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枫树上的喜鹊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会认7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能力目标:通过有滋有味地朗读,感受课文富有童趣的语言。3.情感目标:体会作者对渡口旁枫树的喜爱和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教学重难点:1.正确认读生字。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并理解课文内容。教学准备:课件、生字卡片。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1.出示喜鹊图片:大家见过这种鸟吗?知道它叫什么吗?在它身上会发生什么故事呢?2.()齐读课题,把“的”念得又轻又短更好听。二、初读课文1.请大家自由大声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自然段序号。2.小组一起读文。3.边读边思考:这个故事发生在哪儿?讲了谁和谁的故事?三、细读文本(一)学习第一自然段1.自由朗读:这个故事发生在哪儿?交流回答:渡口、枫树。理解词语:渡口2.这棵枫树长得怎么样?用文中的词语来回答。出示词语:很大很高
板书课题:枫树上的喜鹊遮蔽3、理解“遮蔽”。指导蔽的读音。4.(出示:枫树图片)这么美的枫树你喜欢吗?请学生读出这种感觉。6、从这一段你了解到“我”喜欢什么?交流后回答(出示图片:喜鹊窝和枫树)。(二)学习2—4自然段1.学生大声朗读课文,思考: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我喜欢喜鹊?2.指名回答:我像在童话书里那样,在心中称呼她喜鹊阿姨。(贴生字卡片“喜鹊阿姨”)我真是像童话书里那样,在心中称呼他们喜鹊弟弟。(贴卡片“喜鹊弟弟”)3.进入角色表演,跟喜鹊阿姨打招呼,跟喜鹊弟弟打招呼。体会“我”的心情。4.指导朗读这两句话。5.我一下子有了六个小喜鹊弟弟,这下可把喜鹊阿姨忙坏了,她在忙什么呢?读一读课文的5到12自然段,放开声音读。(三)学习5-12自然段1.提问:喜鹊阿姨她在忙什么呢?2.学生交流后回答.课件出示:教喜鹊弟弟唱歌,教喜鹊弟弟做游戏,还教喜鹊弟弟学自己发明的拼音,教喜鹊弟弟认太阳。(1)教师和学生分角色朗读。师当阿姨,生当弟弟配合读。指导感叹号和问号的读法。(2)指名分角色朗读。(3)伙伴点评。3.大家想一想,喜鹊阿姨还会教她们学什么呢?(1)学生讨论回答。(2)认识省略号。“大家说的这些书上没有呀,它藏在哪了呀?”“对,喜鹊阿姨教了这么多都藏在了六个小点儿中,它叫省略号。”4.大家带着对喜鹊一家的喜爱再读一读吧。(男女生分角色读)
四、续编故事你看,太阳落山了,天黑了,喜鹊阿姨和喜鹊弟弟又会说什么呢?也许它们会谈到—— 出示:天黑了,星星挂满了天空。喜鹊阿姨站在鸟窝边,问喜鹊弟弟:“_____________。” 我懂得,她_________:“_____________。” 喜鹊弟弟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懂得,喜鹊弟弟们在说:“_____________。” 五、教师小结。在枫树下,我们就这样听着喜鹊阿姨问,听着小喜鹊答,这样的生活多么快乐,这样的童话是多么有趣。第二课时一、复习旧知1.认读会认字。2.讲一讲喜鹊阿姨和喜鹊弟弟的有趣故事。二、学写生字1.学生读生字,正确掌握8个字的读音。2.引导学生掌握记忆生字的方法,并观察生字在田字格的位置。3.出示生字“游”注意右边不是“攵”,写字时,“氵和方”在竖中线左边。4.出示“便”(1)采用加一加的方法对这个生字进行记忆,“更”字加上单人旁组成“便”。(2)教师范写。(3)学生练习书写。5.出示“姨”(1)交流识字方法。(2)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3)学生书写,注意右半部分的笔顺。教师巡视指导。6.出示“教”
。采取刚学过的方法学生自学,同桌交流。小组内进行评价,看谁写的好看。三、学生随堂练习书写生字。板书设计:枫树上的喜鹊教唱歌教游戏喜鹊阿姨喜鹊弟弟喜爱枫树和喜鹊、热爱家乡之情教拼音认太阳教学反思:《枫树上的喜鹊》是一篇童话,童话教学要真正让孩子入情入境,让童话与孩子的生活融为一体,这样才能在孩子的心灵播下神奇的种子。教学本课时,为了让学生读出感情,一开始就让学生投入到在对喜鹊阿姨和喜鹊弟弟角色的真切体验中,让学生跟他们打招呼,投入自己的情感,孩子们动情的朗读犹如一股清泉在课堂上流淌。在学习喜鹊阿姨教拼音和看太阳的场景,师生分角色朗读,男女生分角色朗读,读得有滋有味,并由读到想,读思结合,加上字想像读,更是妙趣横生。在学生读、想的同时,还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考,引导他们尝试去发现感叹号的惊喜,问号的疑问,不同标点符号朗读语气的不同,感叹号朗读时语气要稍上扬。低年级孩子的想象力极其丰富,根据这一特点,让孩子们在文本的“空白”处展开想象,化抽象为具体,以好奇灵动的童心去想象,去体验,既发展了语言,又升华了情感。学习了喜鹊阿姨教喜鹊弟弟认识太阳的对话,让学生大胆描写夜晚情景。太阳落山了,天黑了,星星挂满了天空。这时喜鹊阿姨和喜鹊弟弟又会说什么呢?于是学生的答案五花八门,精彩纷呈。我们应该让学生插上想像的翅膀,在课文中尽情地遨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