②传统节日教学目标1.会认15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2.能够正确朗读课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按标点符号停顿。3.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习俗特点,培养欣赏美的能力。4.通过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激发热爱生活、热爱美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学习生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激发热爱生活、热爱美的思想感情。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文录音、生字卡片、歌曲《中国传统节日歌》。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欣赏音乐,激发情感。1.播放歌曲《中国传统节日歌》,激发情感。师:同学们,刚才的那首歌好听吗?想不想知道那首歌的名称呢?那首歌就叫《中国传统节日歌》。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叫《传统节日》,谁来拼一拼课题?2.指名读、齐读课题。二、朗读儿歌,学习字词。1.指导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学会借助拼音或查字典。2.同学们,你知道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吗?出示: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乞巧节中秋节重阳节3.说一说对传统节日的了解情况。4.学生交流自学的生字。(1)出示会认的生字,学生自由拼读。
(2)交流:在这些字中,你已经认识了哪个字?能告诉我们你是用什么好办法记住它的吗?(3)叫号游戏。(巩固生字)师:现在我们来做个叫号游戏,看看你们是不是真的认识它们了,来,请出小老师!师:第一个生字宝宝读什么?第二个生字宝宝又读什么?5.听课文录音,整体感知。(1)师:同学们真了不起,现在我们把生字宝宝送回到课文里,让我们一起来听听课文录音,边听边想:儿歌里讲了哪些传统节日?你能不能边听边把它们圈出来?(2)学生听课文录音。师:儿歌里每个节日都提到了这个节日的风俗习惯,你能把听到的节日风俗习惯标画出来吗?根据学生回答,板书节日风俗习惯。三、朗读儿歌,理解内容。(一)读准字音。1.跟录音读课文。师:同学们真聪明,一下子就把这些节日的风俗习惯找出来了。下面让我们跟着录音读读课文吧。要读得轻些,注意听清楚录音里的字音和停顿。2.指名学生读。3.小组比赛读。(二)理解儿歌。1.师:你们看,每个节日都有独特的风俗习惯。你最喜欢哪个?选你喜欢的读给大家听。2.介绍部分节日的风俗习惯。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把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正月十五称为元宵节。传统习俗有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等。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每年4月5日前后,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中国汉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七夕节,又名乞巧节、七巧节或七姐诞,该节日来自牛郎与织女的传说,在农历七月初七庆祝。因为此日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是少女,而节日活动的内容又是以乞巧为主,所以人们称这天为“乞巧节”或“少女节”“女儿节”。3.师生合作读。[来源:Z.Com]师:中国传统节日那么有特色,又那么美,老师也情不自禁地想来读读课文了,你们愿意和我合作一下吗?(师生配乐读儿歌)你们还能和老师合作吗?四、巩固拓展,学编儿歌。1.师:大家学得真好。下面老师要考考你,看看你是不是真的懂了。(1)中国传统节日中,你最喜欢什么节日?为什么?可以用儿歌里的句子回答,也可以自己组织句子回答。(2)读一读,想一想,什么节日赛龙舟、吃月饼、赏菊登高?(3)想想下列词语描写的分别是哪个节日?贴窗花扫墓艾草香赛龙舟吃月饼赏菊登高2.师:同学们真棒!请大家用上下面的词语,和老师来编写一首儿歌吧。春节穿新衣吃团圆饭喝雄黄酒赏月吃水果3.游戏:拍手读《传统节日》。五、背诵课文,指导写字。1.引导学生按节日顺序背诵课文。2.指导写字。(1)学写“街、转、热”三个字。引导学生发现这三个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有什么不同。(2)学生仿写,要求写得规范、美观。(3)采用同桌评、小组评、全班评等多种方法评价学生写的字。六、总结全文,拓展阅读。
师: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是多么优美,每个节日又有着特殊的习俗。我们的中华文化可真奇妙!希望大家热爱生活,善于观察,能发现周围的美。相信你一定可以和课文的作者一样,写出大家喜欢的儿歌的。回家去和爸爸妈妈一起编一首属于你自己的节日歌吧。阅读儿歌。五月五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蘸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粽子香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冻豆腐;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
初一、初二满街走。新年糖瓜祭灶,新年来到;姑娘要花,小子要炮;老头儿要顶新毡帽,老太太要件新棉袄。七、布置作业,巩固练习。1.背诵课文。2.把你知道的各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说给大家听一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