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忘却的记念》【导学】[作者简介]鲁迅(1881~1936),原名__________,字________,浙江省绍兴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新文化运动的旗手。1930年,他与共产党人在上海共同创建了进步文化团体——“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他是当时反对国民党反对派文化围剿的主将。鲁迅的作品有:第一部白话文小说《________》,小说集:《________》、《________》、《故事新编》;散文集《________》;散文诗集《野草》;以及多本杂文集,如《坟》、《南腔北调集》、《二心集》。他的笔像匕首,像投枪,一如他的人生:耿介、正直、嫉恶如仇。[课文理解及思路](1)中心思想:文章通过对白莽、________等五位烈士的追忆,抒发了对烈士们________和怀念的深情,愤怒地揭示了反动派的凶残与卑劣,预示光明终将战胜黑暗,激励人们化悲痛为力量,踏着烈士的血迹前进。(2)线索:“________”这根红线贯穿始终。(3)内容结构:(一)说明________,回忆________。(二)回忆与________的交往,顺带写________。(三)简述左联成立后对白莽新的了解及白莽柔石的被捕,这是全文的________段。(四)记叙柔石等烈士的________、________的经过及作者悲愤的心情。这是全文的重点。(五)抒发悲愤心情,揭露社会黑暗,表达革命必胜的坚强信念。[文体知识]本文选自《________》。这是一篇以________为主,又与________、议论相结合的悼念性的散文(是一篇抒情叙事散文)。[写作特点](1)记叙、议论、________的完美结合。 (2)段落联系紧密,线索明晰,首尾呼应,详略得当。(3) 在选材上,以________为重点,白莽次之,兼及另外三位烈士。其中又以他们被害的事件为中心,连带写他们一系列革命活动。【课课练】一、基础知识1.给下列字注音并解释竦(): 孺():偈(): 赎():2.解释下列词语:郑重其事:永诀: 延口残喘: 明珠投暗:情随事迁:涅槃:3.本文选自《》。这是一篇抒情叙事。1933年2月7日至8日,在“左联”五位烈士遇害两周年的日子里,鲁迅先生撰写了这篇纪念文章。“左联”五位烈士是、、、、。4.《为了忘却的纪念》这篇文章的标题是个短语,中心词是
,表面上看两者意思是相反的,两者意义有矛盾,但实际上作者在这标题上寄予着深刻的含义。标题的含义是5.鲁迅,原名,字,中国现代伟大的家、家、家。鲁迅的作品有:小说集《》、《》、《故事新编》;散文集《》;散文诗集《》;以及多本杂文集,如《》、《》、《》。(写出三本)6.下列各字的读音是“惴”、“揣”、“喘”、“湍”、“瑞”;请你为这几个字各组一词、、、、;7.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每一个革命青年将来都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对社会主义革命事业有贡献的人。B.每一个革命青年都希望将来自己成为一个对社会主义革命事业有贡献的人。C.每一个革命青年都希望将来把自己成为一个对社会主义革命事业有贡献的人。D.每一个革命青年都希望将来自己被成为一个对社会主义革命事业有贡献的人。8.文中写作者翻检白莽书信和文稿一无所得,只偶然发现了他的一首译诗:“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作者引出这首诗的目的是()A.聊以慰藉,寄托哀思B.赞扬白莽的献身精神C.扩展题材,丰富内容D.A项+B项9.课文中引用了三个典故,作者使用它们的目的各是什么?A.抨击国民党反动派杀人如麻的罪行B.突出柔石性格中“硬”与“迂”的特点C.表现作者悲愤的心情D.表明作者保存自己以利再战的战法E.揭露国民党反动派黑暗腐朽的统治。a.关于方孝儒的典故()b.关于高僧坐化的典故()c.关于向子期的典故()10.给下列句子加上标点符号(1)他悲愤的对我说他的母亲双眼已经失明了要他多住几天他怎么能够就走呢(2)鲁迅在呐喊故乡中说了这样一句话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来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变成了路11.鲁迅先生发表这篇文章距今近70年,文中有些说法在现代口语中已经发生了变化。请用现代口语改写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1)于是另外约定了几个同意的青年,设立朝华社。()(2)我的决不邀投稿者相见,其实也不完全因为谦虚,其中含着省事的分子也不少。()(3)这大约就是林莽先生说的“又一次的被了捕”的那一次。()12.说出下列加点字作用:(1)两年前的此时,………当时上海的报章都不敢载这件事,或者也许是不愿,或不屑载这件事,只在《文艺新闻》上有一点隐约其辞的文章。(2)夜里,我将译文和原文粗粗的对了一遍,知道除几处误译之外,还有一个故意的曲译。他像是不喜欢“国民诗人”这个字的,都改成“民众诗人”了。(3)天气愈冷了,我不知道柔石在那里有被褥不?我们是有的。洋铁碗可曾收到没有?……但忽然得到一个可靠的消息,说柔石和其他二十三人,已于二月七日夜或八日晨,在龙华警备司令部被枪毙了,他的身上中了十弹。原来如此!……13.认真阅读下列语段,根据要求回答相应的问题:(1
)我早已想写一点文字,来记念几个青年的作家。这并非为了别的,只因为两年以来,悲愤总时时来袭击我的心,至今没有停止,我很想借此算是竦身一摇,将悲哀摆脱,给自己轻松一下,照直说,就是我倒要将他们忘却了。为什么不说“将悲愤摆脱”,而说“将悲哀摆脱”?(2)不是年青的为年老的写纪念,………,再说他们的时候的。本段具有什么含义?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二、阅读分析阅读下文,回答问题。然而柔石自己没有钱,他借了两百多块钱来做印本。除买纸之外,大部分的稿子和杂务都是归他做,如跑印刷局,制图,校字之类。可是往往不如意,说起来皱着眉头。看他旧作品,都很有悲观的气息,但实际上并不然,他相信人们是好的。我有时谈到人会怎样的骗人,怎样的卖友,怎样的吮血,他就前额亮晶晶的,惊疑地圆睁了近视的眼睛,抗议道,“会这样的么?——不至于此罢?……”不过朝花社不久就倒闭了,我也不想说清其中的原因,总之是柔石的理想的头,先碰了一个大钉子,力气固然白化,此外还得去借一百块钱来付纸账。后来他对于我那“甲(人的心地险恶难测)”说的怀疑减少了,有时也叹息道,“真会这样的么?……”但是,他仍然相信人们是好的。他于是一面将自己所应得的朝花社的残书送到明日书店和光华书局去,希望还能够收回几文钱,一面就拼命的译书,准备还借款,这就是卖给商务印书馆的《丹麦短篇小说集》和高尔基作的长篇小说《阿尔泰莫诺夫之事业》。但我想,这些译稿,也许去年已被兵火烧掉了。他的迂渐渐的改变起来,终于也敢和女性的同乡或朋友一同去走路了,但那距离,却至少总有三四尺的。这方法很不好,有时我在路上遇见他,只要在相距三四尺前后或左右有一个年青漂亮的女人,我便会疑心就是他的朋友。但他和我一同走路的时候,可就走得近了。简直是扶住我,因为怕我被汽车或电车撞死;我这面也为他近视而又要照顾别人担心,大家都仓皇失措的愁一路。所以倘不是万不得已,我是不大和他一同出去的,我实在看得他吃力,因而自己也吃力。无论从旧道德,从新道德,只要是损己利人的,他就挑选上,自己背起来。他终于决定地改变了,有一回,曾经明白的告诉我,此后应该转换作品的内容和形式。我说:这怕难罢,譬如使惯了刀的,这回要他耍棍。怎么能行呢?他简洁的答道:只要学起来!他说的并不是空话,真也在从新学起来了,其时他曾经带了一个朋友来访我,那就是冯铿女士。谈了一些天,我对于她终于很隔膜,我疑心她有点罗曼谛克,乙(做事急于求成);我又疑心柔石的近来要做大部的小说,是发源于她的主张的。但我又疑心我自己,也许是柔石的先前的丙(比喻处理事情或说话果断坚决,毫不犹豫)的回答。正中了我那其实是偷懒的主张的伤疤,所以不自觉地迁怒到她的身上去了。——我其实也并不比我所怕见的神经过敏而自尊的文学青年高明。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吮血隔膜譬如耍棍A.shǔnmópìshuǎB.yǔnmópìshuǎC.yǔnmúbìshuǎD.shǔnmúbìshuǎ2.根据括号中的解释写出相应的成语。甲处应填的成语是:乙处应填的成语是:
丙处应填的成语是:3.仔细阅读(1)(2)(3)(4)节,把作者为了表现柔石“无论从旧道德,从新道德,只要是损己利人的,他就挑选上,自己背起来。”这种高尚品格所选用的材料找出来。从这些材料中可以看出柔石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材料:柔石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4.“无论从旧道德,从新道德,只要是损己利人的,他就挑选上,自己背起来。”这句话在表达方式上属哪一种?“旧道德”、“新道德”各指什么?选择正确的一项()A.描写。“旧道德”是指中国人民传统的勤劳、朴实、与人为善的美德。“新道德”是指柔石为中国革命的献身精神。B.抒情。“旧道德”是指中国人民传统的勤劳、朴实、与人为善的美德。“新道德”是指柔石为中国革命的献身精神。C.议论。“旧道德”是指中国人民传统的勤劳、朴实、与人为善的美德。“新道德”是指柔石为中国革命的献身精神。D.说明。“旧道德”是指中国人民传统的勤劳、朴实、与人为善的美德。“新道德”是指柔石为中国革命的献身精神。5.“他说的并不是空话,真也在从新学起来”中他学起什么来了?从中可见柔石具有精神。6.第7节中“也许是柔石的先前的丙(比喻处理事情或说话果断坚决,毫不犹豫)的回答。正中了我那其实是偷懒的主张的伤疤,所以不自觉地迁怒到她的身上去了。”这里的“回答”指什么内容?“偷懒的主张”这里的“主张”又指什么内容?
[作者简介]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省绍兴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新文化运动的旗手。1930年,他与共产党人在上海共同创建了进步文化团体——“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他是当时反对国民党反对派文化围剿的主将。鲁迅的作品有:第一部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以及多本杂文集,如《坟》、《南腔北调集》、《二心集》。他的笔像匕首,像投枪,一如他的人生:耿介、正直、嫉恶如仇。[写作背景]1933年2月7日至8日,在“左联”五位烈士遇害两周年的日子里,鲁迅先生撰写了这篇纪念文章。写作目的有对反动派残暴罪行的控诉和揭露,有对烈士英勇精神的赞颂,更有自己情感的抒发。[课文理解及思路](1)中心思想:文章通过对白莽、柔石等五位烈士的追忆,抒发了对烈士们无限崇敬和怀念的深情,愤怒地揭示了反动派的凶残与卑劣,预示光明终将战胜黑暗,激励人们化悲痛为力量,踏着烈士的血迹前进。(2)线索:“悼念烈士”这根红线贯穿始终。(3)内容结构:(一)说明写作目的,回忆与白莽的三次见面。(二)回忆与柔石的交往,顺带写冯铿。(三)简述左联成立后对白莽新的了解及白莽柔石的被捕,这是全文的过渡段。(四)记叙柔石等烈士的被捕、遇害的经过及作者悲愤的心情。这是全文的重点。(五)抒发悲愤心情,揭露社会黑暗,表达革命必胜的坚强信念。[文体知识]本文选自《南腔北调集》。这是一篇以记叙为主,又与抒情、议论相结合的悼念性的散文(是一篇抒情叙事散文)。[写作特点](1)记叙、议论、抒情的完美结合。 (2)段落联系紧密,线索明晰,首尾呼应,详略得当。(3) 在选材上,以柔石为重点,白莽次之,兼及另外三位烈士。其中又以他们被害的事件为中心,连带写他们一系列革命活动。【课课练】第一课:《为了忘却的纪念》答案一、基础知识1.竦(sǒng):通“耸” 孺(rú)小孩子 偈(jì):佛经中的唱词 赎(shú):用财物把抵押品换回2.郑重其事:对事情的态度严肃认真。 永诀:永别。 延口残喘:延长一口残存的呼吸,意为努力挣扎着勉强活下去。 明珠投暗:比喻怀才不遇。这里比喻好东西落到坏人手里情随事迁:心情随着事情的变化而变化。涅槃:佛教用语,梵文音译,意思是寂灭、解脱,指佛和高僧的逝世,也叫圆寂,指佛教所信奉的超脱生死的最高境界。3.《南腔北调集》散文柔石白莽冯铿李伟森胡也频4.偏正纪念将由战友牺
牲带来的无比悲痛暂时搁置一边,化悲痛为力量,以更有效的战斗来纪念死者。5.周树人豫才文学家革命家思想家《呐喊》《彷徨》《朝花夕拾》《野草》《坟》《二心集》《且介亭杂文》6.zhuìchuàichuǎntuānruì惴惴揣一脚喘气湍急瑞雪7.B8.D9.a.Bb.ADc.E10.(1)他悲愤的对我说,他的母亲双眼已经失明了,要他多住几天,他怎么能够就走呢?(2)鲁迅在《呐喊·故乡》中说了这样一句话:“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来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变成了路。”11.(1)志同道合(2)成分或因素(3)被捕了。12.(1)“不敢”、“不愿”、“不屑”、“隐约其辞”四个词概括了当时所有报刊在白色恐怖下的不同态度。“不敢”是指进步报刊摄于反动派的淫威,想登而不能登;“不愿”是指持中立态度的报刊明哲保身,害怕惹事生非;“不屑”是指反动报刊认为不值得登,与反动派一鼻孔出气;而《文艺新闻》是“左联”领导的一个半公开性质的文艺周刊,如果明白直说,会徒然失去一个宣传阵地,所以只能有一点“隐约其辞”的文章。(2)“误译”是不懂而译错;“曲译”是有意而为之。故意的曲译,从思想性出发,突出人民性。(3)原来柔石他们早就死了,死的又那样惨烈,原来敌人竟会下劣凶残到这地步!政府竟会这样对待象柔石这样的青年!所有这些,不能尽述的千言万语,都包含在这寥寥四字及省略号里了。13.(1)“悲愤”有两面,悲哀和愤怒,鲁迅要摆脱的只是悲哀,血海深仇则不能忘却。(2)“夜”喻指国民党反动派统治的漫漫长夜,“路”指与反动统治进行不屈斗争的革命之路。这句话深刻地指出了黑暗统治暂时仍将继续,革命者的斗争的道路是漫长的、曲折的。因而作者表达了要化悲痛为力量的心愿,也表达了对反动派必然灭亡,人民革命斗争必胜的坚强信念。一、阅读分析1.A2.人心惟危急于事功斩钉截铁3.材料:硬气表现在:(1)设立朝花社需要本钱,柔石没有钱就向人借,出书出画册,要做许多事,大部分稿子和杂务都归他做。(2)朝花社倒闭,他一面借钱付纸帐,一面又拼命译书,准备还借款。迂表现在:“人心惟危”说,相信人们是好的。性格特点是硬气和迂4.C5.学起:转换作品的内容和形式具有进取精神,好学踏实6.“回答”指“只要学起来!”“主张”指“使惯了刀的,这回要他耍棍,怎么能行呢?”二、扩展迁移1.惮:dàn恤:xù2.惮:害怕是:这3.“干练”的近义词:干脆“百折不回”的反义词是“临阵脱逃”4.“竟”表示:出乎人们意料之外,说明作者对当局的凶残、流言家的下劣的极度愤怒和对临难女性的敬佩。5.B6.事实为7.Bw.w.w.k.s.5.u.c.o.mwww.ks5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