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助词)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故方其盛也,举天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教训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翁去八百年醉乡犹在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谥号文忠,北宋文坛公认的领袖,诗文革新运动的倡导者,“唐宋八大家”之一。他既是著名文学家,又是史学家、金石学家。与宋祁等合写了《新唐书》,又自撰了《新五代史》。著有《欧阳文忠公集》。________,在乎山水之间也。六一居士初谪滁山,自号醉翁。既老而衰且病,将退休于颍水之上,则又更号六一居士。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客曰:“是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欧阳修《六一居士传》“序”序作为一种文体,相当于今天某些文章的“前言”或者编者的“按语”,它的内容或是提纲挈领地评价该书内容,或者叙述著书作文的缘由,以便有助于读者理解下面有关书或文的内容。《伶官传序》是欧阳修为《新五代史??伶官传》作的序。 解题“伶”是指封建时代演戏的人,“伶官”是在宫廷中授有官职的伶人。“传”
记述了后唐庄宗李存勖宠幸的伶官景进、史彦琼、郭从谦等人败政乱国的史实。“序”则通过对这一史实的论述,总结经验教训,这是一篇史论。文章写得平易流畅,简洁明快,论证清楚,而又抑扬顿挫,富有气势。五代(907--960,指唐宋之间的五个朝代,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是我国历史上的动荡时期。在这短短53年间,先后换了四姓十四个国君,篡位、弑君现象屡见不鲜,战乱频繁,后唐庄宗就是被杀的一个。后唐庄宗李存勖称帝后,迷恋伶人,“常身与俳优(杂耍艺人)杂戏于庭,伶人由此用事”,于是被败政乱国的伶官景进、史彦琼、郭从谦等人所惑。后叛乱四起,拥有重兵的伶官拒不发兵,而庄宗亲征又告败北,众叛亲离之期,伶官又乘危作乱,用乱箭射死了庄宗。在我国历史上有一个特别的时段:五代五代【唐宋之间的五个朝代,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是我国历史上战乱频仍的动荡时期。在这短短53年间,先后换了四姓十四个国君,篡位、弑君现象屡见不鲜。这期间,出现了一个特别的帝王:后唐---庄宗后唐庄宗李存勖庄宗喜欢滑稽戏,又通晓音乐,能自己谱曲,直到现在汾州、晋州一带,往往能听到人们唱他谱写的歌。他小名叫亚子。他还常常用戏子名字自称,叫自己为李天下。从他继承父业,到统一天下,常常和戏子在庭院排练演戏,伶人因此掌握朝政大权,正是因为庄宗的宠幸,这些伶人做了高官,出入宫廷,作威作福,致使朝政日益败坏。公元926年,在一场伶人的叛乱中庄宗被乱箭射死,后唐灭亡。100多年后,欧阳修就此事发表了自己的感慨,写成了《新五代史?伶官传》。《伶官传》中,作者对为庄宗所宠幸并为非作歹、败国乱政的景进、史彦琼、郭从谦等三人予以鞭挞,揭露他们把持朝政,以致后唐朝廷上下离心、互相猜忌、祸乱不息的罪恶行径。本文就是欧阳修为《新五代史?伶官传》所作的序言。唉!盛衰的道理,虽然是天命决定的,难道说不是人事造成的吗?推究庄宗取得天下,与他失去天下的原因,就可以明白了。一、提出盛衰由于人事的观点。庄宗得天下与失天下分析课文1、找出观点句论点:2、依据(论据世人说晋王将死的时候,把三支箭赐给庄宗,并且告诉他说:“梁国,是我的仇敌;燕王,是我扶持建立起来的;契丹与我订立盟约,结为兄弟,可是都背叛晋而归顺梁。这三件事,是我的遗恨;给你三支箭,你一定不要忘记你父亲的愿望。”庄宗接了箭,把它收藏在祖庙里。那以后出兵,就派随从官员用猪、羊各一头祭告祖庙,请下那三支箭,用锦囊盛着,背着它走在前面,等到凯旋后再把箭藏入祖庙。世言晋王之(取独)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表递进)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表顺承)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之)而(表顺承)前驱,及凯旋而纳之。1、晋王临终遗言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用自己的话简单回答。答:告知三件憾事,要庄宗完成遗愿。2、通过第二段的叙述来看,“
庄宗之所以得天下”在于什么?答:“忧劳可以兴国”。3、这两段各自采用了什么表达方式?两段之间是什么关系?答:第一段议论,第二段记叙;总分关系。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名作动)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于)先王,而(表递进)告(之)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chōu)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当他用绳子绑住燕王父子,用小木匣装着梁国君臣的头,走到祖庙,把箭交还到晋王的灵座前,并且把成功的消息告诉他的时候,他骄盛的意气,多么雄壮啊!等到仇敌已经消灭,天下已经安定,一人在夜里发难,作乱的人四面响应,他慌慌张张向东出逃,还没见到乱贼,可是兵士就纷纷逃散,君臣相对而视,不知回到哪里。到了对天发誓,割下头发,大家的泪水沾湿了衣襟(的地步),又是多么衰颓啊。岂得之(代词)难而(表并列)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表顺承)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难道说是因为取得天下难,而失去天下容易吗?或者推究他成功失败的事迹,都是由于人事呢?《尚书》上说:“自满会招来损害,谦虚能得到益处。”忧劳可以使国家兴盛,安乐可以使自身灭亡,这是自然的道理。二、由庄宗的事例阐明中心论点。1、第三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答;本段主要写庄宗失天下的经过,是对“逸豫可以亡身”的说明。
2.第三段和第二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试具体说明。答:正反对比。二段正面叙说,三段反面叙说。因此,当庄宗强盛的时候,全天下的豪杰,没有谁能跟他抗争;等到他衰败的时候,几十个伶人围困他,就自己丧命,国家灭亡,被天下人讥笑。祸患常常是从微小的事情积累起来的,人的才智勇气往往被他溺爱的事物困扰,难道仅仅是溺爱伶人有这种坏结果吗?三、进一步议论,引出教训,总结全文。论点 盛衰之理,在于人事例证盛衰继承父志(908)灭燕(912)灭梁(923)忧劳可以兴国宠幸伶人逸豫可以亡身对比史论以古鉴今以论带史以史证论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欧阳修写《伶官传》并冠以短序,总结了后唐庄宗李存勖得天下而后失天下的历史教训,目的是评述伶官受宠幸而乱政的史实,阐明国家盛衰取决于人事的道理。借事论理,讽谏当时北宋王朝的执政者要力戒骄奢、防微杜渐、励精图治;通过总结历史教训,也表达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格言警句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夫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比一比,赛一赛!看谁先背过!!!历史朝代顺口溜夏商和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两晋前后延,南北朝并列,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王朝至此完。唐尧虞舜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秦汉三国西东晋,南朝北朝是对头,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讨论交流文章说国家盛衰兴亡之理在于人事,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末尾又意味深长地点出“
岂独伶人也哉”。请同学们在古今历史上寻找一些事例来加以补充说明。课堂延伸学了这篇课文之后,你从庄宗这一史实和作者这篇文章中得到了怎样的启示呢?课堂延伸庄宗既好俳优(以乐舞谐戏为业的人),又知音(懂得音律),能度(dù,制)曲,至今汾、晋之俗,往往能歌其声,谓之“御制”者皆是也。其小字亚子,当时人或谓之亚次。又别为优名以自目,曰李天下。自其为王,至于为天子,常身(亲自)与俳优杂戏于(在)庭,伶人由此用事(当权),遂至于亡……其战于胡柳也,嬖(bì,宠幸)伶周匝为梁人所得。其后灭梁入汴,周匝谒于马前,庄宗得之喜甚,赐以金帛,劳其良苦。周匝对曰:“身陷仇而得不死以生者,教课堂延伸坊使陈俊、内园栽接使雠德源之力也。愿乞二州以报此两人。”庄宗皆许以为刺史。郭崇韬谏曰:“陛下所与共取天下者,皆英豪忠勇之士。今大功始就,封赏未及于一人,而先以伶人为刺史,恐失天下心。不可!”因格(搁置)其命。逾年,而伶人屡以为言,庄宗谓崇韬曰:“吾已许周匝矣,使吾惭见此二人。公言虽(虽然)正,然当为我屈意(委屈心意)行之。”卒(终于)以俊为景州刺史、德源为宪州刺史。失了一颗铁钉,丢了一只马蹄铁;丢了一只马蹄铁,折了一匹战文档加载中...广告还剩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