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备人贺亚莉上课时间课时课题 7一匹出色的马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8个字,理解生字组成的新词。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妹妹前后的变化。3.理解课文内容,学会独立、坚强地面对生活。4.通过读读比比,初步领会一匹马带给妹妹的两种不同的生活态度。教学重点:1.识字、写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一边读一边积累生动的语言。教学难点:比一比,理解课文内容,学会乐观、坚强地面对生活。课前准备:课时安排:教学过程:教学方案个人复备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板书:一匹出色的马)2﹒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生质疑:为什么说是“一匹出色的马”?3﹒导入:让我们看看是这匹马是指什么?怎么“出色”了?(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初读课文,提出自读要求。(课件出示)(1)看看这篇短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2.检查自读情况,疏通字词障碍。(1)出示生字:(课件出示)
pǐbōwénxiànɡjǐnɡliànqiúshě匹波纹像景恋求舍“纹、恋”前鼻音,“像、景”后鼻音,“舍”翘舌音。自由练读;指名读,相机指导;再指名读;齐读。 开火车。按照小组快速念出老师出示的生字。让全体学生兴奋起来。(2)认读本课新词:(课件出示)郊外泛起葱绿柔软绿毯异常一株骑马跨上同桌互读。检查评价。谁能大胆、响亮地读给大家听?指生读。(3)多音字。(课件出示)散sàn(散步)舍shè(宿舍)sǎn(松散)shě(舍己为人)选择正确的读音填空。①吃过晚饭,我们一家人一起出去散()步。②我喜欢四肢全伸开,松散()地躺在大床上。③我们宿舍()住着六个人。④我们要学习雷锋那种舍()己为人的精神。3.读课文,把这些字词带入文中读一读,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教师提问:(1)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一家人出去散步,妹妹累了让爸爸妈妈抱,爸爸给了妹妹一根柳枝,当马骑回家去。)(2)“一匹出色的马”是文中具体指什么?(一根柳枝)(三)指导写字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乐观、坚强的小妹,还认识了许多生字朋友,下节课,我们再一起学习课文讲了什么。第二课时(一)复习生字,质疑导入。1.检查认读生字词。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大家知道了这匹马其实是一根柳条,这节课我们研究为什么说它“出色”,从而体会妹妹的变化。
(二)自读自悟,合作探究。1.读课文想想这匹马是怎么神奇地使妹妹飞快地跑回家的。2.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相机引导。哪些自然段时写一家人散步的情景,哪些自然段写妹妹央求爸爸妈妈抱的情景,哪些自然段又是写妹妹高兴地自己跑回家的情景。(三)交流感悟,品味语言。围绕“这匹马怎么神奇了,妹妹的变化”开展教学。根据学生的发言,相机指导学生学习、朗读、理解课文。1.哪些自然段时写一家人散步的情景?看到了哪些美景?谁愿意起来把你的学习体会和大家交流交流。(1)写一家人散步,我是从课文的第1、2、3自然段中读到的。(2)请同学们自由读2、3自然段,找出描写郊外景色优美的句子。(3)指名学生起来读句子。学生读句子时,教师相机出示下面句子,指导朗读。(课件出示)A.“河水碧绿碧绿的,微风吹过,泛起层层波纹。”①自由读,边读边想象画面,读出河水的美。②“碧绿碧绿”就是()的意思,类似的词语还有很多,我会仿写:③仿写句子:一阵清风吹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路的一边是田野,葱葱绿绿的,非常可爱,像一片柔软的绿毯。”①这句话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比作()。C.朗读指导:用舒缓、轻柔的语气读出郊外景色的美好。(4)看到这样的美景,全家人都陶醉了,从哪里看出来?(课件出示)“我们一边看,一边走,路已经走了不少,却还恋恋不舍,不想回去。”谁会用下面的句式说话,“一边…一边…”表示两个动作同时进行。2.哪些自然段时写妹妹央求爸爸妈妈抱抱她?妈妈爸爸怎么做的?(1)我是从课文的第4--6自然段中读到的。(2)指名学生起来读句子。学生读,教师出示下面的句子:(课件出示)A.妈妈摇摇头,回答说:“不行啊,我也很累,抱不动你了。”
B.爸爸从路旁一株柳树下,拾起一根又长又细的枝条,把它递给了妹妹。说:“这是一匹出色的马,你走不动了,就骑着它回家吧!”大家自由读读这几句话,看看你读懂了什么?学生自由读句子,回答老师的提问。①你认为爸爸妈妈为什么拒绝妹妹的请求?②“一匹出色的马”其实是一根________。(柳枝)(3)教师根据学生回答进行评价,指导读好句子。3.学习第7自然段(1)出示:“妹妹高兴地跨上马,蹦蹦跳跳地奔向前去。”“我早回来啦!”从这一句,你读出了什么?(2)指导朗读:用高兴的语气读出妹妹的坚强、乐观。(四)回归题目,总结升华1.分角色朗读课文,尽量感情朗读。2.为什么说“这是一匹出色的马”?(五)小结全文。通过妹妹前后变化的比较,我们懂得了生活中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乐观面对,学会独立、坚强和自信地面对眼前的一切。板书设计教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