敕勒歌【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语境中使学生了解民歌的意思,感受大草原的美丽,从而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2.通过景物和想象理解字词意思,在分析和归纳中进一步巩固识字规律,会读写本课6个生字。【教学重难点】1.认读4个字。2.在理接诗句的基础上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并能按要求把诗句补充完整。【教学过程】一、导入1.出示:小松的家乡在大草原。他画的草原一望无际。草是那么绿,牛羊是那么多。远处奔来一匹马,正骑在马上赶着牛羊(草原小松牛羊图)。(1)读一读。(2)你还记得这是哪篇课文的语句吗?小松的家乡在哪儿?大草原什么样儿?“一望无际”说明大草原什么样儿?(一望无际就是一眼望不到边,很大。)(3)出示:一望无际的草原图(4)一望无际的大草原景色怎样?2.草原太美了,相传在以前的南北朝时期,北齐敕勒民族的耶律金为了赞美自己的草原家乡唱了一首敕勒民歌。3.解题:敕勒是我国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个少数民族,他们在阴山一带进行着游牧生活学生读课题。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1)要求:3/3
仔细看清这首北朝民歌的每个字,借助拼音小声的把课文读两遍,要做到读准字音,然后用笔把生字圈出来,认读字下划三角,多读几遍,争取记住他们。老师相信你们能做到……(2)学生独立完成。(3)同桌互查:读课文;读字。(4)读一读(阴山草原词语图)。敕勒川(川,指平原。)笼盖(遮盖,罩住。)穹庐(蒙古包,圆顶帐篷。)苍苍(深青色。)茫茫(辽阔无边的样子,与一望无际意思相近。)见牛羊(同“现”读作呈现,露出。)处理多音字“见”(板书)。如果把它们放回课文中你还会读吗?师出示课文,指名读(去拼音)。其他同学思考:你在诗中都看到了什么?三、精读感知这是一个怎样的地方?那我们就赶快到课文中看一看吧。1.谁再读一读第1句“敕勒川,阴山下。”你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知道了什么吗?(敕勒居住的辽阔的大草原,就在阴山的脚下)再读,齐读。2.谁再读一读第2句“天似穹庐,笼盖四野。”(1)你又知道了什么?(2)“似”是什么意思?“四野”呢?(天空像一个巨大的圆顶帐篷,笼罩了整个原野)(3)想象一下这时如果你就在这个巨大的帐篷的下面,你会感到什么?想说些什么?(4)太美了,这是我们对大草原的感受,你能用告诉大家吗?指名读1、2句,全班齐读。3.出示: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现牛羊。”(1)敕勒居住的辽阔的大草原,就在阴山的脚下。天空像一个巨大的圆顶帐篷,笼罩了整个原野。蓝蓝的天空广阔无边,绿色的草原一望无际,一阵阵风吹过来把茂盛的水草吹低3/3
,这时你会见到了什么呢?为什么风吹草低才能见到牛羊?(2)水草这么茂盛,这里的牛羊长得会怎样?(3)想象一下,这时如果你就在草原上还有可能看到什么?谁来读一读第三句?齐读。(4)有语气的读全文(全文,生字突出)。四、基本字义1.模糊不清,对事理全无所知:然。2.遥远,面积大,看不清边沿:本课取义2面积大,看不清边沿。你认为哪个字不好写?生把剩下的4个字描一个写一个。五、背诵课文1.你能根据大屏幕上的景物,说出课文中的语句吗?2.你会背这首北朝民歌了吗?六、欣赏描写草原景色的影像。七、小结这节课给你留下最深的是什么?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