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念刘和珍君鲁迅
第一课时
鲁迅(1881-1936)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和新文学运动的奠基人。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为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且介亭杂文》、《华盖集》、《而已集》、《南腔北调集》等共16本。●他的作品是一部记录着对黑暗的愤懑和对光明渴慕的民族启示录
译书尚未成功,惊闻殒星,中国何人领呐喊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
鲁迅在书房鲁迅和青年谈话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鲁迅逝世“忘记我,管自己的生活!”
民族魂
他用生命的全部光芒,划亮了充塞天地之间的黑暗和寂静。 在他身后,有我们整个民族的血污、苦难、彷徨和觉醒……他走了,他的“呐喊”还回响在我们的耳畔! 他走了,他与“铁屋子”寂寞而韧性的战斗仍在我们的眼前! 他走了,留下了锋芒毕露的匕首和投枪! 他走了,留下了铁骨铮铮的思想和精神!1936年10月19日,中国文坛的一颗巨星陨落了!中华民族伟大的精神界战士倒下了!!覆盖在为他送行的棺柩上的旗帜上的三个大字——民族魂,却永远烙印在我们的心中!
我们称鲁迅为民族魂,是因为: 一,他对封建专制、封建文化作了最无情、最猛烈、最持久的战斗;他深情地拥抱和吸纳了我国古代文化中的优秀部分,使自己不仅是伟大的思想启蒙家,还是博大精深的文化巨人。二,他对苦难深重的愚弱的国民的劣根性作了最透辟、最全面、最震撼人心的剖析。三,他对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被压迫民众寄予了深切的同情,对善良勇敢正直的人民、进步的爱国青年发出了深情的吟唱。 一方面鲁迅用匕首、投枪进行寂寞的韧性的战斗,另一方面,他又用鲜血来滋养自己苦难深重的民族。鲁迅是我们民族的伟大人物,他将永远得到我们的拥护、爱戴、崇仰!
记念刘和珍君纪念性的回忆文章“君”,旧时对人的尊称,不分男女
时代背景
三·一八惨案
1926年3月,张作霖的奉系军阀在日本帝国主义支持下进兵关内,冯玉祥率领的国民军同奉军作战。日本帝国主义公开援助奉军,派军舰驶入大沽口,炮击国民军。国民军开炮还击。日本帝国主义便向当时的北洋军阀段祺瑞执政府提出抗议,又联合英、法、意、荷、比、西等国驻北京公使,借口维护《辛丑条约》,提出种种无理条件,并且在天津附近集中各国军队,准备武力进攻。3月18日,北京人民为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犯我国主权,在天安门前集会抗议,会后到执政府前请愿,段祺瑞执政府竟命令卫兵向请愿群众开枪,并用大刀铁棍追打砍杀,制造了骇人听闻的“三·一八”惨案。刘和珍等人都是在当时遇害的。鲁迅称这一天为“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景背代时
当噩耗传来的时候,鲁迅正在写《无花的蔷薇之二》,他怀着满腔的悲愤,当天晚上就写下了该文的4-9则,揭露控诉反动派的这一暴行,并指出:“这不是一件事的结束,而是一件事的开头。墨写的谎言,决掩不住血写的事实。血债必须用同物偿还。拖欠得愈久,就要付更大的利息。”后来,鲁迅又相继写了《死地》《可惨与可笑》等文。4月1日,写下了著名的《记念刘和珍君》,后收在《华盖集续编》。
三·一八惨案刘和珍刘和珍(1904一1926),女,江西南昌人。刘和珍出生于贫民,自小养成吃苦耐劳,好学上进的品德。1918年秋以优异成绩考入南昌女子师范学校。时值“五四”运动前夕,她受到革命思潮影响。1923年秋来到北京,考入北京女子师范大学英语系。由于她思想进步,成绩优异,善于团结同学,深受同学们的尊敬和信赖,被大家推选为女师大学生自治会主席。1924年11月爆发了驱逐反动校长杨荫榆的著名的“女师大风潮”,刘和珍是主要组织者和参加者。1926年3月18日,她不顾感冒呕吐,带领女师大的学生参加游行示威,在执政府前被军警开枪射击并棒击致死,年仅22岁。
段祺瑞政府
天安门请愿
国民大会
反对八国通牒大示威
清华大学游行示威
对抗
开枪前两分钟
惨案
刘和珍君浩气长存
悼念在“三·一八”惨案遇难的人
李大钊是请愿的领导者之一,被士兵用棍棒打伤。周作人在惨案发生的次日就写下《为三月十八日国务院残杀事件忠告国民军》《对于大残杀的感想》《可哀与可怕》《关于三月十八日的死者》《新中国的女子》等文,愤怒谴责军阀政府的暴行;朱自清先生参加了三一八集会游行,亲眼目睹了血腥一幕,遇难学生的血还洒在他身上。作为屠杀的见证人,3月23日,他愤怒地写了《执政府大屠杀记》,记下了那骇人听闻的暴行;女师大教务长、刘和珍的英文老师林语堂,写了《悼刘和珍杨德群女士》,深切回忆了自己的学生刘和珍;刘半农写诗悼念死难学生,并经赵元任作曲后传唱全城;许多文化名人投入或是高度关注这一事件
“三、一八惨案”后鲁迅的纪念活动:1926、3、18、上午《无花的蔷薇之二》1926、3、24,去女师大瞻仰杨、刘遗容。1926、3、25,追悼会,学生会干部、共产党员程毅志要求鲁迅写纪念文章。《死地》1926、3、26《可惨与可笑》1926、4、1《记念刘和珍君》1926、4、2《空谈》
2007年下学期制作07记念刘和珍君聆听鲁迅的声音
长歌当哭徘徊洗涤桀骜赁屋不惮喋血尸骸立仆转辗攒射屠戮浸渍殒身不恤菲薄踌躇
长歌当哭徘徊菲薄洗涤踌躇桀骜赁屋不惮喋血尸骸立仆转辗攒射屠戮浸渍殒身不恤(páihuái)(dàng)(dí)(fĕi)(chóuchú)(jiéào)(lìn)(dàn)(dié)(hái)(pū)(zhăn)(cuán)(lù)(jìnzì)(yŭnxù)
正字正音给下面红色字注音并解释词义寥落菲薄桀骜(liáo稀少)(fěi微薄)(ào性格倔强)不惮(dàn不怕)喋血(dié流血满地)尸骸(hái尸骨、尸体)(pū立刻倒下)立仆
殒身不恤攒射惩创浸渍绯红屠戮干练长歌当哭(chuāng惩罚、惩治)(zì浸润、渗透)(cuán集中射击)(fēi鲜红,本文应指淡红)(lù屠杀,大批残杀)(gàn既有才能,又有经验)(dàng用写文章代替哭泣)(yǔn牺牲生命也不顾惜)抹杀(mǒ一概不计,完全勾销)Mò抹墙mā抹桌子
理清思路:①交代写作缘由②进一步交代缘由③回忆认识过程④闻听请愿遇难⑤详叙遇难经过⑥总结经验教训⑦热情讴歌赞颂一(1-2):介绍写作缘由(为什么写)二(3-5):叙述生平及遇难经过(记念主体)三(6-7):总结教训,指明意义。整体把握之一:
刘和珍是怎样的一位青年?“然而在这样的生活艰难中”,“毅然”预定全年《莽原》周刊“不为势利所屈,反抗一广有羽翼的校长的学生”参加学潮斗争对母校前途“黯然至于泣下”“欣然前往”执政府前请愿而遭残害“始终微笑,态度温和”向往革命,渴求真理嫉恶如仇、勇于斗争有思想,有远见,责任感强烈敢于斗争、热忱爱国和蔼善良可爱的青年
整体把握之二:纪念刘和珍评述“三·一八“惨案本文的中心内容是什么?(重点)
整体把握之三:文中涉及到了哪些人?作者对他们持什么样的感情?
(刘和珍、杨德群、张静淑、四十余被害的青年、数百死伤者、请愿的群众)爱国青年沉痛哀悼热烈颂扬激励告诫
(当局者、几个所谓学者文人、八国联军、中外的杀人者)反动势力愤怒控诉痛斥
(无恶意的闲人)中间状态的“庸人”失望批评呼唤
除了要悼念在惨案中牺牲的爱国者刘和珍等人外,更深远的意义是在于述评“三·一八”惨案,以此来鼓励生者、激励猛士,揭露敌人,唤醒庸人,评述惨案的教训和意义等。而纪念刘和君正是本文写作目的的切入点。鲁迅先生借记念刘和珍作为切入的角度,笔触涉及了三个方面的对象,即爱国青年、反动势力以及处在中间状态的“庸人”,在对三者的分析中表明了自己的立场、观点和态度。鲁迅先生写作本文的意图是爱国青年反动势力庸人悼念唤醒控诉
整体感知之四:全文的感情基调是什么?悲愤的感情
第二课时
现代文文学作品阅读的高考考点
①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②理解并解释文中重要的句子。①筛选并提取文中的信息。②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③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④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⑤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②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
研讨课文第一、二部分,揣摩重点语句
鉴赏课文问题:1、阅读课文第一、二节,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纪念文章?a、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b、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c、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纪念死者,揭露罪行警醒庸人,勿忘血债激励人们,学习猛士记念的缘由写作目的:悲痛悼念;愤怒揭露;沉痛总结
D、第四部分:“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描述了惨案发生的经过,面对惨案过后的沉默无声的社会现实,作者发出这样的感慨,表达作者的愤懑之情。E、第五部分:“但是,我还有要说的话。”紧接着上面“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作者还是忍不住说话了,接下来是揭露事实真相。欲扬先抑,表达了作者揭露黑暗、记录历史的勇气和责任感。F、第七部分“呜呼,我说不出话,但以此记念刘和珍君。”——文章结尾,哀痛到了极点。
2、既然作者反复强调“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为什么又说“我实在无话可说”?①反动派制造惨案,青年的牺牲,使我悲痛万分艰于呼吸视听;②所谓“文人学者”阴险论调,又使我的悲哀出离愤怒。这样写既揭露了反动政府及其走狗的罪行,又表现了作家的愤怒和悲痛。
3、本文有很强的战斗性,在斗争矛头直指反动势力和反动文人的同时,鲁迅特别提到了“庸人”。“庸人”是些怎样的人?鲁迅为什么很注意他们的存在?政府是凶手,反动文人是帮凶,这是造成社会黑暗的根本原因。那么庸人呢?社会中那些无恶意的闲人,他们的良知并未泯灭,惨案也曾使他们感到悲哀,但他们善于遗忘,善于麻木自己的精神,偷生在这黑暗的世界;对于他们,革命者的牺牲的惨痛最后只会成为饭后的谈资。非人间依然能维持,在于庸人太多。拯救中国首先要改变庸人大众的麻木的灵魂,鲁迅认定自己的使命就是拯救愚弱的国民的灵魂,唤起民众。
4、而此后几个所谓文人学者的阴险的论调,尤使我觉得悲哀。我已经出离愤怒了。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以我的最大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使它们快意于我的苦痛,就将这作为后死者的菲薄的祭品,奉献于逝者的灵前。“尤”,副词,更加,惨案已使鲁迅感到悲哀,但也许流言家的无耻才真正使鲁迅奋起反击。“出离悲愤”,愤怒到极点,甚至超出极限,无法忍受了。“深味”,深深地体味。
浓黑的悲凉快意于我的苦痛“悲凉”可感而不可视,“浓黑”则是形象化、可视化的词,将抽象化的东西形象化,使“悲凉”可感可触可视,衬托出极度的悲惨和冰凉。“快意”:感到痛快。警告反动派别高兴得太早,血债必将血偿!
菲薄的祭品奉献未能以更好的方式悼念死者,深感歉意。恭敬地呈现,表示敬意。
这段话有三层含义:1、将更深入地体会并揭露这浓黑的悲凉的“非人间”2、因不能用更好的形式来纪念烈士而深感歉疚;3、警告当局和流言家,不要因为肆无忌惮地杀人而高兴得太早,血债一定要血偿。
5、“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为什么说是“哀痛者”又是“幸福者?答:“真的猛士”真正勇敢的革命者。“惨淡的人生”指反动派统治下的黑暗现实“直面”:直接面对。“正视”:正眼看,不回避。真正的勇敢的革命者,能直接面对着反动派统治下悲惨凄凉的黑暗现实进行英勇斗争。他们因能真正看到“惨淡的人生”和“淋漓的鲜血”这样的黑暗现实而承受超出常人的哀痛。而正是因为只有他们能真正看到黑暗现实并为推翻它、创造幸福的人生而奋斗,他们又是幸福的。这句话是对真正革命者的热情讴歌,也是作者对自己提出的要求,亦是立在庸人面前的一面镜子。
一(1-2):介绍写作缘由(为什么写)1、记念烈士2、警醒庸人小结:3、控诉罪行
研讨课文第三四五部分,揣摩重点语句
想一想???作者先肯定刘和珍是“我的学生“,接着又否定刘和珍“是我的学生”,这是否矛盾?为什么?不矛盾。对同一事物或问题,考虑的结果不同,会有不同的甚至相反的看法和结论。肯定是从师生关系的角度考虑,否定是从革命精神的角度考虑,而“苟活到现在的我”是作者的自谦之词。表达了作者对刘和珍由衷的敬意和深沉的自责。
二、品味语言:第四节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1、把“惨象”与“流言”对举,是什么意思?“惨象”,即大屠杀,足见反动派的残忍;“流言”,即御用文人的舆论,比刀枪更让人心悸,足见走狗文人的下劣无耻。有形的刀枪,加上无形的刀枪,一武一文,就构成了中国式的专制统治、中国式的白色恐怖。
2.文中“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中的“缘由”是什么?“惨象“:长期镇压,不敢说话。“流言“:不断诽谤,无法说话。中国式的专制统治——有形的刀枪(血腥的镇压)加上无形的刀枪(思想的愚弄蒙蔽),正是这野蛮而严密的专制统治,使得我们的民族逐渐消亡,以致不能反抗、不知反抗。
“有些民族因为叫苦无用,连苦也不叫了,他们便成为沉默的民族,渐渐更加衰颓下去……至于富有反抗性的民族,因为叫苦无用,他便觉悟起来,由哀音而变为怒吼”。——鲁迅《革命时代的文学》黑暗统治和反动言论的两种结果:
3、最后一句是什么复句?两个“沉默”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选择关系的复句。两种沉默,一种是暴风雨前的沉默,一种是走向灭亡的沉默。1、对“后死者”的呼唤、激励2、对反动派的警告
总结第四部分初闻噩耗,惊诧怀疑揭露敌人超出想象的凶残下劣抒发悲愤之情,发出战斗号召
我没有亲见;听说,她,刘和珍君,那时是欣然前往的。自然,请愿而已,稍有人心者,谁也不会料到有这样的罗网。但竟在执政府前中弹了,从背部入,斜穿心肺,已是致命的创伤,只是没有便死。同去的张静淑君想扶起她,中了四弹,其一是手枪,立仆;同去的杨德群君又想去扶起她,也被击,弹从左肩入,穿胸偏右出,也立仆。但她还能坐起来,一个兵在她头部及胸部猛击两棍,于是死掉了。难句理解:第五节
特写烈士遇难经过的用意是什么?回答:刘当时中弹,是“弹从背入”,可见并不是与军警面对面地搏斗,证明她完全是无辜的,她不是什么“暴徒”,倒是执政府卫队的卑鄙。手枪是军官使用的,证明这次屠杀是有人指挥的,事前筹划好的。这些铁的事实,有力地戳穿了段政府对死难者所横加的种种罪名。执政府的暴虐不言自明,驳“暴徒”一说“欣然前往”使“受人利用”的流言不攻自破
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深入理解
这惊心动魄的伟大指上文的“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1、“赞颂说”—赞颂刘和珍等人的沉勇友爱、临危不惧。2、“反语说”—讽刺执政府对爱国青年的攒射,与下文的反语一致。
文明伟绩武功反语,讽刺了中外反动者对自己的暴力行径沾沾自喜的丑恶嘴脸。
研讨课文第六、七部分,揣摩重点语句
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深入理解
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把什么比成了什么?煤的形成有什么特点?人类血战前行的历史有什么特点?
1、比喻。2、把“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比作煤的形成过程。3、付出的代价大,收效很小。4、历史的每一小步前进,都是建立在人类大量的流血牺牲的基础上的。
鲁迅先生对请愿的态度:不赞成徒手请愿,不赞成用青年的生命,去换取寥寥的意义。那么鲁迅先生赞成什么呢?思考
“改革自然常不免于流血,但流血非即等于改革。血的应用,正如金钱一般,吝啬固然是不行的,浪费也大大的失算”。“但愿这样的请愿,从此停止就好”。
“以血的洪流淹死一个敌人,以同胞的尸体填满一个缺陷,已经是陈腐的话了。从新的、战术的眼光看起来,这是多么大的损失。”
鲁迅的看法:应积聚革命的力量,以有限的代价去换取更大的胜利。
文中引用陶渊明的诗的用意:烈士的死能够得到“亲族、师友、爱人”的悲悼“这也就够了”,因徒手请愿而流血是不值得的,但既然流了血,就一定会产生影响,尽管影响不大,烈士的鲜血不会白流,死者与青山同在万古常青,人们会永远纪念死者,记住惨案的教训,从而下定决心投入战斗。
“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这一段中有两层意思:一般的民众,会从中国女子的英勇斗争,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中,多少看到一些改变黑暗现实的希望;真正的革命者,将因受到激励而更加奋勇前进。难句理解:
本文中心内容是评述“三一八”惨案。他愤怒地控诉()痛斥(),无比沉痛地悼念(),奉献他的(),并真诚地告诫爱国青年要注意(),也赞颂了爱国青年的勇毅,激励人们()奋然而前行反动政府杀害爱国青年的暴行走狗文人卑劣无耻的无耻的流言刘和珍等遇难爱国青年悲哀与尊敬斗争方式内容总结
长歌当哭控诉卑劣之徒热血为证鼓舞奋勇之士万古长存
民族魂惊闻殒星,中国何人领呐喊译书尚未成功,译书尚未成功,惊闻陨星,中国何人领呐喊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
再见
自题小像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自嘲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语言特点一:反复诉说,意味深远二:连用虚词,表意丰富三:爱恨悲喜,巧妙交织文化巨人鲁迅杂文的深刻性
一个苦难的民族需要什么样的人?
郁达夫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因()的一死,使人自觉出了民族的尚可以有为,也因()之一死,使人家看出了中国还是奴隶性很浓厚的半绝望的国家。()的灵柩,在夜阴里被埋入浅土中去了;西天角却出现了一片微红的新月。鲁迅鲁迅鲁迅《怀鲁迅》
鲁迅的魅力清醒的孤独的深刻的悲凉的力量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