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2苏武传教案(人教版必修4)古人云: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是中国仁人志士千百年来追求的境界。例如,苏武牧羊,风餐露宿,十九年不改初衷;李白不愿摧眉折腰事权贵,于是游历名山大川;文天祥誓死不降,名留青史……他们执著追求,坚守自己的气节,在历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宁折不弯,不失为一种豪迈气概,但有许多时候“折”得不当,放弃机会,即使只有一次也意味着永远地失去。宁弯不折,不是无所作为的懦弱,而是一种审时度势的明智之举,一种力量的积蓄;不是屈膝胆怯,而是一种新的追求,一种科学的选择。宁弯不折,是一道亮丽的风景,为岁月增添了动人的色彩。有时退让是为了更好地向前。水是柔韧的,经过了九曲十八弯,却能汇入大海;小草是柔韧的,任风摇动,却可以铺展成万里草原。高山巨岩伟岸雄壮,需要潺潺流水的滋润;雷鸣暴雨能洗涤大地,也有丝丝细雨润物。只有坚硬,没有柔韧,生活的画面就不能完整。坚硬有时让我们失去了不该失去的东西,柔韧有时却让我们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柔韧和坚硬是书写人生的两支笔,交错着写下人生的欢笑与泪滴。柔韧和坚硬共同搭成一架阶梯,只有踏着这架阶梯,才有可能达到追求的高处……1.字音辨识栘中(yí) 旄节(máo) 缑王(ɡōu)煴火(yūn)浞野侯(zhuó)弹劾(hé)
斧钺(yuè)阏氏(yān)(zhī)且鞮侯(jū)(dī)於靬王(wū)(jiān)2.通假举要(1)不顾恩义,畔主背亲(“畔”同“叛”)(2)与旃毛并咽之(“旃”同“毡”,毛织的毡毯)(3)去草实而食之(“去”同“弆”,收藏)(4)空自苦亡人之地(“亡”同“无”)(5)信义安所见乎(“见”同“现”)(6)请毕今日之(“”通“欢”)(7)因泣下霑衿(“霑”同“沾”,“衿”同“襟”)(8)与武决去(“决”同“诀”,辞别)3.一词多义(1)会(2)当(3)使(4)及(5)始(6)发(7)因(8)以4.古今异义(1)皆为陛下所成就古义:栽培,提拔。今义:①事业上的成绩;②完成(多指事业)。(2)汉天子我丈人行也古义:对老人和长辈的尊称。今义:岳父。(3)明年,陵降,不敢求武古义:第二年。今义:今年的下一年。(4)且陛下春秋高义:年纪。
今义:春秋战国时期或指季节(春季和秋季)。(5)武等实在古义:确实活着。今义:①形容词,诚实,不虚假;②副词,的确;③副词,其实。(6)张胜许之,以货物与常古义:指一般财物。今义:供出售的物品。(7)卧起操持古义:拿着。今义:料理、筹划。5.词类活用(1)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名词作状语)向上(2)得夜见汉使(名词作状语)在夜里(3)天雨雪,武卧啮雪(名词作动词)下(4)羝乳乃得归(名词作动词)生子(5)杖汉节牧羊(名词作动词)拄着(6)孺卿从祠河东后土(名词作动词)祭祀(7)惠等哭,舆归营(名词作动词)抬,扛(8)因泣下霑衿(动词作名词)眼泪(9)欲因此时降武(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投降(10)反欲斗两主(动词的使动用法)使……争斗(11)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受屈,使……受辱(12)尽归汉使路充国等(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回去(13)兄弟亲近(形容词作名词)亲近的人(14)空以身膏草野(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滋润肥美(15)何久自苦如此(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受苦(16)单于壮其节(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壮美,钦佩,赞美(17)诚甘乐之(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6.文言句式(1)汉天子我丈人行也。(判断句。……也,表判断)译文:汉天子是我的长辈啊。(2)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判断句。……者,……也,表判断)译文:缑王是昆邪王姐姐的儿子。(3)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定语后置,名词后跟“……者”结构)
译文:(武帝)就派遣苏武以中郎将的身份,让他持节出使匈奴,护送扣留在汉的匈奴使者回国。(4)为降虏于蛮夷。(状语后置)译文:在异族那里投降做奴隶。(5)子卿尚复谁为乎?(宾语前置,正常语序为“为谁”)译文:你还又为谁守节呢?(6)见犯乃死。(被动句,“见”,被动句标志)译文:等到被匈奴侮辱以后才死。(7)皆为陛下所成就。(被动句,为……所……,被动句标志)译文:都是被皇帝栽培提拔起来的。我国第一部断代史的编纂者——班固班固(32-92),宇孟坚,东汉安陵(今陕西咸阳)人,著名史学家和文学家。《后汉书·班固传》称他“年九岁,能属文,诵诗赋。及长,遂博贯载籍,九流百家之言,无不穷究。所学无常师,不为章句,举大义而已”。其父班彪曾续司马迁《史记》作《史记后传》,未成而故。班固立志继承父业,在《后传》基础上,进一步广搜材料,编写《汉书》。后因有人向汉明帝诬告他篡改国史,被捕入狱。其弟班超上书解释,始得获释,被命为兰台令史,经过二十多年努力,写成了《汉书》。汉和帝永元初年,班固随窦宪出征匈奴,不久窦宪因谋反案被诛,班固也受牵连被捕,死于狱中。《汉书》中的八“表”与“天文志”是由其妹班昭和同郡人马续续成的。汉初以来,匈奴领袖冒顿单于不断南侵。汉高祖刘邦率部亲征,却在公元前202年被匈奴在白登围困七天七夜。直到汉武帝凭借雄厚的国力,多次对匈奴用兵,经过几次大战役(汉武帝对匈奴的讨伐战争,取得了三次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时间为公元前127年、前121年、前119年),匈奴力量减弱,才解除了汉朝北方农业地区所受到的威胁。由于汉朝国力强盛,早先的和亲政策改为恩威兼施,遂互派使者以示亲善之举,在表面修好的背后,其实质是乘机窥探对方的虚实。双方矛盾还是根深蒂固。所以公元前100年,苏武出使匈奴时,被扣留。
《汉书》班固的《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体例模仿《史记》,但略有变更。全书有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传七十篇,共一百篇,起自汉高祖,止于王莽,记西汉一代二百二十九年间史实。《汉书》评价历史人物往往从封建正统观念出发,以儒家的伦理道德作为标准,如对陈涉、项羽加以贬抑,即是显例。历来《汉书》与《史记》并称,史学家刘知几说《汉书》“言皆精炼,事甚赅密”(《史通·六家》),则是其特色。史书体例1.编年体——史书编著的一种体裁。按年代顺序记载历史。代表作:《资治通鉴》。2.国别体——以国(诸侯国)为主体记载,即按国家分类记载历史。代表作:《战国策》。3.纪传体——史书的一种形式,以为人物立传的方式记叙史实。即以人物活动为中心记载历史,就是为人物立传。代表作:《史记》。4.断代史——以朝代为断限的史书。此体裁创始于东汉史学家班固。二十五史中除《史记》为通史外,其余的二十四史都属此体。5.纪事本末——纪事本末体,是以事件为中心的著史体裁。它与编年体、纪传体合称为古代三大史体。它创立于南宋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关于“二十四史”在中国古代,“二十四史”被称为“正史”。“正史”这个名称见于《隋书·经籍志》:“世有著述,皆拟班、马,以为正史。”当乾隆皇帝钦定“二十四史”后,二十四史便取得了“正统”史书地位。三国时已有“三史”之称。“三史”通常是指《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史”
加上《三国志》,称为“前四史”。后来历史上还有“十史”之称,它是记载三国、晋朝、宋、齐、梁、陈、北魏、北齐、北周、隋十个王朝的史书合称。“十史”和前面“三史”合称“十三史”。到了宋代,在“十三史”的基础上,加入了《南史》《北史》《新唐书》《新五代史》,形成“十七史”。明代又增以《宋史》《辽史》《金史》《元史》,合称“二十一史”。清乾隆初年,刊行《明史》,加先前各史,总名“二十二史”。后又增加《旧唐书》,成为“二十三史”。从《永乐大典》中辑录出来的《旧五代史》也被列入。乾隆四年(1739年)经乾隆皇帝钦定,合称“二十四史”。
段解:介绍苏武的身世、出使的背景及原因。
段解:张胜参与虞常等人的谋反失败,苏武为不受悔辱,试图以自杀来维护国家的尊严。,
“时汉连伐胡”一句有什么作用?提示:这一句交代了当时的社会大背景。汉和匈奴之间战事不断,关系复杂、紧张,虽有缓和迹象,但在这种情形下出使匈奴有很大的危险性。这一句有什么作用?提示:汉朝与匈奴连年征战,在相互窥探对方军事情况时,互扣对方使节,处于敌对状态。且鞮侯单于即位后,担心汉朝的进攻而主动求和遣送被扣留的使臣。议和只是单于的缓兵之计,苏武此行还是充满凶险。但苏武毅然出行,这就为苏武被匈奴扣留十九年埋下了伏笔,也为下文故事的展开做了铺垫。写缑王、虞常谋反,有何用意?提示:缑王、虞常谋反,苏武在此时出使匈奴,为下文故事情节的发展埋下了伏笔。虞常企图刺杀叛汉降敌,当了匈奴大臣的卫律,他是不是真正的忠于汉朝?提示:虞常准备刺杀卫律,他的出发点只是“吾母与弟在汉,幸蒙其赏赐”,因此,他并不是真正的忠于汉朝。张胜作为副使,有事不向苏武汇报,并私下支持叛乱,你认为他的做法可取吗?提示:这种做法不可取。从国家关系上说,其做法损害了汉朝的信义,使汉朝处于理亏的地位,苏武受牵连也在情理之中了。
张胜此举,反映了他什么特点?提示:“恐”而“语”,再现张胜寡智少谋。苏武此举蕴涵了哪些信息?提示:苏武因觉得自己对不起汉朝而想自杀,可见“汉朝”在他心目中的位置很重要。他的自杀,是要以死报国。他知道,自己是汉朝使臣,使臣受辱,就是国家受辱。面对突如其来的难题,他首先考虑的不是个人得失,而是立即想到如何才能不辜负国家重托。“重负国”三字含意很深。不能预先发现并劝阻张胜的错事是一负国;马上要受到敌国的审讯是二负国。这表现了苏武把汉朝的荣誉和尊严看得高于一切。作者写苏武的引刀自刺行为有什么作用?提示:这一行为不仅扭转了外交上的被动局面,而且赢得了敌国的尊敬。衬托了苏武的节操。作者写张胜的“请降”,苏武的“不动”有何作用?作者:苏武据理力争,不失节;面对威胁,岿然不动,不惧怕。苏武的不亢不卑、视死如归、与投降的张胜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段解:卫津软硬兼施,威胁、利诱苏武投降,苏武正义凛然地怒斥他。
eq\b\lc\[\rc\](\a\vs4\al\co1(网:用作动词,结网。纺缴(zhuó):纺制系在箭尾的丝绳。檠(qínɡ):本是,矫正弓弩的工具,这里用作动词,用檠矫正弓弩的意思。给(jǐ):供给。))段解:匈奴企图用艰苦的生活条件来消磨苏武的斗志,迫其投降,但苏武在九死一生的环境中仍不忘维护国家尊严。
,卫律的“威吓”伎俩失败,又使出了“利诱”的手段。苏武的反应如何?提示:面对利诱,苏武嗤之以鼻,可谓“富贵不能淫”。
单于的这种心态说明了什么?提示:单于的这种心态是对苏武忠贞不屈的人格价值的认可。因而苏武越是不投降,单于就越想使他投降。匈奴企图用恶劣的生活条件来消磨苏武的斗志,苏武的表现如何?提示:苏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凭借对汉朝的一颗忠心,他顽强地求生,不改志节。苏武在北海牧羊,“杖汉节”“卧起操持”“节旄尽落”,这样的细节描写有何作用?提示:细节描写令人感动,苏武在艰难环境中仍不忘“汉节”,穷困之中更显示出他的节操和正气。写苏武这种艰难的处境,有什么作用?提示:在艰苦的条件下,他依然保持对汉朝的忠心,突出了他矢志不渝的高尚品格。李陵“不敢求武”,表明了什么?提示:表明了他投降匈奴后内心的愧疚、自责。这是在对比中突出苏武的形象。李陵劝降苏武时,采取了什么方式?
提示:李陵用感情软化的手段企图打动苏武。首先指出苏武的忠义无人能见,汉朝子民看不见,汉朝天子更看不见,诱使苏武放弃志节。李陵的这番话是想达到什么目的?提示:李陵告诉苏武母亲去世、妻子改嫁的消息,又诡称苏武在汉朝的“两女一男”“存亡不可知”(当时苏武的男孩其实并未死亡),他说这番话,是为了使苏武断绝对妻儿的思念之情。李陵说汉武帝法令无常,大臣安危不测,君主寡恩,是想达到什么目的?提示:是想绝其忠君报国之志。怎样理解苏武“愿肝脑涂地”?提示:苏武这样做,是想证明,作为个体,“本无谋”,他是清白的;作为汉使,代表着国家,虽然有个人委屈,君王有过失,但都不是他背叛国家的理由。
段解:李陵表明心迹劝降,苏武严词拒绝。段解:苏武终得归汉。,苏武称李陵为“王”,有何用意?提示:苏武用“王”来称呼自己昔日的好友、今日的叛徒,是为了表明自己的立场。认为李陵是王,是叛徒,可耻;自己是汉使,是义士,可敬!作者写李陵发出了“嗟乎,义士”的感叹,有什么作用?提示:说客反被苏武的正义所感动,更衬托出苏武高大的忠义形象。匈奴和汉已经和亲,匈奴为何还要“诡言武死”?
提示:尽管已经和亲,但匈奴仰慕苏武的气节,仍幻想苏武归附匈奴,因而不想让苏武回去,所以就“诡言”掩盖真相,想继续扣留苏武。这从侧面表现了苏武的气节。汉与匈奴“和亲”后的现状,说明了什么问题?提示:这段记叙表明,虽然两国“和亲”了,但苏武等人归国之路依然是那么的艰难。这句话包含着作者怎样的感情?提示:苏武出使匈奴时正当壮年,而回归汉朝时已是“须发尽白”,一生的大好时光都在煎熬中过去了,作者的叹惋之情溢于言表,而能如此坚守信念,确实令人敬佩!幸而历尽磨难,终于完成了使命,维护了国家尊严,保持了气节,作者的欣慰之感和赞美之情显而易见。苏武传三、最终归汉))1.苏武出使前,汉朝和匈奴的关系如何?他是在怎样的情形下出使匈奴的?这对后面故事的展开,起了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汉朝与匈奴连年征战,在相互窥探对方军事情况时,互扣对方使节,处于敌对状态。单于即位后,担心汉朝的进攻而主动求和,互遣被扣留使臣。在此种情形下,苏武率使团出使匈奴,担起了议和的重任。但此时匈奴和汉朝的敌对关系并未根本解除,和议只是单于的缓兵之计,苏武此行还是充满凶险,但他仍毅然出行,这就为苏武被扣留匈奴十九年埋下了伏笔,为下文故事的展开做好了铺垫。2.苏武在被囚禁流放以前两度自杀,后来又想方设法要活下来,这是否矛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并不矛盾。苏武在匈奴以维护国家尊严作为自己的崇高使命和行为准则。匈奴对苏武等人的劝降实际上是匈奴与汉朝的一次对峙,关乎国家尊严。事发时他已经意识到“事如此,此必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重负国”是因为事先没有发现副使张胜的阴谋而导致祸及国家,苏武意识到,一旦被匈奴审讯,就会给国家带来羞辱,所以要自杀以避免受审。后来,面对审讯时卫律的威逼利诱,他在说完一番大义凛然的话后引刀自刺,一是以行动表示坚决不投降的决心,二是要为国家雪耻。匈奴明白了苏武的决心,知道权威、富贵无法征服他,便要以摧毁苏武肉体的方式来征服其意志。所以苏武采取的反抗方式也由以前的求死而变成以后的求生,他要在各种艰难困苦中坚强地活下去,但活的前提与支柱依然是汉朝使者的身份,所以他“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从全文看来,苏武将生死全然置之度外,一心考虑的是汉朝的荣誉与利益,所以在局势变化的情况下,他的对抗方式也在发生着变化。3.卫律和李陵劝降的情形和说辞有什么不同?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卫律在劝降苏武时采取的是软硬兼施、威逼利诱的方式。先以副使张胜获罪,苏武“当相坐”来胁迫他;遭拒绝后,又“复举剑拟之”来威逼,然“武不动”。威逼不成,又以“赐号称王。拥众数万,马畜弥山,富贵如此”来利诱。
而李陵则是以老朋友、老同事的身份,在饮酒叙谈之中,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先指出汉朝的薄情,其父兄都被汉武帝害死;再披露苏武家庭的悲剧:“太夫人已不幸”“妇年少,闻已更嫁”“独有女弟二人,两女一男,今复十余年,存亡不可知”;又以切身体会说明最初与苏武颇有同感;最后指出汉朝法令无常,即使回去也难保身家平安。所以“人生如朝露,何久自苦如此!”显得推心置腹,委婉通情。二人的劝降方式之所以不同,一是两人与苏武的关系不同,二是两人的地位与修养不同。卫律原来是汉朝的武将,被匈奴俘虏后投降的,本是无气节的武夫,希冀献功的小人,并无是非标准,唯利是图,所以丑态百出,遭到苏武的唾弃。而李陵是一代名将李广之后,曾为汉朝立下战功,因寡不敌众战败投降,被汉武帝诛灭家族。所以在劝降时用攻心法,而且在看到苏武的大义凛然后能“泣下霑衿”,可见尚存羞恶之心。4.作者是怎样运用人物语言来表现人物形象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出场人物的语言基本上做到能毕肖其人,而且随着环境、情势的不同,人物的口气也发生变化,这特别表现在两次劝降的描写上。面对自己所憎恨的卫律的无耻劝降,苏武的回答义正词严,语气极为激昂,骂得可谓酣畅淋漓!“汝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汝为见?”苏武面对老友李陵的劝降,其回答却变得诚恳委婉,柔中有刚,简短的言辞包含着不容置疑的决心,致使李陵因自愧而“泣下霑衿”。这两段截然不同的回答,完全符合苏武和卫、李二人的关系。同是劝降,卫律的语言粗俗而直露,李陵的劝降却是推心置腹,设身处地,他层层进逼,从声名存没、家庭安危、人生苦乐到皇帝恩宠,一一加以否定,极具说服力,恰与卫律形成鲜明对比。这些对话,都毕肖其人。5.本文是怎样从环境及细节描写入手,深入挖掘苏武这一人物的性格特征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为了表现苏武的性格、气节及始终不渝的爱国精神,文章在记“行”
时又着力于环境及细节的描写。苏武出使匈奴,因突发事变,被扣幽禁。在他的周围,有操生杀予夺之权的单于和卫律的屠刀,有贪生怕死的副使张胜的屈降,有曾为同事、朋友的李陵的声泪俱下的劝降。而冰天雪地、廪食不至的北海牧羊,苏武更是被置之死地。这些典型环境,把苏武这个人物推到了矛盾斗争的风口浪尖上,让人物一展出采。作者又通过一些细节描写,表现了苏武不屈的民族气节。如苏武自刺一节,被置于地坎煴火之上,“蹈其背以出血。武气绝,半日复息”,充满悲壮色彩。而周围人的反应是“卫律惊,自抱持武”“惠等哭,舆归营”“单于壮其节”。这一惊、一哭、一壮的细节描写充分衬托出苏武的铮铮铁骨及高尚情操。又如写苏武被幽禁在大窖中,“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流放北海,“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等。文章语言千锤百炼,俭省精净,刻画人物入木三分,将史家笔法与文学语言较好地结合了起来。6.试分析苏武这一人物形象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本文成功地塑造了苏武这一坚定爱国者的形象。他被匈奴扣押十九年而不改其节操,表现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高尚品质。具体有以下几方面:(1)苏武处处维护民族的尊严和国家的利益,不忘使臣之命,既表现了对匈奴的修好之愿,而又不为所屈,奋力抗争。(2)他对于卫律的始而威胁,继而利诱,终以断水绝粮相逼等手段一一从容处之。在受审讯时他以自刺对之,义不受辱,最后匈奴欲以冻饿等手段逼迫他,他千方百计自救,奇迹般地活了下来;而对李陵的劝降,苏武只是以君臣和国家大义自剖心迹。(3)苏武临危不惧,视死如归,处事得体,不失汉朝使节的身份,正气凛然,维护了尊严,感人至深。
7.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1)得夜见汉使。(2)因泣下霑衿。(3)反欲斗两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在夜里,名词作状语 (2)眼泪,动词作名词 (3)使……争斗,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动用法(1)定义:是指主语所代表的人或物不施行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动作,而是主语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物发出这个动作。(2)分类:①动词的使动用法:是指主语所代表的人或物不施行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动作,而是主语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物发出这个动作。②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就是当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后,主语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
③名词的使动用法:就是当名词活用为动词后,主语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物成为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物。☞请完成“课后知能检测·课时作业(十二)”第2题细节描写《苏武传》中有这样几个细节描写不能忘记:当苏武与其副使张胜同被单于扣留后,面对单于的威逼利诱,苏武选择了精忠报国、宁死不屈,而张胜选择了屈辱的投降;当卫律劝降时,苏武毅然决然,宁可“空以身膏草野”,也不卖国求荣,享受富贵;在异常艰苦的北海,渴饮雪,饥吞毡,却持汉节牧羊不辍。这些生动的细节描写充分表现了苏武的铮铮铁骨及高尚的爱国情操。定义: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描写之中。细节,指人物、景物、事件等表现对象的富有特色的细枝末节。它是记叙文情节的基本构成单位。好处:没有细节就没有艺术。同样,没有细节描写,就没有活生生的、有血有肉有个性的人物形象。一篇文章,恰到好处地运用细节描写,能起到烘托环境气氛、刻画人物性格和揭示主题思想的作用。好的细节描写能够使人物性格鲜明,活灵活现,增强内容的真实性、生动性和感染力。细节描写是场面中的一个个点,没有它也就构不成场面;它还是情节中的一粒粒珠子,失去它情节就不会连贯起来。写法指点:1.选用典型细节细节描写在文章中不是越多越好,细节描写要能抓住典型细节,而应选择具有代表性、概括性、能反映深刻主题的事。这样才更具有广泛性,有利于突出文章中心,从而给人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比如,鲁迅在《祝福》里几次写到鲁四老爷“皱一皱眉”,这种面部表情的细微变化,便深刻地暴露出封建绅士厌恶寡妇、维护旧礼教的反动立场和丑恶灵魂。2.细致观察事物要使得描写生动形象,在观察事物过程中,我们要调动自己的各种感官,对事物作非常细致的观察。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性格特征,所以每个人说话、做事都会以不同的方式体现出自己的性格。我们要做的,就是认真地去观察,然后把它积累下来,作为写作的素材。细节描写用于写景、状物时,则要把握住景物的特征和变化。3.细节描写要服从表现中心的需要,力求使细节具有深刻意义
细节描写是一种以小见大的方法。在我们选择细节的时候要从细微处着手,让小的细节反映人的思想状况、社会风貌。鲁迅在他的小说《孔乙己》中写孔乙己第一次出场,在买酒时他“排出九文大钱”,这一细节表现出孔乙己作为底层文人讲面子、好显摆、穷酸迂腐的个性,揭示了封建制度对人的迫害。4.细节描写必须典型真实所谓真实,是指细节描写能够精确而又惟妙惟肖地反映现实生活中的人事的特征。所谓典型,是指描写的细节,具有广泛的代表性,能够通过个别的、细小的事物,反映一般与全貌,由现象揭示本质。比如朱自清在《背影》中对父亲爬月台时吃力的动作描写,突出了父亲对我无私的爱,让每个读者感动不已。他的成功之处在于对父亲动作的细致观察和准确地表达。5.精心锤炼词语在细节描写中,我们要选择恰当的词语,以期以少胜多。乃至一字传神。6.巧妙运用修辞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可以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变抽象为具体,使无形变为有形。请运用“细节描写”的手法,以“童年往事”为话题写一个作文片段。300字左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示例】 孩提时,迷恋西瓜,现在长大啦,有时还真怀念那种透心凉的感觉。见到街头小摊上摆放的滚圆滚圆的西瓜,童年吃瓜的那一刻又浮现在眼前……夏日里,余日的光辉隐入天角,燥热也渐渐消逝。在晚风的吹拂下,人们的精神格外舒畅。这时西瓜的清香气息便弥漫在街道里,时强时弱,若有若无。我那时大概五六岁,双手合抱膝盖,蹲坐在小板凳上,如猫逮耗子似的,乌黑的小眼睛瞟着西瓜在水中上下打转儿。透过水面,脸上的汗珠早已风干,一道一道的,像瀑布一样遥挂于“前川”。蚊子在耳边“周游”,也丝毫不在意。一张灿烂的笑脸下,有一颗期待的心在等待着那瓜瓤入口时的丝丝甜蜜。待到西瓜被切成一块块的:只见西瓜子如黑珍珠镶嵌在红彤彤的瓜肉中,而瓜肉透着些许凉意,瓜汁顺着明镜似的瓜面流下来,一滴,两滴……[碧荷] 从国家利益的角度看。苏武的忠诚不能说是愚忠。他忠诚的对象是国家,是人民,身为汉使,当被卷入匈奴的政变时,他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汉使身份,不能引起汉匈不必要的误会和纷争。他甚至愿意以性命来平息祸端,可见他是把国家的和平、利益放在第一位的。
我的观点爱国精神万古传两千年前,在北海边上,有一位杖节牧羊的老人,他坚守着热爱祖国、忠贞不渝的高贵品质,在饥寒交迫中艰难地生存着,在他的身上体现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传统美德和高尚人格。其气节令人肃然起敬。他没有在敌人的淫威面前屈服,也没有在金钱、富贵面前动心。为了远大的理想、为了亲爱的祖国,他餐冰卧雪、不辱使命,义无反顾地献出了自己的大好时光,坚守住了自己的信念。一直以来,这种英勇义举激励着千秋万代的华夏儿女奋然前行,可以说,苏武,真正称得上是民族的脊梁。【应用角度】 “气节”“精神的力量”“坚守与放弃”等。史上最具爱心的妈妈在山西省孝义市瑶圃村有一个不到40平方米的农家院落,这里是49岁的李艳萍和她所收养的13名孤残子女的家。这些孩子大多是智障儿和畸形儿,吃喝拉撒睡全要靠李艳萍一个人照料。22年来,李艳萍先后收养了80多名这样的孤残儿童。“孩儿们都是命啊,猫猫狗狗还都有一条命,更不要说是孩子们了,感觉他们可怜,我说就把他们养起来吧,一直就养着!”李艳萍说。由于缺乏固定的收入来源,李艳萍独自拉扯这么多孤残儿童越来越步履维艰,20多年来就连自己的亲生孩子都不理解和支持她,但是李艳萍却从来没有选择放弃,而是毅然一个人撑起整个“家”。7年前丈夫的去世对李艳萍是个巨大的打击,因为家庭一下失去了顶梁柱,她从此不得不一个人把孩子们的生活扛在肩上。由于失去了主要的经济来源,李艳萍和孩子们的生活也每况愈下。尽管当地民政部门给予一定补助,社会上偶尔也有好心人捐助,但一家人的生活仍然过得相当清苦。14口人住在两间破旧的平房里,四个孩子睡一张土炕,一个月只买20
块钱的肉,一家人吃得最多的菜是卷心菜。尽管生活很艰苦,但李艳萍每次听到孩子们围着自己喊“妈妈”的时候,所有的辛苦都会一扫而光,感到无比欣慰。【媒评文摘】 1.孝义市民政局纪检书记陆建国说:“我们民政局也尽量地给她提供帮助,给每个孩子发放一定生活补助,也积极发动社会各界积极提供各种捐助,孩子的户口不好解决,我们都给落在了我们民政局。像她这么多年一个人要收养照顾这么多孤残孩子,确实很不容易。”正因为如此,李艳萍没有让孩子们随自己的姓,而是统一姓“国”,让他们记住国家的帮扶,学会感恩。——《解放日报》2.李艳萍以自己孱弱的身躯撑起了一个特殊的家,以自己质朴的爱构筑着美丽的精神世界。古人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爱心妈妈”李艳萍正是用行动诠释了这样的中华美德。她以宽广的仁爱之心和朴素情感,默默奉献社会,不求索取、不图回报。她的家境并不好,但她舍小家,为大家,以力所能及的行动为构建和谐社会添砖加瓦,在助人之中寻找快乐。她用爱传递着温暖,把无私的母爱送到了孩子们的心田,用爱心品尝着人生的快乐与满足。——《丽水日报》瀚海青天夜夜心问一问大漠,对苦难的忍耐能持续多久?问一问苍穹,对寂寞的坚守能持续多久?滚滚红尘,斗转星移,熙来攘往的人群中,谁能挺胸昂首、心不跳脸不红来一声斩钉截铁的回答?所以,两千年前,苏武用十九年大好时光演绎的那份坚守更显得凄婉动人!士有舍生取义,杀身成仁,苏武慨然选择了从容赴死,可死却是那样的不遂人愿。“见犯乃死,重负国”,“欲自杀”,张胜、常惠共同阻止了他;“单于使卫律召武受辞”时,苏武“引佩刀自刺”,重伤气绝,“半日复息”,不得死;面对卫律高高举起的利剑,张胜腿软请降,但苏武固自岿然不动!大丈夫,死有何惧?死则死耳,何必拖泥带水。然而,抱定必死之心的苏武却拖泥带水地活了下来。
重伤的苏武,身陷大窖,没吃没喝。天可怜他苏武,下起了雪。苏武就卧病啮雪吞毡,竟奇迹般地没有死掉!单于以为苏武有神灵护佑,不可忤逆天意,就把他放逐到遥远的北海,就让时间来证明一切吧,就让北海的风雪尘沙去打磨这个硬气的大汉臣子的棱角吧。感谢单于,他的这一决定为我们炎黄子孙留下了一道永恒而亮丽的风景:浩浩大漠,茫茫荒原,青青碧空,猎猎朔风,一位老人,须发尽白,沉默倔强,手杖汉节,羝羊为伴。感谢苏武,他的这一选择为我们华夏儿女留下了一笔酸涩而丰厚的财富:荣华富贵,离合悲欢,苦难寂寞,长夜寒冬,该抛则抛,该忘则忘,该受则受,该忍则忍,心如铁石。诚然,水往低处流,人该往高处、阔处走,可不义之荣华富贵于你如浮云,早已被你抛到九霄云外。不错,无情未必真豪杰,你眼中没有望断天涯路的白发娘亲,没有手足兄弟,没有结发妻子,没有可爱的儿女,你似乎忘记了有情未必不丈夫。你抛的抛了,忘的忘了,你驱赶自己走上一条看似有去无回的不归路,去做苦难寂寞的炼狱,去做瀚海青天日日夜夜千年不变的守望——只为自己是一介大汉的臣子!莎翁说:“上帝说,因为我爱你,所以我要伤害你;因为我要成就你,所以我要惩罚你。”我相信,老天之所以伤你甚深,罚你太重,就是因为太爱你,要借你创作不朽的经典,成就一个关于坚守的不朽传奇。我常常想,人不是不可以忍受苦难,当那苦难能变成一笔财富的时候,人有的是耐性,完全有可能战胜苦难;人不是不可以坚守寂寞,当那寂寞能铸造一份辉煌的时候,人有的是坚定,人完全有可能超越寂寞。可怕的是,当苦难可能只是苦难,寂寞可能只是寂寞,持久的忍耐与坚守可能只是深夜里昙花一现的酸涩时,古往今来,普天之下,能有多少人会本真地忍受这份苦难、坚守这份寂寞?所以,我把坚守的桂冠加冕给你——瀚海青天日里夜里做高贵坚守的汉臣苏武。【精要赏析】 这是一篇以“坚守”为话题的考场作文,作者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把苏武的材料演绎诠释成“坚守”的篇章,且文采斐然、主题鲜明,实属不易。文章采用设问的方式开头,紧紧扣住“坚守”的话题,为下文的展开做好了铺垫。一句“所以,两千年前,苏武用十九年大好时光演绎的那份坚守更显得凄婉动人!”独立成段,统领下文,鲜明地亮出了自己的观点。在文章的主体部分,人称的变换加强了抒情的成分,对偶、排比、引用等手法的使用使文章气势酣畅、语言华美。(教师用书独具)
第一课时一、情景导入两千多年前,在北海边上,有一位杖节牧羊的老人,他坚守着热爱祖国、忠贞不渝的民族气节,在饥寒交迫中艰难地生存着,在他的身上体现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传统美德和高尚人格。其气节,令人肃然起敬。他没有在敌人的淫威面前屈服,也没有在金钱、富贵面前动心。他餐冰卧雪、不辱使命,义无反顾地献出了自己的青春,坚守住了自己的信念。一直以来,这种英勇义举激励着千秋万代的华夏儿女奋然前行,可以说,他真正称得上是我们民族的脊梁。他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的主人公——苏武。二、故事导入同学们,谁能讲一讲“苏武牧羊”的故事呢?太初四年(前101)冬,匈奴响犁湖单于死,其弟且鞮侯立为单于,为与汉修好,他遣使送回以往扣留的汉使路充国等人。天汉元年(前100)三月,汉武帝为回报匈奴善意,派中郎将苏武、副中郎将张胜及随员常惠等出使匈奴,送还原被扣的匈奴使者,并厚馈单于财物。苏武等到达匈奴后,原降匈奴的汉人虞常等人与张胜密谋,欲劫持单于母亲阏氏归汉。事发后累及苏武,苏武不愿受辱,自杀未成。单于敬重他,派汉降臣卫律劝降,苏武不为所动。于是单于把苏武幽禁在地窖中,断绝饮食,以此逼他就范。苏武坚持数日不死。匈奴以为神,就将他流放到边远的北海(今贝加尔湖)无人烟的地方,放牧羝羊。始元二年(前85),匈奴壶衍提单于新立,遣使者欲与汉朝亲善。汉朝要求匈奴释放苏武,始元六年(前81),苏武等9人由汉使迎接回国。苏武羁留匈奴19年,习知边地民族,归国后被任为典属国,专掌少数民族事务,他在匈奴持节不屈,被后世视为坚持民族气节的典范。今天,我们就通过学习《苏武传》来更加详细地了解苏武其人。三、知识积累1.作家作品详见本课“相关知识”。十二本纪、八表、十志、七十列传,共一百篇,八十余万字。其中,八表和十志中的《天文志》是班固死后由他的妹妹班昭、妹夫马续续写的。作为一部独立的断代史书,《汉书》不仅在中国历史著作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文学史上也有着重要影响。旧时“班马”并论,“史汉”相提。自然不无道理。2.基础积累(1)稍迁至栘中厩(jiù)监(2)数(shuò)通使相窥(kuī)观(3)汉天子我丈人行(hánɡ)也
(4)既至匈奴,置币遗(wèi)单于(5)后随浞(zhuó)野侯没(mò)胡中(6)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yānzhī)归汉(7)置煴(yūn)火,覆武其上(8)拥众数万,马畜(chù)弥山(9)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dī)四、信息筛选1.介绍苏武出使背景。明确:秦末汉初,匈奴贵族凭借强大的军事力量,不断扩大控制地区。文帝、景帝时代,汉王朝采取和亲政策来加强民族联系。武帝时,汉国力逐渐增强,多次与匈奴作战,取得了几次胜利后,转而重视结盟,指望解除匈奴对汉王朝的威胁。恰好匈奴单于有意示好,汉朝也想趁机和解,于是派苏武出使与匈奴修好。2.理清课文的基本思路。让学生各自标出课文结构层次,指出划分层次的依据。明确:文章大致分为三部分,按时间顺序分。第一部分即文章的第1、2段,介绍了苏武的身世、出使的背景及原因。文章一开始写道:“时汉连伐胡,数通使相窥观。匈奴留汉使郭吉、路充国等,前后十余辈。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苏武出使匈奴的这一背景,表明苏武出使时的严酷历史环境,同时交代了匈奴尽管“尽归汉使路充国等”却只是因为“且鞮侯单于初立,恐汉袭之”的缓兵之计,并非真心和好。所以当汉武帝派苏武护送扣留在汉朝的匈奴使者还朝,并“厚赂单于”时,“单于益骄”,这也是后来单于悍然扣留苏武一行的原因。第二部分即文章第3~8段,重点记述了苏武留胡十九年饱尝艰辛而坚持民族气节的事迹。这部分也是文章着力描写的部分,以精彩的笔墨描写了苏武反抗匈奴统治者招降的种种斗争情形。具体描写到匈奴招降共有三次:第一次是卫律软硬兼施想迫使苏武投降,被苏武正气凛然的怒斥所喝退,双方矛盾斗争激烈,场面紧张。接着写匈奴企图用艰苦的生活条件来消磨苏武的斗志,把他囚禁于地窖中,使他备受饥寒,接着流放苏武到荒无人烟的北海让他牧羊。然而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中,苏武不可磨灭的爱国精神再一次粉碎了匈奴的险恶用心。他手握汉节——国家民族的象征,在九死一生中维持着一个使者的使命。这时斗争是相对缓和的,直接表现的是苏武与自然环境作斗争。第三次是故友李陵劝降。这段描写不但表现了苏武可贵的气节,同时也刻画了叛将李陵的复杂心态。他那尚未泯灭的爱国之情、羞恶之心在苏武的崇高境界面前被唤醒了,其内心剖白真实感人。
李陵在劝苏武时曾说:“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这是作者借李陵之口表达对汉武帝动辄杀戮大臣的残忍行为的不满,也是《汉书》中少有的表现批判统治者的进步思想倾向之处。而苏武与李陵的对答针锋相对,波澜起伏,非常精彩,人物之声气跃然纸上。此处苏武的斗争对象是交情很深而今却已是敌对阵营的故友,双方的心态都比较复杂,而作者的描写也很到位,是这部分最出彩之处。第三部分即文章最后两段,介绍了苏武被放回国的经过。课文最后一句“留匈奴凡十九岁,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看似平实记述,细细品味却包含着作者诸多感情。人生不过百年,十九年何其太长!苏武“强壮出”,出使时正当壮年,及回归故国时已是“须发尽白”,一生大好时光都在煎熬中过去了,作者的叹惋之情溢于言表,而能为信念坚执如此确实令人敬佩!幸而虽历尽磨难,终于完成了使者的任务,维护了国家尊严,保持了民族气节,且终归故里,作者欣慰之感也显而易见。可以说这句表达的是作者与读者共同的心声。五、合作探究1.本文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我们也已经梳理了课文的内容。下面请同学们给文章的情节发展添加小标题。学生各自提出自己概括的小标题,全班进行讨论筛选,评选出最佳的小标题。(要求:小标题要准确概括情节变化,并尽量展现人物性格特点,同时注意语言的通顺凝练)明确:1.出使匈奴,单于受礼。2.缑王谋反,祸及汉使。3.舍生取义,以死明志。4.卫律劝降,威武不屈。5~6.饮雪吞毡,矢志不渝。7~8.李陵劝降,忠贞如一。9.汉匈和亲,请还苏武。10.历尽艰难,白发归汉。六、方法点拨全班一起仔细研读卫律和李陵对苏武的劝降这部分内容。请学生分角色朗读,体会人物个性化的语言。1.卫律和李陵劝降的情形和说辞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明确:卫律卖国求荣,投降匈奴,一心想立功表现,所以说辞飞扬跋扈、软硬兼施想迫使苏武投降。李陵有不得已的苦衷而投降匈奴,内心还对故国依依眷恋,面对的又是故友,内心情感十分复杂,所以说辞较为坦诚,但又透出酸涩、忧愤与无奈。
2.对于卫律和李陵的劝降,苏武的回答在措词和态度上有什么不同?明确:面对不可一世的卫律,苏武正气凛然、怒目呵斥,措词坚决,与对方进行激烈的斗争。而面对故友时,苏武一方面有悲于心、对故友感到惋惜,措词较柔和,另一方面坚持心中的原则,在投降问题上说话斩钉截铁、毫不退让。3.请用自己的话分别总结卫律、李陵的性格特征,再次感受苏武的人格魅力。明确:卫律:傲慢自大、阴险狡诈,是个卖国求荣的小人。李陵:李陵和卫律不一样,他不是彻底的卖国之人。他对汉朝还有感情,对自己叛国的行为也深感羞愧,但他意志不够坚定,对国家不够忠诚,因为一己之私背叛祖国而投靠匈奴,而后又后悔不已,说明这个人物的懦弱和意志的不坚定。能力提升反复阅读第3~8段,体味人物精彩的对话。明确:出场人物的语言基本上能做到毕肖其人,而且随着环境、情势的不同,人物的口气也发生变化,这特别表现在两次劝降的描写上。面对自己所憎恨的卫律的无耻劝降,苏武的回答义正词严,语气极为激昂,骂得可谓是酣畅淋漓!“汝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汝为见?”正是这段铿锵有力的指斥,使得卫律不敢轻举妄动。苏武面对老友李陵的劝降,其回答却变得诚恳委婉,柔中有刚,简短的言词包含着不容置疑的决心,致使李陵因自愧而泣下沾襟。这两段截然不同的回答,完全符合苏武和卫律、李陵二人的关系。同是劝降,卫律的语言粗俗而直露,李陵的劝降却是推心置腹,设身处地,娓娓动听。他层层进逼,从声名存没、家庭安危、人生苦乐到皇帝恩宠,一一加以否定,极具说服力,恰与卫律形成鲜明对比。这些对话,都毕肖其人。七、规律总结1.通假字(1)不顾恩义,畔主背亲(畔:同“叛”)(2)与旃毛并咽之(旃:同“毡”,毛织的毡毯)(3)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去:同“弆(jǔ)”,收藏)(4)空自苦亡人之地(亡:同“无”)(5)信义安所见乎(见:同“现”)(6)因泣下霑衿,与武决去(霑:同“沾”,衿:同“襟”,决:同“诀”,辞别)2.古今异义
(1)汉亦留之以相当 古义:抵押。今义:正在(某时某地)。(2)皆为陛下所成就 古义:栽培,提拔。今义:①事业上的成绩;②完成(多指事业)。(3)我丈人行也 古义:对老人和长辈的尊称。今义:岳父。(4)且陛下春秋高 古义:年纪。今义:春秋战国时期或指季节(春季和秋季)。(5)稍迁至栘中厩监 古义:渐渐升迁。今义:稍微。(6)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 古义:送给。今义:丢失、落下。(7)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 古义:正当、适逢。今义:聚会、集合。3.词类活用(1)意动用法单于壮其节 壮: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壮。诚甘乐之 乐: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2)使动用法①欲因此时降武降:使动用法,使……投降(与“单于愈益欲降之”“王必欲降武”用法同)。②空以身膏草野膏:使动用法,使……肥沃。③反欲斗两主斗:使动用法,使……争斗。(3)名词活用①天雨雪 雨:名词作动词,下。②羝乳乃得归 乳:名词作动词,生子。③杖汉节牧羊 杖:名词作动词,拄着。④武能网纺缴,檠弓弩 网、檠:名词作动词,结网、用檠矫正弓弩。⑤惠等哭,舆归营 舆:名词作动词,抬。⑥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 上:名词作状语,向上。八、分析鉴赏作者怎样巧妙地运用了对比、反衬的写作手法?明确:在苏武这个具有坚定的民族气节的人物形象周围,环绕着一批屈节侍敌的投降者,如卫律、张胜、李陵等。他们当中,有的还数次易节,这种出尔反尔、反复无常的态度更鲜明地衬托出苏武持志如一、坚贞不移的高贵品质。卫律劝降张胜与苏武时,采用了同样的威胁手段:举剑欲击。面对生死存亡的考验,张胜请降,而“武不动”;面对荣华富贵的诱惑,卫律自以为得计了,而“武不应”。同样是家庭惨遭不幸,皇上不明,臣下深受冤屈,李陵绝望了,苏武却仍然一片赤诚。正是在这层层衬托下,苏武的形象才显得格外高大。
九、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为这样一个有血有肉、不卑不亢、忠贞不渝的苏武而深深感动。同时为我们点出了文章塑造人物的艺术手法:个性化的人物语言。无论是思想上,还是技能上,相信我们都会有所收获。十、作业设计试结合课文和李陵作《答苏武书》,谈谈你对苏武这一历史人物的认识。第二课时一、诗词导入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陆游英勇非无泪,不洒敌人前。男儿七尺躯,愿为祖国捐。——陈辉为祖国而死,那是最美的命运啊!——大仲马我们为祖国服务,也不能都采用同一方式,每个人应该按照资禀,各尽所能。——歌德读到这些爱国的名言,你有什么样的感触呢?读一读《苏武传》,我们对伟大的爱国精神会有更深刻的认识!二、知识积累1.倒装句(1)送匈奴使留在汉者。定语后置句,正常语序“送留在汉匈奴使”。(2)何以汝为见。宾语前置句和介宾倒置句,正常语序“以何见汝为”。(3)子卿尚复谁为乎。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子卿尚复为谁乎”。(4)何以复加。介宾倒置句,正常语序“以何复加”。2.判断句(1)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2)非汉所望也。(3)汉天子我丈人行也。3.被动句(1)见犯乃死,重负国。(2)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3)皆为陛下所成就。三、合作探究苏武在被囚禁流放以前两度要自杀,后来又想方设法要活下去。这是否矛盾?
明确:并不矛盾。苏武在胡地以维护国家民族尊严作为自己的崇高使命和行为准则。我们不难明白,匈奴对苏武等人的劝降实际上是匈奴与汉朝的一次对峙,关乎国家尊严、民族气节。事发时他已经意识到“事如此,此必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重负国”是因为事先没有发现副使张胜的阴谋而导致祸及国家,苏武意识到,一旦被匈奴审讯,就会给国家带来羞辱,所以要自杀以避免受审。后来,在审讯时被卫律威逼利诱,他在说完一番大义凛然的话后引刀自刺,一是以行动表示坚决不投降的决心,二是要为国家雪耻。匈奴明白了苏武的决心,知道权威、富贵无法征服他,便要以摧残苏武肉体的方式来征服其意志。所以苏武采取的反抗方式也由以前的求死而变成以后的求生,他要在各种艰难困苦中坚强地活下去,但活的前提与支柱依然是汉朝使者的身份,所以他“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从全文看来,苏武将生死全然置之度外,一心考虑的是汉朝的荣誉与利益,所以在局势变化的情况下,他的对抗方式也在发生着变化。四、方法点拨1.《汉书》不仅在中国历史著作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文学史上也有着重要影响,旧时常常“史汉”相提。班固塑造人物形象方面的艺术才华绝不逊于司马迁,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文第二部分,初步总结出苏武的人物性格。明确:忠君爱国、威武不屈、贫贱不移、忠贞不渝、坚韧不拔。2.本文在刻画各种人物特别是传主的性格特征上,用了什么写作方法?(让学生互相交流探讨)明确:典型环境:苏武出使匈奴,因突发事变,被扣幽禁。在他的周围,有操生杀予夺之权的单于和卫律的屠刀,有贪生怕死的副使张胜的屈降,有曾为同事、朋友的李陵的声泪俱下的劝降。而冰天雪地廪食不至的北海牧羊,苏武更是被置之死地。这些典型环境,把苏武这个人物推到了矛盾斗争的风口浪尖上,让人物一展风采,更好地表现了苏武的性格、气节及始终不渝的爱国精神。细节描写:如苏武自刺一节,被置于地坎煴火之上,蹈背出血,气绝复苏,充满悲壮色彩。而周围人的反应是“卫律惊,自抱持武”“惠等哭,舆归营”“单于壮其节”。这一惊、一哭、一壮的细节描写充分衬托出苏武的铮铮铁骨及高尚情操。又如写苏武被幽禁在大窖中,“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流放北海,“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等,极好地表现了苏武不屈的民族气节。五、能力提升文章并不具体描述苏武的每一事迹,而是有详有略,比如文章对卫律和李陵劝降的部分就描写得特别详细,为什么作者要这样处理?用意是什么?明确:卫律和李陵对苏武的劝降是最能表现苏武的气节的,所谓“真金不怕火炼”,面对威逼利诱,面对死亡威胁,多少所谓的英雄好汉都经受不住考验而变节投降,而苏武始终信念如磐石般坚定,宁死不屈,忠贞不渝。
六、规律总结在各种人物的对比映衬下,我们看到了一个丰满立体的苏武,他有清醒的外交意识,待人接物不卑不亢,面对威逼利诱坚贞不二,长达十九年守节的坚韧不拔。苏武的这些性格在那些或屈或降的人物的对比下,更加具有勾魂摄魄的人格魅力,千古流芳!学生总结文章塑造人物的艺术手法。1.从环境及细节描写入手,深入挖掘人物的性格特征。2.详略得当的情节安排。3.用个性化的语言表现人物。4.次要人物的对比、衬托。七、拓展探究活动研究说明:分小组讨论,小组长负责组织讨论并记录小组讨论观点,最后全班汇总,将每个小组讨论的观点进行对比、评价,以期碰撞出思想的火花。下面我们就围绕几个问题对人物的功过和价值进行讨论。问题一:先看一段文字(幻灯片):齐庄公到大臣崔杼的家里,竟跟崔杼的太太通奸,崔杼不甘戴绿帽子,当场把齐庄公杀了。晏子是齐国大臣,皇帝被杀,别人不敢去看,但他要去吊唁,他到了崔家,他的左右问他:“你为君死么?”晏子答得好,他说:“皇帝又不是我一个人的,为什么要我一个人为他死?”左右又问他:“那么,你离开齐国逃走吗?”晏子答得好:“皇帝的死又不是我的罪,我为什么要逃?我为什么要出国?”左右又问他:“那么你就回家吗?”晏子答:“皇帝死了,回到哪儿去呢?”晏子真是中国第一流的大政治家,看他这三段答话,不死、不逃,也不想回家,说得又识大体,又有感情,又义正词严。当时他去吊唁皇帝,大家以为崔杼必定杀他,但是他仍然去吊唁、去哭,并且“枕尸股而哭”,一点也不怕刺激手里拿刀的崔杼。晏子识大体,是大智;有感情,是大仁;不怕死去哭,是大勇。晏子为什么有这种大智大仁大勇,我认为他是真正深刻洞悟“死事”和“死君”理论的人。他的理论是:做人君的,岂是高高在百姓之上的?而是主持社稷。做臣子的,岂是为领俸禄混饭吃的?而是维护社稷。所以人君死是为了社稷而死,做臣子的,就该和他一道死,“君为社稷死,则死之;为社稷亡,则亡之”。如果做人君的,死的原因不是为了社稷而是为了他自己,那么陪他死的,只应该是那些在他身边,跟他一起混一起谋私利、谋小集团利益的宠幸和亲信,堂堂大臣是不干的。齐庄公被杀以后,崔杼决定立齐灵公的儿子做皇帝,就是齐景公。那时景公年纪小,崔杼自立为右相,庆封为左相,他们把所有大臣都找来,在太庙里歃血发誓,说:“诸君有不与崔杼同心者,有如日!”大家一一发誓,可是轮到晏子,晏子却要改变誓词,只发誓:“诸君能忠于君、利于社稷,而婴不与同心者,有如上帝!”当时崔杼他们要翻脸,高国赶忙打圆场,说:“二相今日之举,正忠君利社稷之事也!”
高帽子一戴,弄得崔杼他们也只好接受晏子的大条件……(选自《北京法源寺》作者李敖)这段文字提出了一个问题:什么是真正值得提倡的忠诚?晏子认为真正的忠诚是忠诚于国家、人民,而非忠诚于君主。换句话说,就是要忠诚于明君(因为明君善治国),而非昏君。而那些不分黑白,一味盲目服从君主,为君主做无谓的牺牲的行为我们称之为“愚忠”,那么你认为苏武的忠诚是愚忠吗?问题二:前段时间,国家教育部对高中历史教科书的教学大纲进行修改,其中备受争议的是如下一段文字:“中国历史上的民族战争……是国内民族之间的战争,是‘兄弟阋墙,家里打架’,有正义与非正义的区别,不宜有侵略和反侵略的提法……对于岳飞、文天祥这样的杰出人物,我们虽然也肯定他们在反对民族掠夺和民族压迫当中的作用与地位,但并不称之为民族英雄。”按照教学大纲的说法,苏武也就不能称之为民族英雄,你对此有什么看法?研究示例:参考观点一:苏武的忠诚不能说是愚忠。首先,他忠诚的对象是国家是人民,身为汉使,当卷入匈奴的政变时,他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汉使身份,不能引起汉匈两国的不必要的误会和纷争,他甚至愿意以性命来平息祸端,可见他是把边界的和平、国家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的。其次,他保持民族气节十九年,始终忠贞如一,这种忠诚表面看起来是对汉武帝,但实际上是对国家人民的,因为汉武帝是一个善于治国的明君,忠诚于他就是忠诚于汉武帝治理下的国家。但是苏武的忠诚里有没有愚忠的成分,我认为还是有一些的。比如:李陵劝降时曾经提到苏武的两个兄弟尽心为国却枉死,但苏武却一味坚持汉武帝对他们父子有莫大的提拔之恩,因此愿意为皇帝肝脑涂地。我认为,皇帝的知遇之恩固然应该感激报答,但兄弟的枉死也不应该回避,皇帝的恩情不能抵消皇帝对亲人的伤害之过,该报的恩要报,该澄清的事实要澄清,该争取的权利也还是要争取,这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权利与义务的问题。不过话又说回来,我们不能苛求苏武,因为他毕竟是古代人,他的思想有着那个时代的历史局限性,如果他能生活在今天这个时代,说不定也能像我们这样争取自己的应有的权利。参考观点二:反驳岳飞是民族英雄的人,一般是从民族英雄的定义出发,然后导出结论的。至于民族英雄的具体定义是什么,人民群众不关心,但似乎专家的定义和广大群众的不一样。是让专家修改定义,还是人民改变认识向专家看齐,值得探讨。但是一般来讲,在诸多英雄称号中,诸如打虎英雄、抗洪英雄,民族英雄的称号是最高的,我想凡是对民族、国家的独立、解放和发展作出过巨大贡献、并且具有巨大人格力量的人,都应该称作民族英雄。尤其是民族英雄身上所体现的爱国和献身精神,是构成一个民族灵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文化传承的关键内容。民族英雄可以超越时间和空间,甚至敌我双方。所以康熙给袁崇焕平反,乾隆给史可法立祠,日本人给抗日英雄送葬。因此,有人所说的称岳飞为民族英雄不利于民族团结,纯属无稽之谈、庸人自扰。事实上,好像也没有哪个少数民族对称岳飞为民族英雄提出过异议,或觉得伤害了谁的民族感情,金人的后代乾隆还拜谒过岳王庙呢。
研究目标说明:这是一个很具有探讨价值的话题。时代在发展,人的思想在发展,教师除了教授书本知识的同时,能够与时俱进,引入当下的新思想,不墨守成规,扩展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创新的精神,这正是素质教育的精髓所在。这个话题的探讨,最重要的目的是打开学生的思路,扩展他们的视野,观点可以多样化。八、课堂小结作者塑造苏武的形象相当成功。文章不是机械地铺叙历史事件,而是经过高度取舍剪裁,集中笔墨写苏武奉命出使匈奴,以及在异国十九年的种种遭遇和表现,主题鲜明,形象突出。卫律和李陵劝降两节,用对比和衬托手法刻画人物,生动地再现了人物的性格和节操,收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九、作业设计古人常说“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古人还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6武不能屈”,可见古人对气节非常重视,请以“气节”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一、基础巩固1.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与旃毛并咽之B.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C.与武决去D.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余人俱【解析】 A项,“旃”同“毡”,毛织的毡毯;B项,“去”同“弆”,收藏;C项,“决”同“诀”,辞别。【答案】 D★2.(对应本课“重难突破”第7题)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屈节辱命 B.单于愈益欲降之
C.尽归汉使路充国等D.单于壮其节【解析】 D项,“壮”为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壮美,钦佩。A、B、C三项均为动词的使动用法,分别解释为:使……受屈,使……受辱,使……投降,使……回来。【答案】 D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古今义相同的一项是( )A.因厚赂单于,答其善意B.汉天子我丈人行也C.武使匈奴,明年,陵降D.皆为陛下所成就【解析】 B项,“丈人”,古义:对老人和长辈的尊称;今义:岳父。C项,“明年”,古义:第二年;今义:今年的下一年。D项,“成就”,古义:栽培,提拔;今义:①事业上的成绩,②完成(多指事业)。【答案】 A4.下面选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B.C.D.【解析】 D项,连词,即使。A项,介词,凭/介词,把;B项,副词,于是/副词,才;C项,凑足音节,助词,不译/代词,代指“他们”。【答案】 D5.下列各句中,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请毕今日之马雚,效死于前B.何以复国C.信义安所见乎D.子卿尚复谁为乎【解析】 A项,为状语后置句,B、C、D三项为宾语前置句。【答案】 A二、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方欲发使送武等,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与昆邪王俱降汉;后随浞野侯没胡中,及卫律所将降者,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会武等至匈奴,虞常在汉时,素与副张胜相知,私候胜曰:“闻汉天子甚怨卫律,常能为汉伏弩射杀之,吾母与弟在汉,幸蒙其赏赐。”张胜许之,以货物与常。
后月余,单于出猎,独阏氏子弟在。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其一人夜亡,告之。单于子弟发兵与战。缑王等皆死,虞常生得。单于使卫律治其事,张胜闻之,恐前语发,以状语武。武曰:“事如此,此必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欲自杀,胜、惠共止之。虞常果引张胜。单于怒,召诸贵人议,欲杀汉使者。左伊秩訾曰:“即谋单于,何以复加?宜皆降之。”单于使卫律召武受辞。武谓惠等:“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引佩刀自刺。卫律惊,自抱持武,驰召医。凿地为坎,置煴火,覆武其上,蹈其背以出血。武气绝,半日复息。惠等哭,舆归营。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而收系张胜。武益愈,单于使使晓武,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剑斩虞常已,律曰:“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单于募降者赦罪。”举剑欲击之,胜请降。律谓武曰:“副有罪,当相坐。”武曰:“本无谋,又非亲属,何谓相坐?”复举剑拟之,武不动。律曰:“苏君,律前负汉归匈奴,幸蒙大恩,赐号称王。拥众数万,马畜弥山,富贵如此!苏君今日降,明日复然。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武不应。律曰:“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今不听吾计,后虽欲复见我,尚可得乎?”武骂律曰:“汝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汝为见?且单于信汝,使决人死生,不平心持正,反欲斗两主,观祸败。若知我不降明,欲令两国相攻,匈奴之祸,从我始矣。”6.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阴:阴谋B.虞常在汉时,素与副张胜相知,私候胜曰候:拜访C.而收系张胜收:逮捕D.又非亲属,何谓相坐坐:定罪,治罪【解析】 阴:暗地里。【答案】 A7.对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①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 ②单于使使晓武,会论虞常 ③缑王等皆死,虞常生得 ④虽生,何面目以归汉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B.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C.①与②相同,③与④相同。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不同。【解析】 ①中的“会”是恰逢、恰巧的意思。②中的“会”由“会合”
引申为会同、一起的意思。③中的“生”是活着的意思,作状语。④中的“生”也是活着的意思,但它是动词,作谓语。【答案】 D8.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由于张胜私下里支持虞常等人的谋反行动,导致了苏武被匈奴扣留。B.虞常沦落匈奴,但并没有忘记汉朝,他伏弩射杀卫律的行动,正是他爱国的具体表现。C.苏武的自杀举动,不仅表现了汉朝使节宁死不屈的凛然正气,而且赢得了敌国的尊敬。D.卫律使尽了威吓、利诱、逼迫等手段,但是始终未能动摇苏武对国家、对民族忠贞不贰的崇高气节。【解析】 虞常想杀卫律,是想使在汉朝的母亲和弟弟受到汉朝的赏赐,这是牟取私利,不是什么爱国行为,再则,他的计划还没有付诸实施,还不能叫做“行动”。【答案】 B9.翻译下列句子。(1)事如此,此必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汝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汝为见?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事情到了如此地步,这样一定会牵连到我,等到被侮辱以后才死,更对不起国家。(2)你做人家的臣下和儿子,不顾及恩德义理,背叛主上,离弃双亲,在异族那里投降做奴隶,我为什么要见你?三、课外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初,霍氏①奢侈,茂陵徐生曰:“霍氏必亡。夫奢则不逊,不逊必侮上。侮上者,逆道也。在人之右,众必害之。霍氏秉权日久,害之者多矣。天下害之,而又行以逆道,不亡何待!”乃上疏言:“霍氏泰盛,陛下即爱厚之,宜以时抑制,无使至亡。”书三上,辄报闻。其后霍氏诛灭,而告霍氏者皆封。人为徐生上书曰:“臣闻客有过主人者,见其灶直突②,傍有积薪,客谓主人:‘更为曲突,远徙其薪,不者且有火患。’
主人嘿然不应。俄而家果失火,邻里共救之,幸而得息。于是杀牛置酒,谢其邻人,灼烂者在于上行,余各以功次坐,而不录言曲突者。人谓主人曰:‘乡使听客之言,不费牛酒,终亡火患。今论功而请宾,曲突徙薪亡恩泽,焦头烂额为上客耶?’主人乃寤而请之。今茂陵徐福数上书言霍氏且有变,宜防绝之,乡使福说得行,则国亡裂土出爵之费,臣亡逆乱诛灭之败。往事既已,而福独不蒙其功,唯陛下察之,贵曲突徙薪之策,使居焦发灼烂之右。”上乃赐福帛十疋③,后以为郎。宣帝始立,谒见高庙,大将军霍光从骖乘,上内严惮之,若有芒刺在背。后车骑将军张安世代光骖乘,天子从容肆体,甚安近焉。及光身死而宗族竟诛,故俗传之曰:“威震主者不畜,霍氏之祸萌于骖乘。”(选自《汉书·霍光传》,有删改)【注】 ①霍氏:指西汉权臣霍光的子孙。②突:烟囱。③疋:同“匹”,量词。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夫奢则不逊 逊:谦逊B.在人之右,众必害之右:右边C.乡使听客之言乡:从前,过去D.害之者多矣害:忌妒【解析】 右:上。【答案】 B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B.C.D.【解析】 A项,均为代词,指人。B项,连词,表修饰;连词,表假设。C项,介词,由于;介词,在。D项,介词,按照;介词,因为。【答案】 A12.下列句子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例:见犯乃死,重负国。A.侮上者,逆道也。B.而又行以逆道,不亡何待!C.而告霍氏者皆封。D.上乃赐福帛十疋,后以为郎。【解析】 C项,与例句均为被动句。A项,为判断句;B项,为宾语前置句;D项,为省略句,“以为”中间省略“之”。
【答案】 C13.下列对原文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霍氏掌权已久,奢侈不谦逊,茂陵徐生认为霍氏是背天道而行,会招致祸患,事实证明果然如此。B.文章借应重视建议曲突徙薪者的故事为喻,来劝谏皇上,应当奖赏茂陵对霍氏祸患有先见之明的徐生。皇上纳谏,奖赏了茂陵人徐生。C.大将军霍光以骖乘的身份跟从刚即位的宣帝时,霍光像背上长了芒刺一样害怕皇上。D.徐福曾上书皇上说,霍氏一家权势太大,皇上您如果想厚待他们,也应当适时加以约束限制,不要让他们发展到灭亡的地步。【解析】 C项,“霍光像背上长了芒刺一样害怕皇上”有误。“上内严惮之”是说皇上害怕霍光。【答案】 C1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更为曲突,远徙其薪,不者且有火患。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后车骑将军张安世代光骖乘,天子从容肆体,甚安近焉。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您的烟囱应改为弯曲的,并把柴火移走,否则将有火患。(2)后来车骑将军张安世代替霍光做了骖乘,皇上才能从容地舒展身体,感觉身边很安全。【参考译文】当初,霍氏一家奢侈,茂陵的徐福就曾指出:“霍氏一定会灭亡。人奢侈就不谦虚,不谦虚就一定会冒犯主上。冒犯主上就是大逆不道。身居高位的人,必然会受到众人的忌妒。霍氏掌权很久了,忌妒他的人很多了。天下人都忌妒他,而他又背天道而行,怎么可能不灭亡呢?”于是上书朝廷说:“霍氏一家权势太大,陛下既然厚待他们,就应当适时加以约束限制,不要让他们最后发展到灭亡的地步。”上书多次,皇上不予理会。后来霍氏一家被诛杀,而曾告发霍氏的人都被封赏。有人上书皇帝为徐福鸣不平说:“我听说,有一位客人到主人家拜访,看见主人家灶上的烟囱是直的,旁边还堆了些柴火,这位客人就对主人说:‘您的烟囱应改为弯曲的,并把柴火移走,否则将有火患。’
主人沉默不语没有应答。不久主人家果真失火,邻居们一起救火,幸运的是火被扑灭了。由于这个原因主人杀牛备酒,感谢他的邻居们。身上烧伤的人坐上座,剩下的各按他们的功劳就座,而独独不邀请建议将烟囱改为弯曲的那个人。有人对这家主人说:‘假如先前听了那客人的话,不用杀牛摆酒,终究不会有火灾。如今按功劳而邀请宾客,(提出把烟囱)改成弯曲、把柴移走的人没有得到奖赏感谢,却把焦头烂额的人作为上宾吗?’主人这才醒悟将那位客人请来。茂陵人徐福多次上书说霍氏将会有叛逆行为,应当预先加以防范制止,假如陛下接受徐福的劝告,那么国家就没有划出土地分封列侯的费用,大臣也不会有谋逆叛乱遭到诛杀的大祸。现在事情已经过去,唯独徐福一人没有因功劳蒙受皇恩,希望皇上明察,重视曲突徙薪的方法,把他居于‘焦发灼烂’之人的上面。”皇上这才赐给徐福绸缎十匹,后又任命他为郎官。宣帝刚被立为皇帝时,到高庙祭祀,大将军霍光以骖乘的身份跟从,皇上心里害怕他,像背上长了芒刺一样。后来车骑将军张安世代替霍光做了骖乘,皇上才能从容地舒展身体,感觉身边很安全。等到霍光死去,而他的族人竟然全部被杀。因此民间流传说:“权威震主的人不能活,霍氏的祸,是从骖乘开始的。”四、语言表达15.(2013届泰安高一月考)下面是介绍《苏武传》的一段文字,但有些句子在语法、用词、标点方面存在问题,请找出并加以修改。①《苏武传》是“汉书”中最出色的名篇之一,②它记述了苏武出使匈奴,面对威逼利诱坚守节操,历尽艰辛而不辱使命,③生动地刻画了一个“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爱国志士的光辉形象,④作者采用经常写人物传记运用的纵式结构来组织文章,以顺叙为主,适当运用插叙的方法,依时间的先后进行叙述,脉络清晰,故事完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本题考查了语法、用词、标点等方面的综合运用能力。解答本题要认真阅读文段,反复推敲,找出文中语法、用词、标点这三方面的不妥之处。【答案】 ①“汉书”应用书名号;②“它记述了……不辱使命”,缺少宾语,可以在后面加上“的事迹”;③应去掉引号中“威武不能屈”后面的逗号;④语序不当,“经常”应放在“运用的”前面。16.请仿照下面的示例写两个句子。要求句式相同,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一页历史,是一面镜子;擦亮了镜子,照出了理性和良知。一颗沙砾,是一种苦痛;经历了苦痛,孕育了圆润与晶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一种美德,是一面旗帜;竖起了旗帜,确立了方向和信仰。一粒种子,是一种希望;播种了希望,收获了成功和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