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一、课前交流:同学们,现在正值春暖花开、春意盎然的大好时节,我不由想起几首我们都非常熟悉的古诗。《春日》《咏柳》。是啊,美丽的春天已经来到,轻轻春风暖心田,绵绵春雨沁心脾,现在我们就一起走进那乡间农家,去欣赏春天的田园风光。《乡村四月》《四时田园杂兴》《村居》。二、揭示新课,走进美。同学们,今天咱们要学习宋代词人辛弃疾的一首词,也同样名为《村居》,《村居》是这首词的题目。(课前板书好)词与诗不同,词一般有词牌名,这首词的词牌名是(清平乐)。词牌是古人用来唱的曲调,这个多音字在词牌中读“乐”,请同学们齐读课题。三、读出词韵,初知美。●读得正确、流利1.同学们在课前已经预习了,那谁能把这首词读正确、读流利?(注意“媪”“亡”“剥”的正确读法,“剥”是个多音字,在这儿是指把东西的皮去掉,读bāo,把莲蓬的皮去掉就叫---剥莲蓬。)2.谁再来读读这首词?举手的同学都可以站起来读一读。读出节奏、韵律1朗读诗词时要注意读出节奏和韵律,老师来示范一遍。2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这首词,注意,要读出节奏和韵律。
3谁愿意来展示自己的朗读水平?(指名2—3名同学,评价:读得很有节奏;读得真有韵味;读得真美。)一、看图品文,感情美。现在,让我们跟随词人辛弃疾一起走进这村居,你们看到了什么?(生:茅屋、小溪、青草、荷叶、大儿……师相机引导学生吟诵相应诗句)你们看:窗前的桌子上放着什么?老翁的手里举着什么?老两口在干什么?瞧,他们两颊绯红,想必这对翁媪已(醉了)读诗句!(师引读:醉里,生接读: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吴音”指的是什么?“相媚好”又是什么意思?(师板书:相媚好)这里说的是谁和谁相媚好?(生:翁和媪)翁指的是?媪又是谁?●这对满头白发的老两口一边喝酒一边说笑,他们在聊些什么?同桌互相说一说。小结:也许,他们在聊着年轻时候的事,聊着一家五口未来的日子,聊着该给大儿子娶个媳妇了,该送小儿子上学堂了!(师手指屏幕:醉里——(生接)此时,这老两口的脸上荡漾着——(幸福)请你读读这句,读出他们的幸福!这老两口的脸上还荡漾着——(甜蜜)请你读出这样的甜蜜!这老两口的脸上还荡漾着——(开心)请你开心地读读这句!
看着这恩恩爱爱的老两口,独在异乡的辛弃疾会想些什么?想到这些,辛弃疾忍不住走上前问道:———老爷爷,您老人家高龄呀?您喝的酒真香,是谁为您酿的酒?———老婆婆,您一大把年纪了,眼睛不好使了吧?还在为谁赶置冬衣呀?听了老两口的话,辛弃疾不禁感叹——(生读: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是呀,老两口醉了,(板书:醉)让他们醉的仅仅是酒吗?还有什么令他们陶醉?请同学们自由读这首词,想想词中有没有告诉我们。———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哦(第四声),眼前的景让他们醉———茅檐低小,溪上青草。(生:老师少读了一个“青”字,是“青青草”)哦(第二声,为什么不是“青草”而是“青青草”,青青草是怎样的?(生:长得很茂盛的草,更突出草的绿)哦(第四声),“青青草”是更绿、更茂盛的。多一个“青”字就不一样了!(板书:青青草)你们看到一条怎样的小溪?(生:清澈,师:把这清澈带到朗读中去)(生:潺潺,师:你来读读小溪的潺潺)(生:长长,师:这长长的小溪伸到很远很远,请你读读这句)这青草间,茅屋前清澈的小溪让我们自然地想到那句诗(《生
查子.独游雨岩》溪边照影行,天在清溪底。天上有行云,人在行云里。高歌谁和余?空谷清音起。非鬼亦非仙,一曲桃花水。)带着这种感觉,咱们一齐来读读这句!(生齐读: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小结:这潺潺的溪水,静静流淌着,流过茅屋,流入豆田,流向河塘,让村居添了几分灵性,也让居住在这儿的人们更多了几分醉意!——出示: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读到这儿,我们不禁想起诗句——(生: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大儿和二儿一边干着活一边想着什么?(预设:想到秋天的丰收;想到年迈的双亲;想到年幼的弟弟;想到这个温磬的家)想到这些,大儿手里的锄头挥得更有劲了,二儿手里的活做得更细密了。(板书:大儿、中儿)小结:老两口看着两个儿子这么认真、卖力地干活心里怎能不乐,怎能不醉?看,这两个勤劳、乖巧的好儿子!(师手指诗句,生齐读)——出示: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通过“卧”,想象小儿的天真、淘气同学们,能用你们的话描述下这小儿卧在溪头的模样吗?前面的古诗——《牧童》中可有这个“卧”字?哪一句?(生: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看来,“卧”可以
是躺,也可以是趴,想想还可以怎么卧?是啊,这小儿卧在溪头,时而躺,时而趴,时不时又打几个滚,多么无忧无虑,多么……多么……多么……(生接:自由自在、淘气可爱、天真无邪……)把你们的感受送到句子中去,读——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带着动作来读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