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过秦论-难点剖析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过秦论-难点剖析

ID:839303

大小:60.06 KB

页数:4页

时间:2022-02-24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过秦论-难点剖析一、疑难妙句1.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剖析:既,已经,在……以后。蒙,继承。因,沿袭。故业,即已有的基业。遗策,即前代的策略,前代的治国之道。此句的意思是:秦孝公去世以后,秦惠文王、武王、昭王相继继承了秦之基业,继续奉行前代争霸天下的策略。“蒙故业,因遗策”,对仗工稳,言简意丰,表明秦孝公之后的几位君主一直在继续执行着秦孝公的攻夺天下的既定国策,都在企图早日一统天下。同时,这里也给出了这样的暗示:秦之强盛,非一日之功;秦之霸业,亦非一日之功。然而,二世却一日而亡,实在令人深思。2.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剖析:“取”“举”“割”“收”均为攻取、割据之义。作者以四个同义之词排出,避免了重复雷同,一方面使得语意显得更为丰厚,另一方面,也产生了变化多姿、生动活泼之感。南、西、东、北,均作状语,向南、向西、向东、向北。汉中,巴、蜀,当属边远之地;膏腴、要害,当属难得之地。作者分别从南西东北四个方位一气列出那“边远之地”和“难得之地”,突出了秦国日益扩张、不断兼并的形势,表明了秦国的势力在不断地壮大,不断地走向强盛。3.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剖析:会盟,聚集在一起订立盟约。谋,即谋划、商议。弱,使动用法,使……弱小,这里是指使秦国削弱。面对秦国的不断强大和日益扩张,各个诸侯国都感到了恐惧,便一起来谋划削弱强秦。然而,从下文可知,他们所谋划出的策略,只是各诸侯国人力、物力的临时组合,而并没有研究秦之所以强大的原因:用商鞅之策,“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六国的如此治标不治本的举措,怎能奏效?4.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剖析:爱,爱惜,吝惜。致,招致,招纳。士,优秀的人才。此句的意思是:不吝惜珍奇的器物、贵重的珠宝和肥沃富饶的土地,来招纳天下有才能的人。用各种珍宝和大片肥饶之地作为代价,来招纳天下有才之士,这是六国为了对付秦国而采取的措施之一。为了对付强秦,为了招徕有才之士,以致连自己的珍宝、土地都不那么爱惜了。这种解决问题的出发点也许就有些荒谬吧。从下文的罗列来看,六国确实也招徕了不少人才,但这些人才最终却敌不过秦之一个商鞅,原因者何,不能不让人深思。5.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剖析:延敌,让敌人进去。逡巡,有所顾虑而徘徊不前。面对“十倍之地,百万之众”的“叩关”,秦人竟然“开关延敌”,可见秦人根本没有把“九国之师”放在眼里,因为他们有克敌制胜的把握。——此时的秦国已是多么的强大!从这里也不难看出,秦之一统天下,已有了十足的把握,已是大势所趋。6.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剖析:亡、遗,损失,消耗。矢、镞,都指箭。困,陷入困境。此句的意思是:秦国没有失去一箭一镞的耗费,但天下的诸侯已经陷入了困境。“无亡矢遗镞之费”与拥有天下众多人才、备战多日的“九国之师”形成了鲜明对比。那么多的有才之士,那么多的兵力,那么大的威势,可秦人却不用吹灰之力便使“天下诸侯已困”,足见当时秦之强盛,足见秦当初强国策略的正确。7.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剖析:从,通“纵”,指当初六国为了对抗秦国的合纵策略。赂,贿赂。 于是合纵解体,盟约失败,(诸侯们)争着割让土地来贿赂秦国。“割地而赂秦”,求得一时之安,殊不知割地之策,削弱了自己,壮大了敌国,且“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苏洵《六国论》),结果可想而知。一个“争”字,写出了六国诸侯争纷割地求安的情态,可悲可怜之至。8.延及孝文王、庄襄王,享国之日浅,国家无事。剖析:延及,发展到、等到。享国之日浅,统治国家的时间较短。无事,指没有发生什么大事,没有发生什么战事。当然,虽然孝文、庄襄因“享国之日浅”,没有发生什么战事,没有什么建树,但从不久后秦始皇时秦的霸业已成来看,孝文、庄襄仍在奉行着当初的“遗策”,并为秦一统天下奠定了一定的基础。9.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剖析:先王之道,指古代帝王的治国之道。百家之言,诸子百家的著作。言,著作。愚,使动词,使……愚蠢,使……变得愚蠢。黔首,秦时对百姓的称呼。天下从来就是攻易守难,而秦却以暴政来作为“守”的措施,忘却了他该遵守的“仁义”二字,显示了秦始皇的暴虐无道,为下文进一步议论作铺垫。10.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剖析:践,踏上。华,华山。城,城墙。河,特指黄河。亿丈之城,指华山。不测之渊,指黄河。此句的意思是:然后,据守华山作为城墙,凭借黄河作为护城河,依凭(华山这样)高达万丈的城墙,面对(黄河这样)深不可测的护城河,认为它是最坚固的防御设施。有了这样的山河之险作为防御工事,真可谓坚不可摧了。难怪秦始皇会自“以为固”,甚至以为可借此而定“子孙帝王万世之业”。殊不知“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语),仅凭险要之“地利”而不讲“人和”,如何能“王”天下呢?其实,作者在这里极力渲染秦之“固”,正是为下文陈涉之师的“并起而亡秦族”张本的。11.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剖析:良将劲弩,好的大将佩戴着强劲的弓弩。信臣,可靠的大臣。谁何,呵问他是谁,就是缉查盘问的意思。此句的意思是:好的将领手执强弩守卫着要害的地方,可靠的官员、精锐的士卒手持锋利的兵器,盘问过往行人。秦始皇一旦统一了天下,便骄纵残忍,对百姓处处设防。无“仁道”者若此,民岂能不反?12.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剖析:已定,已经安定,指统一了中国。以为,认为。金城,坚固的城墙。金,比喻坚固。万世之业,万代的基业。此句的意思是:天下已经平定了,秦始皇自认为有关中这一险要而坚固之地,(又)有千里难以攻破的城池,(正建成)子孙万世的帝王基业。作者在这里竭力渲染了秦之强大,意在与下文陈涉之师的进攻情形形成反衬。也许正是因为秦始皇以为“万世之业”已成,因而他才“废先王之道”,并骄纵蛮横起来。可是,就是这样的一个自称为“万世之业”的强秦,就是这样的一个千里“金城”,却是“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其中原因不值得人们去深思吗?其教训不值得人们去反省吗?作者就是在这样的对比中引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的结论的。二、重点语段1.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剖析:“席卷”“包举”“囊括”都有“吞并”的意思,“宇内”“四海”“八荒”都有“天下”的意思。我们翻译课文时也可以把意思合并为“有吞并天下之野心”。作者为什么要舍简就繁呢?—— 通过夸饰铺张,不但增强了气势,而且更加突出了秦孝公吞并六国、独占天下的勃勃雄心,以及秦王朝对诸侯各国虎视眈眈的情态、咄咄逼人的气势。同时,这样写来,也为下文写孝公之后的历代秦君的赫赫功业张了本,与后文写秦统一天下之后的顷刻覆亡形成了对比。在战国初期,万乘之国共有七个,秦居其一,实力与其余六国相等,它的进一步强大自孝公开始。文章先叙秦的地理优势和孝公的政治雄心,次叙在商鞅辅佐下所制定的基本国策(立法度、耕战、连衡)和取得的成果,目的是展示出秦之“成功”的一面,以与下面的“失败”的一面结合起来,让人们从对比中更清楚地认识到秦之“过”。另外,文中“连衡”一句实为虚笔,因“连衡”首倡者是张仪,而张仪相秦始于惠文王十年(前328年),当是秦孝公(前361至前338年在位)之后十年之事。2.“当此之时”至“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剖析:这里作者竭力地铺陈渲染了九国合纵缔交、会盟弱秦时的地广人众。其目的无外乎两个方面:其一,在与秦的对比中,反衬秦国之强盛。诸侯招罗人才,约从离衡。为了增强表达效果,在写诸侯会盟弱秦时,极尽铺排之能事,先列出战国四公子的姓名,并倍加称颂;再历数九国政治、外交、军事诸方面的人才,具体列出姓名者达二十人之多;最后,“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这些都与这次活动的结果——秦开关延敌,诸侯自困形成了对比。清代学者金圣叹评及此篇时也曾说“说六国时,此只是反衬秦”(《才子古文·历朝部分》),真乃一语破的。其二,与第四、五段所述的陈涉的情况形成对比。作者正是通过秦不败于地广人众的九国,而败于在各方面都远不及九国的陈涉这个史实,引出结论的。正因为在第二段里极力铺写九国,笔墨酣畅,垫下基础,到第四、五段里,就可以从容不迫地从人才、武器等方面与陈涉相比照,陈涉远不如九国,然而“功业相反”,九国攻秦,不攻而九国自破;陈涉亡秦,易如反掌。前半篇以九国作反衬,极写秦国之强;后半篇也以九国为反衬,极写陈涉之弱,将秦与陈涉都向矛盾的两极强化,这样对比就更为鲜明,悬念更为强烈,文章的结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也更为有力。3.“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至“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剖析:用衬托写法:先说陈涉地位低,才智不足,意思是缺乏号召力和指挥作战能力,又说起义队伍人数不多、武器简陋,意思是不堪一击;然而结果出人意料,“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星星之火顷刻间燃成燎原之势。这也是针对“仁义不施”写的。仁义不施,民心丧尽,“其亡可立而待”,所以段末只用一句话写它的覆灭。有人在分析这一段时认为,贾谊说陈涉是“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才能不及中人”,这是对农民起义领袖的贬低。这种说法是极不合理的。须知,作者在此运用的是反衬的手法。不难看出,上文对秦的强大和声威的渲染,那是明褒实贬;这里写陈涉的低贱和平庸,却是明贬实褒。因为“疲弊之卒”居然打败了“信臣精卒”,“斩木为兵”居然战胜了“良将劲弩”,“数百之众”居然攻克了“金城千里”。这便更衬托出了陈涉的才干,也更证明了“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这一论点。近人高步瀛分析这一段时曾说:“(秦始皇)其势力益雄,防卫益固,真可谓若万世不亡者,而陈涉以一无势力之人一出,而遂亡秦。此段更就前文所述,两两比较,几同卵石之异,而卵竟碎石,是真奇怪不可测度。”(《文艺流源》)是的,通过衬托,确乎让我们有着一种以卵击石而卵存石碎的感觉。4.“陈涉之位”至“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剖析:这里主要运用了对比手法,且对比情况有二:一是以陈涉与六国相比,作者认为从陈涉的个人素质、军队装备、数量与质量以及用兵之道都不及六国,但结局偏偏是“成败异变,功业相反”,这是什么缘故?作者有意先不作回答,让读者存一悬念于胸。二是秦立国前后自身的对比,立国前是区区之地,现在是六合为家,崤函为宫。而且,“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客观上的有利条件也没变,为什么在小弱的时候能“因利乘便,宰割天下”,而现在却是“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呢?这让读者心中再添一个悬念。设下悬念的目的,也是在引发读者的思考,让读者自己在阅读中寻求答案。经过前面几大段的例证铺叙,作者最终一语道出了结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由于论证基础雄厚,结论的得出便如水到渠成般自然。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