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高中语文教学论文解读《论语》互训法让文本真正还原
加入VIP免费下载

(no)高中语文教学论文解读《论语》互训法让文本真正还原

ID:828817

大小:54 KB

页数:4页

时间:2022-02-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本文为自本人珍藏版权所有仅供参考解读《论语》:互训法让文本真正还原  自《论语》问世并逐步浩瀚为国之文化主流,再到今天我们回眸审视、认识它的过程,伴随它而产生的注疏、评点也层出不穷,可谓是汗牛充栋。其中精芜杂陈,观点竞现,颇令后学者眼花缭乱,莫衷一是。  古汉字的简洁与多义,年代的久远与语义的流变,当时语境的缺失等原因,客观上造成了解读经典过程中语意存在多义性。故诗无达诂,文难达训。宋儒在解读经典的时候素有“六经注我”和“我注六经”之说。前者力求通过训诂考证,还原文本,后者偏重于借助经书,阐发己思。当然后者的发挥也必须建立在文本的基础上。这些别裁式的解读法虽常令人耳目一新,但无疑也增加了《论语》注释的多义性,因而也增加了广大师生在解读《论语》过程中披沙拣金的难度。我们不妨试举一例——现语文版七年级和旧人教版初一教材都入选过的一则: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述而篇7.2)  通行的参考译文是:默默地记住学过的知识,学习却不感到满足,教导他人而不感到疲倦,这些对我来说,哪一样具备呢?  对于前面三句翻译,没什么好争议,有争议的是第四句“何有于我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版《论语通译》也采用了上述译法。在它的注释4中说:“‘何有’句,即‘于我何有哉’。这是孔子严格要求自己的谦虚之词,意思说:以上那几方面,我做到了哪些(一说,还有什么困难和遗憾)呢?”朱熹《〈论语〉集注》也持同样的观点。当然另一派的译者并不赞成这种译法。如国学大师钱穆《论语新解》中指出:“何有,犹言有何难,乃承当之辞。……或以本章为谦辞,实非。”当然也还有其它的译法了,但这两种译法很典型:翻译顺当,支持的理由显得充分且易让人信服。这倒让初学者棘手:良莠难分,精芜莫辨,不知何去何从。  在高中《论语》教学中,这种棘手的岐义抉择又岂止一处,但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恨不得把孔夫子请出来做个了断。孔夫子笑而不语:我的《论语》不就是我吗?是啊,以《论语》来解《论语》,不就让文本真正还原了吗?这种方法,姑称之为互训法。我们注意到钱穆先生在本则注释部分还有一句话:“本章所举三事,尽人皆可自勉,孔子亦常自居。”这真是一句金玉之言——它正体现了以《论语》来解《论语》的注重实据的求证精神。下面,我们不妨列出几则孔子“亦常自居”的文字:-4-/4   5.28子曰:“十室之内,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7.19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7.20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7.34子曰:“若对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云尔已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  以上几则里的“不如丘之好学”、“发愤忘食”、“敏以求之”、“为之不厌,诲人不倦”,都足够体现孔子的“亦常自居”。当然也就直接否定了“这些对我来说,哪一样具备呢”的错误译法。而从“不如”、“女奚不曰”、“则可云尔已矣”更可以看到孔子的那份承当与自信。谦虚固然是孔子的“礼”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它更偏重于对人;而对己,我们常可以看到孔子的那份承当与自信,例如:  7.23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  15.36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可见,仅以谦虚是不足以作为7.2译文的依据的。另外,我们还要指出,“何有”释为“有何难”也并不是孤例。例如:  6.8季康子问:“仲由可使从政也与?”子曰:“由也果,于从政乎何有?”曰:“赐也可使从政也与?”曰:“赐也达,于从政乎何有?”曰:“求也可使从政也与?”曰:“求也艺,于从政乎何有?”  在这则语录里,根据语境,“何有”释为“有何难”,应该是没有任何争议的。  以上三个角度,都是从《论语》本身的角度来提出实据,孰是孰非,已是一目了然。  同样地,我们可以利用互训法来解决其它需要正义的语句。例如:  5.7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  对于文中“无所取材”的翻译,历来争讼不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版《论语通译》的译文是:(其他地方)没有什么可取的,面向高考学子的海风出版社2008年版《论语》也持此论。钱穆《论语新解》的解释则是:无所取材以为桴。并认为是孔子“无心以逃世”之“托辞”。李泽厚《论语今读》取朱子之观点,认为“材”通“裁”,讥其不能裁度自己。这三种译法应该有一定代表性。以面向学生为主的第一种译法,以互训法一检视,就知大谬不然,可是却流毒甚广。子路是孔子最喜爱的学生之一,一生与孔子亦师亦友,其品质焕然照人,于《论语》中多处可见:  5.8……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  6.8……由也果,于从政乎何有?……-4-/4   7.35子疾病,子路请祷。……  9.12子疾病,子路使门人为臣。……  5.13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  9.26子曰:“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不忮不求,何用不臧?’”子路终身诵之,子曰:“是道也,何足以臧?”  12.12子曰:“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也与?”子路无宿诺。  这里面给我们呈现出一位立体的子路:富于政治才华,有拳拳的爱师之心,能知行合一,不贪求不嫉妒,善于断案,信守承诺等等。这显然推翻了“其他地方没有可取的”的译法。  钱注的立足点是孔子“无心以逃世”。但仅以“无心以逃世”作为依据恐怕也是不够的。儒家固然有兼济天下的积极用世精神,但也有“独善其身”的守穷之策。《论语》一书很多次谈到邦“有道”和“无道”时的做法,不妨随摘几例:  7.11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吾与尔有是夫!”……  8.13子曰:“……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  14.1宪问耻。子曰:“邦有道,谷;邦无道,谷,耻也。”……  15.7子曰:“……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  最有代表性的恐怕是18.8则了:  逸民:伯夷、叔齐、虞仲、夷逸、朱张、柳下惠、少连。子曰: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齐与?谓柳下惠、少连:降志辱身矣,言中伦,行中虑,其斯而已矣!谓虞仲、夷逸:隐居放言,身中清,废中权。我则异于是,无可无不可。  在这里,孔子明确否定了柳下惠、少连在邦无道时降志而仕的做法(我则异于是),并指出自己的主张:无可无不可。这正体现了孟子评价孔子的“圣之时者也”,能够随时而变的《易经》的变易精神(孔子晚年增删《易经》)。因此仅以孔子的“无心以逃世”作为本则译文的依据是不够的。实际上,本则的主旨原不在于表达孔子的“无心以逃世”,而更多地显现了孔子对子路的教育思想。本则与9.26则的行文思路有着惊人的相似:先扬子路之长,子路闻之喜甚,于是孔子折其骄,指其短,激其进。再说,在春秋时期,大木尚存,“无所取材以为桴”的托辞就显得牵强了。那么从第三种译法看,《论语》是否有子路失于剪裁自己的例子呢?有的:  7.11……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6.28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15.2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  前一则见其“果敢而窒”,后二则见其“勇而无礼”,这些失于剪裁的行为是孔子所恶的(参见17.23则)。-4-/4   综上互训法辨析结果可知,“无所取材”的译文应以第三种为佳。  互训法在教学中,不仅可以起到正义的功能,还可以发挥助释的效用。  所谓助释,就是帮助理解,帮助释疑。例如:  5.16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其使民也义”,义者,宜也。本句意思是“他役使老百姓合理而适当”。那怎样才是“合理而适当”的呢?20.2则中告诉我们“择可劳而劳之”。那怎样才是“可劳”的时机呢?我们从19.10则和1.5则中就找到具体的答案了:  19.10子夏曰:“君子信而后劳其民;未信,则以为厉己了。”……  1.5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它们分别指出了“信而劳民”和“使民以时”的可劳时机。这样就大大加深了我们对“使民以义”的理解了。又如:  2.10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其中“察其所安”,意思是“考察他安心干什么”。“安心干什么”呢?如果有具体的事例支撑,就使人更容易领会本则的内容了。4.2则和17.21则就提供了这样的机会:  4.2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17.21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曰:“安。”“女安,则为之!”……  这两则提供的“仁者安仁”和“宰我安于非孝”的例子正好构成了一组对比,使我们对“察其所安”有了更为感性的认识。再如:  2.12子曰:“君子不器。”  乍看这一则,颇有些费解,因为行文太简洁了。而如果联系5.4则进行阅读,就会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5.4子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曰:“女,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琏也。”  在这则里,子贡问老师自己怎么样,孔子回答他已经成器了,而且是高级的专才(瑚琏)!这则语录形象地告诉我们“器”是一才一艺之义,因此“君子不器”的译文就是“一个君子不像器具一样(仅有一才一艺)”,言下之意就是君子应当用无不周,融会贯通,由器而道。  以上例举了互训法的正义、助释的两种功用。可以说,这些功用是贯穿于全书的,因而也是一项利器。只要得乎心,必能应于手,达到在《论语》解读过程中莠中取良、芜里出精的目的。.-4-/4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