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百年孤独阅读练习2一、阅读下文,完成1~5题。秋天的怀念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到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拼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怕的腿,喊道:“我活着有什么劲!”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地步。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唉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我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1.对第一段里画线句的含义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母亲充分体谅儿子的痛苦心情,所以在儿子发脾气时,悄悄躲出去,让儿子彻底发泄心中的痛苦,但是又担心儿子会做出“傻事”,所以偷偷听着儿子的动静。B.母亲非常疼爱儿子,看见儿子痛苦时的举动就忍受不了,悄悄躲出去,自己暗自伤心,但又怕儿子做出“傻事”,所以偷偷关注着儿子的动静。C.母亲了解儿子的倔强性格,可是面对儿子瘫痪的双腿,却又无可奈何,每当儿子折磨自己的时候,为了不伤他的自尊心,就悄悄躲出,等着儿子恢复平静的心态。D.母亲理解儿子的痛苦,心疼他,但又忍受不了儿子“暴怒无常”的脾气,就悄悄躲出去,等着儿子恢复平静的心态。答案:A简析:B.“受不了”,C.“无可奈何”,D.“受不了儿子……脾气”均不符合母亲的思想活动。2.简要分析文中两处景物描写的作用。(1)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不超过20个字)(2)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不超过60个字)答:(1)以动衬静,突出“我”孤独、痛苦、无望的心情。(2)写出了菊花蓬勃的生命力,渲染出悲壮、深沉的氛围,突出了“我”的心理从痛苦、无望转向明朗、坚强的变化。3.阅读第三段,从母亲的言谈举止,分析母亲的心理变化过程。
答:希望、焦急——惊喜——兴奋——回到痛苦的现实中。简析:母亲最盼望的就是儿子能够坚强起来,心中鼓起生活的勇气。但自己来日无多,面对不知这种情况的儿子,她露出“央求”的神情。儿子的同意,使她“喜出望外”,儿子的决定更让她兴奋不已。但是,却又因触动了敏感的字眼,由从兴奋回到眼前痛苦的现实中。4.这篇小说的主旨是什么?答:本文塑造了一个忍着肝病的巨大痛苦,帮助双腿瘫痪的儿子重新鼓起生活勇气的母亲形象,歌颂了母爱的崇高和伟大。5.对本文写作特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运用了衬托的手法,用“我”的暴怒无常衬托母亲的坚韧、顽强。B.本文以日常琐事为题材,用对比的方法突出了母亲的崇高形象。C.本文采用了语言、细节、动作、心理等多种描写手段刻画人物。D.本文不是以情节的曲折巧妙取胜,而是以从“平淡”中提炼出的高度浓缩的情感震撼人。答案:B简析:本文没有运用对比手法。二、阅读下文,完成1~4题。一盏油灯生日这一天,我又点燃了这盏灯,一盏极普通又极不普通的小油灯。一个洗得透明的墨水瓶,瓶盖上加放着一块乾隆年间的长钱,一根鸡肠线从钱眼中穿过,在通往钱眼处的肠线上包了一块用空的牙膏皮,粗细与钱眼相宜,在瓶里添上煤油或柴油,灯就可以点燃了。随着摇曳的灯光,我的思绪又回到了令人魂牵梦萦的往事之中。30年前,5岁的我随当教师的母亲住在山区一个小学校里。这里山清水秀,但很贫瘠,没有电灯,家家户户都用自制的洋油灯。晚自习的时候,学生们便点燃起一盏盏大小不一的油灯,暗淡的光环辉映出一双双求知的眼睛,几十盏汇集在一起,宛如一片星星。尚不谙世,我便开始学着做油灯,但总也做不好,还弄得满手油墨污垢。钟情和好奇驱使我悄悄拿了临窗口坐着的那位小姐姐的油灯,倒掉瓶里几近枯竭的油,用一块塑料布包好,藏在贴身的背心里。夜深了,妈妈批改完作业,在昏暗的油灯下做油灯。我问妈妈:“是给三儿做的吗?”妈妈说:“你还小,我是给班上的女学生巧巧做的,她的油灯不知被哪个淘气鬼拿去了,哭得好伤心。”我的心咯噔一下,手不由自主地捏住了那盏不属于我的油灯。当妈妈看见我用渗着汗水的小手摸出那盏油灯时,一向慈祥的脸上显露出一丝令我陌生的表情,右手也随着高高举起。但妈妈的手并没有落下来,她可能已从我滑落的泪珠中看到了悔恨和委屈,看到了我的善良。清晨,妈妈叫醒我,送给我这盏属于我的小油灯,并嘱咐我后来才渐渐明白的几句话。妈妈说:“有了灯,就没有了黑暗,没有了恐惧;有了灯,就不会走错道儿,干错事儿。”17岁那年我投笔从戎到塞外,临行前我带着亲人的嘱托,油灯伴我上路,伴我远行。在那风沙肆虐的北疆,油灯与我相厮守,为我驱散寒冷,消除寂寞,打发无聊。在提干不久,我又奉命到了硝烟弥漫的老山前线。猫耳洞里油灯骤然亮起,毒蛇、蝎子、山蚂蟥便仓皇逃离。油灯为我驱走死亡的阴影,伴我凯旋。那个时候,我才真正感觉到油灯已经溶进了我的生命。我曾涉足祖国的大江南北,我不曾留恋,更不曾沉迷,我丢不下那盏与我朝夕相处,生死相依的小油灯。我愿用躯体作瓶,血液作油,筋骨作捻,去燃烧,直到生命的尽头。1.作者在第一段说他这盏灯“极普通”又“极不普通”。(1)说这盏灯“极普通”是因为什么?(不超过15个字)答:它是用墨水瓶、铜钱、牙膏皮制成的。(2)说这盏灯“极不普通”是因为什么?(不超过20个字)答:它来历不凡,经历不凡,已溶进了我的生命里。
简析:“普通”是外形,“不普通”是经历不普通。2.第四段画线部分是对教室里油灯的描写,其作用是什么?(不超过18个字)答:突出小油灯的可爱,为我做灯、拿灯作铺垫。简析:正是这些宛如一片星星的油灯,促使“我”“开始学着做油灯”。3.“油灯已经溶进了我的生命”的意思是什么?(不超过15个字)答:油灯体现的优秀品质已经成为我的性格。简析:“溶进了我的生命”是说我的性格就像油灯一样了。4.下列对文章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三项是()A.开头写“生日”这天晚上点燃这盏小油灯,是为了与“妈妈送的”及“油灯已溶进我的生命”相照应。B.本文的主旨是歌颂油灯的光明正大、勇敢无畏的优秀品质。C.本文是一篇记叙性的散文,主要采用了夹叙夹议的表现手法。
D.本文也可以说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小油灯成了我的象征。E.妈妈送我小油灯时嘱咐我的话,是教育我要保存好这盏灯,记住这次教训,好好做人。F.“我不曾留恋,更不曾沉迷”,反衬了小油灯在我人生历程中的重要作用。答案:ACE简析:B项,不能说本文的主旨就是歌颂油灯精神的;D项,本文不是托物言志的散文,而是记叙自己成长经历的叙事类文字;F项,不是“反衬”。三、阅读下文,完成1~5题。访兰贾平凹父亲喜欢兰草,过些日子,就要到深山中一趟,带回些野兰来栽培;几年之间,家里的庭院中就有了百十余品种,像要作一个兰草园圃似的,方圆十几里的人就都跑来玩赏,父亲并不因此得意,而且倒有几分愠怒;有时还进山去,但从此不再带回那些野生野长的兰草了。这很使我奇怪,问他,又不肯说,只是有一次在进山的时候,要我和他一块:“访兰去吧!”我们走了半天,一直走到了山的深处。那里有一道瀑布,几十丈高的直直垂下,老远就听到轰轰隆隆地响,水沫扬起来,弥漫了半天,日光在上面浮着,晕出七彩迷丽的虚幻。我们沿谷底走,便看到很多野兰草,盈尺高的,都开淡淡的兰花,就像地上铺着了一层寒雾;香气浓极了,气浪一冲,站在峡谷的任何地方都闻到了。我从未见过如此清妙的兰草,连声叫好,又动手要挖出一株来,想:父亲会培育这仙品的;以前就这么挖回去,经过一番培栽,就养出了各种各样的品类、形状的呢!父亲却把我制止了。问道:“你觉得这里的兰草好呢,还是家里的那些好?”我说:“这里的好!”“怎么个好呢?”我却说不出来。家里的的确比这里的看着好看,这里的却比家里的清爽。“是味儿好像不同吗?”“是的。”“这是为什么?一样的兰草,长在两个地方就有了两个味儿?!”父亲说:“兰草是空谷的幽物,得的是天地自然的原气,长的是山野水畔的趣姿;一培栽了,变成了玩赏的盆景。”“但它确实叶更嫩,花更繁更大了呢!”“样子是似乎灵了,但美得太甜、太媚,格调也就俗了。”父亲的话是对的。但我却不禁惋惜了:这么精神的野兰在这么个空谷僻野,叶是为谁长的,花是为谁开的,会有几个人知道而欣赏呢?“
这正是它的不俗处。它不为被欣赏而生长,却为着自己的特色而存在着,所以它才长得叶纯,开得花纯,楚楚的有着它的灵性。”我再也不敢去挖这些野兰了。高兴看它的这种纯朴,悲痛以前为什么喜爱着它而却无形中就毁了它呢?父亲拉我坐到潭边,我们的身影就静静地沉在水里;他看着兰,也在看着我,说:“做人也是这样啊,孩子!低俗的人不会对社会有贡献的。”我深深地记着父亲的话。从那以后,已经是十五年过去了,我一直未敢忘却过。1.文章的第一段写父亲爱兰、育兰,却不因此而得意,反而平添了几份“愠怒”,而且不再植兰。这种反常的原因,文中是否有交代?若有,请指出来;若无,请加以概括说明。答:有。“一培栽了,便成了玩赏的盆景。”“样子是似乎灵了,但美得太甜、太媚,格调也就俗了。”简析:注意下面“父亲”所说的话,其中的要点就是它“愠怒”的原因。2.文章的第二段开头写了“深山”“瀑布”“声响”“水沫”等,这些描写的作用是什么?(限12个字)答:渲染兰草生长环境的不平凡。简析:这几个词语都是写大自然的,也就是兰草生长的自然环境。3.根据文中叙述的文字,概括出“空谷幽兰”和“盆景家兰”的特点。(各限2个字)答:纯朴;媚俗。简析:只要抓住文中的关键词语就可以得出答案。4.本文题目是《访兰》,“访兰”的过程写完后,作者并没有结束全文,而是又写了最后两段。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答:从对兰的描述过渡到对人生哲理的阐述,点明主旨。简析:通读全文,就可以看出本文的构思特点:由兰到人,使文章深化。5.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鉴赏,正确的两项是()A.文章开头围绕着“兰草”叙述了“父亲”的感情变化过程,为写“访兰”埋下了伏笔。B.本文“访兰”是虚写,“父亲的教诲”是实写,借访兰的过程告诉人们做人的道理。C.本文揭示的人生哲理是做人要踏踏实实,不要追求表面形式、刻意包装自己。D.本文构思巧妙,先提出访兰,继写访兰过程,最后写赞兰、议兰,揭示主题。E.本文写“访兰”过程,主要是通过对话描写,对事物的褒贬之情溢于父子的言谈之中,给人以亲切之感。答案:BE简析:A.应是“自然引出‘访兰’的话题,引出下文”;C.应该是“人活在世上,不能失了自己的真性,献媚处世,就像盆景中的兰草一样降了人格”;D.“最后赞兰、议兰”不妥。四、阅读下文,完成1~4题。戏如人生一位台湾老人游东京,携介绍函到新宿公寓来找我。我看见他鹤发童颜,气宇不凡,不免对他肃然起敬。他说明来意,要我介绍一家东京歌剧院,由他购票入场,惟特准许他在散场后到后台参观一下。霎时间,他的形象在我的眼里缩小了。原来他是个老不修,初到东京,什么正经的不看,但图亲近日本女戏子。但我受人之托,不得不挂个电话给那家剧院,替他订了当晚票位,并拜托票房经理指定一位服务员,在散场时引带这位老者进入后台参观。第二天早上,这老人特来致谢辞行。他很得意地说,此次游日,过境签证只限两天,他只能重点考察三个目标,虽很细微,却能由微而窥大;尤其最后一项,得我之助,混入后台,所见所闻,极有心得。这时,他的形象稍微放大,也扭正了一些。我问道:“是哪三项?”“
我是个缺德鬼,素来察人观耳后;穿堂过户,乐看人家厨房的抹布;考察一个国家也是如此。这次我来东京,千街万厦,不在眼里。但看,一、菜篮,二、公厕,三、后台。我首先站在东京旧式菜市场门口,看一个个日本主妇提着菜篮出来,篮中食物相当丰富,尤其种类分配均匀,这是日本最足以自傲的一点;其次,我到新宿高架电车道下面,观察日本人随地大小便的集密区,这是日本最丢脸的一面;最后,承你安排到剧院后台参观,使我非常感动,借此了解日本民族的特质。”他的形象再放大了,我急切问道:“您看到了什么?”“昨夜演出《茶花女》悲剧散场时,我被带到后台,这时,女主角正由一个老妇扶着走下台来,她仍不停地唏嘘、呜咽着,表情非常悲怆,似乎戏还在上演。那老妇一边替她拭泪,一边安慰道:‘姑娘啊,戏已经落幕了,我们不在巴黎,在东京,你不是苦命的茶花女,而是日本最幸运的姑娘,你慢慢回过头来吧!乖,好姑娘,回过来吧!……慢慢的……’后台这一幕,使人大开眼界,我活在中国社会,惯看‘人生如戏’,昨夜得见‘戏如人生’,非常过瘾,也感慨万千!”这时,那老人大大膨胀起来,形同巨人。我再三请他留下长叙,却留他不住,他才走到门口,又折回来道:“差一点忘了奉告主人,方才经过你的储蓄室旁边,偷看一下,发现有一条抹布不够干净,再见!”他的形象终于消失在人影中。1.老人为什么自称是个“缺德鬼”?这表现了老人什么性格?答:(1)老人自称“缺德鬼”,是因为他不看表面看内里,常常使人难堪。(2)这表现了老人实事求是,认真执著的性格特征。简析:文中“素来察人观耳后;穿堂过户,乐看人家厨房的抹布……”句即是对这一自称的具体解释。2.老人说“昨夜得见‘戏如人生’非常过瘾,也感慨万千!”他感到“非常过瘾”的是什么?他“感慨万千”的又是什么?答:(1)了解了日本民族认真执著的民族素质。(2)看到了两个民族的优劣长短。日本人不管做什么都认真执著,所以进步快,发展快。中国人却“人生如戏”,随便敷衍,所以落后,发展慢。简析:“昨夜得见‘戏如人生’”指的是日本女演员的表现,“感慨万千”当指中日比较。3.通观全文,作者写“他的形象在我的眼里缩小了”作用是什么?(不超过22个字)答:欲扬先抑,形成跌宕,为后面形象逐层放大作铺垫。简析:后文有“他的形象稍微放大”“他的形象再放大了”“形同巨人”等句,由此可知前面是铺垫。4.下面对文章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三项是()A.“人生如戏”表现了中国人乐观开朗的一面。B.本文表达了作者希望中华民族能不断奋进,并得以振兴的拳拳之心。C.“随地大小便的集密区”表现了日本民族的劣根性的一面。D.本文精心剪裁,刻意取舍,产生了以小见大,见微知著的艺术效果。E.最后老人特意指出主人“一条抹布不够干净”,使文章富有幽默感。F.本文多用对比手法,如中国与日本的对比,我与老人的对比,我对老人前后感觉的对比等。答案:BDE简析:A.不符合老人的意思,“人生如戏”是对中国人的批评;C.过于夸大;F.“我与老人”在文中没有构成对比。五、阅读下文,完成1~6题。永远的蝴蝶[台湾]陈启佑那时候刚好下着雨,柏油路面湿冷冷的,还闪烁着青、黄、红颜色的灯火。我们就在骑楼下躲雨,看绿色的邮筒孤独地站在街的对面。我白色风衣的大口袋里有一封要寄给在南部的母亲的信。缨子说她可以撑伞过去帮我寄信。我默默地点点头,把信交给她。“谁教我们只带来一把小伞哪。”她微笑着说,一面撑起伞,准备过马路去帮我寄信。从她伞骨渗下来的小雨点溅在我眼镜片上。随着一阵拔尖的刹车声,缨子的一生轻轻地飞了起来,缓缓地,飘落在湿冷冷的街面,好像一只夜晚的蝴蝶。虽然是春天,好像已是深秋了。
她只是过马路去帮我寄信。这简单的动作,却要我终生难忘了。我缓缓睁开眼,茫然站在骑楼下,眼里裹满滚烫的泪水。世上所有的车子都停了下来,人潮涌向马路中央。没有人知道那躺在街面的就是我的蝴蝶。这时她只离我五公尺,竟是那么遥远。更大的雨点溅在我的眼镜上,溅到我的生命里来。为什么呢?只带一把雨伞?然而我又看到缨子穿着白色的风衣,撑着伞,静静地过马路了。她是要帮我寄信的,那,那是一封写给在南部的母亲的信,我茫然站在骑楼下,我又看到永远的缨子走到街心。其实雨下得并不大,却是我一生一世中最大的一场雨。而那封信是这样写的,年轻的缨子知不知道呢?妈:我打算在下个月和缨子结婚。1.小说以“雨”开篇,并以“雨”贯穿全文,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至少答出两条,每条答案不超过15个字)答:①交代“雨”是不幸和灾难的起因;②以“雨”为泪水和痛苦的象征;③营造出笼罩全文的阴冷氛围。简析:悲剧因雨而生,小说开篇写雨,正是对不幸和灾难起因的一个交代。缨子遭遇不幸后,又写“更大的雨溅在我的眼镜上”,溅到生命里,成为“一世中最大的一场雨”。显然,贯穿全文的“雨”已成为泪水和痛苦的象征,并造成笼罩全文的阴冷氛围。2.小说最后再次描写了缨子“穿着白色的风衣,撑着伞”的特征,并交代了给母亲信的内容,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至少答出两条,每条答案不超过15个字)答:①使缨子的形象更加鲜明突出;②表达了“我”对缨子永不磨灭的爱;③照应前文,增加小说的悲剧色彩。简析:缨子“穿着白色的风衣,撑着伞”过马路的形象,伴着“我”痛苦,和思念已经深深刻在“我”的心中。这一描写既突出了缨子的形象,又表达了“我”对缨子深深的怀念和爱恋。小说最后交代了给母亲信的内容,这既增加了小说的悲剧色彩,又照应了前文,有匠心独运之妙。3.小说三次写到“站在骑楼下”,其作用是什么?(每条不超过15个字)答:①清楚地显示“我”感情变化的流程和层次;②使作品的结构匀称而完整。简析:作者善于反复运用一个固定场景,来反映小说中“我”的感情变化。小说中三次写到“站在骑楼下”,但每一次“我”的感情思绪都不一样。这样写,使“我”的感情思绪变化的脉络和层次更加清楚明显。同时也使行文在结构上显得匀称而完整。4.小说表现了我的痛苦、悔恨和对情人的无限眷恋。文中表露“悔恨”情绪最鲜明的一句是哪一句?答:为什么呢?只带一把雨伞?简析:结合上下文来分析,文中有“谁教我们只带来一把小伞哪”一句。5.开始写“小雨点”溅到眼镜上,之后写“更大的雨点”溅在眼镜上,其作用是什么?(不超过20个字)答:通过写景来抒情,展现“我”内心深处极大的痛苦。简析:两个细节内容基本一致,不同的是,前一个细节无感情色彩,是后一细节的衬托。同样的是“雨点溅在我的眼镜上”,但后一个“雨点”已是“我”生命里的泪水和痛苦的象征。看似写景,实是抒情,充分展现出“我”内心的痛苦。6.下列几种说法,不正确的三项是()A.缨子是听了“我”的话,才去寄信的,一切都怨“我”太冒失。B.“虽然是春天,好像已是深秋了”,表现“我”失去恋人的痛苦、凄凉、空潦的心境。C.把缨子比喻成蝴蝶有两个原因,一是飞的动作,二是缨子长得像蝴蝶的外貌。D.题目叫《永远的蝴蝶》,就是说蝴蝶是永恒的,我爱蝴蝶,我爱缨子。答案:ACD简析:A项把缨子的不幸归结为“怨‘我’太冒失”不对,C项“长得像蝴蝶一样的外貌”不是把缨子比作蝴蝶的原因,D项对题目含义的理解不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