比,其中含蓄饱含了中国人民对于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殖民统治的欣喜之情。④8
从1841年1月26日英国远征军第一次将米字旗插上海岛,至1997年7月1日五星红旗在香港升起,一共过去了一百五十六年五个月零四天。数字的魅力。对于中国人而言,香港被殖民的一分一秒都是刻骨铭心的耻辱和煎熬,是不应该被忘记的。国人经历漫长的等待,终于迎来这举国同庆的一刻。在作者和中国人心中,都是激动人心感情澎湃的。这种感情,通过精确地数字记录下英国统治香港的时间来表现,语言含蓄,却让人充满想象,很有分寸。⑤港督旗帜在“日落余音”的号角声中降下旗杆。停泊在港湾中的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和临近大厦上悬挂的巨幅紫荆花图案,恰好构成这个“日落仪式”的背景。中国国旗将飘扬于香港上空。一百五十多年的英国管治即将告终。这两处细节描写都与“日落”联系在一起,为什么说英国的告别仪式是“日落仪式”?英国曾经占领了非常广大的殖民地,被称为“日不落帝国”,喻指在它的领土上,永远都有阳光照耀。香港作为英国在东方的最后一块殖民地,于1997年脱离英国的统治,回归祖国,作为香港特区的紫荆花图案将在香港上空冉冉升起,“日不落帝国”的殖民主义太阳在香港永远的落下了。所以把英国告别的仪式称为“日落仪式”。⑥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分析:①现实场景。1841年,大英帝国横跨印度洋而来;1997年,“不列颠尼亚”号黯然从海上离去。②历史轮回。“从海上来”8
标志英国对香港的殖民统治正式开始;“从海上去”标志着香港脱离英统,回归祖国。作者没有任何修饰性的语言,然而就在这不动声色的描写中,胜利的自豪之情,含蓄流露。结语:这篇别具特色的报道体现出较高的政策把握水平和驾驭文字的能力。在有关香港回归的报道中,可以说英方撤离报道的难度最大。既不能只写中方,又要完整反映英方撤离的情况;既不能对英方讽刺挖苦,又要突出殖民统治结束的象征意义。这就是本文独特之处,新闻性与文学性相结合,报道新闻事实的同时,还能通过文学的手法,委婉含蓄地激发读者内心的民族自豪感。四、拓展延伸——学会对新闻现象评头品足“占中”指的是在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发生的“占领中环”非法集会。对此现象你怎么看?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