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课题
加入VIP免费下载

《论语》课题

ID:831850

大小:49 KB

页数:16页

时间:2022-02-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国家级《论语》课题设计论证标签:设计论证分类:论语课题一、选题依据(一)国内外研究现状1.国外研究情况西方特别重视养成教育,其研究已相当成熟,产生了一些影响广泛的理论成果。国外研究孔子热情非常高涨,自2004年11月21日,全球第一所“孔子学院”在韩国首尔挂牌以来,全球已建立400多所孔子学院和800多个中小学孔子课堂。孔子学院现已遍布亚洲、欧洲、美洲、非洲、大洋洲等世界五大洲。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转向孔子思想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寻求和谐、和平之道。1998年,全体诺贝尔奖获得者共同作了一个宣言:“如果人类在21世纪还想继续生存下去的话,必须回到两千五百多年前,从中国的孔子那里汲取智慧。”他,一个老人,让我们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孔子属于历史也属于现代,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孔子这位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其人其思想学说价值对古今中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全球范围内,“孔子热”持续升温,以至于有国外专家慨叹:孔子的大同理想一定能够照亮21世纪以后的未来世界。2.国内研究情况关于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国内同类课题大多数是单一地对学生进行学规范、养习惯训练;对于《论语》研究,国内同类课题主要是研究《论语》的文意、注释以及孔子的思想。 近年来,学界与媒体联手推动,全球化背景下多元文化的沟通和交流促使我们寻找自己的民族之根和文化身份等等,造成了“国学热”的兴起。《论语》是一部集伦理道德、社会政治、文化教育等思想内容于一身的儒家典籍,孔子创立的儒学蕴涵着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不仅在中国文明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而且在世界文明史上也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被称为东方的《圣经》。千百年来,儒家的思想观念、伦理道德在中国社会各个方面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论语》中的许多格言和警句已经融入了我们日常用语。在传统文化回归风潮大行的今天,我们通过诵读《论语》来加强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国内有许多学校和教育机构都在进行《论语》诵读的研究,但大多数是单一地将《论语》诵读与国学经典诵读、学科教学联系在一起进行的研究,很少有人将《论语》诵读与德育密切结合,并联系生活实际对学生言行进行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教育。本课题组将创新地将《论语》诵读与德育密切结合,并联系生活实际对学生言行进行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教育,让学生的成长与《论语》诵读同行,让教育润物细无声。(二)课题研究的价值1.是贯彻和落实教育部相关政策的具体体现 教育部《关于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指出,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和中国梦宣传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推动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途径;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基础。教育部《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明确要求,各级教育部门和中小学校要深入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引导学生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指出:德育要以培养学生行为习惯为重点。《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守则》集中体现了对中学生思想品德和日常行为的基本要求。可见,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无疑成为了德育和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本课题将《论语》诵读与德育密切结合,并联系生活实际对学生言行进行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教育,就是认真贯彻和落实教育部相关政策的具体体现。2.是治国理政、道德建设、实现社会和谐的需要自从改革开放,西方的东西涌进了中国,我们很多孩子最爱吃的是肯德基、麦当劳、薯片、美国大片,穿耐克、阿迪,过西方的圣诞节,从幼儿园就学英语。我们很多人把老祖先的文化当做迷信,而全盘西化。 文化消亡了,国家还存在吗?亡国必先亡文化。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写过一本书叫《1999不战而胜》,在书的最后部分有这么一句话:“当有一天,中国的年轻人已经不再相信他们老祖宗的教导和他们的传统文化,我们美国人就不战而胜了……” 当今中国,新一届中央领导人高度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2014年9月24日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指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对传统文化中适合于调理社会关系和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内容,我们要结合时代条件加以继承和发扬,赋予其新的涵义。习近平总书记还多次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人们进行道德教育修养的“好教材”,“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他明确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对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具有十分重要的当代价值。“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德”这个文化符号仍然保留着,但其内容更新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了。今天我们重德、讲德、行德,就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就是对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因此,学习、了解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就显得尤为重要。半部《论语》走天下,儒家经典作为中国传统思想经典已流传两千多年,在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之中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儒家思想对国人传统价值观念形成的影响、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影响之大之深之远无与伦比。儒家思想深深地植根于中华民族的社会之中,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力量所在。作为中华民族之本的传统文化,《论语》包含了中华民族最鲜明的人文精神,正是我们对学生进行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绝佳范本。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国梦的征程中,本课题的研究有助于将儒家经典等优秀中国传统文化运用到促进国家治国理政、道德建设、实现社会和谐的实践中。3.是促进中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课题组所在学校的生源属于安徽省合肥市第三批次,高中录取学生的名次在全市中考成绩中一万二千到一万五千名之间。据调查,课题组所在学校不少学生除了文化课成绩不理想,还自私任性,尊敬师长的意识淡漠。学生自觉读书的习惯还没有养成,抄袭作业、考试舞弊、顶撞长辈等不良行为时有发生,与同学相处稍不如意,便恶言相加甚至大打出手。当前,普高中很多学生除了看必考书目,很少阅读经典。据课题组所在学校校记者社2013年组织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从阅读时间来看,近88%的学生一周的阅读时间在1~15小时之间,极少数人在15~20小时左右。54.5%的学生表示自己阅读的目的是为了积累知识,49.1%的人认为自己将阅读作为一种娱乐消遣方式。就阅读的种类而言,更多学生偏爱畅销小说和漫画书,很少有人阅读经典名著。 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我们的教育片面强调分数和升学率,注重知识的灌输和机械训练,导致了学生智力水平、学习成绩与道德品质出现了强烈的反差。学生心理浮躁,诚信缺失,意志品质薄弱,考试作弊现象严重等层出不穷的校园问题,让我们痛切地认识到:对学生进行传统的思想文化教育势在必行。《论语》这本书,既通俗易懂又富含哲理智慧,不仅老少咸宜,而且古今皆为经典。有道是,“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孔子的思想与学说,是两千多年来照亮中国历史与中国人思想的一盏明灯,孔子为我们留下的《论语》正是我们进行品德教育绝佳的范本。本课题的研究与实践,将运用孔子的智慧对中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促进中学生的健康成长。综上所述,在这样的背景下,在中学开展《论语》课题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社会价值。二、研究内容1.核心概念界定:《论语》诵读:《论语》集中了儒家思想中关于政治、哲学、教育、伦理、文学、艺术和道德修养等方面的经典内容。本课题研究就是精选《论语》中适合中学生阅读的部分,每天诵读并养成习惯。行为习惯是经过反复练习而形成的一种稳定的自动化的行为方式。依据我校中学生自身情况和发展特点,本课题的研究是将良好的行为习惯定位为学生诵读经典的读书习惯、诚信写文的写作习惯和诚实守信的行为习惯这三方面内容的研究。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既包括正确行为的指导,也包括良好习惯的训练。 2.研究对象:普通高中2015级学生(从高一入学到高三毕业)3.总体框架:本课题重在研究诵读《论语》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影响。课题组将开设“国学课堂”,组建“国学班”,并以此为切入口,带动全年级以至全校师生诵读《论语》。第一学年“国学班”学员为本校2015级部分自愿报名的优秀学生,第二、第三学年学员扩大到本校2016级、2017级部分自愿报名的学生。4.重点难点:重点是强化训练学生每天诵读《论语》15分钟及阅读相关有价值的书籍15分钟并养成习惯,难点是学生做到诚实守信并养成习惯。5.主要目标:(1)精选《论语》里适合中学生阅读的部分,编印出一本励志的诵读读本。(2)培养学生每天诵读《论语》15分钟及阅读相关有价值的书籍15分钟的读书习惯。(3)培养学生善于用眼观察生活、用心思考人生的习惯,养成诚信写文的写作习惯。(4)调查分析2015级高中学生三个阶段阅读经典及诚信等情况,撰写教研论文。(5)引导学生思考《论语》的现实意义,重点从诚信、励志等方面教育学生,规范学生行为,培养学生养成诚信做人的行为习惯。三、思路方法(一)基本思路 本课题研究,意在通过《论语》诵读,将流传两千多年的儒家经典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在诵读的同时,受到《论语》中仁爱、知礼、诚信、忠恕等中华传统美德的影响与熏陶。引导学生养成诵读经典的读书习惯,以达到润化心灵、陶冶情操、知行合一的目的。具体做法如下:课题组将开设“国学课堂”,组建国学班,并以此为切入口,带动全年级以至全校师生诵读经典。1.“国学班”学员第一学年为本校2015级部分自愿报名的优秀学生,第二、第三学年扩大到本校2016级、2017级部分自愿报名的优秀学生。2.“国学班”教员由《论语》课题组教师轮流承担,每周一个主题讲座。3.“国学班”课程安排及要求每周安排半天时间上5节课,集中在课题组所在学校实验楼多功能厅上课。第1-2节:《论语》诵读及指导。主要从“诚信篇、学习篇、励志篇、交友篇、快乐篇、忠恕篇、孝敬篇”等七个方面指导学生诵读,重点是诚信、励志教育,播种信念。要求学生每周至少背一则《论语》名句,阅读一本相关有价值的书(包括5-10则名人故事),写一篇作文。每学期记住一个对自己有启发意义的名人故事,在校园网发表一篇作文。校科技节时期间,开展说名人故事比赛、朗诵赛、辩论赛、校园剧、征文以及办手抄报等主题活动。 第3节:音乐唱歌。唱《歌唱祖国》、《校歌》等歌曲,以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第4-5节:体育健身。没有好身体,一切归零。人生是一场马拉松长跑,没有好身体,很难坚持到最后。每人选择一种健身方式,分组训练。开设“国学课堂”,旨在通过《论语》诵读及励志教育,播种一个积极向上的信念,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和行为习惯,打造一支一流的学生团队,以造就一支名师团队,进一步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让优秀的儒学教育思想成为教师教书育人的有效途径,并为创建有特色的名校服务。(二)研究策略1.与学科教学相结合。尝试将国学经典营养渗透在语文、政治、历史等学科课堂教学中,将经典诵读作为教学活动内容的延伸,阅读相关经典故事,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正视自己的不良习惯并有效改正。2.与学校德育相结合。充分配合学校的政教工作,将课题研究与学生的行为规范教育有机结合起来,达到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帮助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目的。3.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加强班级读书氛围的营造,开展朗诵赛、辩论赛,办手抄报、黑板报,开展主题班会等活动。教学楼显示屏、校园广播、橱窗等媒介开辟《论语》经典专栏,校园里随处可见《论语》名句,随时听到《论语》诵读声,让学生在诵读活动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进而规范自己的行为习惯。 (三)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搜集《论语》的相关资料,并对这些资料进行梳理、分析,了解《论语》的时代背景,探究《论语》文意及其思想内涵,精选《论语》中适合中学生阅读的部分,编成诵读读本。2.调查研究法:运用问卷、访谈等方式了解中学生阅读《论语》经典及诚信等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论语》智慧和有关名人故事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3.行动研究法:从高一年级开始用三年时间开展诵读《论语》活动,跟踪调查诵读活动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影响,并作出对比分析。4.案例研究法:从高一年级开始用三年时间开展《论语》主题班会活动,跟踪调查班会活动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影响,并作出对比分析。(四)研究计划1.准备阶段:2015.1-2015.8(1)组建课题组,明确开展课题研究的意义;(2)自主学习有关教育理论与相关研究,收集整理相关研究的资料;(3)撰写课题研究方案,决定课题实施策略,完成课题申报工作。2.实施阶段:2015.9-2018.8(1)人员分工第一小组:以编辑《论语》读本为主要内容。第二小组:以指导诵读《论语》为主要内容。第三小组:以调查学生阅读等行为习惯为主要内容。第四小组:以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为主要内容。 (2)调查分析①调查分析2015级学生高一刚入学时阅读经典及诚信等现状。②调查分析2015级学生一年来诵读经典及行为习惯变化等情况,并作出及时调整。③调查分析2015级学生高三毕业前诵读经典及行为习惯变化等情况。④将学生的读书习惯和行为习惯作对比分析,将学生的中考成绩和高考成绩作横向、纵向比较分析,总结经验并在其他年级推广应用。调查分析主要由第三小组完成。(3)诵读感悟①精选《论语》里适合中学生阅读的部分,编印出一本励志的诵读读本。主要由第一小组完成。②学科老师重点从励志等方面教育学生,训练学生每天诵读《论语》15分钟,阅读相关有价值的书籍15分钟,并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主要由第二小组完成。③学科老师引导学生思考《论语》的现实意义,重点从诚信等方面教育学生,培养学生用眼观察生活、用心思考人生的习惯,并养成诚信写文的写作习惯。开展讲名人故事比赛、朗诵赛、征文以及办手抄报等主题活动。主要由第二小组完成。(4)明理践行 班主任引导学生思考《论语》的现实意义,重点从诚信、励志等七个方面教育学生,规范学生行为,并养成诚实守信的行为习惯。选择《论语》名句布置教室、楼道,出黑板报、办手抄报等,开展辩论赛、校园剧等主题活动。主要由第四小组完成。(5)阶段小结:对课题研究工作进行小结并梳理材料。3.总结阶段:2018.9-2019.1工作内容:成果展示、资料汇编、结题报告、总结验收。(五)课题研究的可行性1.课题组老师充分认识到诵读《论语》的重要性儒学是中国古代社会生活的强大精神支柱,是中华民族的巨大精神财富。当前,人类社会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社会危机、道德危机和生态危机,对儒学的精华部分进行传承、创新成为中西方有识之士的共同选择。2.课题组老师充分认识到培养好习惯的重要性一个良好的行为习惯会影响人一生的命运。播种一个信念,收获一个行动;播种一个行动,收获一个习惯;播种一个习惯,收获一个品格;播种一个品格,收获一个命运。要培养一个习惯,才能有坚强的决心,才能有坚决的行动;只有有了一次次坚决的行动,习惯才能逐步养成。3.课题组老师充分认识到好习惯的养成需要统筹安排,小目标大梦想循序渐进 本课题研究的三个习惯在培养的时候要统筹安排,分清主次,明确先后,有步骤地去培养。开始时培养学生每天诵读《论语》,时间可以由5分钟逐渐加大到15分钟;再由诵读《论语》到阅读相关有价值的书籍。写作习惯也一样,由浅入深、由近及远、由渐进到突变,至于诚实守信的行为习惯要放在有了毅力以后再进行。在好习惯的培养中,人的毅力会慢慢增强,当强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人就有了力量去对付那些坏习惯。4.习惯养成贵在坚持,关键在开头一个月,重在持之以恒习惯的养成是行为日积月累的结果,学生从某种行为中获得成功感,自然就会重复这种行为,从而改变他的习惯。我们常说万事开头难,一个新习惯的养成,需要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我们的肌体、心灵需要时间从一种状态过渡到另外的状态,需要一个适应过程。从记忆的角度讲,人也需要不断复习建立的好习惯,要求强化它。课题组将开设“国学课堂”,每周反复强化,学生每天诵读,每周反思感悟。学校将开展朗诵赛、辩论赛、征文等多种主题活动,营造儒学之风的氛围,对学生言行进行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教育。5.课题组研究队伍实力很强,分工协作共同完成课题研究本课题组成员有校长兼党委书记、教科室主任、政教处主任、团委书记、教研组长以及多位骨干教师,其中语文教师17人,班主任11人,这支研究队伍实力很强,教育理念新,敬业精神好,团队合作精神强,且极有兴趣进行课题研究。 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及积极参与不只是为课题研究提供了正常的经费保障,更主要的是发挥了领导的引领示范作用,能有效地凝聚全校师生,让大家齐心协力为课题研究献计献策并让研究成果得以践行、推广。课题研究离不开理论的指导,教科室主任的亲自参与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个问题。一切的研究都离不开实践,本课题研究中的实践活动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作为研究对象而存在的全体学生必须主动或被动地参与研究活动;二是研究成果需要在全校学生中推广。由此可以看出,本课题研究需要全体学生的直接参与。政教处主任、团委书记直接参与课题研究,能有效地促进并保障全校师生联动。11位班主任和17位语文老师,作为课题研究的一线成员,以分工协作的方式最终完成课题研究:17位语文老师分别从经典研究、经典诵读等方面进行专项研究;11位班主任配合语文老师,借助学生对经典的诵读和感悟,加强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这样,全校师生上下联动,从资金支撑、人力配备、理论支持等各方面保障了课题研究得以顺利进行,并最终圆满完成。四、创新之处1.在学术思想、学术观点方面,有以下特色和创新:(1)诵读经典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这是本课题研究的重大特色。课题组老师精选《论语》里适合中学生阅读的部分,编印出诵读读本,这是一本励志的读本。学生每天诵读经典15分钟成为一种读书习惯,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学生在诵读中潜移默化受到教育,终身受益。(2)既回归传统又融入现代科学。本课题研究的重大创新是在大家一切向西方看的同时,率先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相联系,将《论语》诵读与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相结合。小目标大梦想循序渐进,每周一次讲座,主题突出,内容具体,相对完整。诵读时间较短,内容较少,符合“微课” 特点,这样既让学生感受到经典文化的魅力,受到经典的感染与熏陶,也搭乘了现代科学这辆快车。学生在自己成长的过程中不断规范自己的行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好习惯是成功的保证。2.在研究方法方面,多角度综合研究本课题组成员有语文、政治、历史等多学科教师、班主任及校层领导参与,采用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行动研究法和案例研究法等多种研究方法,从不同角度、不同方位全方面综合整体研究。这是本课题研究的重大特色和创新。五、预期成果1.成果形式教师方面:①课题研究报告;②《论语》诵读读本;③《学生阅读习惯调查分析报告》和《学生行为习惯调查分析报告》;④开展《论语》诵读活动的实录材料和开展《论语》心得班会的实录材料;⑤《学生行为习惯变化之对比分析报告》和《学生案例分析报告》;⑥教师教研论文或心得。学生方面:《学生征文集》。2.使用去向课题研究的重要成果是研发一本适合学生诵读的读本,并由课题组老师带动全校师生诵读《论语》。编写成的读本将作为校本教材长期使用,在本校2016级、2017级等年级推广使用。《论语》诵读活动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将长期开展下去。学生将读本作为一本励志的书,每天诵读,并将诵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终身受益。3.预期社会效益 课题组老师编写成的《论语》读本在课题组所在学校及周边名校学生中推广使用。课题组开设“国学课堂”,国学班学员由本校部分优秀学生,扩大到周边名校部分优秀学生;国学班教员也由本校优秀教师,扩大到周边名校部分优秀教师。“国学班”一定会深受学生及家长喜爱,在社会上产生一定的良好效益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