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念刘和珍君 学习目标 1、把握课文内容,理清全文线索,把握作者的情感发展脉络;2、提高理解重难句子的含义及其表达作用的能力,学会在语境中解读疑难句;3、体会作者作为革命家的悲愤,激发爱国之情。教学重难点:理清作者的情感发展脉络;深入理解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预习案 一、教材助读 (一)解题——今天学习的《记念刘和珍君》,选自《华盖集续编》。记念,我们现在一般写成“纪念”、“记”与“纪”在这里含义是相同的。 (二)了解时代背景 1、一九二六年,我国的北方还在军阀政府的统治下,掌握政权的是北洋军阀皖系头子段祺瑞。当时占据着东北的奉系军阀在日本帝国主义的支持下向关内进军,遇到了国民军将领冯玉祥的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便公开出面,在三月十二日派军舰掩护奉军军舰驶入天津附近的大沽口,炮击国民军,国民军开炮还击。三月十六日,日本帝国主义纠集英、美、法等八国公使,借口维护一九○一年八国联军与清政府签订的《辛丑条约》,向段祺瑞执政府提出抗议,并组织起新的“八国联军”,准备武力进攻。三月十八日,北京人民在天安门集会抗议,后又到执政府前请愿。段祺瑞竟下令卫队开枪镇压群众,群众死四十七人,伤一百五十余人,造成“三·一八”惨案。刘和珍烈士就是在这次惨案中遇难的。 2、“三·一八”惨案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愤怒。段祺瑞为了推卸罪责,反而污蔑死难群众是“暴徒”。一些走狗文人,如陈西滢等也制造流言,诬陷爱国学生是“受人利用”,被“民众领袖”(指李大钊同志等)盲目地引入“死地”。 3、当时鲁迅先生在北京任教并编辑新文学刊物。面对反动黑暗的统治,他无比愤慨,对爱国的青年学生被残害,他万分哀痛。他不赞成搞徒手请愿,但是在烈士的血痕中,他看到了希望。“三·一八”惨案发生后,他写了好几篇倬念文章,《记念刘和珍君》是其中影响最大的一篇。 第一课时学习要点1.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完成字词训练。2.引导学生理清文章思路,把握作者思想感情发展的脉络。学习过程一、检查预习情况,完成字词训练二、作者及背景三.理清文脉1、分析第一大部分思路(1-2)2、分析第二大部分(3、4、5)思路3、分析第三大部分(6、7)的思路
第二课时一、分析刘和珍形象问:鲁迅笔下的刘和珍有哪些特点?鲁迅为什么称赞她是“真的猛士”?二、理解关键语句的含义学生在深入阅读文本的基础上,可以自行提出。1、真的猛士……?2、惨象……流言……灭亡 3、人类的……徒手第三课时【学习要点】诵读课文解决疑难,鉴赏文章的写作特色,分析概括文章主旨。【学习过程】一、检查复习。二、研习课文,解决疑难先由学生自由提出疑难语句,教师“答记者问”集中作答,或请学生来回答。一般有以下一些问题需要探讨。1、作者为什么一再说“我实在无话可说”“我说不出话来”“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2、“我独在礼堂外徘徊”表现了作者什么感情?
补充阅读杨荫榆的晚节(记念刘和珍君)杨荫榆,在鲁迅笔下,是有名的反角,盖因女师大风潮之故。 《鲁迅全集》注释给她的定性是——“推行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奴化教育的代表人物之一”。多少年来,她一直背负骂名。固然,这骂名是该背的。但这就是杨荫榆的“全人”吗?杨荫榆就只能被钉在历史的耻辱 柱上吗? 且看杨绛先生关于杨荫榆的一段记述: 日寇侵占苏州,……三姑母住在盘门,四邻是小户人家,都深受 敌军的蹂躏。据那里的传闻,三姑母不止一次跑去见日本军官,责备他纵容部下奸淫掳掠。军官就勒令他部下的兵退还他们从三姑母四邻 抢到的财物。街坊上的妇女怕日本兵挨户找‘花姑娘’,都躲到三姑 母家里去。一九三八年一月一日,两个日本兵到三姑母家去,不知用什么话哄她出门,走到一座桥顶上,一个兵就向她开一枪,另一个就 把她抛入河里,他们发现三姑母还在游泳,就连发几枪,看见河水泛 红,才扬长而去。杨绛的三姑母,就是杨荫榆。杨绛的这段记述,是应当视作信史 的。 这段记述,看似平平实实,实则是惊心动魄,使人不禁想起了南京大屠杀的一些场面,想起了南京的难民区。这段史事,发生在 1937年到1938年这段时间里,此时正是日寇气焰万丈之时,而南京大屠杀也正发生在1937年底到1938年初这段时间。想想看,杨荫榆面对的该是一群怎样凶残的兽兵! 杨荫榆,不过一弱女子,面对凶残的日本兽兵,竟能孤身入虎穴, 凛然斥敌,这该需要何等的胆气!为了保护受难的中国姐妹,她自己却惨遭杀害,这是多么可贵的舍己救人的精神!日本兵为什么要杀她?因为她阻碍了日本兵的奸淫掳掠。她的死,与战场上的抗敌牺牲,其实是同等壮烈的。抗日,有各种方式,有拿枪的,有徒手的,有杀敌 的,有斥敌的,杨荫榆的行为,不愧是抗日的英雄行为。我想,即使 是承认她为烈士,也是不过分的——至少在我的心目中是这样。 那么,综观杨荫榆,我想可以这样平心地说,在女师大风潮中, 杨荫榆确实是应该被钉在耻辱柱上的,但在抗战史上,杨荫榆则无疑 是应该被刻在光荣碑上的。功是功,过是过,一清二楚,一点也不用 含糊的。 但在某些人心里,却未必会做如是想,至少他们不大愿意提及杨 荫榆这一闪光的晚节。他们的潜意识是:凡是鲁迅认定的反角,必无是处,此人就该“永世不得翻身”。其实,他们正违反了鲁迅先生关 于识人要识“全人”的教诲。我想,鲁迅若是死在杨荫榆之后,对杨 的英雄行为也是会首肯揄扬的,而不会拿着杨之过去否定杨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