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语文《过秦论》教学设计新人教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19-2020年高中语文《过秦论》教学设计新人教版

ID:839282

大小:65.3 KB

页数:13页

时间:2022-02-24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19-2020年高中语文《过秦论》教学设计新人教版教学目的  1.了解作者反对暴政、提倡仁政的政治主张在当时条件下的进步意义及其历史局限。教育学生不应只着眼于秦之兴衰,而应学习作者把研究历史与指导现实相结合的可贵精神,从而明白“以史为鉴”“古为今用”的意义,达到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目的。  2、学习课文从史实对比中引出结论的写作方法;理解课文中对偶、排比等修辞手法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并结合单元知识短文掌握如何在翻译中恰当处理修辞格的知识。教学设想  1、通过预习指导,使学生借助课文的注释、工具书和参考资料了解时代背景、作者简况及各段大意,疏通文句。  2.讲授课文,指出作者政治主张的历史局限时,不必在什么是秦二世而亡的真正原因上旁征博引,同时对文中涉及的历史人物及史实,也不要过多介绍。可在课外指导学生读点通史或历史故事(如《东周列国志》,虽是小说,但基本事件多见诸其书)。  3.文言文翻译,是本单元主要知识点。在研习新课中要有意识设计必要的讨论题,引导学生用单元知识短文所讲的道理来解决疑难问题,获取新知识。  4.本文逻辑严密,文辞优美,可利用录音等手段指导学生反复诵读,在读中体会文章气势之磅礴,说理之透彻。在熟读基础上背诵课文的后三段。教学时数3教时第一教时教学要点  1.预习全文,疏通文句,了解大意。  2.学习课文第一段。导入新课   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毛泽东同志批评了那种“割断历史,只懂得希腊,不懂得中国,对于中国昨天和前天的面目漆黑一团”的主观主义学风,教导我们要“认真地研究历史”,“不但要懂得中国的今天,还要懂得中国的昨天和前天”。为什么要“认真地研究历史”?一句话,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古为今用。对于这个道理,古人很早就懂得。西汉贾谊就说过:“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他的史论《过秦论》就是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写的,通过总结秦不施仁义二世而亡的教训,来讽谏汉朝统治者。虽然由于历史局限,作者不可能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分析和找出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但他针对当时现实而论史的精神今天仍值得我们学习。预习指导  印发预习提纲,以学生自学为主。  1.关于作者:  贾谊(前200—前168),西汉洛阳人。西汉著名政论家、文学家,最早的汉赋作家之一。年少即以文才超众著称。20多岁时汉文帝召为博士,不久提升为太中大夫。后因在政治方面多次提出改革建议,触犯权贵,被谪为长沙王太傅。四年后被召回,为文帝宠子梁怀王太傅。死时仅33岁。他的政论散文《过秦论》《陈政事疏》(也称《治安策》)《论积贮疏》等,体现了新兴地主阶级政治家的远见卓识、积极进取的精神和改革现实的坚决态度。他的文章峻拔锋利,针砭时弊,淋漓酣畅,对后世散文创作很有影响。其文章,明人辑有《贾长沙集》,另传有《新书》十卷。他的为人,很为司马迁推崇,司马迁把他和不同时代的屈原相提并论,撰写了《屈原贾生列传》。  2.时代背景:  春秋以来,战乱频仍,加之秦统一后的暴政、秦末农民起义和楚汉之争,社会经济遭受了五百年来的特大破坏。农民大量流亡异乡,不得耕作;还有些为生计所迫,卖妻鬻子或自卖为奴。战乱使人口锐减,商业萧条。奸商囤积居奇,物价昂贵,米一石值万钱,马一匹达百金。新建立的西汉政权,府库空虚,财政困难。史载当时:“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藏盖。”人民很需要休养生息。针对这种现实,为巩固西汉政权,贾谊借“过秦”以“规汉”,主张施行仁政,“与民休息”。当然,贾谊所说的“仁政”,完全是站在统治阶级立场上的,不可能包括消灭剥削、消灭阶级压迫等内容,这是历史的局限、阶级的局限,我们不能苛求。  3.自读课文及注释,结合课文前“预习提示”疏通课文,并完成下面练习:  (1)给下面加黑字注音:  ①合从()缔交赢粮而景()从()  因利乘()便万乘()之势   ②宁()越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宁()静乐()毅安乐()  ③翟()景墨翟()召()滑  累召()不应蒙恬()銡()  ④逡()巡鉏耰棘矜()矜()持度()长絜()大度()德量力内立法度()  (2)根据以前学过的知识或查字典(如《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给课本上没有注释的下列加黑字词作解释:  ①务耕织()守战之具()  ②会盟()重宝()  ③明智忠信()尊贤而重士()  ④兼韩、魏……之众()杜赫之属()  ⑤于是六国之士()于是从散约败()  ⑥开关延敌()天下诸侯已困矣()  ⑦因利乘便()延及孝文王()  ⑧享国之日浅()陈利兵而谁何()  ⑨铸以为金人十二()自以为关中之固()  ⑩斩木为兵()同年而语  天下非小弱也()为天下笑者()  (3)说明下列加黑词的用法:  ①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②外连衡而斗诸侯  ③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④序八州而朝同列   (4)下面句中加黑的词语各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①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②秦无亡矢遗镞之费()  ③伏尸百万,流血漂橹()  ④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⑤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5)在横线上填空:  ①“内立法度,务耕织”句省略了主语。  ②“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句中“以”后省略了宾语。  ③“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句,“一夫作难”指;“身死”后面省略了词;“为天下笑者,何也?”是修辞句。  (6)选出对“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句中加黑词的运用解释正确的一种:  A.句中加黑词的意义都不一样,体现了作者用词的准确性。  B.加黑词的意义都不一样,体现了作者语汇丰富。  C.加黑词的意义都一样,体现了作者用词富于变化,避免雷同,读来无呆板之感。  D.加黑词的意义都一样,体现了作者语汇丰富。  (说明:预习提纲部分最好印发给学生,特别是作者和时代背景部分,教师不必再赘述。课本“预习提示”部分对本文结构、中心及文采已有简要说明,要引导学生结合“提示”基本掌握课文的内容和主旨。)  〔附〕练习答案  ①zòngyíngcóngchéngshèng  ②Nìngnìngníngyuèlè  ③Zháidíshàozhàotiánxiān  ④qūnqínjīnduóduódù   (2)①致力,从事;防御和进攻②诸侯间聚会而结盟;贵重③懂事理,有远见;尊重④同时并有;类⑤介宾短语,在那时;介宾短语,从此⑥迎接;因窘,困厄⑦凭借有利的形势;延续⑧享有;时间短暂;陈列;锋利;兵器⑨以,连词;为,做;认为⑩树木;兵器;论国家;变小,缩小;削弱,变弱;介词,被;天下的人  (3)①名词作状语②使动用法③名词作状语④使动用法  (4)①夸张②夸张③夸张④比喻⑤借代  (5)①秦孝公②之③陈涉起义;介;于;设问  (6)C研习新课  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  1.朗读指导:指名让学生朗读,然后放录音或教师范读本段,让学生体会句中的逻辑停顿,从而明白较长的主语和谓语之间要有停顿,动词和较长的宾语之间要有停顿,较长的附加成分和中心语之间、较长的联合成分之间也要有停顿,这是一般的规律。本段的动词——“据”“拥”“有”之后要有停顿;“内”“外”之后还应有停顿。下面各段的朗读指导仍围绕逻辑停顿进行,教案不再赘述。  2.参看注释,想想“有席卷……之心,……之意”句如何翻译,说说你从这句翻译中受到什么启发。(让学生回答,教师提示:读单元知识短文第318页的最后一段。)  3.提问:从注释中我们知道,“席卷”“包举”“囊括”都有“吞并”的意思,“宇内”“四海”“八荒”都有“天下”的意思。那么,我们把课文中“有……之意,……之心”句换成“有吞并天下之心”似乎也通,但作者为什么要舍简就繁呢?  明确:意在突出秦孝公吞并六国、独占天下的勃勃雄心以及秦对诸侯各国虎视耽耽的情态、咄咄逼人的气势。同时也为后文写孝公之后的历代秦君的赫赫功业张本,为后文写秦一统天下之后的顷刻覆亡形成对比并作了铺垫。总之,根据表达的需要,这里的繁笔增加了气势;同义短语的叠用,又使叙述生动形象。  4.文章从秦孝公写起,为什么不从孝公以前的一国君(如秦穆公)写起?从本段哪些词语可以看出这点?  明确:材料是为中心服务的。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思考和练习”一已读到),而秦的攻夺天下正是从秦孝公开始的。关于这点,本段课文已经明白论述。首句“君臣固守而窥周室”告诉我们,孝公在摄政之初仍是“固守”秦地,对“周室”亦只是暗中“窥伺”。后来由于“商君佐之” ,才开始有了“席卷天下”的行动,虽然在此之前,他已有了“地利”和“人和”(“君臣固守”)的条件。  5.秦孝公在“攻”天下时,是否施行了“仁义”?  明确:贾谊所谓“仁义”,仍然是孔孟所说的“先王之道”,而不是法家的“内立法度”及纵横家们的“斗诸侯”。对后者,贾谊在《过秦论》(中)中称为“酷刑法”“高诈力”,可见在贾谊看来,这并不是“仁义”。贾谊认为“夫兼并者,高诈力;安定者,贵顺权,此言取与守不同之术也。”这也告诉我们,孝公的“攻”,不是建立在贾谊的“仁义”的基础上。  布置作业:  1.完成“思考和练习”三、四两题。  2.熟读课文。  3.书面翻译第1段。第二教时教学要点  1.研习课文第2、3自然段。  2.继续重点讲授文言文翻译方面的知识。  3.从分析段内层次入手,学习运用材料为中心服务的技巧。  检查讲评作业:  重点讲评文言翻译中一些修辞方式的处理。本段突出强调两点:其一,如上节所讲,同义叠用的“凝缩”原则;其二,夸张修辞格的处理,即意译或添加语词而保留,如“拱手而取……”可译成“毫不费力地夺取了  ……”或“拱手之间就夺取了……”。研习新课  1.下面是第2自然段第一句的译文,其中有些地方译得不正确,请指出来,并说说理由。   译文:秦孝公死后,他的儿子惠文王,孙子秦武王和昭襄王承接了已有的基业,沿袭前代的政策,在南边夺取了汉中,在西边攻取了巴、蜀,在东边割占了肥沃的土地,在北边收复了在政治、经济、军事上都非常重要的城邑。  明确:好的译文标准是“信”“达”“雅”,即准确、通畅、优美生动。上面译文在这三方面都有欠缺。其一,个别语词不准确:“蒙故业”的“故”,译为“原有(的)”为好;“因遗策”的“策”,指的是策略;“南”“西”“东”“北”译成“在南边”之类不能准确表现秦的扩张行径,译成“向南”“向西”等为好;“收”不是“收复”,和“取”同义。其二,不“达”、不“雅”:对于专名,直接“搬”过即可,不必把注释当译文抄在译文中。译文对“惠文、武、昭襄”及“要害之郡”的处理就有这方面的不足,结果使句子疙疙瘩瘩,甚至造成歧义。  2.指名让学生口译第2段,其他学生(或教师)订正。  3.第2自然段的层次划分有下面几种意见,谈谈你的看法和理由:  (1)分4层:“孝公既没……要害之郡”是第1层,“诸侯恐惧……已困矣”是第2层,“于是从散……弱国入朝”是第3层,其余是第4层。  (2)分2层:“孝公既没……弱国入朝”是第1层,其余是第2层。  (3)“弱国入朝”前是一段,可分三层,分法如第一种意见前3层的划分;“延及……国家无事”应单列一段。  提示:把孝公之后五位国君放在同一段中是有道理的,这只要联系上下文就可明白:第1自然段写秦孝公,这是秦攻夺天下的开端。第2自然段中的五位国君有共同的特点——“蒙故业,因遗策”,继续执行孝公攻夺天下的既定国策,虽然孝公、庄襄因“享国之日浅”,无所建树,但不等于放弃攻天下的“遗策”。总的说来,五位国君是在发展吞并天下的业绩。第3自然段写秦始皇,是秦攻夺天下雄心的实现,即标志“攻”的阶段的结束,下面转入“守”天下的阶段。所以第三种意见似不可取。第二种意见基本合理。作者按时间先后和建树状况把五位国君分为两类来写:前者评写,后者略写,但不管评略,二者的关系是并列的。为了学习方便,我们可以对第一层再分3个小层(分法如第一种意见前3层的划分)。第一种分法实际上是把第一层的3个小层与第二大层并列,这在逻辑上是有毛病的。  (说明:若有学生问,作者为什么把前三位国君合写而不一一独段分写?亦可参看上面分析,从中找出答案。)  4.提问:在第2自然段第1大层中,3个小层是否都是写秦的?有人说,第1小层写秦攻各国,第2小层写各国攻秦,第3小层写双方战争结果。这种说法对不对?结合课文加以说明。   明确:还可以有一种理解,3个小层都是写秦的。第1小层,写秦对诸侯各个击破的“攻”。“南取”“西举”“东割”“北收”,既说明了这点,又说明这种进“攻”所向披靡,任何一个诸侯都难于单独与之抗衡,从而也说明了诸侯之所以“会盟而谋弱秦”的原因。第2小层,还是写秦攻诸侯,“攻”取合起来的九国诸侯。九国之师的“叩关攻秦”不过是以攻为守,其实质还是守。面对九国联军的“攻”,秦不再是孝公时的“君臣固守”,而是“开关延敌”,以“攻”对“攻”。第3小层写秦击溃九国之师后的影响,说明其席卷天下之势已完全形成。若非孝文、庄襄“享国之日浅”,那么一统天下的宏图就可能在始皇之前得以实现。  5.指名或集体诵读第3自然段(有条件的可跟随录音读几遍),然后从本段挑出典型的例句,附上或正或误的译文,让学生指出正误,说明理由(可用小黑板出示例句,口述所附译文)。  附例句并译文(例句下A、B为译文):  (1)振长策而御宇内。  A.举起长鞭来驱赶天下诸侯。  B.举起长鞭来奴役天下百姓。  (2)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A.用残酷的刑罚来奴役天下百姓。  B.拿着敲和扑这些刑具来鞭打天下百姓  (3)乃使蒙恬到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A.于是派蒙恬到北方去修筑长城并且守卫边防。  B.于是派蒙恬去筑守像篱笆一样重要的长城。  (4)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  A.收集天下的军队,把他们集中到咸阳,让他们销毁兵刃和箭头,铸成十二个金属人。  B.收集天下的兵器,集中到咸阳,(然后)销毁这些兵器,铸成十二个金属人。  (5)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A.(秦始皇)踏着华山作为城墙,凭借黄河作为护城河,占据亿丈高的城堡,下临不可测度的深渊,自以为十分坚固。   B.(秦始皇)凭借华山和黄河,把他们看成城墙和护城河,占据着这亿丈高的华山城堡,其下又紧靠着深不可测的黄河,自以为就十分牢固。  提示:要做到译文的“信、达、雅”,起码要从以下几点检查:其一,文言文中的每个实词、虚词的意义是什么,译文中有没有译错的语词或遗漏的语词;其二,译文是否合乎情理,是否和上下文矛盾,人们是否能看明白,是否合乎今人的语法习惯;其三,是否保持了原文的基本风格,各种修辞格的处理是否得当。  〔附〕参考答案  (1)A、B均有误。A中“御”译为“奴役”为好;B中“宇内”理解有误,联系下面(2)句可知。(2)A为意译,正确;B有误,“敲扑”是借代用法,代指刑具,引申为刑罚,修辞问题未处理好。(3)A句正确;B有误,藩篱比喻边境、边防,今人无“像篱笆一样重要”的比喻说法。(4)A有误,“兵”不指“军队”而指兵器,“之”亦应代指兵器,“锋镝”是借代,代指兵器;B正确。(5)A有误,原文“践”不是课文注中的“践履”(课文注释有误),而应是《康熙字典》引《释文》的“践,借也”当凭借讲;“城”作城墙、墙堡为好,“固”的理解亦不妥。B正确。  6.提问:第3自然段讲了秦始皇“攻”天下的业绩和“守”天下的措施。试指出文中哪些文字是写其“攻”的,哪些是写其“守”的。  明确:“士不敢弯弓以报怨”句之后为“守”,“报怨”句和其前为“攻”。“南取百越”、北“却匈奴”仍属其“并吞八荒”之举。  7.提问:第3自然段在写秦由“攻”转为“守”时从哪些方面写了其“守”的措施,为什么要写这些?  提示:从政治、军事、文化、刑法、地理等方面写其以暴政来作为“守”的措施。写这些是为突出中心论点服务的。  布置作业:  1.背诵第3自然段。  2.书面翻译课文的最后两段。第三教时教学要点  1.研习第4、5自然段,了解作者对秦亡原因的见解,评说其进步性及局限性。   2.学习本文从对比中引出结论的论证方法,进一步加强对文言词句的理解和翻译练习。教学内容和步骤  复习检查:  1.背诵第3自然段。  2.检查第4、5自然段的译文,着重检查容易误译的典型句子的翻译。  〔附〕误译举例  (1)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甿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译文:然而陈涉不过是一个用破瓮遮住窗户,用绳子系住户枢(这样贫穷人家)的子弟,是甿、隶一类的(耕田)人,而且是被迁谪戍边的征夫。  (2)才能不及中人。  译文:才能不如中等人才。  (3)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  译文:(他)又是脚踏在戍卒行军的途中,又是在阡陌纵横的行途中举事。  (4)天下云集响应。  译文:天下人如同阴云一样集聚起来,如同回声那样应和他。  (5)殽函之固,自若也。  译文:殽山与函谷关的险固,自然与以前相同。  (6)非及向时之士也。  译文:(又)不及九国的士人。  (7)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译文:一个匹夫发难而天子的七庙被毁坏。  说明:以上译句均引自人教社《教参》,其中各有微瑕,试指正如下: (1)“瓮牖”解释如课本注释,不当“用破瓮遮住窗户”讲。“甿”即耕田人,课本已有注解,译文中括号内字多余。(2)“中人”,课本注“平常的人”,能够讲通,译文不必标新立异,应尽量与注释吻合。(3)“蹑足”应取引申义,“行伍”译为“戍卒行军途中”不妥,整个译文不符合现代汉语习惯,不达不雅(4)“云”译为“阴云”与原句所表达的情感不一致。(5)“自若”的“自”不是“自然”的意思,辞书注“自若”为“像自己原来的样子,不变常态。”(见《古汉语常用字字典》)(6)“向时”应译出,可译为“不能赶上先前九国的士人”。(7)“夫”即“人”,“匹”,“一个”的意思,用“一个”限制“匹夫”,没有必要。“七庙”属借代,应在译时直接用本体事物名词“国家”。  检查方法:可采用上面办法或让学生解释有关文言词,可以让学生读某句自己的译文。在此基础上由学生订正或老师讲评。  继续研习新课:  1.第4自然段导读:如果本“预习提示”所言,“写陈涉起义,天下响应,迅速灭秦”。这和“过秦”有什么关系?作者为什么要评写陈涉出身之低下、起义的仓猝、士卒的弱少、兵器的钝劣以及“天下云集响应”的形势?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在阅读时必须联系上下文,通过比较来探求,而不要孤立地就本段苦思冥想。为了帮助同学们学会这种比较,我们先来做如下练习:  (1)读本段和上段有关内容,填写下表:  (2)我们之所以将陈涉与始皇作比较,是因为陈涉起义时虽然“始皇既没”,但“”,说明秦当时国势未衰。从比较中可以看到,秦灭亡的原因不是因为陈涉,也不是因为秦国的不强大和条件发生了变化。  (3)从本段的“非有仲尼、墨翟之贤”可以看出陈涉起义的原因,不是上段中的秦“”;从本段对陈涉的地位、出身等叙述看,陈涉反秦的原因也不是上段所说的因为秦“”和“”,而是因为秦“”。  (4)从第2自然段中,知山东诸侯“会盟而谋弱秦”时,招致人才的办法是“”;从本段“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来看,“山东  豪俊并起而亡秦族”的原因,并非是陈涉有“”之贤、“  ”之富,其原因是三段中的“”“”“”  等,总之一句话,如下段所说的,是因为秦“”。  2.第5自然段导读:  课文“预习提示”指出:“第五段转入议论,分析秦灭亡的原因,得出结论。”作者是如何议论的?从文中可以看出,作者的议论如“提示”所言,“用了对比手法”。作者如何运用对比手法?用来对比的材料分别见于上文哪一段?作者的结论是什么?我们是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该如何评价这一结论?这些都是我们阅读时要加以注意的。下面我们仍通过练习来解决这些问题。  练习:   (1)“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殽函之固,自若也。”这是作者进行比较的前提,也是排除秦亡是由于国家变小变弱的原因。这句话是对前文叙述事实的高度概括和所作的判断。这些事实通过文中这些语句可看出来:第1段的“”及“”;第2段的:“”、  “”及“”;第3段的:“”及“  ”;第4段的“”。  陈涉与“九国”的比较,实质上仍是以秦之今与秦之昔的比较。从第2段中我们知道,昔日作为一国诸侯的秦,与拥有“,”的九国  较量的结果是而不是败;而今与陈涉这位不能与九国“”  的甿隶之人较量,竟然失败!这就告诉人们:一个国家疆域广大,实力  雄厚,未必就是战胜对手的永远的和最起作用的因素。什么是决定的因素呢?读者  在对比之后,不能不深思而发出“”的问话。  (3)如何评价作者关于秦灭亡的结论?  提示:①从科学性看这一结论是否严密,有无局限性?战国四君(孟尝君、平原君等)“宽厚而爱人”,但结果如何?②从“仁政”的阶级内容看有无局限性?③从作者主张的客观效果看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看其是否有进步性。  〔附〕练习答案  1.(1)  (2)余威震于殊俗;力量强大;力量;地理。(3)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振长策而御宇内;隳名城,杀豪杰;执敲扑而鞭笞天下。(4)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仲尼、墨翟;陶朱、猗顿;振长策而御宇内;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隳名城、杀豪杰;仁义不施。  2.(1)据殽函之固,拥雍州之地;拱手而取西河之外;南取……要害之郡;争割地而赂秦;宰割天下,分裂……入朝;吞二周……而报怨;践华为城……谁何;余威震于殊俗。  (2)十倍之地,百万之师;胜;同年而语;何也。  (3)(略)  布置作业(作业指导和补充练习):   1.完成“思考与练习”题”。关于“思考和练习”第一题;这是关于如何正确理解本文中心论点的思考。我们可从这几方面确定正确选项:(1)从选项的陈述主体和文章论述主体的一致性来判断,因为文章的中心论点就是作者对评述主体的看法或主张,二者应一致。(2)文章的材料是为中心论点服务的,中心论点必须统帅材料,所以应从中心论点与材料是否统一来判断。从本篇来说,就要看秦在攻取天下时是否施了“仁义”。据此,教参所供答案似欠妥。  2.补充作业:  (1)对“思考和练习”第三题作如下补充:  (2)翻译下面句子:  ①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②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  (3)以“思考和练习”第三题加黑字为重点,自制文言字词卡片,积累知识。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