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时珍夜宿古寺(第2课时)主备人:纪晓艳教学目标:1.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2.体会李时珍为了万民得福,以苦为乐的精神和严谨认真的踏实作风。教学重点:抓住课文重点,在前后联系中品词析句,培养学生感受语言、理解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教学难点:深刻理解李时珍所宿古寺环境之破败、察访药材过程之艰辛,体会李时珍为了修订《本草》而甘于吃苦、不怕冒险的伟大精神,激发学生由衷地产生对李时珍的敬佩之情。教具准备:教师导学案二次备课一、复习导入:1、今天这堂课我们继续学习(生齐读课题:16、李时珍夜宿古寺)2、通过上堂课的学习,同学们一定对李时珍有了初步的印象。你觉得他是个怎样的人?(不怕苦不怕累,心中装着百姓,为编《本草纲目》不辞辛苦……)3、今天就让我们再次走近李时珍去感受他的高贵品质。二、感受生活之苦1.在这座古寺里,李时珍和弟子庞宪过得是什么样的生活呢?用一个.字概括一下他们的生活。(交流:苦)板书2.他们的生活究竟苦在哪里呢?一起进入活动一。活动一:品味“傍晚寻宿”1.自读1至4自然段:①想想:从中我读出了一个的李时珍;②画出你认为最能体现李时珍这种品质的词语。2.组内重点交流所画词句,想象画面。3.展示质疑(1)为什么从这里可以看出李时珍不怕吃苦的精神呢?小组讨论,全班交流:△这座古寺非常破败,但李时珍一点都没有放在心上。(师相应板书:破败)“破”就是-------,那为什么不说破的古寺,而说是破败的古寺,究竟“破败”在哪儿呢?△“到处是灰尘”说明已经---------(很长时间没有人来居住了),这是一座荒凉的古寺。还“败”在哪儿?△“断垣残壁上长满了青苔”
墙壁已经倒塌,说不定地上还有残砖剩瓦,仅剩的墙壁也摇摇欲坠,而这残留的墙壁上竟然长满了青苔!青苔一般长在哪里?(背阴潮湿的地方)这是一座阴暗潮湿的古寺!还“败”在哪里?△“中间的神像蒙上了厚厚的蜘蛛网”不是一点点,而是厚厚的蜘蛛网!古寺的环境是多么恶劣!(2)面对这样破败的古寺,李时珍迟疑了么?读-----,“就”再读得坚定些。3、学到这儿,老师不禁有个疑问:李时珍干嘛非要住在这样的破寺里?他在当时是一位医术高明的医生,凭他的名望借助在当地居民家里完全不成问题呀!4、学生交流:(1)因为一心赶路,错过了客店。李时珍“一心赶路”是为了--------?(察访药材)(2)小结:李时珍为了一心赶路而错过了客店,他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了察访药材,一门心思扑在修好《本草纲目》上,而对衣食住行这些基本的生活标准降到了最低。5、让我们再次捧起书跟随李时珍到湖北西部山区那座破寺里去瞧一瞧,去感受李时珍那种一心为民,甘于吃苦的精神。(生齐读2、3、4小节)三学习课文第5——13小节李时珍一心为民,甘于吃苦的精神还表现在哪儿?请同学们默读课文5至3自然段,找出你最受感动的句子。不动笔墨不读书,同学们可以把有关语句在书上划出来活动二:倾听“生火谈话”1.学习第5至7自然段,重点品读师徒对话,思考:①从这里我读到了一个的李时珍;②在字里行间写下自己的点滴感受。2.组内谈感悟,合理想象画面。夏天,骄阳似火,酷暑难熬,李时珍……冬天,大雪纷飞,寒风刺骨,李时珍……根据生答,师相应出示:“恩,长年累月地奔波,在破庙了过夜,比住在家里苦多了。但我们修订好《本草》,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1)学生先谈谈自己的体会。老师进一步引导:李时珍说的“吃点苦”
那是怎样的苦?(引导学生结合上文或者前面的内容来谈——住破庙、啃干粮、以砖为桌椅,借着月光记载草药,饥餐渴饮,晓行夜宿等等)(2)这样的生活仅仅是一天吗?一月吗?一年吗?不!是“长年累月”过这样的生活!(师补充:李时珍从35岁开始编写《本草纲目》,在编写的过程中,他脚穿草鞋,身背药蒌,带着徒弟,翻山越岭,饥餐渴饮,晓行夜宿,访医采药,到现在已经快50岁了,这样长期在外奔波的日子已经快15年了!可是李时珍却说-------(生再读:“恩,长年累月地奔波,在破庙了过夜,比住在家里苦多了。但我们修订好《本草》,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3)而且他是怎么说这句话的,找一找描写神态的词(笑着说)(4)指读并相应点评:①住破庙是比家里苦多了,但李时珍并没有放在心上②李时珍这种以苦为乐的精神读出来了4、分角色朗读5-7自然段三、1.过渡:为了编写《本草纲目》,李时珍不仅饱尝着生活之苦,还经历着更为繁重复杂的编写之苦。活动三:研读“月下记录”1.品读8至13自然段,思考:我又读到了一个的李时珍。2.组内重点研读描写李时珍动作和神态的一些细节,说说感受。3.展示质疑(可结合课外阅读中你所了解的关于李时珍的故事)。重点引导学生探究第12小节的细节描写。(如果学生说到,就直接切入,如果没有答到,就让学生一起来学习第12小节)(1)自由轻声读第12小节,李时珍在无法识别“鸡肠草”与“鹅肠草”的时候他怎么做的?(放在嘴里嚼嚼)同学们,品尝草药是非常危险的,因为很多植物是有毒的,李时珍作为医生不懂吗?那他为什么还要亲自去品尝草药?(说明他做事非常的认真负责,一丝不苟,我们也可以把这种作风成为板书:严谨)(3)补充:李时珍不仅品尝鸡肠草,鹅肠草,还长期吃生姜为的是检验长食生姜是否有损视力,为了证实曼佗罗的药性,他喝下了浸泡曼佗罗花的毒酒。他曾经这样对儿子说:“不通过亲自尝试,怎么能验证药性?你爹冒了一回险,就可以免去许多病人再冒一回险。”听到这儿,你对李时珍又有哪些新的认识?(这就是李时珍,为了万民得福,吃苦受罪甚至冒着生命的危险品尝草药,他的心中只装着天下百姓,惟独没有他自己!)
(4)这一切的研究与揣摩,这一切的危险与担心,写在纸上就变成14个字。(鸡肠草,生嚼涎滑;鹅肠草,生嚼无涎……)指导朗读。检测反馈“鸡肠草……庞宪,你把药包拿来。”李时珍拿过药包,从里面翻出两种草。它们的叶子十分相似,但是药性不同,怎样区分它们呢?李时珍端详了一阵,各扯下一点放在嘴里嚼嚼,若有所悟。他接着往下写:“鸡肠草,生嚼涎滑;鹅肠草,生嚼无涎……” 1.本段中“端详”一词,可以换成。2.文中有两处省略号,前一个表示,后一个表示。3.文中“两种草”指和,它们的相似,不同。“若有所悟”中的“悟”,指的是李时珍明白了 。他是通过 的方法明白的,体现他的工作态度。4.生活中,我还知道一些常见的中药,如:、等。板书设计夜宿古寺不怕吃苦师徒谈话以苦为乐(或:造福万民)月下记载严谨踏实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