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开满鲜花的小路设计:【教材内容】部编版教材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3课【教学内容】借助文本认识15个汉字,会认会写9个生字,在朗读中学习写“门前开着一大片(绚丽多彩)的。”这样的句子。【教学目标】1.认识15个汉字,会认会写9个生字。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分角色朗读课文。★3.积累、运用“门前开着一大片(绚丽多彩)的。”这样的句子。【教学重点】认识15个汉字,会认会写9个生字。【教学难点】积累、运用“门前开着一大片(绚丽多彩)的。”的句子。【课时安排】2个课时【教学准备】学生:预习课文教师:制作课件。【导学设计】设计“三单”【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任务】达成目标1、目标2的前半部分。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今天老师来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故事里有花,有小路,有鼹鼠,有长颈鹿……大家想听吗?(出示课件) 2.齐读课题《开满鲜花的小路》。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我们读一读课文,找一找文中的小动物们有哪些? 2.听范读,注意字音、注意字形,画出不理解的地方。 3.学生借助课后的拼音自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动笔圈画出本课的生字。 4.分段朗读课文,要求能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丢字,不添字,不重复。 5.努力把文章读流利。 三、生字认读,读准字音 1.课文同学们已经读熟了,现在课文中的生字宝宝,从课文中走出来了,你还认识它们吗? 2.出示生字指名拼读。 3.小老师领读。 4.重点认读:裹、籽、懊、猬、邮。 5.猜谜语。 大衣里面装苹果——裹 小米生宝宝——籽 6.出示词语,指名读、小组赛读。四、学写生字1.出示生字:鲜、邮、递、员、原。2.指名拼读。3.跟着电脑书空。4.指名说一说书写要注意的地方。5.教师范写。6.学生书写。7.书写展评。第二课时
【教学任务】达成目标2后半部分和目标3。一、复习引入 1.出示本课生字,学生认读。 2.出示词语,开火车读词语。 3.出示图片,导入新课。 二、课文赏析 (一)品读第1—5自然段。 邮递(yóudì)员黄狗在门口喊:“鼹鼠(yǎnshǔ)先生,您的包裹(guǒ)单!”原来,长颈(jǐng)鹿大叔给鼹鼠先生寄(jì)来了一个包裹。 1.指名朗读,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2.你从哪些词语中读到的呢? 3.“喊”这个词语可以读出来什么?读出你的体会。 鼹鼠先生赶紧骑(qí)着摩托车,到邮局(jú)去领包裹。他回家后打开包裹,看见一堆(duī)小颗粒(lì),可认不出是什么东西。 鼹鼠先生拿着包裹,来到松鼠太太家。他问松鼠太太:“长颈鹿大叔寄来一个包裹,请您看看是什么东西?”(要有礼貌地读出请教别人的语气哦!) 松鼠太太拿过来一看,里面空空的,什么也没有。原来,包裹破(pò)了,里面的东西不见了。看来都漏(lòu)在来时的路上啦!鼹鼠先生很懊丧(àosàng)。 1.你从“赶紧”这个词语能体会出来什么呢?读出你的体会。 2.引导学生关注标点符号。 4.指导朗读对话。 (二)品读第6—10自然段。 春天来了,鼹鼠先生要去松鼠太太家做客。啊(ā),通往松鼠太太家的路,成了一条开满鲜花的小路。 鼹鼠先生路过刺猬(wèi)太太家,正巧(qiǎo),刺猬太太走出门。看到门前开着一大片绚(xuàn)丽多彩的鲜花,她惊奇地说:“这是谁在我家门前种的花?多美啊!” 鼹鼠先生回答:“我不知道!” 鼹鼠先生路过狐狸太太家,正巧,狐狸太太走出门。看到门前开着一大片五颜六色的鲜花,她惊奇地说:“这是谁在我家门前种的花?真美啊!” 鼹鼠先生回答:“我不知道!”
1.你曾经见过什么样子的“路”? 2.这条小路开满了鲜花,看着很高兴的,读出开心的心情。 3.一条()的小路,试着说一说吧! 4.两个对话,两个“惊奇”,请体会小动物的心情。 (三)品读第11—12自然段。 鼹鼠先生来到松鼠太太门前。松鼠太太走出门,花香扑鼻,她看见门前的小路上花朵簇(cù)簇。小松鼠、小刺猬和小狐狸在那里快活地蹦啊跳啊。(大家玩得好开心啊!) 松鼠太太对鼹鼠先生说:“我知道了,去年长颈鹿大叔寄给你的是花籽。这是多么美好的礼物啊!” 1.交流分享:照样子说句子。 门前开着一大片(绚丽多彩)的鲜花。 门前开着一大片()的鲜花。 房子旁边()。 山坡上()。 …… 2.照样子写词语。 花朵簇簇:雪花飘飘凉风习习 快活地跳:开心地玩惊喜地笑 3.去年的花籽到了春天,变成了开满鲜花的小路。这是多么美好的礼物啊! 4.试着用“多么”说句子! 5.生活中还有什么也是美好的礼物啊? 三、课堂展示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讲一讲这个故事。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看谁读得有感情! 四、书写生字 1.出示生字。2.指名拼读。3.跟着电脑书空。4.指名说一说书写要注意的地方。
5.教师范写。6.学生书写。7.书写展评。五、作业布置 1.完成《铅笔写字》; 2.完成同步。【板书设计】 3开满鲜花的小路鲜一条()的小路邮门前开着一大片(绚丽多彩)的鲜花。叔堆【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