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15 屈原列传(节选)优化设计 大纲人教版第6册
加入VIP免费下载

高中语文 15 屈原列传(节选)优化设计 大纲人教版第6册

ID:838589

大小:154 KB

页数:12页

时间:2022-02-24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15屈原列传(节选)1通假字“离骚”者,犹离忧也离,通“罹”,遭受。靡不毕见见,通“现”。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指,通“旨”。自疏濯淖污泥之中濯,通“浊”。屈平既绌绌,通“黜”。亡走赵,赵不内内,通“纳”。厚币委质事楚质,通“贽”。被发行吟泽畔被,通“披”。2古今异义奈何绝秦欢古义:怎么,为什么;今义:对付,处置。颜色憔悴古义:脸色;今义:指色彩。形容枯槁古义:形体容貌;今义:对人或事物的形状或性质加以描绘。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古义:指言语举动适度得体;今义:不慌不忙、镇定自若的样子。3文言实词属伐疏 迁弹矫4词类活用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祖:模仿,效法。名词→动词名词→状语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短:诋毁。形容词→动词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存:使……存;兴:使……兴。使动用法5特殊句式判断句被动句6常见虚词乎 也以1课文记叙了与屈原有关的几件大事,并把屈原个人的遭遇同楚国的命运紧密地连在一起,其用意是什么?提示几件大事:第一,受骗绝齐;第二,兵败丹、淅;第三,复释张仪;第四,诸侯击楚;第五,赴秦身死;第六,为秦所灭。屈原个人的遭遇同祖国的命运息息相关。2课文记叙了屈原与渔父的对话,理解其作用以及蕴涵的作者的感情。提示体会屈原愤世嫉俗的心情和对待人生的态度,体会作者流露出的那种愤慨惋惜之情。渔父和屈原的对话,代表两种不同的人生哲学、两种不同的品格操守、两种不同的政治取向,渔父认为对人生、对世事都不要太认真、太执著,最好是得过且过、随遇而安,即篇中所谓的随流扬波、与世推移,至于“举世浑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则是大可不必的。屈原反对这种人生哲学,认为绝对不能随波逐流,绝对不能同流合污,宁可葬身鱼腹也要保持自己志洁行廉的人格。司马迁把鱼父和屈原的观点两相比照,是对屈原人格的赞扬和景仰,其中也表露出对黑暗势力的强烈愤慨和对屈原同情惋惜之情。1解释语句中“者”的含义和用法。A.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B.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C.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D.旁皆大松,曲者如盖E.今者项庄拔剑舞F.陈胜者,阳城人也G.此数者,用兵之患也H.客如来见者,吾必唾其面I.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J.言之,貌若甚戚者K.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L.王者之事毕矣答案A.指示代词,这样。B、C、D、L皆为特指代词,……的原因;……的人;……的松;……的。E、F、G、H、I皆虚化为结构助词,放在词语或句子后表提顿,提顿时间词;提顿主语;提顿数词,……种;提顿假设分句,……的话;标志后置定语;J.结构助词,与“如、若”配合,表比喻,像……的样子。K.语气助词,表决断,相当于“的”。2解释语句中“焉”的含义与用法。①永之人争奔走焉②余收尔骨焉③且焉置土石④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⑤谨食之,时而献焉⑥就有道而正焉⑦焉有君子而可以货取乎⑧如乐作焉⑨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⑩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今其室十无一焉强与弱奚其择焉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又或有记载而语焉不详万钟于我何加焉答案①②③皆为兼词。①于是,为这事;②到那里;③于何,在哪里。④⑤⑥皆为代词。④之,代《捕蛇者说》;⑤代蛇;⑥代自己。⑦疑问代词,哪。⑧⑨皆结构助词,同“然”,与“若”配合,表比喻,……似的;词尾,地。⑩语气助词,用于句中,舒缓语气,啊。皆为语气助词,用于句末。表决断,的;表已然,了;表疑问,呢。语气助词,不译;语气助词,呢。同步阅读阅读下文,完成1~4题。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而至此?”屈原曰:“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曰:“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其糟而啜其醨?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乃作《怀沙》之赋。于是怀石,遂自投汨罗以死。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屈原至于江滨B.颜色憔悴C.形容枯槁D.而能与世推移解析A.至于:古,来到;今,表示提出另一话题,用在下文开头。B.颜色:古,脸色;今,色彩。C.形容:古,形体和容貌,名词;今,描述。 答案D2分别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是()A.“见”和“于”相同,“乃”和“遂”也相同。B.“见”和“于”相同,“乃”和“遂”不同。C.“见”和“于”不同,“乃”和“遂”相同。D.“见”和“于”不同,“乃”和“遂”也不同。解析“见”“于”均是介词,表被动,相当于“被”。“乃”“逆”均是连词,相当于“于是”。答案A3下列各个句子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A.举世混浊而我独清——整个社会都污浊,为什么我独自头脑清醒。B.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为什么不顺应潮流去推波助澜呢?C.何故怀瑾握瑜——为什么要特意保持美玉一样高洁的品德?D.新沐者必弹冠——刚洗完头发的人一定要弹去帽子上的灰尘。解析A.应为整个社会都污浊,只有我清净。答案A4对这段文字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段文字写的是屈原愤而自沉汨罗江的经过,其中着重记叙了他“行吟泽畔”时与渔父的两次对话。B.屈原与渔父的第一次对话形象地揭示出屈原的悲剧是时代的悲剧:“举世混浊”,“众人皆醉”,“清”者“醒”者必然遭到厄运。C.屈原与渔父的第二次对话形象地突出了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宁愿以死来报效祖国,决不同流合污,苟且偷生。D.文中两问两答是一段精辟的人生哲理的议论,形象地展现了屈原的精神世界。解析这段文字的重点是交代屈原沉江的原因。答案A延伸阅读一、阅读下文,完成1~5题。商君者,卫之诸庶孽公子也,名鞅,姓公孙氏。鞅少好刑名之学,事魏相公叔痤为中庶子。公叔痤既死,公孙鞅闻秦孝公下令国中求贤者,将修穆公之业,东复侵地,乃遂西秦,因孝公宠臣景监以求见孝公。公与语,不自知膝之前于席也。语数日不厌。景监曰:“子何以中吾君,吾君之欢甚也?”鞅曰:“吾说公以帝王之道比三代,而君曰:‘久远,吾不能待。且贤君者,各及其身显名天下,安能邑邑(同“悒悒”,不舒畅)待数十百年以成帝王乎?’故吾以强国之术说君,君大悦之耳。”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令民为什伍,而相收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匿奸者与降敌同罚。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 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己,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令行于民期年,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不便者以千数。于是太子犯法。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将法太子。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明日,秦人皆趋令。秦民初言令不便者有来言令便者,卫鞅曰:“此皆乱化之民也。”尽迁之边城。其后民莫敢议令。卫鞅说孝公伐魏,孝公以为然,使卫鞅将而伐魏。魏使公子卬将而击之。军既相距,卫鞅遗魏将公子卬书曰:“吾始与公子欢,今俱为两国将,不忍相攻,可与公子面相见,盟,乐饮而罢兵,以安秦魏。”魏公子卬以为然。会盟已,饮,而卫鞅伏甲士而袭虏公子卬,因攻其军,尽破之以归秦。秦孝公卒,太子立。公子虔之徒告商君欲反,发人捕商君。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曰:“莫如商君反者!”遂灭商君之家。(节选自《史记·商君列传》)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语数日不厌厌:讨厌、厌恶。B.军既相距距:通“拒”,相距对峙。C.吾始与公子欢欢:友好,交好。D.民怪之,莫敢徙怪:感到奇怪。解析A.厌:满足。答案A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B.C.D.解析B项两个“之”都是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起取消句子的独立性的作用。A项前一个“因”是介词,作“通过”讲;后一个“因”是副词,作“趁机”讲。C项前一个“者”是助词,起提顿语气的作用;后一个“者”是代词,译为“……的人”。D项前一个“以”是连词,表顺承,不译;后一个“以”也是连词,表目的,译为“来”。答案B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商鞅“刻薄”的一组是()①故吾以强国之术说君,君大悦之耳②不告奸者腰斩,匿奸者与降敌同罚③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④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⑤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⑥卫鞅曰:“此皆乱化之民也。”尽迁之边城A.①②③⑤B.②③④⑥C.②③⑤⑥D.③④⑤⑥ 解析①句说明商鞅善于揣摩君王的心理,进而迎合,为人圆滑。④句说明商鞅言而有信。答案C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商鞅年轻时就研究刑名之学,后来他从魏国到秦国求见孝公,希望一展才能。他在劝说孝公效仿帝王之道无效后,转而劝孝公富国强兵以成霸业,迎合了孝公迫不及待地想显名天下的心理,因而被重用。B.为使法令顺利推行,商鞅采取了不少措施。先是设法表明法令决不虚言,继而又在推行受阻后,将阻挠变法的权贵们严加惩处,从而赢得了百姓们的拥护。C.商鞅率军攻打魏国,遇公子卬抵抗。他在信中假言和平,暗中却埋伏下武士,在宴饮之时袭击并俘虏了公子卬,趁机打败了魏军。D.秦孝公死后,惠王即位,公子虔一伙告发商鞅想造反,派差役捕捉他。秦惠王对他施以车裂的酷刑,并灭了他的全家。解析B.“阻挠变法的权贵们”错,“刑公子虔,黥公孙贾”实是商君的权术之举,借以恐吓他人。“百姓们的拥护”错,“秦人皆趋令”实是威权之下的保身之举。答案B5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令行于民期年,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不便者以千数。(2)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曰:“莫如商君反者!”答案(1)新法在民间施行了一周年,秦国的百姓到国都诉说新法不利的数以千计。(2)秦惠王将商君处以车裂的极刑来示众,说:“不要像商君那样谋反!”参考译文商君,是卫国国君姬妾生的公子,名鞅,姓公孙氏。商鞅年轻时就喜欢研究刑名之学,为魏国相国公叔痤做事,担任中庶子。公叔痤死后,公孙鞅听说秦孝公在全国寻访有才能的人,以图重整穆公的霸业,向东收复被侵占之地,于是西去秦国,通过秦孝公的宠臣景监的关系求见孝公。孝公与卫鞅谈话,不知不觉跪在席上向前移动膝盖。谈了几天不觉得满足。景监说:“您用什么道理说中大王的心意呢?我们大王非常高兴。”卫鞅回答说:“我劝说大王用帝王治国的方法建立夏、商、周三代的盛世,但大王说:‘太遥远了,我不能等待。况且一般贤能的君王,都希望自己在位时能名扬天下,怎么能愁闷不堪地等待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才成就帝王大业呢?’所以,我用富国强兵的方法劝说大王,大王就非常高兴了。”委任卫鞅为左庶长,终于制定了变更成法的命令。下令把百姓每十家编为一什,每五家编为一伍,互相监督检举,一家犯法,九家检举,若不检举,十家一起治罪。不告发犯法作乱的处以腰斩的刑罚,隐藏犯法作乱的与投降敌人的同样受罚。为私事争斗,各按情节轻重处以大小不同的刑罚。从事工商和因懒惰而贫穷的,将他们的妻子儿女全部收为官奴。法令已经具备,还没有公布,恐怕老百姓不相信自己,就在都城市场的南门竖起一根三丈长的木头,招募百姓,有谁把木头搬到北门就赏给谁十金。人们觉得奇怪,没有人敢搬动。又下令说:“能把木头搬到北门的赏五十金。”有一个人把木头搬走了,当即就赏给他五十金,以表明决不欺骗。事后颁布了新法。新法在民间推行了一周年,秦国的百姓到国都诉说新法不方便的数以千计。正在这个时候,太子犯了法。卫鞅说:“新法不能普遍推行,是因为上面不守法。”要将太子绳之以法。太子是王位的继承人,不能施加刑罚,于是就处罚了他的师傅公子虔,将他的老师公孙贾处以墨刑。第二天,秦国的百姓都服从新法。开始说新法不方便的秦国老百姓又来说新法如何方便。卫鞅说:“这都是些搅乱教化的人。”全部把他们迁移到边境。此后,百姓再也不敢议论新法。卫鞅劝说孝公攻打魏国,孝公认为说得对,派卫鞅率领军队攻打魏国。魏国派公子卬率兵迎击。两军相距对峙,卫鞅给魏将公子卬写信说:“ 当初我与公子相处很好,如今你我成为敌我双方的主将,不忍相互残杀,可以与公子见面谈,订立盟约,欢宴后各自罢兵,以安定两国的局势。”魏公子卬认为卫鞅说得对。会盟结束后,饮酒,可是卫鞅埋伏下的武士袭击并俘虏了魏公子卬,趁机攻打他的军队,大破魏军后返回秦国。秦孝公去世,太子即位,公子虔一伙人告发商君想造反,派差役捕捉商君。秦惠王将商君处以车裂的极刑示众于市,说:“不要像商君那样谋反!”于是,将商君满门抄斩。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题。循吏辛公义辛公义,陇西狄道人也。少以勤苦著称,长在朝中为官。先从军平陈,以功除岷州刺史。土俗畏病,若一人有疾,即合家避之,父子夫妻不相看养,孝义道绝,由是病者多死。公义患之,欲变其俗。因分遣官人巡检部内,凡有疾病,皆以床舆来,安置听事。病人或至数百,厅廊悉满。公义亲设一榻,独坐其间,终日连夕,对之理事。所得秩俸,尽用市药,为迎医疗之,躬劝其饮食,于是悉差注,方召其亲戚而谕之曰:“死生由命,不关相着,前汝弃之,所以死耳。今我聚病者,坐卧其间,其言相染,那得不死?汝等勿复信之。”诸病家子孙惭谢而去。后人有遇病者,争就使君,其家无亲属,因留养之。始相慈爱,此风遂革,合境之内呼为慈母。后迁牟州刺史,下车,先至狱中,因露坐牢侧,亲自验问。十余日间,决断咸尽,方还大厅。受领新讼,皆不立文案,遣当直佐僚一人,侧坐讯问。事若不尽,应须禁者,公义即宿厅事,终不还阁。人或谏之曰:“此事有程,使君何自苦也!”答曰:“刺史无德可以导人,尚令百姓系于囹圄,岂有禁人在狱而心自安乎?”罪人闻之,咸自款服。后有欲讼者,其乡闾父老遽相晓曰:“此盖小事,何忍勤劳使君。”讼者多两让而止。仁寿元年,追充扬州道黜陟大使。豫章王暕恐其部内官僚犯法,未入州境,预令属公义。公义答曰:“奉诏不敢有私。”及至扬州,皆无所纵舍,暕衔之。及炀帝即位,扬州长史王弘入为黄门侍郎,因言公义之短,竟去官。吏人守阙诉冤,相继不绝。后数岁,帝悟,除内史侍郎。后从征至柳城郡卒,时年六十二。(节选自《隋书·循吏·辛公义传》)奉法循理之吏,不伐功矜能,百姓无称,亦无过行。(《史记·太史公自序第七十》)注:差:读“chài”,病愈。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以功除岷州刺史除:担任。B.何忍勤劳使君勤劳:刻苦。C.罪人闻之,咸自款服服:服罪。D.未入州境,预令属公义属:通“嘱”,嘱咐。这里是“打招呼”的意思。解析B.勤劳:烦劳。答案B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A. B.C.D.解析B项中前一个“因”是连词,于是;后一个“因”,动词,沿袭。A项中的“之”都是代词;C项中的“以”都是连词,来,用来;D项中的“及”,等到。答案B3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辛公义“勤政爱民”的一项是()A.B.C.D.答案B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辛公义年少时就很有名气,后来凭借军功被任命为岷州刺史。B.在辛公义任岷州刺史的时候,这个地方有个不好的风俗,就是没有孝顺道义,因此得病的人常常没有被及时治疗而都会死去。他来到后,亲自深入病人中间,最后革除了这种陋习。C.辛公义在任牟州刺史时,办案到现场,一连十多天,才回到大厅里休息。他的行为感染了犯罪的人,于是他们都自己承认了罪行。D.辛公义秉公执法,刚直不阿,遭到奸佞小人的诋毁而被罢官,从而引起一些官吏络绎不绝地在皇宫外为其喊冤。过了几年,又被重新任用。解析B.“都会死去”在文中没有根据。答案B5联系全文看,下列对文末司马迁一段话的认识,不正确的一项是()A.司马迁以史学家的身份,认识到循吏在历史发展中所形成的特征:即他们“不伐功矜能,百姓无称,亦无过行”。B.从辛公义的所作所为来看,司马迁的说法是很全面的。C.辛公义在任岷州刺史时,革除当地的陋习,从而受到人们的称赞,这说明,循吏有被百姓称赞的时候。D.辛公义在任牟州刺史时,所说的“ 刺史无德可以导人,尚令百姓系于囹圄,岂有禁人在狱而心自安乎”,说明循吏有“不伐功矜能”的特点。解析B项有不全面的地方,比如C项所言即是。答案B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凡有疾病,皆以床舆来,安置听事。(2)事若不尽,应须禁者,公义即宿厅事,终不还阁。答案(1)凡是有疾病的,都叫人把他们用床抬来,安置在办公的地方。(注意“以”“听事”的翻译。)(2)如没有把事情办完,而又有必须监禁的犯人,辛公义就睡在办公的地方,一直不回到屋内睡。(注意“若”“禁”的翻译。)参考译文辛公义是陇西狄道人。年少时,(读书)因为勤奋刻苦而闻名,长大后在朝廷做官。起先,辛公义参加军队随皇上平定陈朝后,凭功劳当了岷州刺史。当地的风俗是畏惧疾病,如果一人有病,全家都要避开他,就是父子、夫妻之间也不会去看望照顾,一点也没有孝顺道义,因而害病的人多半要死掉。辛公义为此很忧虑,打算改变这种风俗。他于是分别派遣官吏巡查所管地区,凡是有疾病的,都叫人把他们用床抬来,安置在办公的地方。病人有时达到几百,办公地方的厅上两廊上全部睡满了病人。辛公义亲自安置了一张床,独自坐在上面,从早到晚对着病人办公。他把所得的俸禄,全部用来买药,为病人请医生治病,亲自劝他们吃东西,由于这样,那些病人全部好了,这时,他才叫他们的亲属来晓谕他们说:“人的生死命运,不是互相关联的,以前你们抛弃生病的人,这是他们死亡的原因。现在我把生病的人聚集起来,我坐睡都在他们中间,如果说要互相传染,我怎能不死?你们不要再信以前的说法了。”那些有病人家的子孙都很惭愧,感谢辛公义后回去了。后来,有人生了病,就争着到辛公义这儿,那些无亲无故的病人,辛公义还把他们留下供养起来。人民之中,这时才开始相互慈爱,原来那种不好的习俗就被革除掉了,整个辖区内的人称辛公义为慈母。辛公义后来升任牟州刺史,刚到任,他就先到监狱中,坐在牢房外的露天场地,亲自审问检查。十多天里,判决处理完全部案子后,他才回到大厅中。辛公义接到新的诉讼案子,全都不记录在案,他派当班的副手一人在一旁坐着审问。如没把事情办完,而又有必须监禁的犯人,辛公义就睡在办公的地方,一直不回到屋内睡。有人劝他说:“处理这事也有个过程,您又何必自讨苦吃!”他回答说:“我作为刺史,没有什么德行可用来引导人民,还让百姓犯了罪坐监狱,哪里有把人投进监狱而自己还心安理得的呢?”那些罪人听了他的话后,都自己承认了罪行。后来有想打官司的,他的同乡邻居父老就马上晓谕他说:“这是小事,你又何必忍心去烦劳使君。”要打官司的都互相让步而解决了纠纷。隋文帝仁寿元年,补充辛公义为扬州道黜陟大使。豫章王杨暕害怕自己的属官有犯法的,没等辛公义入境,就预先叫人给辛公义打招呼。辛公义回答说:“我奉皇上的命令而来,不敢挟私情。”到扬州后,对犯法的官吏都毫不宽容,杨暕很恨他。到隋炀帝即位,扬州长史王弘到皇宫内当了黄门侍郎,因此就在皇上面前说辛公义的坏话,隋炀帝竟然罢免了辛公义的官。一些官吏络绎不绝地在皇宫门外喊冤。过了几年,隋炀帝醒悟了,授予辛公义内史侍郎。后来他跟随皇上出征,到柳城郡时去世,死时六十二岁。奉行法令,遵循文理的官吏,不夸有功,也不自称有才能,百姓未曾赞美他,却也没有过失。解读司马迁《屈原列传》苏涵每读《屈原列传》,我的脑海中就会交替映现出两幅遥远而清晰的画面:一幅是,被放逐于湘江之间的屈原,颜色憔悴,形容枯槁,一边踽踽独行,一边悲切 吟唱。这就是后人所谓的“屈子行吟图”,是屈原作为诗人的永恒雕像。一幅是,屈原自沉一百六十多年之后,年方二十的司马迁“南游江淮”,来到屈原自沉的汨罗江畔,临流凭吊,嘘唏垂涕。理解这两幅充满浓郁的悲剧气息的画面的关联,我们完全可以把他们看作是一位悲剧诗人和一位悲剧诗人式的史学家的灵魂穿越一个多世纪的时间,在汨罗江畔,在司马迁幽禁的囚室中进行的一次对话;看作是司马迁对屈原的诗人之心的深刻解读。正因为如此,这篇《屈原列传》便不仅是对屈原生平事迹的简要记载,而且是对屈原的诗人之心的“真实”记录。司马迁以叙说的方式从以下几个方面解析了屈原的诗人心迹,表现了对诗人屈原的由衷敬慕:首先是“推其行”,即肯定屈原有着超越于世俗之辈的颖脱之才与卓异人品,而这种才能与人品是他成为一个伟大诗人的基点。屈原在《离骚》中,或自叙身世,或抒写悲慨,却始终都把对自我才能与人品的肯定作为抒情言志的前提。司马迁对之深信不疑,且由衷地推崇。所以,他在《屈原列传》的开头就高度概括了屈原的颖脱之才:“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在以下的具体叙事中,更突出地以屈原的怀才不遇与楚国灭亡之间的关系,反证其才能决不为虚。但是,仅有奇才,而无洁行,仍然不能成为被后世推戴的人物,亦不能成为真正的诗人。司马迁深知才能与人品间的必然联系,所以,又多次称道屈原的卓异人品。最突出的当然是屈原行吟泽畔时与渔父的对话。这段对话,亦见于《楚辞》的《渔父》篇,文字略有差异。其是否为屈原所作,后人亦多有怀疑。但司马迁把它自然地融入传记的叙事之中,既增加了传记的文学色彩,又生动而深刻地体现了屈原在“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时,绝不“与世推移”,“随流扬波”,而要“怀瑾握瑜”,“宁赴常流”亦不改“皓皓之白”的人品。这种超越于世俗之辈的才能与人品,既是屈原“为人”的根本基点,亦是他成为一个伟大诗人的根本基点,所以,司马迁在整篇叙事的字里行间又都流露着由衷的盛赞。其次是“悲其志”,即肯定屈原人生命运的悲剧性,并揭示其悲剧形成的根源,分析其悲剧命运与诗歌创作间的深刻关联。这是《屈原列传》的核心内容。文中揭示的屈原命运的悲剧根源最主要是,屈原不能因为生存得失而改变自己的人生准则与精神操守,而楚怀王又于昏聩之中不能了解屈原,反而疏远、放逐了这位忠诚不阿的人才。文中有几处写道:“疾王听之不聪也”“怀王之终不悟也”“此不知人之祸也”,正是司马迁读了《离骚》等诗之后,结合历史事实作出的评判。这评判之中既有对悲剧制造者怀王的责难,又暗含着对自身命运同样不幸的悲戚。文中分析屈原的悲剧命运与其诗歌创作间的关系,最主要是“……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一段。其“忧愁幽思而作《离骚》”,意思与《报任安书》中所说的“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完全相同。这即是为中国文学思想史特别关注的“发愤著书”说。它不仅阐明屈原诗歌是其悲剧性情的自然抒发的特点,而且强调“发愤著书”的“忧愁幽思”中包含的是崇高的正义感,是高远的理想追求,是志士仁人为正义和理想而献身的悲壮情怀。许多研究说明,司马迁在作《史记》的时候,面对“上计轩辕,下至于兹”(《报任安书》)的几千年历史,面对茫茫“旧闻”中无以数计的历史人物,将什么人选入传记之中,有他自己的选择准则。除了那些对历史进程起过重大影响作用的帝王将相外,像屈原,如果作为一个仅仅担任左徒的“政治家” ,还不可能为之立传。但是,当司马迁读到屈原诗作的时候,他不仅被深深感动,而且从中体味到一种能真正影响民族命运的博大的精神存在,他就不能不为之立传了。《报任安书》中说:“古者富贵而名磨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作为诗人的屈原,就是司马迁心中的“倜傥非常之人”。所以,司马迁为屈原而“悲其志”,为屈原而临渊流涕,并采用屈原《涉江》诗中“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同光”的句意,亦为屈原下一断语:“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再次是“赏其诗”,即在“推其行”与“悲其志”的同时,赞赏屈原诗歌的许多审美特征。如“其文约,其辞微”。“文约”是文字简练,“辞微”是含意深隐。两句相联,即在简练的文字中表达了深隐的情感意义。再如“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称文小”的“称”是“称引”“引用”之意。这两句是说屈原诗中虽然称引了许多细小的事物,举了许多很切近的东西作比喻,但却有着博大而深远的旨意。又如“其志洁,故其称物芳”。意即由于屈原有着异常高洁的人品,所以才引用了许多美人香草来作比喻。这些特征绝非我们今天对一篇作品的艺术总结,而是自然融会在传记的叙事之中,亦是对屈原诗人之心的精到探析。于是,“推其行”“悲其志”“赏其诗”这三点都紧紧围绕着对屈原的诗人之心的解读,揭示了屈原人格与诗作的伟大。而司马迁对屈原之所以有如此精到的理解,当然又是由于他也有着屈原那样的悲天悯人的诗人情怀,有着穿透“天人之际”“古今之变”的诗人智慧与诗人魄力,同时也有着像屈原一样的悲剧命运。他以诗人之心与屈原的灵魂对话,与许多悲剧人物对话,于是,他便写出了一部堪称悲剧诗史的《史记》。鲁迅说这是一部“无韵之《离骚》”,而《屈原列传》正应该是最典型、最恰切的“无韵之《离骚》”。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