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选读(一)仁:仁者爱人仁者,怀着爱心,成人之美,在博大的仁爱之中完成自己的人生理想。1.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zhì,同“智”)。子曰:“知(zhī,了解)人。”(《颜渊》第十二·二二)2.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è,指陋习,不好的事)。小人反是。”(《颜渊》第十二·一六)3.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述而》第七·三〇)4.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zhì,同“智”)?”(《里仁》第四·一)5.樊迟问仁。子曰:“居处(chǔ。居处,指日常起居)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子路》第一三·一九)6.子曰:“当仁,不让于师。”(《卫灵公》第一五·三六)7.子曰:“唯仁者能好(hào,喜爱)人,能恶(wù,憎恶、讨厌)人。”(《里仁》第四·三)8.子曰:“巧言令色,鲜(xiǎn,少)矣仁!”(《学而》第一·三)(二)德:君子怀德仁者,内炼善良心,外修正直身,以行德为乐,把修身立德作为人生最有价值的追求。1.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里仁》第四·一一)2.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第四·一六)3.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xiǎn,少)久矣。”(《雍也》第六·二九)4.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述而》第七·三)5.子曰:“乡原(yuàn,同“愿”。谨厚貌。),德之贼也。”(《阳货》第一七·一三)(乡愿:特指当时社会上那种不分是非,同于流俗,言行不一,伪善欺世,处处讨好,也不得罪的乡里中以“谨厚老实”为人称道的“老好人”。)6.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宪问》第一四·三四)7.子曰:“德不孤,必有邻。”(《里仁》第四·二五)(三)孝:孝悌为本仁者,由孝悌出发,爱亲人,爱朋友,爱相识的人,乃至爱素不相识的人。1.孝弟(tì,同“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yú,同“欤”)!
(《学而》第一·二)2.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tì),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学而》第一·六)3.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为政》第二·七)4.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zhuàn)。曾(zēng,竟然)是以为孝乎?”(《为政》第二·八)5.子曰:“事父母几谏(jījiàn,委婉地劝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里仁》第四·一八)6.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wú,无)。”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颜渊》第一二·五)(四)学:学而不厌仁者,学而不厌,上下求索,追求知识的广博圆通,不断提升人生境界。1.子曰:“默而识(zhì,记住)之,学而不厌,诲(huì,教导)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述而》第七·二)2.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子罕》第九·八)3.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卫灵公》第一五·三一)4.子夏曰:“日知其所亡(wú,同“无”),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子张》第十九·五)5.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第十九·六)6.子贡问曰:“孔夫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公冶长》第五·一五)7.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宪问》第一四·二四)8.子曰:“君子不器。”(《为政》第二·一二)(五)礼:克己复礼仁者,克己复礼,博文约礼,在各种礼的修养中,端正行为,修炼自我。1.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第十二·一)2.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同“叛”)矣夫(fú)。”(《雍也》第六·二七)3.子贡曰:“贫而无谄(chǎn),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hào)礼者也。”(《学而》第一·一五)4.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尧曰》第二〇·三)
5.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xǐ,畏惧的样子),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泰伯》第八·二)6.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雍也》第六·一八)(六)和:和而不同仁者,以和为贵,主张求同存异,倡导和谐共处,又要保持自己独立的个性。1.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子路》第一三·二三)2.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卫灵公》第一五·二三)3.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卫灵公》第一五·二二)4.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学而》第一·一六)5.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卫灵公》第一五·二一)6.子绝四:“毋(wú)意,毋必,毋固,毋我。”(《子罕》第九·四)7.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贡曰:“何为(wèi)其莫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宪问》第十四·三五)8.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cháng)戚戚。”(《述而》第七·三七)(七)知:知者不惑仁者,集智慧与勇气于一身。他追求这样的人生境界:有参透人生的智慧,有历练之后的豁达,有不受干扰的宁静。1.子曰:“由!诲女(rǔ,同“汝”,你)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zhì)也。”(《为政》第二·一七)2.子曰:“知者乐(yào,爱好)水,仁者乐(yào)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lè),仁者寿。”(《雍也》第六·二三)3.叶(shè)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rǔ)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述而》第七·一九)4.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卫灵公》第一五·一二)5.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先进》第一一·一二)6.子曰:“予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阳货》第一七·一九)7.子曰:“知(zhì)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子罕》第九·二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