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邓小平爷爷植树》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邓、植”等13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在读文感悟中,初步了解邓小平爷爷,激发保护环境,植树绿化的愿望。教学准备:课前收集邓小平爷爷的资料及树木知识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导入。播放歌曲《春天的故事》。师:歌曲中所唱的人,你知道是谁吗?你对邓小平爷爷有多少了解?(出示课件、图片资料,师生共同介绍交流)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邓小平爷爷植树的故事。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师:看到这个课题以后,你们想到了什么?(培养学生质疑、设疑的能力)二、初读课文,认识汉字。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圈出文中的生字,把它们和在文中连成的词一块儿多读几遍。2、字词教学。(1)、小老师带读(有注音的词),想带读哪个就读哪个。(2)、开火车读。(有注音)(3)、集体读。(无注音)(4)、小组合作学习,互相交流识记汉字的好方法,最后小组长检测。(5)、教师检测,生齐读识字卡片。3、学生再读课文,给自然段标上序号,并选择自己喜欢的自然段读给大家听。三、读懂课文。1、学习最后一段。出示课件(图片):一棵苍翠茁壮的柏树。师:同学们,这是一棵怎样的柏树?(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它还有一个名字,叫“小平树”,你知道为什么吗?指名读最后一段。理解“亲手”,用“亲手”说一句话。2、质疑问难。师:看着这棵柏树,你有哪些问题要问问这棵柏树?(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引导把问题归归类,让学生自己讨论解决。)问题如:a.柏树是什么时候种下的? b.邓小平爷爷是怎样种这棵柏树的? c.邓小平爷爷为什么要种这棵柏树? (像“a”类问题引导学生读文解决,“b.c”类问题放入第二课时讨论解决。)四、再次巩固生字。五、指导写“爷、节”。
观察,师范写,生练写,互相评价。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小老师带读,开火车读生字词。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和许多汉字交上了朋友,还初读了课文,知道1985年的植树节,邓小平爷爷在天坛公园亲手栽下了一棵柏树。这节课我们继续读课文,重点来研究同学们提出的两个问题(出示):(1)、邓小平爷爷是怎样种这棵柏树的?(2)、邓小平爷爷为什么要种这棵柏树?二、读文感悟。1、出示:邓小平爷爷()地种柏树。 师: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仔细读课文,用“——”划出有关句子。然后想一想,“()”里填什么词比较恰当。2、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划。3、全班汇报交流。师:你认为邓小平爷爷()地种柏树,从哪些地方体现出来?(以读为主,引导学生学会读课文,尊重学生个性化的理解。“( )”里可填“起劲、仔细、认真、一丝不苟、小心”等随机进行读文,结合语言文字训练,体会邓小平爷爷积极为祖国绿化作贡献的精神。)(如:找出邓小平爷爷种树的动作词“挖、挑选、移、填、站在、扶正”,同桌伙伴,一人做动作,一人口述植树过程。“移”字可换“放”字比较理解。)4、四人小组讨论:邓小平爷爷为什么种树?他是怎么想的?(结合课前收集的邓小平爷爷的资料理解,体会邓小平爷爷一心为国之心,激发学生参与绿化的热情。)三、拓展活动。1、师:请每个学生对着柏树(课件、图片),说一句你最想说的话,并把它写下来。2、全班交流。3、布置课后植树活动。四、了解学生掌握课文情况。1、出示习题,填上恰当的词语。()的日子()的柏树()的笑容2、指导写“我会写”的字。五、总结课文。 邓小平爷爷用改革开放的政策,带领中国人民走上了富裕的道路。81岁高龄的他,亲手栽下柏树,用实际行动告诉同学们要热爱祖国,绿化祖国。同学们,行动吧!教学反思:
在阅读教学中,经常有这样的现象,无论课文描述的景色怎么迷人,叙述的事情怎么感人,可学生就是无动于衷。其重要原因是学生角色模式的定势,使得他们在阅读课文中多把自己置于文外,语言内容难以引起学生体验,语言情感难以激起学生共鸣。可见,要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必须以有效的方法让学生变旁观者为当事者,变阅读课文为经历生活,变感受人物情感为自我流露情感。从而,最大限度地缩小学生与课文、与文中人物之间的情感差、心理差,以促进学生真心地阅读,真切地体会,真情地感悟,真实地感受。课堂表演让学生进入课文描述的情境之中,通过角色的转换,从而与文中的人物想在一起,以深刻地感受语言的蕴涵,理解语言的意义。课堂表演,十分符合小学语文教学的特点和儿童身心发展规律,是有效促进学生对课文进行全身心感受的有效手段。本案例抓住“移”字,通过表演,学生不仅领悟到“插”和“移”动作不同,而且更深刻地到体会“移”字在表现人物品格方面的作用,也由浅入深地体味了文章用词的精确巧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