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新部编本二年级下册语文识字第2课《传统节日》教案用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18新部编本二年级下册语文识字第2课《传统节日》教案用

ID:838682

大小:66.3 KB

页数:3页

时间:2022-02-24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18新部编本二年级下册语文识字第2课《识字第2课《传统节日》》教案3一、导入中国传统节日是我们中国特有的,带有浓厚中国文化韵味的节日。它是指世代相传的节日,它既可以是地方性的,或某个民族特有的(比如说,傣族的泼水节,苗族的火把节),它也可以是全国性的,比如我们的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总之,中国传统节日的共同特点就是,有一定的历史、文化,是一代代人传承下来的。二、说习俗、讲故事、读诗词,品尝年的味道我们最为盼望的,也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就是春节。(南方素有“腊月二十三,祭灶入年关”之说,正如北方的“过了腊八便是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正月十五的元宵节是人们整个过年活动的最后高潮。1、听年俗儿歌,说过年习俗下面让我们一起听一首年俗儿歌《过了腊八就是年》,说说你从这首童谣中听出了哪几个重要的日子,哪些过年的习俗?腊八喝腊八粥/二十三祭灶/二十四扫房子/办年货/三十就吃年夜饭,三十儿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去拜年/正月初五“破五”/正月十五观灯、猜灯谜、吃元宵2、大家提前也阅读搜集了很多资料,谁愿意用自己的话给大家介绍介绍这些习俗,讲讲有关过年的传说故事。1、小年是整个春节庆祝活动的开始,主要民俗活动有两项:一个是祭灶,另一个就是扫尘。2、房屋打扫得窗明几净,这时我们就可以贴春联、贴福字、贴窗花、贴年画、贴门神,渲染节日的气氛,表达对美好生活的企盼。【贴春联习俗】3、衔接:小年也意味着人们开始准备年货。所有的准备就是为了除夕的团圆。腊八习俗、二十三祭灶习俗、二十四扫尘习俗、贴春联习俗、三十吃年夜饭、守岁、放爆竹、初一拜年、逛庙会的习俗、破五的习俗、元宵节观灯、猜灯谜、吃元宵的习俗。有关腊八粥的传说两个有关“年”的传说。欣赏《元日》时,讲桃符传说故事。 讲破五的传说故事。(元宵节最重要的民俗就是观灯)讲关于灯的传说故事。【插入贴对联/猜灯谜的小游戏环节】3、赏析古诗词(师雍和宫煮腊八粥师及习俗)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历代的文人雅士、诗人墨客,为一个个节日谱写了许多千古名篇,这些诗文脍炙人口,被广为传颂,使中国的传统节日渗透出深厚的文化底蕴,精彩浪漫,大俗中透着大雅,雅俗共赏。腊八节是我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历史上,许多文人墨客争相咏颂腊八节,留下了不少名篇佳作,和老师一起欣赏两首诗。作为一年中最热闹浪漫的传统节日,历代文人墨客同元宵节的关系似乎特别地密切,都把元宵节作为创作主题。于是,人生况味,节日风采,民风习俗,一起糅合成元宵诗词所特有的清幽空灵之美。老师带领欣赏三首古诗词4、写小作文三、小结。现在我们的生活条件好了,但总觉得年味淡了,今天我们在一起把年过了一遍,但总觉得过得有点走马观花。希望在2016年的春节到来的时候,我们能从从容容的品尝年的味道,感受中国传统节日的魅力,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让我们把中国的传统文化传承下去。四、再听一个版本的《过了腊八就是年》五、作业字谜的奇趣“谜语”这个名称,最早见于南朝刘勰的《文心雕龙·谐隐》。刘勰认为,谜语是由“隐语”发展来的。在曹魏时代,正式形成今天通常所说的谜语。《三国演义》72回写了曹操和杨修的谜语故事。“曹尝造花园一所,造成,操往观之,不置褒贬,只取笔于门上书一活字而去。人皆不晓其意。修曰:“门内添活字,乃阔字也。丞相嫌园门阔耳。”    谜语和汉字的音形义有密切的关系。谜语,按谜底可分为字谜和非字谜两大类。今天了解字谜的奇趣。字谜的谜面和谜底之间的关系多种多样。有的是综合利用字形、字义间的关系。比如:“看时圆,写时方,寒时短,热时长。”它的谜底是“日”字。因为作为事物的“日”(太阳),看去是圆的;写作“日”,是长方形;作为时间单位的“日”,冬季夜长昼短,夏季夜短昼长。     有的是利用字形结构和笔画关系,这种谜语比较常见。比如:“自小在一起,目前少联系。”谜底是“省”字。因为“自”、“小”两个字合在一起,是“省”字;“目”、“少”合在一起,也是“省”字。    还有的是利用错觉造成字谜。比如:“先写了一撇,后写了一画。”谜底是“孕”字。前半句以“了”和一撇构成了“乃”字,后半句以“了”和“一”构成了“子”字,“乃”“子”合在一起就是“孕”字。再如:“道士腰中两只眼,和尚脚下一条巾。虽然平常两个字,新进秀才想不清。”谜底是“平常”两个字。因为“道士”谐音是“倒‘士’”,即“干”;再加“两只眼”,就是“平”字。和尚的“尚”字下面再加“巾”字,就是“常”字。   此外,还有以谜面为字的谜语。如:“乙。”它的谜底是俗语:“说一是一,说二是二。”因为“乙”与“一”的读音相近,“乙”在序数中排在“甲”后面,表示第二。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