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导读——《论语》导学案(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解读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运用《论语》中关于学习、从政和为人处世的名言警句,进一步培养文言阅读能力。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感受孔子光辉人格魅力,提高个人的思想道德修养。3.情感态度价值观:联系自身学习实际,体会课文丰富的内蕴,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4.重点难点:结合孔子的经历,分析《论语》一书的主要思想内涵。【自学互学】一、自主学习(1)百代馨香,德配天地万世师表,道贯古今(2)删诗书,定礼乐,创儒学,传经艺,师表万世;赞周礼,写春秋,立杏坛,育才德,桃李三千(3)“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继续生存下去,必须回头两千五百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1998年1月全世界诺贝尔奖获得者集会巴黎时的宣言(4)孔子,是一个志在报国又无人重用的闲人,又是一个周游列国、苦寻门路的忙人,更是一个到处碰壁、从不回头的强人。(一)相关知识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年鲁国陬邑人,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人。被誉为“万世师表“千古圣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1、孔子的历史贡献(1)删《诗经》《尚书》,定《礼记》《乐记》,赞《易经》,修《春秋》,以传先王之道。(2)兴办私学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史记•孔子世家》他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广收门徒,收的学生不管贫富贵贱,据说有3000弟子,其中优秀的有72人。他成为文化传播的使者。他曾周游列国,晚年专心从事古代文献整理与传播工作,致力于教育,整理《诗》、《书》等古代典籍,删修《春秋》。其学生将其思想言行记载在《论语》中。2、孔子思想他在鲁国做过官,又曾游说四方,一生的主要活动是聚众讲学,由此建立了中国古代第一个私家学派——儒家。孔子经其终生倡导和历代儒家的发展,使中国儒家学说成为中华文化的主流,作为中国人的指导思想逾两千余年。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德治主义,他执著地倡导德化社会与德化人生。德化社会的最高标准是“礼”,德化人生的最高价值是“仁”。孔子教导人们积极奉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放人”的’忠恕之道”,以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孔子倡明“天人合一”之教,以善处人与自然的关系,他还阐述和弘扬了人不仅要“仁民”,也要“爱物”的道理。孔子坚决主张国家要实行“富之教之”的德政,使社会与文化得到发展。孔子认为文明的最高成就在于造就理想人格以创立理想社会,通过潜志躬行“内圣外王之道”,以达到“天下为公”、“大同世界”之境界。由于孔子的卓越贡献和思想影响深远,他才被中国人尊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3、《论语》(1)《论语》是早期语录体散文,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纂录而成。(2)《论语》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教育、文艺等诸多方面,内容非常丰富,是儒学最主要的经典。(3)在表达上,《论语》语言精炼而形象生动,是语录体散文的典范。(4)在编排上,《论语》没有严格的编纂体例,每一条就是一章,集章为篇,篇、章之间并无紧密联系,只是大致归类,并有重复章节出现。(5)《论语》记录孔子的言论大致有四种体式:格言体、答问体、对话体、议事体。(二)基础积累(C准备展示)1、《论语》是一部___体散文集,是孔子的___和______所辑录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录。宋儒把《论语》和《___》《___》《___》合称为“四书”。2、孔子,名,字,家学派创始人,思想核心是,政治上主张,鼓励人们,即“出来做事”。开___讲学的风气,传说有弟子___人,身通六艺者____人。孔子本人也被历代统治者尊奉为至圣先师。3、课本中出现的例句译文:(1-8题A展示,9-15题B展示)(1)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君君,臣臣,父父,子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子张问政。子曰:“居之无倦,行之以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非礼勿视,非礼勿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克己复礼为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为仁由己,而由乎人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学而不厌,诲人不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己欲立而立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其身正,_______________;其身不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合作探究1、自主学习检测:学生根据上述材料,抓住自己感兴趣的点,谈谈自己的感受,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孔子的美德,如:积极进取,谦虚好学,不肯向命运低头等等。(C展示)2、合作探究:请学生结合自己的初中学习和课外知识,向其他同学推荐《论语》中自己比较喜欢的一些名句并做简要说明:(B展示)3、思考:《论语》具体涉及到哪些方面的内容,体现了孔子什么观点?(A展示)
【限时训练】1、课内巩固重点句子填空翻译:(1)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①,居其所而众星共之②。”【注释】①北辰:北极星。距地球约782光年。由于太远,从地球上看它似乎不动,实际仍在高速运转。②共:同“拱”。环绕。【今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子曰:“道之以政①,齐之以刑②,民免而无耻③;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④。”【注释】①道:同“导”。治理,引导。②齐:整治,约束,统一。③免:避免,指避免犯错误。无耻:做了坏事,心里不知羞耻;没有(或缺乏)羞耻之心。④格:正,纠正。【今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子曰:“温故而知新①,可以为师矣。”【注释】① 故:旧的,原先的。【今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①,思而不学则殆②。”【注释】①思:思考,思维。罔(wǎng网):同“惘”。迷惑,昏而无得。一说,欺罔,蒙蔽,受骗。另说,“罔”,即无,无所得。②殆(dài代):危险。一说,没有信心。【今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子曰:“由①,诲女②,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③。”【注释】① 由:姓仲,名由,字子路,又字季路。鲁国卞(今山东省平邑县东北)人。是孔子早年的弟子。长期跟随孔子,是忠实的警卫。曾做季康子的家臣,后死于卫国内乱。生于公元前542年,卒于公元前480年,比孔子小九岁。 ② 诲(huì会):教导,教育,诱导。 女:同“汝”。你。③ 知:前五个“知”字,是知道,了解,懂得。最后“是知也”的“知”,同“智”。明智,聪明,真知。 之:代词。指孔子所讲授的知识、学问。【今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子曰:“人而无信①,不知其可也。【注释】① 信:讲信用,说了算数。【今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今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今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君子坦荡荡,___________________。(10)见贤思齐焉,___________________。(11)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今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岁寒,__________________。(13)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今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今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今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发愤忘食,_________________,不知老之将至。【今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今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①,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②,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注释】①有:同“又”。表示相加。“十有五”,即十加五,十五岁。②天命:这里的“天命”含有上天的意旨、自然的禀赋与天性、人生的道义和职责等多重含义。【今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拓展练习
长沮、桀溺①耦而耕②。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曰:“是鲁孔丘与?”曰:“是也。”曰:“是知津矣。”问于桀溺。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曰:“是孔丘之徒与?”对曰:“然。”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耰③而不辍。子路行以告。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论语•微子》【注释】①长沮、桀溺:两位隐士,真实姓名和身世不详。②耦而耕:两个人合力耕作。③耰:音yōu,用土覆盖种子。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1)夫执舆者为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上面文字反映了孔子怎样的主张和思想?请用自己的话加以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名著导读——《论语》答案(二)基础积累1、(语录门人再传弟子中庸孟子大学)2、(丘仲尼儒仁礼治入仕私人三千七十二)3、课本中出现的例句译文:(1)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我小时候生活穷苦,所以学会了许多鄙贱的技艺。(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便一定有值得我学习的人。我选取那些优点而效法,把好的言行记在心里;对于他们身上的缺点,我进行反省,如果自己身上也有,就立即改去。(3)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君尽君道,臣尽臣道,父尽父道,子尽子道。(4)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孔子说:“
花言巧语,装出一副伪善的面孔,这种人很少有仁德的。”(5)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孔子说:“聪明的人喜好水,仁慈的人喜好山。聪明的人生动活泼,仁慈的人沉厚宁静。聪明的人生活快乐,仁厚的人有涵养,寿命长。”(6)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子贡问孔子说:“有一句话可以作为终身奉行的准则吗?”孔子回答:“那就是‘恕’吧!自己不愿做的,不要强加给别人。”(7)子张问政。子曰:“居之无倦,行之以忠。”子张问如何治理政事。孔子说:“做官要始终如一,不肯懈怠,执行政令表里如一,忠心不二。”(8)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颜渊、季路侍从。孔子说:“何不各人说说自己的志向?”子路说:“愿将车马及皮袍衣服与朋友共享,用坏了也不引为遗憾。”颜渊说:“希望不夸耀自己的长处,不表白劳绩。”子路说:“希望听到老师的志向。”孔子说:“使老人安逸,使朋友信任,使年轻人得到关怀。”(9)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不符合礼的事不去看,不符合礼的话不去听,不符合礼的话不去说,不符合礼的事不去做。(10)克己复礼为仁克制自己的私欲,使言行合于礼,这就是仁。(11)为仁由己,而由乎人哉?修养仁德全靠自己,难道是靠别人吗?(12)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努力学习,坚持不懈,教导别人从来不知道疲倦。(13)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我不是生下来就有知识的人,而是爱好古代文化,依靠个人勤奋敏捷,不断学习、求索而得来知识的人。(14)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自己想要立身,从而使别人立身,自己想要通达从而使别人通达。(15)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有职位的人本身正直,这样不发命令事情也能办得好;有职位的人本身不正直,即使强发命令下属也不会听从。二、合作探究3.《论语》具体涉及到哪些方面的内容,体现了孔子什么观点?明确:主要有治学、从政、修身养性和交友治道等方面,体现了孔子“克己复礼”的思想【限时训练】1、课内巩固(重点句子填空翻译):(1)【今译】孔子说:“[国君]治理国家,用道德教化来推行政治,就像北极星一样,处于它一定的方位上,而群星都环绕在它的周围。”(2)【今译】孔子说:“
用行政命令来治理,用刑法来处罚,人民虽然能避免犯罪,但还不是从心里知道[犯罪]是可耻的;用道德教化来治理,用礼来约束,人民就会有羞耻之心,而且会[自觉地]改过。”(3)【今译】孔子说:“时时温习已经学过的知识,由此就能获取新的更深的知识,这样就可以为人师表了。”(4)【今译】孔子说:“学习了而不深入思考,就会迷惑;[但]只是去空想而不去学习,那就危险了。”(5)【今译】孔子说:“仲由,我教导你的[知识],知道了吗?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种态度才是明智的。”(6)【今译】孔子说:“人不讲信用,真不知道怎么可以呢!(7)【今译】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而不得的程度不要去开导他;不到他心里明白却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不要去启发他。如果他不能举一反三,就不要再反复地给他举例.(8)【今译】子有三种禁戒:少年的时候,血气还没有稳定,力戒贪恋女色;到了壮年时期,血气正当旺盛,力戒逞强好斗;到了老年时期,血气已经衰弱,力戒贪得无厌。(9)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10)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11)【今译】一个国家的军队,可以使他丧失主帅;一个小小的男子汉,却不能强迫他改变自己的志向。(12)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13)【今译】君子只应担心自己没有才能,不必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14)【今译】工匠要想做好他的工作,首先一定要把工具磨锋利。(15)【今译】十户人家的村落,必定有人像我一样忠信,但不如我好学啊。(16)【今译】发愤用功,忘记吃饭,高兴起来忘记忧愁,不晓得衰老即将到来。(17)【今译】暮春三月,春服已经换上,约上五六个朋友,六七个少年,到沂水里洗澡,在舞雩台上吹风,再一路歌唱而归。(18)【今译】孔子说:“我十五岁时开始立志学习;三十岁时能自立于世;四十岁时遇事就不迷惑;五十岁时懂得了什么是天命;六十岁时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了七十岁时才能达到随心所欲,想怎么做便怎么做,也不会超出规矩。”2、拓展练习参考答案【注释】(1)长沮、桀溺:两位隐士,真实姓名和身世不详。(2)耦而耕:两个人合力耕作。(3)问津:津,渡口。寻问渡口。(4)执舆:即执辔。(5)之:与。(6)辟:同“避”。(7)耰:音yōu,用土覆盖种子。(8)怃然:怅然,失意。【译文】长沮、桀溺在一起耕种,孔子路过,让子路去寻问渡口在哪里。长沮问子路:“那个拿着缰绳的是谁?”子路说:“是孔丘。”长沮说;“是鲁国的孔丘吗?”子路说:“是的。”长沮说:“那他是早已知道渡口的位置了。”子路再去问桀溺。桀溺说:“你是谁?”子路说:“我是仲由。”桀溺说:“你是鲁国孔丘的门徒吗?”子路说:“是的。”桀溺说:“像洪水一般的坏东西到处都是,你们同谁去改变它呢?而且你与其跟着躲避人的人,为什么不跟着我们这些躲避社会的人呢?”说完,仍旧不停地做田里的农活。子路回来后把情况报告给孔子。孔子很失望地说:“
人是不能与飞禽走兽合群共处的,如果不同世上的人群打交道还与谁打交道呢?如果天下太平,我就不会与你们一道来从事改革了。”【评析】这一章反映了孔子关于社会改革的主观愿望和积极的入世思想。儒家不倡导消极避世的做法,这与道家不同。儒家认为,即使不能齐家治国平天下,也要独善其身,做一个有道德修养的人。孔子就是这样一位身体力行者。所以,他感到自己有一种社会责任心,正因为社会动乱、天下无道,他才与自己的弟子们不知辛苦地四处呼吁,为社会改革而努力,这是一种可贵的忧患意识和历史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