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概述
加入VIP免费下载

《论语》概述

ID:828858

大小:27.5 KB

页数:5页

时间:2022-02-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论语》概述简介本书为孔子言行录,记载孔子和弟子及弟子之间的问答与对话。论语是“语录”之意,约由五百则左右的短文所构成。内容为孔子和弟子们讨论各项事物的言行记录,从学而篇到尧曰篇止,共二十篇,简短精要,即使加上释文,也不过如一般书本的分量。内容概要学而篇“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虽然不见得人人都知道上面这句话出自何书,或为何人所说,但在今日,此语却常为世人所引用;其实,翻开论语一书,第一篇第一章就可见此语,全章原文是: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孔子说此话之意,在于表达做学问的快乐。我们将其中“有朋”一段摘取出来,加上“许久不见,你来啦!”之类的感情话,用来表示对朋友的欢迎热忱。在我国很多古书里,特别是在论语中,有许多我们常用的典故和成语,如本篇的:“巧言令色、鲜矣仁”(如果一个人在与别人交往时,常说些好听的话,用恭维的态度,讨好于人,这种人的居心,很少是善良的,所以应和他们疏远才是!)“过则勿惮改。”(有了过错,应勇敢承认,并立刻改正过来。)这些都是世人常用的例子。以上都是引用“子曰”二字开头的,也就是将孔子的话加以记述。但在论语中,亦有如:“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忘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诸如此类,将孔子弟子所说的话,单独记下来的也不少。以形式而言,论语中除了个人语录外,还有问答体;今试看本篇中,孔子与子贡的问答;子贡日:“贪而无诌,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子贡问孔子:“虽贫穷,却能不卑屈诌媚;虽富裕,仍然毫不骄奢,您以为这种人如何呢?”孔子说:“可以算很不错了!但还是不如那些虽然贫困,却能领悟人生乐趣,不以穷困为忧;虽然富有,却仍喜好礼节,不以守礼为苦的人!”子贡接着问:“这种知足上进的精神,是不是就象诗经所说‘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情形一样呢?”孔子赞赏地说:“赐啊!(子贡姓端木,名赐。)今后可以开始和你论诗了!因为你在探讨事理时,能够联想到其他的事而有新发现。”)子贡是孔子的高足之一,擅长辩论,才气横溢,且具有商业才能,是一位企业家型的人物。因此子贡才会问出“富而不骄”之类的话。孔子也因而才会委婉的回答道:“可以了!但进一步还要虽贫而乐,富而好礼,这种人才了不起!”而子贡也能机智地立刻引用诗经上的句子,来印证孔子的话,确实做到“学而时习之”的要求。这一段孔子与子贡间的问答,写来历历如绘,仿佛就在我们的眼前。 论语中的文章,不论是个人语录或问答体,都已精简扼要至极,不能再加以短缩。也正因为如此,有时很难明了其中的真义所在!但念了书中篇章之后,反而觉察出此种简洁形式的魅力。论语所以能以古书的立场,而保持长久生命力的原因之一,即因文章有此魅力。为政篇子曰:“为政以德。……”(孔子说:“德,才是施政的根本依据。”)这是本篇第一章的开头、篇名采用最初两个字,而论语二十篇的篇名,都是以同一方式来标题。这种情形,可象征性地表示出,论语书中各篇,都是些不相关联的短文,论语只是将它们加以排列的杂纂之书,所以才用最初两字为篇名。孔子在本篇的一章中,曾略作生平自述。短短的几句话。成了他有名的自传,现将该文介绍于此: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说:。我十五岁时。开始立志向学;三十岁时,能够独立有些小成就;四十岁时,对各种事理,已不再有疑惑不解之处;五十岁时、明白了天道运行,加诸人身的常理;六十岁时,听到任何事都能顺利涵纳,立刻了悟;七十岁以后,更能想到什么就做什么,不必担心会逾越了规矩。”)孔子一直都专心致力于实施自己的抱负——将调和阶级的理想,应用于实际政治上。他在五十五岁左右时,认为在鲁国不会有什么大作为,便踏上了周游列国之途。但终究没有国家采用他的主张,而且被当时的人视为迂腐而不切实际的理想家,不受重视;即便在亲近的弟子中,也有人如此看他。在世俗的眼光中,孔子是个失败者,所以他有时亦难免感到内心焦躁,但仍尽力于实现他的理想;直到近七十岁时,他才返日鲁国,将全副精力投注于教育弟子及整理古书当中。他回顾自己的生涯,并将其间阅历陈述出来,也就是“吾十有五……”一章。至于“而立”指三十岁,“不惑”指四十岁,“知命”指五十岁,“耳顺”指六十岁,这些代称的典故都由此章而来。其他如:“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非其鬼而祭之,诌也。见义不为,无勇也!”都是本篇中,孔子所说脍炙人口的话。八佾篇本篇所载,以关于礼的文章居多。礼是礼仪、礼节的礼。大凡国家的外交、内政,或是以个人为中心的社会、家庭生活,都有应遵守的规范——礼。在孔子所处的春秋末期,本为周王朝掌握的中央政权,转入地方诸侯的手中;不独诸侯大国间相互争霸,就连诸侯国内,也盛行着以下犯上的风气。孔子在本篇中,便述及当时的情况: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八佾”是以八乘八,共六十四人所跳、而专门适用于天子之礼的舞乐。诸侯级的舞乐则应由六乘六的三十六人来跳;至若诸侯家臣(譬如季氏)所用的规模,则为四乘四——十六人而已!周礼的规范如此,季氏却竟敢破坏它,这种现象,也显示出当时王权的衰坠!因此孔子以为,根据礼的规范,这是不可饶恕的行为。里仁篇本篇前七章所讨论的,都是与“仁”有关的事情。孔子以为:“仁”应该是人的最高德性。而他最努力要做的,也就是建立起“仁”在人心中的崇高地位。论语中谈到仁的地方,总共有六十章,约占全部的十分之一,可是却不曾为“仁”定下一个有系统的界说。不过,一有机会,孔子就会因势利导地教诲对方,使他们体验出“仁”的重要性;也可以说,孔子是眼见统治阶级的腐败,才相对提出“仁”的主张。他在政治方面的理想就是:为政者最主要的责任,即在目标朝向着“仁”,一直不断的努力,使人民享受到安乐的生活。在此举出一则谈到 “仁”的例子:子曰:“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孔子说:“一个有才德的人,是不应离开仁而行事的,否则又怎能被称为君子呢?君子的心思,从不曾离开仁有一顿饭那么长的时间;就算在仓卒匆忙之时,流离颠沛之际,他也会念念不忘行仁的!”)后人便以“造次颠沛”一语,来比喻很短的时间,和困顿的状态。另外再举几个名句: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孔子说:“早晨听到了往日所不知晓的道理,就算在傍晚死去,也算值得了!”)子曰:“德不孤,必有邻。”(孔子说:“有德的人,是不会孤寂的,世上一定会有同好者了解他,与他为伴的。”)公冶长篇本篇几乎都是评论人物的记述。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孔子谈到公冶长时说:“这个人可以入选为我的女婿呢!虽然他如今在监狱里,我却无论如何也想不出他会犯罪的原因!”后来孔子果真将女儿许配给公冶长。)关于这桩婚姻的究竟,史书上记载得不很详细;但由前面所述,我们应能了解孔子的作法,自有他的道理。再看看孔子和子贡说及颜回的对话: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日:“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子贡回答孔子时,自叹比不上颜回,而孔子也称赞子贡有自知之明,并说连自己都赶不上颜回。颜回一生都居住在陋巷中,生活穷苦,和子贡的情形,可说是种强烈的对比。以上两则;都是论评人物的篇章。雍也篇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孔子称赞地说:“贤德啊!颜回!天天只吃着简单的饭,喝些清水,住在简陋的屋子中;人们往往无法忍受这种清苦的生活,颜回却能知足常乐!真是贤德的颜回啊!”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樊迟是孔子弟子之一,他向孔子问“知”的意义,孔子说:“为人的要义,在做好人应尽的本分,至于鬼神,应尊敬地祭祀它们,却不可过份地沉迷此道,而且要与之保持距离,才可称得上有智慧。”)这章便是“敬鬼神而远之”一语的源出之处。述而篇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孔子说:“唉!我竟衰老得如此厉害!有这么久的一段时间,我都不曾再梦到周公!”)周公是建立周朝各种制度的功臣,曾制礼作乐,孔子常常将他视为理想的典型。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孔子说:“如有人自愿求学,虽然拜师的礼物不厚重,只是一把肉干,我也不会不高兴教导他!”)“束脩”是古代拜师入门的礼物,指将干肉绑在十起,成为一束;在教师的礼节上来说,是最轻的。今天所讲的“束脩”,则指学费而言。子曰:“不愤不启,不排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孔子说:“如果不是心中极力想求知,却仍想不通,我就不去开导他;如果不是竭力想要表达自己的看法,却仍讲不出来,我便不去引发他。告诉他一件事,他却不能触类旁通地明白其他相似之事,我就不再告诉他了。”)“启发”一词,便是由此形成的。又如: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此句可和前面所说的“贤哉回也”一句相对照。另外“子不语怪、力、乱、神”一句,并非为孔子本人所讲,而是第三者有关孔子态度的描述。由这句话,我们也可联想到“敬鬼神而远之”一语,而互相比照。泰伯篇 本篇三到六章,记载曾子的话;十八章到二十一章,则是孔子对尧、舜、禹的赞语;这些都成为后世引人注目的名言。例如能做到“吾日三省吾身”的曾子,说起这句话来,自然能够态度堂皇,毫无愧作之色了!在此再举一则曾子的名言: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孔子常以诗及礼乐教人: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说:“诗可以鼓舞人的意志,所以说‘兴于诗’;礼是人类视听言动的规范,人如一切行为都不失礼,便能立足于社会间,所以说‘立于礼’;音乐可以陶冶人的性情,涵养出高尚的人格,所以说‘成于乐’。”)孔子将诗、礼、乐这三种艺术,都当作教学的必修科目。经由此章,我们可想象到孔子讲课时,周围的情形与气氛。说到音乐,孔子本身就是位优秀的演奏家;在欣赏方面,他也有很强的鉴赏力。据说他在齐国时,听到古乐,感动之余,连菜的味道都分辨不出来了!此处再举一章,以显示孔子对教育人民的看法: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孔子说:‘因为人们的聪明才智有高下之分,所以在施行政策,推展法令时,只能要求他们边照着去做,而不可能使人人都明白何以这么做的道理。”)子罕篇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站在河岸上,望着滚出邀去的流水,不过慨叹地说:“时间的流逝,就象河水一般,是不分时代、没有停息的!”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孔了说:“年轻人是很可敬畏的!因为他们精力充沛,年华正盛,如能好好充实自己,前途将不可限量。因此,我们怎能说青年们日后的成就,不会超过今人呢?但若到了四、五十岁,。却仍不能以德业闻名于世,这种人,也就没有什么值得畏惧的了!”)乡党篇本篇和其他篇章不同,篇中多为孔子日常生活记录。很少记载他所说的话。从本篇中,我们可以看出当时“礼”的具体内容。又有一说,认为此篇以记述“礼”的一般性规定占大部分,而非完全对孔子一人的记录。原篇为一大章,但为方便读者起见,一般都将之分为十七节左右,以供人阅读。先进篇子曰:“由之瑟,奚为于丘之门!”门人不敬子路。子曰:“由也升堂矣,未人于室也!”(孔子说“子路的瑟声,带有杀伐之气,哪里象是我的门下呢?因为音乐应可陶冶人的性情,使人优游和悦呀!”孔子的门人听了这话以后,便开始轻视子路。孔子见到这种情形,便说:“音乐虽能变化人的气质,却不能代表他的一切!子路在许多方面已经很不错了,只是不算顶好的罢了!”)子路在孔子的学生中,是年纪较大,也是性情较刚猛的一个。孔子在本篇中的另一章曾认为,以子路的个性而言,想要保全应享的天年,是很不容易的事,所以很为他胆心。(后来子路战死于卫国)又有一说,以为连子路这么鲁莽的人,在音乐素养上,都已能升堂,而只差没有入室罢了!此处再录一则孔子与子贡的对话: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过犹不及”一语,即出自此。本篇最后一章,是以孔子为中心,而由子路、曾皙(曾子之父)、冉有、公西华四人,各自说出个人的理想与抱负,共有三百一十五字,在论语中是最长的一章。颜渊篇 此篇乃以颜渊(颜回)问仁为第一章,仲弓问仁为第二章,司马牛问仁为第三章,象这样问仁的章数有三。值得注意的是:孔子对相同的问题,却因问的对象不同,而有各种不同的答案,这就是“因材施教”。接着,是孔子对子路的评语。子曰:“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也与?”子路无宿诺。(孔子说:“子路的性情,实在很急躁!如果有依据几句话就判定案情的人,大概就是子路了吧?”但子路也有他的优点,就是他答应别人的事情,必定能在限期内很快地做好。)就行动和判断力方面,子路以迅速果决见长;不论任何事情,他决不后人!而“片言折狱”和“无宿诺”二语,将他的性格很传神地表现出来。子路篇子曰:“刚毅木纳,近仁。”子曰:“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孔子说:“倘若是用不曾受过教习的人民去作战,必定会遭到败亡的命运!这不是等于抛弃人民而不顾吗?”)宪问篇这是孔子周游列国时,与其国君或臣下间,较引人注目的问答记录,其中多为对历史性人物的评估。本篇中,孔子对隐者的评语也颇著名。卫灵公篇在此引录数章孔子的话,以见孔子思想之一斑:子曰:“当仁不让于师。”子曰:“有教无类。”子曰:“辞,达而已矣!”,季氏篇在本篇中、孔子的话都以“孔子曰”开头,而且常有三友、三乐、三戒、三愆、三畏、九思等等,以数字为其形式的话。这点是本篇和他篇不同之处。阳货篇子曰:“割鸡焉甩牛刀!”此语意指我们在处理事务时,须用相称的手段。这句话的来源,是因有一次;孔子到武城这个小地方,听到处处都飘扬着弦歌之声,就以开玩笑的口吻,对身为城宰的弟子——子游说:想要治好这种小城。似乎用不上这种正式的礼乐(牛刀)来教导人民。可是子游用以前孔子教他的道理,来反驳孔子这句话,孔子便对身旁的弟子解释道,“割鸡焉用牛刀”只是句开玩笑的话而已。这里再录两则孔子的话:子曰:“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子曰:“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微子篇本篇各章都没有以“子曰”或“孔子曰”开头的,而且内容也以记录孔子的行为和历史人物的事迹居多。尤其在描写孔子与隐士方面,笔调非常生动,而两者间的对比,也被鲜明地显现出来。子张篇这篇都是有关孔子弟子言谈的记录。尧曰篇本篇第一章叙述儒家崇仰圣人——尧所说的话;第二、第三两章的内容,则没有记载是何人所说的。第四章为孔子和子张之间的问答;第五章则记载孔子的话。还有一种分法,把一到三章合而为一,加上四、五两章,共为三章。据说本篇是为了将论语一书,凑成整整二十篇,才加上的。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