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观修身之道吾日三省吾身1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2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3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5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6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7文质彬彬,然后君子9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10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12是吾忧也13如不可求,从吾所好15子不语怪、力、乱、神16我欲仁,斯仁至矣18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19狂而不直21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22改之为贵,绎之为贵24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25未知生,焉知死27克己复礼为仁297
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30苟合矣,苟完矣,苟美矣32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33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35过而不改,是谓过矣36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37性相近也,习相远也39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41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42贤贤易色44慎终,追远45三年无改于父之道46食无求饱,居无求安48无违49不敬,何以别乎51色难53丧,与其易也,宁戚54里仁为美56事父母几谏58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59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61以约失之者,鲜矣627
子之燕居63奢则不孙,俭则固65未之思也,夫何远之有67食不语,寝不言68寝不尸,居不客70孝哉闵子骞71四海之内,皆兄弟也72父父,子子74吾党有直躬者75爱之,能勿劳乎77益者三乐,损者三乐78君子之远其子也79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80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82君子之于天下83朋友数,斯疏;85非尔所及也86三思而后行88可逝不可陷,可欺不可罔89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91钓而不纲,弋不射宿92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947
衣敝组袍,与衣狐貉者立95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97问人于他邦,再季而送之98康子馈药,拜而受之100于我殡101出门如见大宾103邦无道,危行言孙104以告者过也106以直报怨,以德报德107深则厉,浅则揭109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11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112小不忍,则乱大谋113当仁,不让于师115道不同,不相为谋116辞达而已矣118固相师之道119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121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122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123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125观过,斯知仁矣1277
君子怀德,小人怀土128枨也欲,焉得刚130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131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132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134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135过犹不及136论笃是与,君子者乎137善者好之,不善者恶之138色厉而内荏,犹穿窬之盗也139乡原,德之贼也141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142殷有三仁焉144执德不弘,信道不笃146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147学而时习之148温故而知新15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151攻乎异端,斯害也已153朝闻道,夕死可矣155士志于道156朽木不可雕1577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159不如丘之好学也160信而好古161默而识之,学而不厌163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164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165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166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168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169五尝终日不食170道千乘之国171道之以德,齐之以礼173举直错诸枉,则民服174使民敬、忠以劝176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177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179民无信不立180百姓足,君孰与不足182必也使无讼乎184居之无倦,行之以忠185子帅以正,孰敢不正186举尔所知1877
其身正,不令而行189一言而可以兴邦190近者说,远者来191速,无见小利1927
吾日三省吾身曾子①日:“吾日三⑦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译文◇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否尽心竭力了呢与朋友交往是否真诚相待呢?老师传授的学业是否认真复习了呢?”◇注释◇①曾子:即孔子学生曾参,字子舆,比孔子小四十六岁。②三:这里指多次。古代汉语中,动作性动词前加数字修饰成分,一般表示动作的频率。◇读解心得.◇世道纷纭,熙熙攘攘,我们总容易被外面世界的精彩所诱惑,被自身的惰性所折服,于是放任自己,不再追求进步,结果到了人生的重要转折点上,自己无法改进现状,比如升学考试等等。那么,有没有一种那就好的方法可以改变呢?那就是儒家的自省功夫,也就是“吾日三省吾身”。“吾日三省吾身”194
功夫,是要求一个人主动地剖析、反思、总结自己的缺点、错误,追求人格的完整。自省最重要的是要持之以恒,只有在长时间的正视自我中才容易现自己的问题并加以改正,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半途而废的人得到的益处就会少些。所以,不管工作怎么忙,学习有多忙,我们总抽出点时间把自己做过的事认真反省一番,看哪些做得好,哪些做得不好,然后就能少犯懒、少犯错误,或少犯懒懒、不犯严重错误,就能找准自己人生的坐标,得到心性、功业的进步。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子日:“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①,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时,有志于学问;三十岁时,能够依照礼仪的要求立足于世;四十岁时,不再感到困惑;五十岁时,能乐天知命;六十岁时,能听得进去各种不同的意见;到了七十岁,便能随心所欲地行事,而又不超出规矩。”◇注释◇①立:指立身处世。◇读解心得◇这句话已是千古名句了,通过孔子的一生,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句话。“十有五而志于学’’,孔子三岁丧父,跟着母亲过着不算富裕的生活。他从小就喜欢读书、学习。满十五岁后,为了补贴家用,曾出外谋辜,后来因为母亲反对,孔子重拾书本。“三十而立”,孔子遍访名师,虚心求教,经过十余年苦读有成。三十岁时名声渐起,开办私人学校,相传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四十而不惑”194
,三十五岁,鲁国内乱,鲁昭公逃到了齐国,孔子便离开鲁国来到齐国。他一心希望能为齐景公服务,但为齐相晏婴所阻。孔子居齐三年之后,失望地返回鲁国重拾教鞭,并且在其中领悟了更多的事理。“五十而知天命”,五十一岁时,孔子被任命为中都宰,因绩效斐然’先后被提升为司空、大司寇。之后孔子又在夹谷齐鲁会上取得外交胜利’使齐归还侵占的鲁汶阳等地,还削减三桓的实力,提升了鲁公室的权威。然而好景不长,孔子治下鲁国颇有起色,引起齐入警惧。齐国使计,孔子被迫离开鲁国。“六十而耳顺”,离开鲁国以后,孔子率众弟子周游列国,过程非常艰辛。“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六十八岁时,孔子得学生冉有之助,奉召反鲁。之后,孔子便把精力放在整理经典及教育后进上,直到逝世。回顾孔子的一生,虽然坎坷,但孔子却不曾灰心气馁,而是孜孜不倦地实践着自己的志向。这是一个智者的一生,也是我们值得学习、借鉴的一生。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子日:“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历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①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里仁》◇译文◇194
孔子说:“富与贵,这是人人所盼望的;如果不用正当的方法去得到它,君子是不接受的。贫与贱,这是人人所厌恶的;如果不用正当的方法去摆脱它,君子宁不摆脱。君子抛弃了仁德,怎样去成就他的声名呢?哪怕是在一顿饭那么短的时间里,君子也不背离仁德;哪怕是在仓卒匆忙的时候,君子也一定和仁德同在,在困顿挫折的时候,君子也一定和仁德同在。’’◇注释◇①恶(w0)乎:于何处。②造次:仓促。◇读解心得◇“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个人德行的修养,是一生的事情,是分分秒秒的事情,即使是一顿饭的功夫,一杯茶的时间,即使是身处困境、面临危机,都不可放松,更不能丢弃。南宋末期,元军入侵,兵荒马乱,社会秩序很不安定。许衡的家乡也遭雪到了战乱的侵袭,他不得不和家乡人一块逃难。经过河阳的时候,由于天气炎热,大家行走的路途又比较远,个个口干舌燥,渴得要命。正在这个时候,同行的人发现道路附近有一棵梨树,树上结满了大大的梨。大家都争先恐后地摘梨来解渴,只有许衡端坐在树下,一动也不动。大家觉得很奇怪,便问:“你怎么不去摘梨来吃呢?”许衡回答说:“那梨树不是我的,我怎么可以随便去摘来吃呢?”那人说:“现在时局这么乱,大家都各自逃难,这棵梨树,恐怕早就没有主人了,何必介意呢?”许衡说:“194
纵然梨树没有主人,难道我的心也没主人吗?别人丢失的东西,即使一丝一毫,如果不合乎道义也不能接受。”因为心有主人,所以即使面对富贵这个人人都盼望得到的东西,即使面对贫贱这个人人都厌恶的东西,心中的天平也不会失衡。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子日:“见贤思齐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译文◇‘孔子说:“看见贤人,便应该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便应该反省自己有没有同他类似的毛病。”◇读解心得◇“贤”,是做人做事的好榜样。人在自我修养的过程中,要自觉地向“贤”看齐,向“贤”学习,取“贤”之长补己之短,完善自己的道德人格。而“不贤”,是自我修养的坏榜样,看到“不贤”,应该提醒自己,警示自己,反省自己,避免自己重蹈“不贤”的覆辙。194
孟子出生在一个贫寒的家庭,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只剩下他和母亲住在墓地附近的一间小房子里。孟子经常和邻居的小孩一起玩耍。由于这个地方经常有人出殡、办丧事,时间一长,孟子和其他小孩就开始模仿大人们跪拜、哭嚎的样子,还学起了各种各样的丧葬仪式。孟母看到后,觉得这个地方不适合居住,于是就带着孟子搬迁到了市场附近。这一次,隔壁正好是一家肉铺,屠夫整天杀猪宰羊。孟子耳濡目染,时间长了,又学起了吆喝做生意和屠宰猪羊的事。孟母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觉得这个地方也不适合居住,于是咬咬牙又搬走了。第三次,孟子一家搬到了一所书院旁边。书院里整天人来人往,儒生们诵经读诗,行礼跪拜,显得彬彬有礼。孟子受到了熏染,从此开始向这些儒生学习了。孟母这才满意地点着头说:“这才是我儿子应该住的地方呀!”这就是有名的“孟母三迁”的故事,它说明了榜祥对人的作用是巨大的。学习好的榜样,反思坏的榜样,这样我们才能一天一天进步。相反,学习坏的榜样,而将好的榜样弃之不顾,总有一天,我们也会如同那坏的榜样一样,遭人唾弃和鄙夷。孩子天真烂漫,缺乏对榜样的辨别能力,不论是“贤”还是“不贤”一律看齐,这个时候父母师长就要担当起鉴别工作,为他们营造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同时也要教导他们“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子日:“君子欲讷①于言,而敏于行。”————《论语·里仁》◇译文◇孔刊:“君子韶要谨。燃钝'删要勤’陕敏捷。”◇注释◇①讷:语言迟钝。◇读解心得◇这句话是要告诉我们与其油嘴滑舌,不如勤敏工作;与其玩嘴皮子,不如多干实事,强调了行的重要性。194
贾思勰是南北朝时期杰出的农学家,他所著的《齐民要术》是世界农等上最早的专著之一。他对农业的研究,不只停留在嘴上,或单单把别人的经验写在纸上,而是亲自去实践,去总结。有一次,为了掌握养羊的技术,贾思勰买了两百只羊,自己亲自去养,结果不到一年,就死了一半。经过分析,认为这是因为饲料准备不足,羊没有足够的食物而饿死。于是他又种了二一大豆,使羊有充足的饲料,可这次羊还是死了不少。这是什么原因呢?饲料不足了,羊死了很多;饲料充足了,羊还是死了很多。他苦苦思索而不得原因。在这时,有人告诉他,在百里之外有一位老羊倌很会养羊,也许能帮助他。贾思勰立刻找到这位老羊倌,向他请教。老羊倌在仔细询问了之后,找到了羊死亡的原因。原来是因为贾思勰随便把饲料扔在羊圈里,羊踩来踩去,拉屎撤尿也都在上面,这种饲料羊当然是不会吃的,于是就有了那样的结果。贾思勰这才如梦初醒。他又在老羊倌家里住了好多天,认真观察了老羊圈,从羊圈如何做、配种如何配,刭饲料如何准备、卫生如何保证,学习老羊倌一套丰富的养羊经验。回去后,他就按照这些养羊的方法去做,效果当然不错。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个思想、一个想法、一个创想、一个梦,如果只停留在脑海中,而不去行动实践,那么即使可行性再高,它也永远会是空中楼阁。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子日:“贤哉,回①也!一箪②食,一瓢饮,在陋巷③,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194
———《论语·雍也》◇译文◇孔子说:“颜回这个人多么有修养啊!吃的只是一箪饭,喝的只是一瓢水,住的只是一间陋室,别人都忍受不了那样的忧苦,他却不改变向道的乐趣。颜回这个人多么有修养啊!”◇注释◇①回:即颜回,字子渊,问道的十四岁拜孔子为师,终生师事之。在孔门诸弟子中,孔子对他称赞最多,不仅赞其“好学”,而且还以“仁人”相许。②箪(dan):古代盛饭的圆形竹器。③巷:指人的住处。◇读解心得◇颜氏本是鲁国一个贵族世家,鲁国经“三桓专权”、“陪臣执国命”两个时期后,不仅宫室衰败,旧日的贵族也大都衰落。颜氏家族到颜路、颜回父子时,除了保有祖传的贵族身份及颜路的鲁卿大夫头衔外,便只有陋巷中简朴的住宅及五十亩郭外之田、十亩郭内之圃了。在生产力极为低下的春秋时期,这些田产难以维持一个贵族家庭的生计,颜回父子不得不省去作为贵族家庭的一般性开支,简居于陋巷。这对于贵族来说,是很没面子的事情,但颜回依然自得其乐。这种安贫乐道、不慕虚荣的德行,孔子非常赞赏。194
面对艰难困苦的环境,很少有人不抱怨,即便浸有抱怨,也很少有人能够坦然处之。像颜回这样不仅坦然处之,还乐在其中的人,恐怕是面对贫困的最境界了。然而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安贫乐道的精神固然值得称赞,但这并不是说人应该居住陋室。毕竟物质是精神的基础,没有了物质,精神谈何说起?试想当你食不裹腹、衣不遮体的时候,再谈精神境界,再谈理想人生,生命都受到威胁的候,这些又有何用?当然历史上不乏杀身成仁、舍身取义之士,但对于普通众来说,吃饭毕竟是首要的。所以“安贫”并不是安于贫穷、不思改善,而对贫穷不怨天尤人,不自暴自弃,努力改善。所以对于安贫乐道,我们要从两,方面来考虑?这才真正学会了其中的道理,才会得到取之不尽的财富。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子日:“质①胜文②则野,文胜质则史③。文质彬彬④,然后君子。”————《论语·雍也》◇译文◇孔子说:“质胜过文,就未免粗野;文胜过质,又未免虚浮。文和质搭配恰当,这样才可以成为君子。”◇注释◇①质:指人的本质,是朴实j自然、无修饰的。‘②文:文饰。③史:虚浮不实。④彬彬:文质兼备的样子。◇读解心得◇194
“质”是人类朴素的本质,朴实无华。“文”的早期字型是一个身上有文菩图案的人形。原始人在自己赤裸的身上刺上美丽的花纹,这是试图把自己与云物区别开来的文化觉醒。后来人类发明了各种美丽的股饰来打扮自己,再后来人们认识到人的美丽更在于丰富的学识、礼貌的举止和文雅的谈吐,这时人类就已经从野蛮进入了文明。关于文”和“质”,孔子和儿子孔鲤曾经有一段对话。有一天,孔子与孔鲤在家闲谈,谈论到个人的修养问题。他对儿子感叹说:“君子从来都不会放弃学业,不会停止学习,时刻增长自己的学识;和别人见面时也一定会修饰好自己的仪容,以表对别人的尊敬。一个人如果不修饰仪容就会显得不整洁,仪容不整洁就显得非常的随意,那就是一种不尊重他人的表现,对人不尊重就是失去了礼节,失礼就不能很好地立足于世。那些站在远处就显得整洁的人,是注重修饰自己仪容的人,接近之后让你心中感觉舒坦;那些能够解答你的疑难的人,是拥有渊博学问的人。”孔鲤听完以后,对孔子说道:“父亲的意思是说作为君子就一定要修饰自己了。可是您以前不是经常教导我说,君子只要保持朴素本质就可以了,不需要讲究文饰吗?”孔子说:“孩子,你还没有真正理解我的意思。文饰同本质一样重要,只有文质彬彬才能成为一个君子。一个人如果过于质朴,就会显得粗野、俗气,但是也不能过于讲究文饰。一个人如果太注重文饰,文饰掩盖了质朴,就会流于虚伪、浮夸。只有质朴和文饰配合得当,才能称为是一个奠正的君子。”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194
子日:“人之生也直,罔①之生也幸而免。”————《论语·雍也》-译文◇孔子说:“人要生存,需要依靠正直的品质;不正直的人也可以生存,那是因为他侥幸免于祸害。”◇注释◇①罔(wang):诬罔不正的人。◇读解心得◇正直是立身处世之本,做人要正直、诚挚、诚信,唯有如此才能立足于社会。不正直的人欺世盗名,虽然也可以生存,甚至福禄双收,但他们只能侥于一时,不可能得逞一世,多行不义必自毙,惩罚总有一天会到来。然而正直不意味着直来直往,不知变通。正直的人要行正直的事,但行正直的事也需注意方式方法。海瑞任浙江淳安知县时,有一年,他的上司浙江总督胡宗宪的儿子带了一大批随从经过淳安,住在县里的官驿里。当时海瑞立下一条规矩,不管达官贵戚,一律按普通客人招待。胡宗宪的儿子,平时养尊处优惯了,看到驿宴上来的饭菜,认为是有意怠慢他,气得掀翻了桌子,喝令随从,把驿吏捆生来,倒吊在梁上。驿里的差役赶快报告海瑞。海瑞听完差役的报告,装作镇静地说:“总督是个清廉的大臣,他早有吩咐,要各县招待过往官吏,不得浪费。现在来的那个花花公子,排场阔绰,态度骄横,不会是胡大人的公一定是什么地方的坏人冒充公子,到本县来招摇撞骗的。”194
说着,他就带大批差役赶到驿馆,把胡宗宪儿子和他的随从统统抓了起来,带回县衙霹一开始,那个胡公子仗着父亲的官势,暴跳如雷,但海瑞一口咬定他是骗人的,还说要把他重办,他才泄了气。海瑞从他的行装里搜出几千两锒子,没收充公,还把他狠狠教训一顿,撵出县境。等胡公子回到杭州向他父寒的时候,海瑞的报告也已经送到巡抚衙门,说有人冒充公子,非法吊打胡宗宪明知道儿子吃了大亏,但是海瑞信里没牵连到他,如果把这件事声张去,反而失了自己的体面,就只好打落门牙往肚子里咽了。海瑞假装胡宗宪儿子是冒充的,不仅惩罚了胡宗宪的儿子,还让胡宗宪本人无话可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子日:“中庸①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②鲜久矣。"———《论云·雍也》◇译文◇孔子说:“中庸这种道德,该是最高的了!大家已经长久地缺乏它了。”◇注释◇①中庸:这是孔子的最高道德标准,指折中,适当,不走极端。②民:这“民”字不完全指老百姓,应以“大家”译之。◇读解心得◇中庸之道,作为孔子哲学的终极,贯穿于他的整个思想体系中,同样也贯穿于修德之中。这里所谓“中”,是“不偏不倚”、“194
无过不及”的意思,也就是恰到好处、可行、正确、妥当、得体之意,意义就在于避免极端。在道德修养上,孔子从正反两面提出了符合“中庸”的要求。正面要求努力实践仁、孝、悌、忠、信、正直、善良、温和、恭敬、俭朴、节制等德行,而以仁为主。反面要求不骄傲、不保守、不奢侈、不急躁、不花言巧语等等。在日常生活中,孔子就注意对学生进行中庸之道的教育。一次,他带着一群弟子参观鲁桓公庙,让弟子打水注入欹器中,观察到“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他向弟子们指出了这一现象,说明中庸之道的可贵以及违反中庸之遭的危害:“恶有满而不覆者哉!”接着孔子讲了持满之道,即“挹而损之”,意思是说,你在事业上越是取得成功,越要谦虚谨慎,做到大智若愚,大勇若怯,功盖天下要退让,富有四海要谦虚。中庸之道是一种精深的生存智慧和生命垸界。国学大师林语堂说“我像所有中国人一样,相信中庸之道”,并且在《生活的艺术》-书中,还把“中庸生活’’作为一种“生活的最高典型’’而大加称赞。他说:“这种学说,就是指一种介于两个极端之间的那一种有条不紊的生活一一酌乎其中学说,这种中庸精神,在动作和静止之间找到了一种完全的均衡。’’是吾忧也子日:“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①,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194
————《论语·述而》◇译文◇孔子说:“品德不加以培养,学问不勤于讲习,听到道义不能跟随着去尊崇,有缺点不能勇于改正,这些都是我所忧虑的啊!”,◇注释◇①徙:趋赴。◇读解心得◇孔子担忧的四点:“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徒’’、“不善不能改”,足以陈述孔子当时忧天下、忧国家、忧民族、忧文化衰颓变乱的心情。这种心情,到了现在,又压在我们的心头。忧患意识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精神传统之一,它代表着一种高尚的人格,体现的是一种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孟子有一句名言“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个人有了忧患意识,他内心的关注就会超越自身的利害、荣辱、成败,而将社会、国家、人民的前途命运萦系于心,对社会、国家、人民可能遭遇到的困境和危难抱有警惕,并由此激发奋斗图强、战胜困境的决心和勇气。有一则寓言故事耐人寻味:一只健壮的狼刚捕捉到一只羚羊,美美地吃了一顿后,便躺在草地上睡觉。这时有一只奔跑得气喘吁吁的瘦狼从它身边经过,它叫住了那只狼,问道:“你在追赶羚羊吗?’’瘦狼回答:“没有。”那只狼又问:“有人追赶你吗?’’瘦狠回答:“没有。’’那只狼继续问道:“那你为什么要拼死命奔跑呢7.”瘦狼惴惴地说:“听说狮子要来了。’’听了这话,那只狼哈哈大笑:194
“你真傻,狮子不是我们的朋友吗?你跑吧,我可要好好睡上一觉!”狮来了以后没多久,那只狼就饿死厂。原来狮子的到来,让整个草原的羚羊奔跑的速度变得极快,那只健壮的狼先前由于睡了吃,吃了睡,身体变得特别臃肿,终于捕不到食物了。动物尚且如此,何况我们人类呢?所以不要总是躺在原地睡大觉,不要总是安于现在的安逸生活,要将目光放长远,要有危机感和紧迫感。有忧患意识,才能在形势好的时候,看到存在的问题;在顺利的时候,想到可能发生的情况;在困难的时候,不失去信心,保持清醒的头脑,审时度势。如不可求,从吾所好子日:“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①,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论语·述而》◇译文◇孔子说:“如果财富可以求得的话,即便是拿着鞭子守门、开路的事,我也愿意去做。如果财富求不到的话,那我还是做我喜欢做的事情吧。”◇注释◇①执鞭之士:古代有两种手拿皮鞭的人,一种是古代天子以及诸侯出入之时,有二至八人拿着皮鞭使行路之入让道,另一种是市场的守门入,手执皮鞭来维持秩序。此处用以借指地位低下的职务。◇读解心得◇194
孔子并不反对追求富贵,但他认为追求富贵必须符合道义。在符合道义的前提下,富贵如果可以求得的话,赶车也好,擦鞋也好,当清洁工也好,他都愿意干;但宫贵如果求不到的话,那就干自己喜欢的事情好了,照样开心。多么豁达的人生态度啊!杨震是东汉时期大学问家。他在任荆州刺史时,发现王密才华出众,朝廷举荐王密作了昌邑县令。后来,杨震调任东莱太守,途经昌邑,王密寺到城郊迎接恩师。当天晚上,王密前去拜望杨震,师生两人聊得非常投机,不时还有阵阵欢笑传出。不觉之中已经到了深夜,王密起身向老师辞别,忽然他从怀中捧出黄金,放在桌上,说道:“老师,您难得到学生这里一趟,我备了一点小小的礼物,请老师收下,以报答您对我的栽培之恩。”杨震愣了一下,说道:“以前因为我知道你有真才实学,品德高尚,所以才举荐,希望你做一个廉洁奉公的好官。你今天效力,为民请命,而不是送给我西。”王密坚持说:“现在天色已经很晚了,不会有人知道的,您就收下吧。”杨震变得非常严肃,声色俱厉地说:“你这是什么话,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怎么可以说没有人知道呢?的确没有别人在这里,可是你我的良心还在啊!王密顿时满脸通红,感到非常的羞愧,于是只好拜别了老师。俗话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杨震自然提携过王密,但那是因为王密的真才实学,一句“天知地知你知我知”,道出了杨震心中的正义。子不语怪、力、乱、神子不语怪、力、乱、神。———《论语.述而》194
◇译文◇孔子不谈怪异之事、逞力之人、祸乱之术和鬼神。◇读解心得◇虽然不能就这句话说孔子是一个无神论者,但孔子的这种态度,至少反应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强调人事、重视人生现实的倾向,这是难能可贵的。人看来,但今人看来,“不语怪、力、乱、神’’却是一种不迷信的表现。古时候,楚国有个人,非常怕鬼,堂堂一个七尺男儿,晚上不敢一个人出门,即便是待在家里,天一黑也要马上把灯点上'灯火通明才可以。不仅如此,听到干枯的树叶落地,或者蛇和鼠爬行的声音,他也总觉得是鬼在动。慢慢地,他非常怕鬼的事情传遍了街坊四邻,也传到了一个小偷的耳朵里。小偷心想,这可给自己创造了一个绝佳的机会。夜深了,小偷跑到他家去,爬到他家的墙头上,看到怕鬼的那人还没有睡觉,就借着风声,发出凄厉古怪的叫声,幽幽怨怨的,仿佛真像是冤死的鬼魂在哭。楚人害怕极了,钻到被窝里不敢出来。小偷一看没有了动静,又试着装了几次鬼叫,然后蹑手蹑脚地走进了他家里,搜罗了他家所有值钱的东西,见他还是没有反应,便大摇大摆地离开了。第二天,日上三竿了,楚人才颤颤抖抖地从被窝里出来,发现家里已经被人洗劫一空了。有人知道他怕鬼,就跟他开玩笑说:“你们家的东西是被鬼偷走的。”想想昨天晚上的恐怖情景,楚人竟然把这话当真了,从此之后胆子更加小了,待在家里哪里也不敢去了。194
不知过了多久了,那个小偷又去别人家偷东西,被人家抓了个现行。衙门的人去小偷家查他偷得的赃物,顺便发现了楚人家的东西,就将东西归还给楚人,同时乜想借此劝说他不要再相信鬼怪了,因为鬼怪根本就不存在。不想楚人拿到自家的失物,并没有高兴,而是忧虑地说:“果然是给鬼偷走了啊,他偷走我家的东西竟然送给了小偷!”’街坊四邻这下子傻了眼,面面相觑,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鬼、力、乱、神’’不仅扰乱和影响人们的思想,而且具有极大的破坏性,因为它总是迎合了人性中的那种固有的迷信心理和恶意不平的怨气,从而可能将人们已经建立起来的道德结构、行为规范、思想体系冲垮,需要我们时刻警惕。我欲仁,斯仁至矣子日:“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译文◇孔子说:“仁德难道离我们很远吗?我想要达到仁的境界,仁就会到来。”◇读解心得◇“我欲仁,斯仁至矣”,并不是如同不懂事的小孩子向大人要求:我要吃糖,然后大人或许耐不住小孩的吵闹,或许被小孩的天真可爱样所“俘获’,就给了小孩一颗糖。孔子在这里想要表达的意思是,要想达到“仁”的境界就要心中常存“仁’’,并坚持不懈地实践“仁”,这样做了,“仁”自然而然就会到来。当然除了仁德以外,任何一件事情,只要你真心实意、坚持不懈去追求,也一定能够做到。194
李白自幼聪明过人,但是也十分顽皮,特别不爱读书。有一次,他趁家人不在,放下书本,一溜烟跑出去玩了。当他来到一条小溪边时,看到一个老太太正拿着一根铁棒,在石头上费力地磨着。李白非常奇怪,就走过去问老太太:“老婆婆,您磨这么大的铁棒干什么呀?’’老太太头也不抬,回答他说“我准备将这根铁棒磨成一支绣花针。”李白一听,吓了一跳,问道:“老婆婆这么粗的铁棒怎么能磨成绣花针呢?即使是磨成了,那得花费多长时间啊!老太太笑着说:“孩子,做什么事都需要有恒心。你不要看铁棒这么粗,如果我一直磨下去,终有一天会磨出一支绣花针来。”李白大受感触,同时也为自己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学习态度而恸愧,回家以后发愤苦读,终于成为唐代文坛的后起之秀。人们称颂他“读遍天下书,识遍天下字’’。只要下定决心,并持之以恒去做,就连铁杵也能磨成针。发明大王爱过在研制白炽灯时,尝试了上千种材料,均告失败。有人嘲笑他说:“你永逦会成功。”爱迪生不为所动,不抛弃不放弃,废寝忘食进行研究。终于,功研制出世界第一盏电灯,带给了世界光明。“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坚持,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想成一事,就要一件件小事慢慢儿地做,积少成多。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①,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泰伯》194
◇译文◇曾子说:“有志者不可以不拥有远大的抱负,不可以不培养坚强的意志,因为他的责任重大、路途遥远。以实现仁德为自己的责任,这样的责任不是很重大吗?为此理想奋斗终身,到死方休,这样的道路不是很遥远吗?”◇注释◇①弘毅:抱负远大,意志坚强。◇读解心得◇“士不可以不弘毅”,一个人要给自己立下高远的志向,这个志向不是一天两天、一年两年的目标,而是要为之奋斗一生的志向。有了远大的志向,人就不再迷茫于“我为何活着”,不再一副听天由命的样子,不再为柴米油盐忧心忡忡,不再让大好青春白白溜走,人生也就有了崭新的一页。相反,没有远大的志向,就如同那个井底之蛙,看不到天的高远,将自己的生活局限于小小的井中。如此时间一长,人就会流于平庸,变得慵懒,甚至低俗不堪,深陷世俗的泥沼中不得自拔。两个穷酸迂腐的秀才,张三和李四,坐在一起谈论各自的宏伟志向。张三说:“我这辈子都很穷困,吃饭和睡觉是我人生两大乐事。等到哪天得志飞黄腾达了,我一定尝遍天下美食,吃饱了就美美地睡觉,睡足了,接若美美地吃。天啊,那将是多么幸福多么美好的生活啊!’’李四听了,不以为然,说道:“194
我和你可不一样,要是我有一天成为人上人了,我一定是吃了接着吃,哪里还顾得上睡觉呢,那是多么浪费时间的事情啊!”怀着这样的志向,虽然他们都努力学习,但到年近古稀,仍然还是两个穷酸落魄的秀才。成天只想着吃饭睡觉的人,怎么会干出一番大事业来呢?张三和李四,他们短浅的志向,就决定了他们今后继续穷酸和落魄。有了远大志向,还要有坚强的意志。因为远大志向的实现任重道远,要有“死而后已”的决心。没有坚强的意志,志向也只是口中的高谈阔论,永远也只能是空中楼阁。狂而不直子日:“狂而不直,侗①而不愿②,倥倥④而不信,吾不知之矣。”———《论语·泰伯》◇译文◇孔子说:“狂妄而不直率,无知而不老实,表面老实而不讲信用,这种人我真不知道为什么会是这个样子。”◇注释◇①侗(t(kong)幼稚’无知。②愿:老实。’③倥倥(k6ng):诚恳的样子。◇读解心得◇“狂而不直,侗而不愿,倥倥而不信’’都不是好的道德品质,孔子对此十分反感。本来,“狂”、“侗’’、“倥倥”194
集中在某一个人的身上,最多是一个不经世事、胸无城府、自大而又不加掩饰自我的少年,或者是一个不成熟的成年人。在我们每个人的青少年时代,这几乎是每一个人都必经的阶段。但是,当“狂,,与“不直’’、“侗’’与“不愿”、“倥倥”与“不信”这三组相反相成的品行,完整无缺地统一在一个人身上时,这就让孔子感慨了:我真不知道这种人为什么会这个样子。但历史上这样的人很多,晋惠公姬夷吾便是一个。晋献公去世后,为逃避后母骊姬的迫害,夷吾出逃国外。后来晋国经历了一系列血腥的弑君案后,大臣里克找到了夷吾。这位流亡中的公子,诚恳地表示,即位后把丰饶的汾阳之地封给里克,接着郑重地承诺,割让晋河以西的土地给秦国。如此,在实力派大臣里克的支持以及强秦的护送下,夷吾成为晋国的新君。即位后不久,夷吾便展现出了上述三组品格:诛杀了功臣里克;回绝了秦国对晋河以西之地的要求;秦国在晋国割地问题上毁约后,仍在晋国大饥荒时,满足了夷吾粮食援助的请求,但第二年秦国大饥荒时,晋国却拒绝了秦国的借粮请求。终于,秦国上下忍无可忍。转年春天,秦穆公御驾亲征晋国,活捉夷吾后班师回朝。其实“狂而不直,侗而不愿,倥倥而不信”,反映的都是人的表里不如一。一个虚得其表的人,虽然会给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但相处下来,人们终会看清他的真面目,到时候等待他的将是人们的冷落与疏远,甚至是法律的惩罚。所以,做人还是真实一些好,表里如一才能树立尊严,活出自己的色彩。194
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子日:“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论语·子罕》◇译文◇孔子说:“我没有看见过这样的人,軎爱美德胜过喜爱美色。”◇读解心得◇这句话在《论语》中出现过两次,另外一次是孔子在卫国时,卫国国君和夫人南子坐一辆车,孔子坐车跟在后面,孔子由此感叹:“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有一个富甲一方的士绅,他痛恨世风日下的糜烂现实,就对刚出生的儿子阿毛定下了一条严格的规定:不许他见任何女眷。阿毛十八岁那年元宵节闹花灯,吵着要出去,士绅禁不住爱子的软磨硬泡,就让一个家丁陪他外出。他们一路上,边走边看,突然阿毛眼睛一亮,原来前面有两个穿着光鲜的妙龄女子迎面走来,阿毛目不转睛地盯着姑娘家。等人家走远后,就迫不急待地问家丁:“那是什么?”家丁大吃一惊,真是怕什么来什么,越不想发生的事却偏偏发生了。这家丁也算机灵,随口说到:“是两只绿鹅。”“我要绿鹅。”阿毛反反复复地叫着,家丁实在没办法,只好连拉带拽地把他领回家见老爷。阿毛一到家就抢着说:“我要绿鹅。”老爷一脸噩然地看着家丁,家丁上过去附耳小声告诉老爷,什么是绿鹅。这边家丁的话还没说完,只听到扑一声,老爷就从太师上椅跌落到地上,一命呜呼了。十八年心血就这样付之流,还陪上了一条老命。194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任何事情都不能违反自然规律。孟子曾说过:“食、色,性也。’’好色是人类的天性,没有道理要断绝入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白马王子,女之所愿。好色是人类繁衍、发展的本能和原动力,古往今来,男女皆然。好色不是问题,问题是你是否逾越了文明的藩篱,而造成社会的混乱,破坏了正常的秩序。王阳明尝谓:“人但得好菩如好好色,恶恶如恶恶臭,便是圣人。’’在现实社会中,能成为圣人的人是极少的,但做一个好色而不缺德的人,却是必要而且可行的。一个人如果因好色而不断滋生贪欲,不明是非,以致失去了做人的基本道德,恐怕人将不“人”。改之为贵,绎之为贵子日:“法①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巽②与之言,能无谚乎?绎③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论语·子罕》◇译文◇孔子说:“严肃而合乎原则的话,能不听从吗?但听从之后,改正错误才是可贵的。谦让恭顺的话,能不让人高兴吗?但高兴之余,能够仔细推究这些话是否对自己有所帮助才是可贵的。只知道高兴而不加以分析,表面听从实则不改,对于这种入我是没有什么办法了。”◇注释◇194
①法:严肃。②巽(xun):同“逊”,谦让恭顺。③绎:寻找头绪,推究。◇读解心得◇好听的话,赞扬的话,奉承的话,人人都喜欢听;骂你的话,批评你的话,嘲弄你的话,人人都讨厌听。但是喜欢听的话不一定就是好话,讨厌听的话也不一定就是坏话。大唐贞观年间,博州有一个名叫马周的人,自幼博览群书,胸藏济世之才,却一直不得志。博州剌史达奚知道马周的才干,便聘他为博州助教。马周屈居低位,郁郁寡欢,每日借酒浇愁。有一次,马周喝得酩酊大醉,正好被达奚撞见。达奚看到他这副模样,既失望又生气,于是大骂道:“你这个样子,根本就不是做官的料!’’听到这话,喝得烂醉的马周就像是被人泼了一头冷水,顿时清醒了起来。于是第二天,他便辞去了助教的职务,向京城出发。当时唐太宗下诏,五品以上官员都要直言他的得失,以便改正。朝中中郎将常何不识字,只得找人代写诏书。经过好友的推荐,’他找到了马周。马周不负众望,一个晚上就写成奏章二十条。唐太宗读宪奏章后连连点头,‘他知道常何没有这等见识,便问这奏章的出处。常何便将马周说了出来。唐太宗听后立刻召见了马周,当天就拜他为监察御史。马周从此青云直上。达奚当年骂过马周,非常害怕马周报复。马周却对他说:“水不激不跃,入不激不奋’,没有您的责备,我哪会有今天呢?”194
对于别人的话,不论是好听的话,还是不好听的话,都应该仔细推敲,有道理的,就要听从,没有道理的,就要鄙弃,不要被表面形式所迷惑,也不要被花言巧语所愚弄。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日:“三军①可夺帅也,匹夫②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译文◇孔子说:“一国军队可以被夺去统帅,但对于一个普通人,却不能强迫他改变志向。”◇注释◇①三军:军队的通称。②匹夫:普通人。◇读解心得◇军队虽然人多势众,但如果人心不齐,其主帅一旦被人抓去,整个军队失去了领导人,也就会全面崩溃了。匹夫虽然只有一个人,但若他志向坚定,那就任谁也没有办法使他屈服了:可见立志对一个人的重大意义。一个有气节的人,虽然可以从肉体上被消灭,但却不能从精神上被摧毁。人的一生中,除了年幼无知的童年时期外,其他每个不同的成长发展阶段都与立志有很大的关系。简而言之,青少年求学阶段,是人生志向的确立时期;中年工作阶段,是人生志向的实现时期;老年休息阶段,是对人生志向的回顾与检查时期。194
立志,就是设立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即确定一个长远的目标。一个有明确奋斗目标的人,他懂得自己活着是为了什么,知道自己怎样做是正确的、有用的。因而他的所有的努力,从整体上说都能围绕着这个目标进行。有了明确的奋斗目标,就产生了前进的动力。因而目标不仅是奋斗的方向,更是一种对自己的鞭策。有了曰标,也就有了热情,有了积极性,有了使命感和成就感。相反,一个没有目标的人,就像一艘没有舵的船,永远漂流不定,只会到达失望、失败和丧气的海滩。当然立志并不仅仅是有一个长远的目标,更重要的是要制定达成这个目标的各个步骤,并坚定不移地去做,去实现。那些整天虚夸自己远大志向,却又不认真实践的人,就如同那个好龙的叶公一般,等到真正要为他的志向做出努力和牺牲的时候,就会逃之天天,他的所谓的志向也就这样被轻易地夺去了。成功者总是那些有目标并努力实践的人,鲜花和荣誉从来都不会降临到那些无头苍蝇一样在人生之旅中四处碰壁的人的头上。未知生,焉知死季路①问事鬼神。子日:“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日:“敢②问死。”日:“未知生,焉知死?”——《论语·先进》◇译文◇子路问服事鬼神的方法。孔子回答说:“活人还不能服事,怎么能去服事鬼神呢?”子路又问道:“冒昧地问一下,死是怎么回事。”孔子道:“194
生的道理还没弄明白,怎么能够懂得死?’’◆注释◇①季路:即仲由,字子路,因曾为季氏的家臣,故被称作季路,孔子学生。②敢:谦词,表示冒昧。◇读解心得◇春秋时期,杞国有一个人总是担心天会掉下来,地会陷下去,自己没有地方安身。为这事,他愁得成天吃不下饭,睡不着觉,人也瘦得不成样子。有个人见他瘦成这般模样,开导他说:“天,只不过是聚集的气罢了。你的一举一动、一呼一吸,都是生活在天空里。怎么会掉下来呢?”杞国人想了一会儿,又提出疑问:“如果像你说的那样,天只不过是气,那么曰月星辰难道不会掉下来吗?”开导他的人又说:“哎呀,你怎么这么糊涂呢!日月星辰也是气,只不过会发光罢了。即使它掉下来,对人也没有什么伤害。”杞国人接着又提出一个问题:“天不会掉下来,这个我算是明白了,可是,要是地陷下去,那该怎么办呢?”开导他的人说:“地,是聚集在一起的土块。土块把所有的地方都塞得满满的,没有什么地方没有土块,你为什么还要担心地会陷下去呢?”那个杞国人听了,顿时消除了顾虑,心里非常高兴。194
有生必然有死,这是人生的规律,也是一切生命的规律,更是宇宙运动的规律。一个人既然活着,就要立足于现实人生,也要服务于现实人生。时间是珍贵的,人的生命和精力也是有限的,生的道理还没有弄明白,就冥思苦想死是什么、怎样去死、死去会怎样,这就如同那个杞国人一样,成天被一些不必要的担心所困扰、所羁绊,不仅不能解惑;也会让自己一生碌碌无为。克己复礼为仁颜渊问仁。子日:“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①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日:“请问其目。”子日:“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颇渊日:“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论语·颜移》◇译文◇颜渊问什么是仁。孔子说j“约束自己使言语行动都合于礼就是仁。一做到这一点,天下的人都会称许你是仁人。成就仁全凭自己,难道要仰仗另吗?”颜渊又问:“请问修行仁德的具体细节。”孔子说:“不合礼的事不看,合礼的话不听,不合礼的话不说,不合礼的事不做。’’颜渊说:“我虽然迟钝,也要奉行您这些话。”◇注释◇①归:称,赞许。◇读解心得◇“克己”是指自我约束,自我管理,.也就是自律。“礼”194
是指做人规矩、做事标准,是人们能和睦相处的外在规定。如“礼节”,用做人规矩节制自己的行为;“礼貌’’,符合做人规矩的言行;“礼仪”,符合做事标准的程序;“礼品”,遵守人们友好往来的行为标准,而奉献的物品。买票需要排队,走在马路上需要遵守交通规则,公车上要给老幼病残勇弓让座,等等,人的一举一动都要受到法律法规、道德良心、人情世故的约束和管制。“仁”是指利人利己,是人们能和睦相处的内在根本。自律就是将这些外在的约束和管制内化于心,作为自己行为处事的准则,自己是行为的主体,同时也是行为的审判者。自律的人,够克制自己的私心私欲,能够谨守法律法规,能够不违良心道德,能够明辨是非正错,因而所犯的过失就少了。古往今来,多见因奢靡淫逸致国破家亡之事,却少见因勤俭节约致身败名裂之人,也就是这个原因。克制自己的欲望,用更多的精力去工作,用更多的心思去爱、去实践自己的责任,而不是放纵地、毫无抵抗地融入物欲的旋涡中去。如果这样一种行为方式形成一种力量,那么对于整个社会来说,都是有巨大益处的。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司马牛①问君子。子日:“君子不忧不惧o"日:“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子日:“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论语·颜渊》◇译文◇194
司马牛问怎样去做一个君子。孔子说:“君子不忧愁不恐惧。’’司马牛说:“不忧愁不恐惧,这样就可以叫做君子了吗?’’孔子说:“扪心自问,无愧于心,那还有什么可以忧愁和恐惧的呢?”◇注释◇①司马牛:即司马耕,一名司马犁,字子牛,孔子弟子。◇读解心得◇一个人的所作所为,无论是为己考虑,还是为公谋利,这都没有什么还错,关键是要做到问心无愧,不昧于自己的良心,不昧于道德法规。问心无愧,内心自然光明磊落、清净祥和,无愧于他人,无憾于天地,何忧之有,何惧之有?曾子穿着破烂衣服耕田,鲁国国君同情他,就派人送了一块地给他,使者说:“用这块地的收入来改善你的衣着吧。”曾子不接受。使者回去,又来,曾子还是不要。使者反复送了好几次,曾子始终不肯接受。使者劝他说:“乡生没有求于我们国君,是我们国君自愿捐赠的,为什么不肯接受?’’曾子说“我听说,接受别人的东西,就会畏怯那个人;给予别人东西,就会在那个人面前显露骄横的样子。你的国君赠送我土地,如果我接受了,即使他没有对国君表现出骄色,我也得处处小心,不能得罪他。’’孔子听说这件事后,说:“曾参的好品德,是足以保全他的节操的。’’这个故事用今天的话说,就足“吃人家的嘴软,拿人家的手短”194
。无功不受禄,曾子对鲁国,没有什么贡献,而鲁国国君,要给他一块地,这仅仅是为了帮助他修饰仪表。虽然这是国君的一片好心,是他对曾子的敬重。但是,此丰厚的馈赠,曾子不肯接受,也不敢接受,因为他一旦接受,不可避免就产生一种负疚的心理状态和思虑。曾子认为,与其有愧于心地富裕着,不如愧于心地贫穷着,也落得个心怀坦荡,无所忧惧。苟合矣,苟完矣,苟美矣子谓卫公子荆①:“善居室。始有,日:‘苟②合③矣。’少有,日:‘苟完矣。’富有,日:‘苟美矣。’——《论语·子路》◇译文◇孔子谈到卫国的公子荆,说:“他善于居家过日子,刚有一点财产,便说道:实在是足够了。’财产稍微增加了一点,他又说道:‘实在是太完备了。’等到自己富有了,他便说道:‘实在是太华丽了。’◇注释◇①卫公子荆:卫国的公子,被认为是有道德的人。②苟:诚然,实在是。③合:给,足。◇读解心得◇人总是有欲望的,但是欲望的满足应该有一定的限度。懂得知足,才不至于好高骛远,迷失方向,弄得心力交瘁。194
有位国王,天下尽在手中,但对自己的生活还不满意,总觉得缺点什么。一天,国王走到御膳房时,听到有人在快乐地哼着小曲。循着声音,国王看到一个厨子在唱歌,脸上洋溢着幸福和快乐。国王很奇怪,就向宰相咨询这件事,宰相说:“陛下,想确切地知道厨子为什么这么快乐,请您先做这样一件事情,在一个包里放进去99枚金币,然后把这个包放在那个厨子的家门口。”国王照此做了。厨子回家的时候发现了门前的布包,将包拿到房间里。当他打开包,先是惊诧,然后狂喜:金币!全是金币!厨子将包呈的金币全部倒在桌上,开始查点金币,99枚,厨子认为不应该是这个数,于是他数了一遍又一遍,的确是99枚。厨子开始寻找,直到筋疲力尽,他才彻底绝望。他决定从明天起加倍工作,早日挣回来一枚金币,以使它达到100枚金币。第二天,他匆匆来到膳房,不再向往日那样兴高采烈,而是埋头苦干。他为了额外的那个一拼命工作,以前的快乐也不见了。这个厨子本来已经有了99枚金币了,应该满足才对,但他却竭力去追求那个并无实质意义的‘1’,不惜付出失去快乐的代价。所谓知足常乐,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子日:“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宪问》◇译文◇孔子说:“说得多,做得少,君子以此为耻。”◇读解心得◇言行不一,君子以为耻。194
春秋时期,燕王有收藏各种精巧玩物的嗜好,有时甚至不惜挥霍重金。有一天,一个卫国人到燕都求见燕王。弛见到燕王后说:“我听说君王喜爱珍玩,所以特来为您在棘刺的顶尖上刻猕猴。’’燕王一听非常高兴。虽然王宫内有金盘银盏、牙雕玉器、钻石珠宝、古玩真迹,可是从来还没有听说过棘刺尖上可以刻猕猴。因此,燕王当即赐给那个人极其丰厚的待遇,供养在身边。随后,燕王对卫人说:“我想马上看一看你在棘刺上刻的猴。”卫人说:“棘刺上的猕猴不是一件凡物,有诚心的人才能看得见。如果君王在半年内不入后宫、不饮酒食肉,并且赶上一个雨过日出的天气,抢在阴晴转换的那一瞬间才能看到我在棘刺尖儿上雕刻的猴子。”燕王一听这些条件,没法照办,只能继续用锦衣玉食把这个卫国人供养在内宫,却始终没有机会欣赏到他刻制的珍品。郑国有个铁匠听说了这件事以后,觉得其中有诈,于是去给燕王出了一个主意。这匠人对燕王说:“我是专.1、]打制刀具的。谁都知道,再小的刻制品也要用刻刀才能雕削出来,所以,雕刻的东西一定要比刻刀的刀刃大。如果棘剌的尖儿细到容不下最小的刀刃,那就没法在上面雕刻。如果那卫人真有鬼斧神工,必定有一把绝妙的刻刀。请国王检查一下那位工匠的刻刀,就可以知道他说的话是真是假了。’’于是燕王把那卫人召来问道:“你在棘刺上刻猴用的是什么工具?”卫人说:“用的是刻刀。”燕王说:“我一时看不到你刻的小猴,想先看一看你的刻刀。”194
卫人一听,知道自己的谎言露馅了,急中生智说:“请君王稍等一下,我到住处取来便是。’’燕王和在场的人等了约一个时辰,还不见那卫人回来。原来他早已溜出了宫门,不知跑到哪里去了。我们不能做‘“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做一件事情前,如果判断自己做不到,就不要吹牛皮,说大话,否则,总有被揭穿的一天。一件事情做完以后,如果要说,就要实事求是地说,不能随意拔高,亦不能虚张卢势。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子日:“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译文◇孔子说:“志士仁人,不会因为贪生怕死而损害仁德,只会牺牲自身来成全仁德。’’◇读解心得◇中国人有句话,“有为有不为”。必不为者,不管怎样也是不可以做的。哪怕受到威逼利诱,哪怕刀架在脖子上,不做就是不做。这是为你的理想、你的信仰、你的责任。孟子也曾说过类似的话:“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虽然时至今日,“仁”、“义”的概念、内涵、外延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无论是194
“杀身以成仁’’还是“舍生取义”,它们所要表达的精神却为历朝历代直至今日的人们所景仰和崇拜。人的生命固然重要,但还有比生命更为重要的东西,比如仁爱、比如信仰、比如正义、比如国家兴亡,等等。纵观历史,有为了忠孝而死的,也有为国家民族正义而牺牲的。他们宁可抛头颅洒热血,不会苟且偷生而玷污自己的信仰。宁可杀生以成仁,绝不会为了自己生命自全,而去做违背仁义的事情。他们为了自己的信仰,会毫不犹豫地放弃,以至于生命,绝不因为旁人的诽谤或赞扬而动摇,也不因个人的名利得失改变初衷。每每读来,无不为其浩然之气所震撼。正是他们撑起了中华民族的脊梁,他们勇于对历史承担、勇于为人民负责的使命感,千百年来一直感裁激励着一代代的后继者奋然前行。“杀身成仁’’不仅是一种情怀,也是一种道德的最终追求。谁在执追求,谁的生命价值也就得到了提升。过而不改,是谓过矣子日:“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卫灵公》◇译文◇孔子说:“有了错误而不改正,那个错误便真叫做错误了。”◇读解心得古时候,楚地有一个人从来没有见过姜,他也不认识姜。有一天他和朋友聊天说起了姜,就装出很熟知的样子说道:.“姜是从树上结出来的。”朋友见过姜,很熟悉它的习性,便很认真地告诉他:194
“姜是土里长出来的。”可是楚人就是不肯相信,他固执己见,两人争论不下。最后,楚人气愤地说:“我们各请十个证人,用我的驴子打赌;如果姜是长在土里的,那我的驴子归你。”结果当然是朋友说对了,所有的人都说姜是长在土里的。楚人涨红了脸,再也说不出什么道理,但还是很不甘心地对朋友说:“驴子就给你好了,但姜还是长在树上的。’’朋友看他那样子,只好无奈地摇摇头笑了。无独有偶,北方有个人一生都不认识菱角,他偏偏在南方做官。有一天,大家一起吃菱角,他竟然不剥壳就往下咽。旁边的人提醒他:“吃菱角是要剥掉壳的。”谁知这个北方的人却强辩道:“我不是不知道要去壳,我带壳吃是为了清热。”提醒他的人觉得非常惊讶,可能是第一次听到这样的说法吧,于是追问他,“北方也有这东西吗?”那个官员竟然不假思索地顺口说道:“是啊,前山后山,到处都是啊!”一席人听他这么说,不由地哑然失笑了。这是因为大家都知道,菱角一般南方居多,而且是长在水中的,这个扎方人却说北方前山后山到处都是,怪不得大家要笑了。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有了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坚持错误,不加改正,194
就像故事中的楚地人和北方人一样,他们也许是怕人笑话,也许是心存侥幸,结果却欲盖弥彰、错上加错,以至于不能自拔。这样做的结果只能是学无所成,贻笑大方。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孔子日:“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吾见其人矣,吾闻其语矣。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吾闻其语矣,未见其人也。”———《论语·季氏》◇译文◇孔子说:“看见善行就如同赶不上似的急切追求'看到不善的行为就如同用手试热水一般赶快躲开。这样的人我见过,这样的话我也听过。隐居起来以保全自己的志向,依义行事以实现自己的主张。这样的话我听过,但这样的人我却没有见过。”◇读解心得◇孔子在这里说到了人生的两种境界:前一种是“独善其身”的人;后一种人,隐居时读书学习,提高自己的修养,以求将来实现自己的志向,遇到能够施展抱负的机会时,所办的事情都合乎大义,以贯彻正道为本,即“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之人。两种人都不错。但孔子认为前一种还比较容易做到,所以说他不仅听到过这种说法;也确实见到过这种人。后一种则不容易做到,所以说他只听到这种说法,但却没有真的见到过这种人。为什么“独善其身”194
比较容易做到“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就非常难做到呢?这是因为,“独善其身”主人,其主观能动性可以起很大作用,不外乎是自己管住自己罢了。而“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之人,不只是靠主观努力就可以做到的,还必须有客观的条件,也就是时势和机遇才行。其实第二种人生未必就很难做到。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机遇是要自己创造的。夏末,伊尹为了待到商汤的重视,不惜卖身为奴,给商汤做起了厨师。他的饭菜时而做得可口,时而又令人难以入咽。这种方法果然奏效,没多久,商汤就召见了伊尹。伊尹以饭菜的味道谈到修身,又从修身谈到治国。随后商汤重用了伊尹,伊尹也不负所望,不仅在灭夏建商的时候出谋划策,起了重要作用,而且在商建立以后,更是尽心尽力辅佐商王管理国家,功不可没。时势和机遇不是坐着就能等到的,也需要人的主观努力。无论是第一种人生境界,还是第二种人生境界,都是人的自主选择,但要达到,则需个人努力。所以容易还是困难,客观条件固然是一方面,但主观能动性的力量也不容忽视,有时它会超越客观限制,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子日:“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译文◇194
孔子说:“人的性情本来是相近的,只是因为后天的习染不同,便相差很远了。”◇读解心得◇对于人性,孔子没有肯定性善还是性恶,只是说人性本是相近的,由于环境、教育等后天因素的影响,养成了不同的习惯,因而产生了差异。一根小小的柱子,一截细细的链子,拴得住一头千斤重的大象,这不荒谬吗?可这荒谬的场景在印度和秦国随处可见。那些驯象人,在大象还很小的时候,就用一条铁链将它绑在水泥柱或钢柱上,无论小象怎样挣扎都无法挣脱。于是小象渐渐地习惯了不挣扎,等到它长大成了大象,可以轻而易举地挣脱链子时,也不挣扎了。小象是被链子绑住,而大象则是被习惯绑住。习惯,往小了说,如早晚要刷牙、饭前要洗手、不要随地吐痰、不要乱丢果皮纸屑,往大了说,就如同美国著名教育学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所说:“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习惯不仅是你的行为方式,还决定着你的性格和命运。习惯的养成,并非一朝一夕之事。有些习惯是无意识多次重复的结果,还有许多习惯是通过自己有意识地反复实践而形成的。据研究,2194
1夭以上的重复会形成习惯,90天的重复会形成稳定的习惯。有意识习惯的形成大致分成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7天左右,这个阶段的特征是“刻意,不自然’’。你需要十分刻意地提醒自己去改变,而你也会觉得有些不自然,不舒服。第二个阶段是7~21天左右,这一阶段的特征是“刻意,自然’’,你已经觉得比较自然,比较舒服了,但是一不留意,你还会回复到从前,因此,还需要刻意地提醒自己改变。第三阶段是21~90天左右,这个阶段的特征是“不经意,自然”,其实这个就是习惯,这一阶段阶段,你就已经完成了自我改造,这个习惯已成为你生命中的一个有机组成分,它会自然而然地不停为你“效劳”。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子日:“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论语·阳货》◇译文◇孔子说:“道听途说,这是背弃道德的行为。”◇读解心得◇道听途说是对听到的流言蜚语不加求证,便四处传播,这样往往会造成不必要的误会,闹出笑话,甚至可能造成对他人的伤害。道听途说,不仅对他人造成不便,也是自己道德的沦丧,修养的败坏。春秋战国时期,宋国有一户姓丁的人家,住在离水源非常远的地方,家中没有井。可是吃饭浇地样样离不开水,于是丁家每天要有一人专门负责出外打水。不论风吹日晒,刮风下雨,丝毫不能有任何耽搁。一天下来,在外工作的人常常是疲惫不堪,辛苦异常。194
后来,丁家自己攒钱雇佣劳力,终于在院子里打了一眼井。水井凿好以后,水源充足,水质甘甜,丁家人再也用不着派人出去挑水了。喝到自冢水井里涌出的井水,丁家上下都很开心,他们按捺不住这份喜悦,便告诉别人说:‘我家打了一口井,得了一个人。”邻居听到了,闲聊的时候,便和其他人说:“丁家打了一口井,得了一个人。”有耳朵尖的入听到了这个消息,便传言说:“丁家打井,挖出了一个人。’’这个消息越传越快,越传越广。很快,全国各地都在谈论这件事,最后?肖息竟然传到了宋国国君的耳朵里。国君惊讶不已,就派人到丁家去查问。丁家人听到来人的叙述后,哈哈大笑,并解释说:“我家没有多出入来,也没有挖出什么人。我是说打井以后,省出一个打水的人,家里多了一个劳力,不是说在井中挖出一个人呀!’’对于没有根据的流言,从别人口中听来的传闻,一定要想一想是否合乎情理,千万不可不动脑筋,就全盘接受,更不能不负责任地以讹传讹’混淆视听。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不仅是道听途说,而且还四处打听别人的隐私,然后到处传说,以此作为生活的乐趣,实乃卑鄙的小人,是君子引以为耻。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有子①曰:“其为人也孝弟②,而好犯上者,鲜④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一《论语·学而》◇译文◇有子说:“194
为人孝顺爹娘,敬爱兄长,却喜欢触犯上级,这种人是很少的;不喜欢触犯上级,却喜欢造反,这种人从来没有过。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性工作,根本树立了,‘道’就会产生。孝顺爹娘,敬爱兄长,这就是‘仁’的基础吧!”◇注释◇①有子:孔子学生,姓有,名若。《论语》记载孔子的学生一般称字,独曾参和有若称“子”,因此很多人认为《论语》就是由他们两人的学生所纂述的。②弟:同“悌”,遵从兄长。③鲜:少。④与:同“欤”,疑问语气词。《论语》中的“欤”字都写作“与’’。◇读解心得◇有若认为,人们如果能够在家中对父母尽孝,对兄长顺服,那么他在外就可以对国家尽忠,忠是以孝悌为前提,孝悌以忠为目的。“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是一句千古不易的名言!试想,一个人如果在家里打爹骂娘,你难道可以奢想他到社会上以后去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吗?试想,一个人如果在家里是不孝之子,你难道可以奢想他成为民族英雄吗?再看一看历史上顶天立地的忠臣们,比如精忠报国的岳飞、一生清廉的海瑞等人,哪一个不是堪称楷模的孝子呢?的确,不忠不孝而获得成功者确实大有人在,但这样的人无一是正人君子,无一是忠烈之士,他们生前纵使荣华富贵,身后也难逃历史的裁决。194
恩深莫过父母情,孝敬父母,应是做人的本分,是天经地义的美德。父母儿女亲情,是人类最美最纯真的情感,人世间一切的爱都由此衍生。可有人却良知丧失,道德沦丧,自己住新楼房,却让父母住茅屋;有人不“敬老”,反而“啃老”;有人视父母为保姆,恨不能把老人最后的力气榨干;有人把父母当累赘,甚至把老人赶出家门,乞讨流浪。对这样的人,怎么谴责都不为过。孝心无存,还奢谈什么。孝敬父母是一个人善心、爱心和良心的综合表现,是各种品德形成的前提,是做一个好人的基本道德要求。一个人能否遵从孝道就决定了这个人的基本脾性。贤贤易色子夏①日:“贤贤易色②;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③其身与朋友交,舌而有信。虽日未学,吾必谓之学矣。”一《论语·学而》◇译文◇子夏说:“对妻子,重品德,不重容貌;侍奉爹娘,能尽心竭力;为蕹做事,能豁出生命;同朋友交往,说话诚实守信。‘这种人,虽说没学习过,我一定说他已经学习过了。”◇注释◇,①子夏:孔子学生,姓卜,名商,字子夏。②贤贤易色:对妻子,重品德,不重容貌。③致:有“委弃”、“献纳”等意义,所以用“豁出生命”来译。◇读解心得◇194
“贤贤易色”,是说娶妻重贤不重色的意思。婚姻往往决定一个人的成败。一个成功的人士,妻子的支持很重要。唐太宗大治天下,盛极一时,除了依靠他手下的一大批谋臣武将外,也与他贤淑温良的妻子长孙皇后的辅佐是分不开的。长孙皇后知书达礼、贤淑温柔、正直善良,将后宫打理得井井有条,使唐太宗不受后宫是非的干扰,能专心致志料理军国大事,难怪唐太宗对她十分敬服呢!而且长孙皇后虽然出身显贵之家,又贵为皇后,但她却一直遵奉着节俭简朴的生活方式,衣服用品都不讲求豪奢华美,饮食宴庆也从不铺张,因而也带动了后宫之中的朴实风尚,恰好为唐太宗励精图治的治国政策的施行做出了榜样。自古常言,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往往站着一个伟大的女性。而一个不好的妻子,则让人的一生开始不幸——生活的痛苦,事业的坎坷,子女也可能受此影响而变坏。所以,在择妻的时候,不得不慎重。拥有一个好妻子,胜过一切荣华富贵,正是后来人总结的“娶妻求淑女,勿计厚奁”。慎终,追远曾子日:“慎终①,追远②,民德归厚矣。”——《论语·学而》◇译文◇曾子说:“恭敬慎重地办理父母的丧事,虔诚静穆地追祭历代的先祖,老百姓的道德就会趋向敦厚了。”◇注释◇①慎终:指义母去世之后的丧事必诚必信。194
②追远:指祭祀祖先要心诚。◇读解心得◇孔子并不相信鬼神的存在,他说“敬鬼神而远之”就证明了这一点。尽管他没有提出过人死之后有所谓灵魂的存在这种主张,但他却非常重视丧祭之礼。在孔子的观念中,祭祀已经被异化,不单是祭祀亡灵,而是把祭祀之礼看作一个人孝道的继续和表现,通过祭祀之礼,可以寄托和培养个人对父母和先祖尽孝的情感。终,是指人去世了,入殓殡葬的过程要有所慎重,就是要按照死者的身份来确定礼。从君主到庶民,各有各的礼。不能说自己家里有钱,想怎么做就怎么做,超过了礼,别人就要批评,死去的父母也不能心安。入土之后,还要;有定期的祭祀,一代一代传下去,一直追悼到远祖,这就是“追远”。如果只认近几代的,那么把以前的祖宗放在哪儿呢?如果血缘家族都不团结,整个社会还能团结吗?心散了,外人能不来欺负吗?慎终追远,体现着对祖宗的追思,对传统的承续,既能使人们不忘自己的根,又能不忘民族的根。一个氏族,一个民族,都源于一个共同的血统,而血统又是人们联结感情的纽带,它是那样地拆不开、拽不断,人们由此便有了相互关爱之心,仁爱之心就会强化和加厚。过去的人们,都有家庙之类的场所强化这种教育,现在我们所举行的“祭祀炎黄”活动,以及重大民间节日时家庭中的祭拜先祖,都是这种祭祀活动的延续。三年无改于父之道194
子日:“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①,可谓孝矣。”——《论语·学而》◇译文◇孔子说:“一个人,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就观察他的志向;当他父亲去世以后,就观察他的行为。如果他能够多年不改变父亲传下来的正道的话,就可以说是尽孝了。”◇注释◇①道:这里表示善的、好的东西,指父辈做事中合理的部分。◇读解心得◇在此节中,孔子说一个人当父亲去世后,三年内都不去改变他父亲所制定的那一套规矩,这就是尽孝了。其实,这样的孝,片面强调了儿子对父亲的依从。宋儒所作的注说,“如不能无改于父之道,所行虽善亦不得为孝”。这样,“无改于父之道”则成了最大的善,否则便是不善。对于君主来说,作为儿子不改变父亲的政策,可以保持政策的连续,从而保持社会的安定,保持统治的稳固。这是统治者关心的基本问题。这放在当时,也许挺合适,但1919年后,特别是现在,就应该慎重了。现代一些学者已经注意到这种阅读障碍,从而认为,“道”多半是指正面的东西,“三年无改于父之道”.的“道”,其实是指父亲的“合理部分”。“三年无改于父之道”,这样的判定原则,正如鲁迅曾经说过的:“194
只要思想未遭锢蔽的人,谁也喜欢子女比自己更强,更健康,更聪明高尚,一一更幸福;就是超越了自己,超越了过去。超越便须改变,所以子孙对于祖先的事,应该改变,‘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当然是曲说,是退婴的痫根。’’历史在发展,社会在前进,人们的思想观念、言行举止都不能总停留在过去的水平上,“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后代超过前代,这是历史的必然。当然,即使在古代社会,不改变父亲的政策的事也是难以做到的,因为如果父亲的政策好可以不改变,但如果父亲的政策不好而坚持下去的话,必将导致国家的衰败,那么,这就是对百姓的不孝。所以,当遇到不符合道义的情况,做儿子的不可不向父亲进言。如果仅仅顺从父亲的意志,,又怎么能够算是孝呢?食无求饱,居无求安子日:“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①焉,可谓好学也已。”一《论语·学而》◇译文◇孔子说:“君子,吃食不要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谨慎,求教于有道德的人来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注释◇①正:动词,匡正、端正。◇读解心得◇194
孔子认为,一个有道德的人,不应当过多地讲究自己的饮食与居处,“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民谚云:“食要七分饱。’’并且,现代医学研究已经证明,经常饱食(尤其是肉食过量),会增加胃肠的负担,容易造成消化不良。久而久之,还会使血液过多地集中在胃肠,导致心脏、头脑等重要器官的缺血现象,不利于身心健康。孔子提出的“食不求饱”也正体现了“节食益寿”的饮食观点。“居无求安”,就是住的地方没有必要太舒适,太过安适的居住条件反而让人难以安贫乐道,让人将心思放到对外物的追求上去。,“食无求饱,居无求安”,也是为了克制物质享受方面的欲望,把注意力放在塑造自己道德品质方面。在学习、工作方面勤劳敏捷,谨慎小心,而且能经常检讨自己,请有道德的人对自己的言行加以匡正,这是非常值得借鉴的。在“生活’’与“学习’’的关系闾题上,孔子认为“不能两全’’。原因是:一个饱食终日和贪图生活安逸的人,是不可能潜心刻苦学习、钻研学问的;相反,一个致力于刻苦学习、钻研学问的人,是不会有过多时间和精力顾及饮食是否满足、生活是否安逸的。因此,学校里太过注重穿着打扮、美食和玩乐的学生,学习成绩多不尽如人意;而学习成绩特别好的学生,则大都“不修边幅”,可能就是这个道理。无违孟懿子①问孝。子曰:“无违。"樊迟②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194
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③;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一《论语·为政》◇译文◇孟懿子向孔子问孝道。孔子说:“不要违背礼节。”不久,樊迟替孔子赶车,孔子便告诉他说:“孟孙向我问孝道,我答复说,不要违背礼节。”樊迟道:“这是什么意思?’’孔子道:“父母活着,依规定的礼节侍奉他们;去世以后,依规定的礼节埋葬他们,祭祀他们。’’◇注释◇①孟懿子:鲁国的大夫,姓仲孙,名何忌,“懿’’是谥号,曾向孔子学礼。②樊迟:孔子学生,名须,字子迟。③生,事之以礼:古代的礼仪有一定的等差,天子、诸侯、大夫、士、庶人各不相同。鲁国的大夫有时用鲁公(诸侯)之礼,有时甚至用天子之礼,这在当时叫做“僭’’,是孔子所最痛心的。◇读解心得◇孔子极其重视孝,要求人们对自己的父母尽孝道,无论他们在世或去世,都应如此。但这里着重讲的是,尽孝时不应违背礼的规定,百则就不是真正的孝。可见,孝不是空泛的、随意的,必须受礼的规定,依礼而行才是孝。194
孔子讲究孝的礼节,但这些礼节并不是提倡做那些极端的行为。后来孝成为封建礼教的一部分’甚至成为封建统治者打压人‘陛、维持自己统治的一种工具,使得一些孝子做出一些极端的行为。其实这些做法,这些极端性的行为并不符合儒家原本提倡孝道的意思。儒家原本提倡孝道是说,只要能够尽人之情,尽到人们对父母的情感就可以了。孔子说“无违”,就是不要违反自己的礼节,就是“生,侍之以礼”,父母在,你对父母的侍奉要讲究礼;“死,葬之以礼’’,父母死了,你埋葬父母办丧事,也要符合礼节;还有“祭之以礼”,以后还要祭祀死去的父母,祭之以礼就可以了。孔孟那时候提倡孝并没有提出要做出一些极端性的行为,可后来发生了很多极端性的行为。有很多极端性的行为其实不符合礼节。比如唐朝的时候,有一个人叫何澄粹,他母亲病了,他就割自己的大腿肉给母亲吃。儒家对这些极端的行为赞成不赞成?孝是肯定要讲求的,但儒家强调的是一种内在的精神,并不拘泥于某些具体的行为。你一定要做出某些具体的行为才是孝吗?并不是这样,只要你能够尽到你的情感,尽孝就可以了。不敬,何以别乎子游①问孝。子日:“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②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一《论语·为政》◇译文◇子游问孝道。孔子说:“194
现在所谓的孝,只是能够养活父母便行了。就连狗马都能够得到饲养;若不存心严肃地孝顺父母,用什么来区别孝顺和饲养呢?”◇注释◇①子游:孔子学生,姓言,名偃,字子游,吴人。②至于:就连的意思,表示提起另一件事。◇读解心得◇从古到今我们都讲求孝道,提倡孝敬父母,并将之看作是一种美德。赡养父母,是每个公民的义务。但是作为子女仅仅从遵守道德的角度负起赡养父母的义务,并不能算是完全的孝。要知道,父母的十月怀胎之苦,三年哺乳之劳,二十年养育之恩,重如山深似海,所以对于父母的大恩大德,怎样回报也不为过。但是,孝敬父母不能只满足于供给父母的吃穿用,更重要的也是父母最需要的,是思想感情上的关怀、体贴和尊敬,不仅要让父母吃饱穿暖,还要让他们在精神上感到幸福快乐。这就是孔子这段话的意思:对父母不仅要养,更要敬;否则就同饲养狗马没有区别了。孔子从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解释“孝”,解释“善事父母”,是可取的。明代吕坤在《呻吟语》中更详尽地阐述道:“孝子体亲不可有沉静态,不可有庄肃态,不可有枯淡态,不可有雄豪态,不可有劳倦态,不可有病疾态,不可有怨怒态。”意思是作为孝子在侍奉双亲时,不可表现出心情沉重、表情严肃、感情冷淡、态度傲慢以及劳累、有病和不满的样子。因为子女常有“沉静态”、“庄肃态’’、“枯淡态’’,父母就会感到孤寂凄凉;子女常有“雄豪态”,父母就会感到失落白卑;子女常有“劳倦态’’、“病疾态”194
,父母就会感到歉疚不安;而子女常有“怨怒态’’,父母不仅会整日战战兢兢,而且还会悲哀地感到自己活着已属多余的了。如果是这样,父母即使吃着山珍海味,穿着绫罗绸缎,也断无幸福快乐可言。所以吕坤的“七不可”,是具体地演绎了孔子提出的“对父母不仅要养更要敬’’的思想。“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由年轻变年老也就是转眼之间的事情,愿天下做儿女的对父母多尽一份爱心,多尽一点孝道,不只要做到赡养父母,更要做到敬爱父母。色难子夏问孝。子日:“色难①。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②。曾③是以为孝乎?”一《论语·为政》◇译文◇子夏问孝道。孔子道:“儿女在父母前经常有愉悦的容色,是件难事。有事情,年轻人效劳;有酒有肴,年长的人享用。难道这可认为是孝么?”◇注释◇①色:指儿女侍奉父母时的容色。②馔(zhuan):吃喝。③曾(c6ng):竟也。◇读解心得◇194
过去的中国是一个以农耕为主的小农经济社会,如果父母年事渐高,失去劳作能力,就要靠儿女来赡养,这当然会增大子女的负担。但是,即便这样,孔子认为,物质上的赡养并不是难事,一般人都能做到。难的是精神方面的赡养,是“色难”。所谓“色”,是指“面色’’。在父母长辈面前,好的“面色”,至少包括两层含义:一是讲我们在关照父母时,表情柔顺,言语及行为温和、恭敬、有礼;二是讲我们应该在父母面前常常保持一种平和、喜悦的表情,而不是常将自己的烦闷愁绪挂在脸上,引起父母的操心和担忧。一个人的所做失去了具体的内容,剩下的只会是空洞的形式。孝,不是一个徒具表面的概念,它需要有内心的敬爱。你侍奉老人做到了专心,但态度怎么样呢?是前边说过的应付差事呢?还是发自内心的敬爱呢?你的和颜说色是你真正发自内心的吗?是你真实情感的流露吗?无论你是否为老人做事,也无论你是否拿好吃的给老人吃,只要你内心不恭敬,态度不好,脸色难看,就徒具了孝的外壳,失去了孝道的根本。难以想象,假如你带着满脸的不悦,把老人最最喜爱的东西,怒气冲冲地往他面前一摔,老人怎么会高兴得起来?可能还会使他们内心忐忑而惊惧不安,甚至暗自伤心而偷偷落泪。所以,对父母和颜悦色,同样表达了不同的感情倾向:一种是纯然的、真挚的;另一种是虚有其表、矫情的。表面的不一定是真实的,就像人戴着面具,纵然表情丰富逼真,终究不如真面孔的本色淳朴。再就是这种和颜悦色要坚持一贯、自始至终。故而,,真正的孝,首先要有爱。《礼记。祭义篇》说:“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194
说的就是这个意思,的确值得做子女的深刻反思。丧,与其易也,宁戚林放①问礼之本。子日:“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②也,宁戚。”一《论语·八佾》◇译文◇林放问礼的本质。孔子说:“你的问题意义重大呀,就一般礼仪说,与其铺张浪费,宁可朴素俭约;就丧礼说,与其仪文周到,宁可过度悲哀。”◇注释◇①林放:鲁人。②易:“易”有把事情办妥的意思,这里译为“仪文周到”。◇读解心得◇这番话是孔子同备国的一个叫林放的人闲谈时说的。孔子关于礼仪的这些话,放在今天还有道理,还有价值。今天我们依然要讲究礼仪,依然需要用礼仪来维护社会秩序,协调入际关系,没有礼仪,或者不讲究礼仪的国家和社会是不存在的,也是不可想象的。上至国事活动,下到百姓婚丧嫁娶祝寿办满月,没有不讲究礼仪的。那么应该怎样正确对待和举行这种礼仪呢?孔子说:与其奢侈不如俭朴。194
随着社会繁荣,生活富裕,奢侈靡费的风气愈加普遍,愈演愈烈。比如结婚,迎新的汽车队越排越长,待客的宴席越摆越多。结婚是人生最大乐事之一,理应办得隆重热烈,但隆重热烈并不等于非要奢侈铺张不可。要知道,夸富争豪,铺张浪费,未必就是美’事好事。魏晋时,富可敌国的石崇不就是因为和他人比富斗贵而招致亡族之灾的吗?另外,孔子特别提到了办丧事。办丧事也是一种礼仪,孔子认为与其周到不如哀伤。所谓周到,就是繁文缛节的形式;所谓哀伤,就是从内心表示对逝者的哀悼。这同前一句话提倡节俭反对铺张的思想精神是一致的。世间有很多伟大的人物,在生前就留下遗言,嘱咐亲人简办丧事,或者将骨灰撤向大地江河,或者献出器官供研究供移植,造福后人。他们的亲属也都能遵从遗嘱,用庄严俭朴的方式办理丧事寄托哀思。这就是孔子所说的“丧,与其易也,宁戚”吧。但是,我们也常常可以看到办丧事中的一出出闹剧,死者的不肖儿孙们不等户骨变冷,便为分割遗产而大吵大闹、大打出手。所以,还是孔子说得对,“丧,与其易也,宁戚”。只要心里对逝者尊重,形式反而是次要的。里仁为美子曰:“里①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一《论语·里仁》◇译文◇孔子说:“居住在仁德之地才好。选择住处而不居住在仁德之地,怎么能是聪明呢?”◇注释◇①里:居住。194
◇读解心得◇每个人的道德修养既是个人自身的事,又必然与所处的外界环境有关。重视居住的环境,重视对朋友的选择,这是儒家一贯注重的问题。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与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耳濡目染,都会受到仁德者的影响;反之,就不大可能养成仁的情操。《三字经》说:“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为了给孟轲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孟母三次搬迁选择邻居。这个故事如今已是妇孺皆知,它正是以生动形象的方式表达了孔子“里仁为美”的思想。荀子也说:“品质高尚的人居住一定要选择地方,交游一定要选择朋友,这是为了远离歪风邪气而接近仁义道德。’’《孔子家语·六本》说:“与菩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由此可见,大环境对人有着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对人们培养仁德之心有重要影响。.有人会说,作为今天的我们来讲,现在的社会人满为患,居住空间相当紧张,能有一个栖身之所就谢天谢地了,哪里还顾得上观察附近是不是乱七八糟、乌烟瘴气?哪里还顾得上挑三选四、调查调查是不是仁德淳厚之地?194
由于受条件的限制,大的生活环境往往是我们自己无法选择朐,但这里还有两个问题却是可以选择的。一是交往谨慎,二是内心宽厚。交往要交往有仁德的人,远离灯红酒绿的喧嚣,这些都是你可以自主决定的。你管住了自己,也就等于给自己营造了一个相对宽厚的环境。其次,你要使自己的心静若止水,让仁德常驻心中。所以说,我们是应该选择居处环境的,但如果条件不具备的话,也绝不应该让不好的环境影响我们。我们要以积极的态度去影响和改造环境,如果实在无能为力,在适应新环境的过程中也应该不受其同化。这才是正确而积极的人生态度。事父母几谏子日:“事父母几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论语·里仁》◇译文◇孔子说:“侍奉父母,对他们的过错得轻微婉转地劝止。看到自己的心意没有被听从,仍然要恭敬地不触犯他们,虽然忧愁,但不怨恨他们。”◇注释◇①几(jT):轻微,.婉转。◇读解心得◇194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父母也是普通人,也会犯错误,当他们做得不对的时候,作为子女的应该怎么办呢?孔子说,如果他们有不对的地方,子女应该轻微婉转地劝告。意思就是说,父母只要有不对的地方都可以说的,但语气要委婉一些,不要说得太直接了,没有礼貌的顶撞是绝不可取的。如果事情并不严重,不妨静静听完父母的话,十分钟后伏在父母耳边平静地把正确的事实说清楚。心态很重要,要学会理解父母,相信父母也会冷静平和地改正自己的错误。又或者先不要急于纠正父母的错误,因为那时父母通常会把你的话当作顶撞。我们应当找一个适当的时间,与父母心平气和地促膝长谈。人们不常说沟通是最好的解决父母与孩子之间矛盾的办法吗?但是不能不指出,对于家长的错误指导,我们应该勇敢地指出。或许,得到的不是一顿臭骂,而是一声表扬。人都不是十全十美的,我们不能盲目地认为他们是长辈,无论谎什么都是正确的。如果长期这样,我们会轻信他们错误的观点,导致我们也存在着和他们一样不正确的观点。如果父母不听从,我们也应该先表示顺从,因为父母总是爱我们的,正所谓爱之深,责之切。我们应带着理智和幸福聆听这爱的教育,以后再慢慢找机会来改变父母的想法,使问题合理解决。事奉父母,听话是应该的,但如果一·味要求子女对父母绝对服从,百依百顺,甚至父母不听劝说时,子女仍要对他们毕恭毕敬,毫无怨言,这就成了封建专制主义,反而害了自己。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子日:“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一《论语·里仁》◇译文◇孔子说:“父母在世,不出远门。如果要出远门,必须有一定的去处。”◇读解心得◇“父母在,不远游”是先秦儒家关于“孝”194
字道德的具体内容之一。历代都用这个“孝”字原则去约束、要求子女为其父母尽孝。但在现在,这个原则已失去了它的意义,因为我们的世界与古时相比已经变得太多——为了生活,我们可能难免要漂流异乡,但为了父母的恩情,我们也不要忘了常回家看看。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感受:成家多年了,即使是和父母同住一个城市,也由于忙的事挺多,不经常回家。总觉得走到哪里也是父母的孩子:回家多一回少一回无所谓,却在突然间醒了过来,自己想错了。因而,回父母家的时候,站在门外,总感到内疚,像一个做了坏事的孩子将见到大人那样,心里忐忑不安,总好像谁在责备着自己。敲门的时候,猜想着两位老人在家正做着什么,是不是受着冷清和孤独的折磨。进了家闩,看到父亲渐渐苍老的脸,母亲缕缕花白的头发,有一种心痛的感觉……曾发生过这样的案例,一位既不缺钱又不少房的八旬老翁走上法庭要告子女,原因是老伴过世后,一个人住在老屋孤独,要求法官判决子,女经常回家,看望照顾老父。现代家庭结构日趋小型化,子女常常做不到“常回家看看,老人只有在渴望中等待子女的体贴与关照。常回家看看,其实也不需要你干什么活。但家中有个孩子,父母有了一个倾诉的对象,他们心里舒畅;家中有个孩子,父母的万般爱心有了实际的着落,他们心里高兴。194
常回家看看,其实也不需要你花多少钱。中秋一盒月饼,重阳几块糕团,偶尔带去一只啥密瓜,或从刚发的奖金中拿出几张来,悄悄放在父母的桌上。这一切绝不是负担,反而让父母心中洋溢着一股幸福。常回家看看,一份真情赢得父母更多的关爱;常回家看看,点滴孝心也教会子女做人的道理。常回家看看,最终受益的将是你自己!常回家看看,来保持这份亲情;常回家看看,来体现这份孝心;常回家看看,来延续这份无止无尽的爱。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子日:“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一《论语·里仁》◇译文◇孔子说:“父母的年纪不能不时时记在心里:一方面因为他们高寿而欢喜,另一方面又因为他们年纪大了而有所恐惧。”◇读解心得◇孔子特别强调“孝”,他说父母的岁数我们不应该不知道,一方面可以为父母高寿感到高兴’同时也因父母越来越老感到担忧,对父母的关心也会更多些。《韩诗外传》中记载’有一天,孔子出行在外,路上听到~个叫皋鱼的人在哭,孔予就问:“您并没有遇到丧事,为什么哭得这么悲痛呢?”皋鱼说:“194
我已经有三种过失了。年轻的时候,为了求学而周游于诸侯国之闯,我的双亲去世了,因此失去了侍奉他们的机会,这是我的第一个过失。我当初立志高远,不想在国君手下从政做事,失去了为国家和百姓尽力尽责的机会,这是我的第二个过失。本来我与朋友的关系很深厚,但是,只因为一点小事就与他们断交了,这是我的第三个过失。树木虽然想安静,大风却不停地吹;做子女的想要侍奉双亲,而双亲却已经等待不了那么长的时间了,渐渐老去。时间过去了就永远无法追回来,双亲一旦失去了就再也无法见到了呀。”说完,立刻就死去了。孔子说:“弟子们一定要真诚地看待他所说的话,牢牢地记在心里。”于是,孔子的门入辞别孔子而回家赡养双亲的有十三个人。皋鱼周游列国去寻师访友,故此很少留在家乡侍奉父母。岂料父母相继去世,皋鱼才惊觉从此不能再尽孝道,深悔当初父母在世时未能好好侍亲!“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我们常常会以工作太忙为借口,一年才回去看父母一两次。父母不愿让我们担心,总是说忙就下次回来吧,多电话联系就行。可是,时间过得总是匆匆,白驹过隙,不经意间我们也有了家庭,有了孩子,父母也老了。当我们发现父母脸上的皱纹、头上的白发骤然增多时,我们也一定会暗暗心伤,因自己这些年为父母做的实在太少而羞愧吧!多抽些时间回去陪陪父母吧,千万不要等到“子欲养而亲不符”才醒悟!以约失之者,鲜矣子日:“以约失之者,鲜矣。”一《论语·里仁》◇译文◇孔子说’:,“因为对自己节制、约束而犯过失的,这种事情总不会多。”194
◇读解心得◇子日:“以约决定者,鲜矣。”。有人将“约”解释为约束,即严于律己,严格遵守法纪;有八将“约”解释为俭约、.节俭。有“俭以养德”的古训,节俭对钱财的要求就少,就不至于盗或贪,为官为民就不会犯法违纪,也就不会“失’’。过节俭的生活也是在约束自己,约束自己的物质欲求。从物质上约束自己,进而从思想上约束自己,以达到严格遵守法纪的要求。先是克制自己,进而自觉地遵守,最终有可能达到随心所欲不逾矩的高度,当然也就不会“失’’了。可见“约’’,不管是解释成俭约,还是解释成约束,都是相通的,都会使自己从物质到精神达到严于律己,从“失之者,鲜”达到无所失的境界。提及隋炀帝杨广,我们马上想起他是二个骄奢淫逸、昏庸无能的君主。事实上,隋炀帝也曾是一个优秀的接班人,可谓文武全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