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册第七单元共享2008.11.16语文园地七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认真观察自形,学会拆字,从而更好的理解字的音,形、义。2、学会“词语接龙”的活动规则,锻炼思维能力,扩大词汇积累。学会“把”字句与“被”字句的相互转换。3、背诵儿歌,训练语感,培养朗读能力。4、通过展示台,想同学展示自己的创作,学会欣赏自己,与人交流。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拆字,学会分析字的音、形、义。难点:有感情的朗读儿歌,提高朗读能力。编写儿歌,并展示自己的作品。课前准备:修改并整理自己的二个,查找有益动物的有关资料。教学时间:2课时板书设计: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指导学生认真观察自形,学会拆字,从而更好的理解字的音,形、义。2、学会“词语接龙”的活动规则,锻炼思维能力,扩大词汇积累。学会“把”字句与“被”字句的相互转换。3、背诵儿歌,训练语感,培养朗读能力。教学程序:一、我的发现教师谈话导入:这节课我们就来做一个拆字游戏。1、出示例字。鼓励学生认真观察,各自找组合体所隐藏的字,看谁找的多,找的快。2、学生说说找出了那些字,是怎样找的。3、拓展练习:(1)“树”、“春”、“圆”分别可以变出几个字来? 树——木、又、寸、权、对、村 春——一、二、三、人、日 园——二、儿、元、口(2)学生自己写出能够拆分的字,用学会的方法拆一拆,组内相互考一考。4
第三册第七单元共享2008.11.16二、日积月累(一)我会接(词语接龙)1、引导学生观察例子。生说说前一个词和后一个词有什么关系。2、学生小组为单位进行口头接词练习,看那组接得快。 父亲—亲人—人生—生活—活动—动作—作文—文章…… 父亲—亲人—人生—生日—日月—月光—光明—明白—白天—天气…… 看见—见面—面粉—粉红—红色—色彩—彩云……看见—见效—效果—果园—园地—地方—方向……3、教师再选择两个词语让学生练习(可用“开火车”形式)。参考词语: 左右 右边—边远—远方—方向—向日葵—葵花—花蓝—篮球 右手—手中—中国—国家—家长—长大—大人—人民…… 鲜花 花草—草地—地点—点头—头脑—脑袋…… 花生—生长—长高—高山—山村—村庄—庄稼4、学生自由选择词语做接龙练习。(二)读读说说1、读句子:让学生反复对比着朗读例句,自然感知改“把”字句为“被”字句,就是句中两个事物主动与被动关系的转换。2、学生试着修改句子。3、扩展练习: 1)小洁把气球拿走了。 2)妈妈把受伤的燕子治好了。(三)读读背背。1、引导学生看图,激起学生对小花鹿的喜爱之情。2、学生自由朗读。3、多种形式读:范读、指名读、评议、表演读等,读出情感,读出小花鹿的可爱。让学生觉得“我”就是淘气可爱的小花鹿。4、学生熟读成诵。三、展示台1、学生商议展示方式。2、自主进行展示的准备工作,班干部和组长负责进行分工。教师参与学生的准备工作。3、学生展示相关资料:在教学《识字7》时,学生自编的顺口溜或拍手歌;教学《“红领巾”真好》时,自制的鸟巢。学生在宽松,愉快的氛围中把自己的作品展示出来,和大家交流。4、教师可以另编一些顺口溜或儿歌,展示出来,供学生参考。比如: 小朋友,讲卫生,果皮纸片不乱扔。校内校外一个样,环境卫生人人争。第二课时设计理念: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本课力求让学生用普通话阐明自己的观点,语言流畅。有表达的自信心,对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自己的意见。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进而培养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根据教材提示:这个话题可以分三个层次来说:一是“说名称”,即说出自己知道的小动物的名称,说得越多越好。二是“讲道理”,说明所列举的小动物怎样有益。三是“想办法”即设想出如何保护有益小动物的具体方法。4
第三册第七单元共享2008.11.16课时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说话习惯,说清自己想与动物交朋友的原因。 2、过程与方法目标:进行语言规范化训练,指导学生把话说完整、说具体。 3、情感态度与世界观目标:鼓励学生大胆陈述自己的见解,积极参与言语实践活动,培养小学生保护小动物的意识。 教学流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说名称) 1、听儿歌,记儿歌 跚蹦跳,来乘凉, 它把荷叶当张床, 躺在上面数星星, “呱呱呱呱”到天亮。 [要求学生听后一字不落地进行复述,培养学生认真听别人讲话的能力。] 师:我们刚才说的是一种动物,名字叫 ?(提醒学生说完整的话) 2、动物是大自然的重要组成部分。你们都喜欢哪些动物?请选择下列句式说一说。课件出示句式: A、我特别喜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我喜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都喜欢。 D、我喜欢,我喜欢,我也喜欢。 [采用多种句式来表达同一种意思,由浅入深,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 3、看来大家都很喜欢动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与动物交朋友。做一个保护有动物的小卫士。 [出示课题:保护有益的小动物] 二、播放课件,情境引入。(讲道理) 1、师:瞧!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哪些动物朋友? (课件出示:猫、狗、孔雀、熊猫……等动物)你想和谁交朋友?为什么? 生:我特别想和交朋友,因为。 [这样设计是想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愉快的情趣中去获取知识。] 师:这些动物有的外形可爱漂亮,有的声音动听,有的姿态优美,跟这些物交朋友能给人以美的享受。 2、以小组为单位,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动物图片练习说话。 3、各小组派代表上台展示交流结果,并逐一将图片贴在黑板上。 [先小组交流,后全班交流,教师及时纠正学生说话中的语病。] 教师小结:老师没想你们在课外交了那么多动物朋友,你们真是了不起,你们交的这些朋友虽然平凡,却能为人类作出了很大贡献,这些朋友你们交得对。 4、教师指导学生将画面说具体。 ⑴课件出示:“蜜蜂采蜜”动感图,引导学生把话说完整,说具体。 A、蜜蜂在干什么? B、蜜蜂在什么地方,怎样的采蜜? C、蜜蜂在什么地方,怎样地在什么样的花上采蜜? ⑵、用刚才学到的说话方法把“青蛙捉害虫图”4
第三册第七单元共享2008.11.16说具体。 [创设情境,教给学生把一个意思说清楚的方法。] 5、多媒体展示一些小动物的活动场面。 师:我们动物朋友都在忙些什么? [学生用学到的知识来说,教师随机指导。] 师小结:我们的动物朋友既勤劳又可爱,我们该保护它们,保护了它们,就是保护了我们人类自己。 三、互助学习,拓展思维。(想办法) 1、请为我们的动物朋友想点办法,让它们生活得更安全、更快乐。(小组讨论) [学生自己商量用什么办法保护哪一种动物,教师巡视,随机鼓励小组成员,全员参与并相机点拨指导。] 2、小组选派代表向大家介绍小组讨论结果。 [教师鼓励学生大胆发言表达,方法不拘一格,合理就行,其余同学可质疑。如制作标语牌或宣传画。] 3、动手实践:制作标语牌或宣传画。 [教师要鼓励学生动手、动脑的积极性,肯定学生的成绩。] 四、教师总结: 同学们,让我们行动起来,把动物的可爱、有用之处说给爸爸、妈妈、邻居们听,让大家都来保护动物,与动物交朋友。用我们的真诚爱心还大自然一片美丽的绿色,让小鸟自由飞翔,让小鱼快乐游玩,让所有的动物都能舒适自在生活。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