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课《玩偶之家》教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第六课《玩偶之家》教案

ID:840357

大小:118.5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2-02-24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第三单元第六课《玩偶之家》教案易卜生【教学目标】1、通过易卜生与《玩偶之家》的教学,引导学生正视现代社会中家庭及女性问题的重要性,强化尊重人、尊重女性的社会意识,倡导女性自尊、自爱、自信、自强。2、了解“戏剧事件”对推动人物性格的冲突和发展的意义。3、以该戏的结尾为例,认识近代戏剧和社会生活的紧密关系,以及由此带来的戏剧形式和表现手法上的革新。【教学重点】通过易卜生与《玩偶之家》的教学,引导学生正视现代社会中家庭及女性问题的重要性,强化尊重人、尊重女性的社会意识,倡导女性自尊、自爱、自信、自强。戏剧的概念:指以语言、动作、舞蹈、音乐、木偶等形式达到叙事目的的舞台表演艺术的总称。文学上的戏剧指:为戏剧表演所创作的脚本,即剧本。戏剧的表演形式多种多样,常见的包括话剧、歌剧、舞剧、音乐剧、木偶戏等。是由演员扮演角色在舞台上当众表演故事情节的一种综合艺术。戏剧组图(粉墨春秋)[drama;play]旧时专指戏曲。后为话剧、歌剧、舞剧、诗剧等的总称。现今在台湾地区也指电视剧。综合艺术的一种。有两种含义:狭义专指以古希腊悲剧和喜剧为开端,首先在欧洲各国发展起来继而在世界广泛流行的舞台演出形式,英文为drama(美音:['drɑmə]英音:['drɑ:mə]),中国称之为话剧。广义还包括东方一些国家、民族的传统舞台演出形式,如中国的戏曲、日本的歌舞伎、印度的古典戏剧、朝鲜的唱剧等。戏剧的概念指通过舞台演出而诉诸观众感官的艺术形式,其中心是演员的表演。因之,又被人称为“舞台艺术”或“演员艺术”。围绕着演员的表演,戏剧包含着文学因素(剧本)、音乐因素(音乐伴奏、音响效果及戏曲、歌剧中唱腔等)、美术因素(布景、灯光、舞台布景)、舞蹈因素(演员优美的动作、姿态)等多种因素,是一种综合艺术。在戏剧作品中,人物与人物之间,由于性格所追求的目的不同,而展开的矛盾斗争叫戏剧冲突。戏剧作品总是由一个冲突的提出、发展和解决而得到完成的。戏剧冲突的成功与否是戏剧的关键,所谓戏剧性正是由于戏剧冲突解决得独特、新颖、有丰富内涵而形成的。由于受演出的时间、空间和观众的限制,戏剧的矛盾冲突应当更集中、更简练、更尖锐的反应现实生活中的矛盾的冲突。戏剧本质公元前4世纪,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已经表述了对戏剧本质的认识。他认为:一切艺术都是模仿,戏剧是对各种生物的行动的模仿。2个世纪以后,印度的第一部戏剧理论著作《舞论》也指明:“戏剧就是模仿。”19世纪以后,对戏剧本质的研讨出现了众说纷纭的局面,主要有观众说,冲突说,激变说,情境、实验室说等。观众说:认定观众是戏剧的必要条件10 ,也是戏剧的本质所在。法国戏剧理论家F.萨赛是这种观念的代表,他断言:不管是什么样的戏剧作品,都是为了给观众看的。“没有观众,就没有戏剧”,因而,戏剧的一切器官都必须与观众的欣赏相适应。冲突说:以法国戏剧理论家布伦退尔为代表。19世纪末,布伦退尔指出:舞台乃是人的自觉意志发挥的场所,人物的自觉意志的发挥必定会遇到阻碍,主体为克服阻碍就要与之斗争,这就构成“意志冲突”,戏剧的本质就在于此。美国戏剧理论家J.H.劳森则把戏剧的本质归之为“自觉意志在其中发挥作用的社会性冲突”。他认为:由于戏剧是处理社会关系的,而人的自觉意志又必须受社会必然性的制约,因而,真正的戏剧性冲突必须是社会性冲突。这种观念可以一句话来表述:“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中国东汉时期的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提出:"戏,始于斗兵,广于斗力,而泛滥与斗智,极于斗口。“认为戏剧是最富于冲突的生活场景的升华。激变说:英国戏剧理论家W.阿契尔否定布伦退尔的“冲突”说,他把小说与戏剧相比较,认为小说是“渐变”的艺术,而戏剧是“激变”(crisis,又译危机)的艺术,戏剧所处理的是人的命运和环境的一次激变,这就是戏剧本质的所在。戏剧杨门女将(陈芳)情境、实验室说:早在18世纪,法国哲学家D.狄德罗就曾把“情境”看作戏剧作品的基础。黑格尔在谈到戏剧的特性时,也曾把“情境”与“冲突”联系在一起,并强调情境的本体意义。存在主义哲学家、剧作家J.-P.萨特把自己的剧本称为“情境剧”,并把戏剧的对象说成是人在情境中的选择行为。B.布莱希特则把戏剧看作是一种科学的方法,认为:剧院乃是检验人类在特定情境中行为的实验室。这种观念也从一个特定的角度界定了戏剧的本质。元杂剧元杂剧剧本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1曲词2宾白3科范4宫调1曲词:配曲的唱词。2宾白:指古代戏曲中的道白。3科范:指戏曲程式动作。4宫调:乐曲曲调。易卜生(HenrikIbsenl828~1906)简介:  挪威著名戏剧家、诗人。1828年3月20日出生于挪威东南海岸希恩城的一个富裕木材商人家庭。8岁那年因父亲破产,全家迁往希恩北部的小农庄居住。16岁被生活所迫只身前往南部海滨,在一家药材店当学徒。繁重工作之余,他刻苦自修,并学习文艺创作。1851年经朋友介绍易卜生被聘为卑尔根剧院编导。1857年转到首都剧院任编导。1862年剧院破产,他靠借债度日,但仍孜孜不倦地创作。1864年丹麦和普鲁士战争爆发后长期侨居罗马等地。27年后,即1891年,易卜生回国定居。1906年病逝于挪威首都奥斯陆。  易卜生是欧洲近代现实主义戏剧的杰出代表。其突出贡献是在欧洲现实主义戏剧走向衰落,自然主义和颓废派文学十分泛滥的时代,高举现实主义和民主主义的旗帜,并创造了以设疑性构思。论辩性对白和追溯性手法为基本艺术特征的“社会问题剧”体裁。10 易卜生自1850年写了第一部剧本《凯替来恩》起至1899年出版最后一部剧本《当我们死而复醒时》为止,在50年的创作生涯中共发表了25部剧本,有诗剧、悲剧、喜剧、历史剧和问题剧等。他的剧作题材广泛,思想深刻,艺术技巧精湛,对世界各国戏剧产生深刻影响,被誉为“现代戏剧之父”。其创作实践和社会影响,也足可与莎士比亚、莫里哀等戏剧大师媲美。玩偶之家》-作品背景:易卜生的整个创作生涯恰值十九世纪后半叶。在他的笔下,欧洲资产阶级的形象比在莎士比亚、莫里哀笔下显得更腐烂、更丑恶,也更令人憎恨,这是很自然的。他的犀利的笔锋饱含着愤激的热情,戳穿了资产阶级在道德、法律、宗教、教育以及家庭关系多方面的假面具,揭露了整个资本主义社会的虚伪和荒谬。《玩偶之家》就是对于资本主义私有制下的婚姻关系、对于资产阶级的男权中心思想的一篇义正辞严的控诉书。玩偶之家》-作品主题剧本主题突出、人物鲜明、结构严密、情节集中,矛盾的发展既合情合理、又有条不紊。作者把剧情安排在圣诞节前后三天之内,借以突出节日的欢乐气氛和家庭悲剧之间的对比;以银行职员柯洛克斯泰因被海尔茂辞退,便利用借据来要挟娜拉为他保住职位为主线,引出人物之间各种矛盾的交错展开,让女主人公在短短三天中,经历了一场激烈而复杂的内心斗争:从平静到混乱,从幻想到破裂,最后完成自我觉醒,从而取得了极为强烈的戏剧效果。《玩偶之家》作品简介:娜拉       《玩偶之家》是19世纪挪威最伟大的戏剧家亨利克•易卜生的著名社会问题剧及社会心理剧。作于1879年。女主人公娜拉出身中等家庭,美丽活泼,天真热情。她热烈而真诚地爱着自己的丈夫海尔茂。为替丈夫治病,她曾冒名举债,又熬夜抄写文件,挣钱、省钱,偷偷还债。如果需要,她甚至表示可以为丈夫而死。但她的丈夫(过去的银行职员,现在的银行经理),却是个虚伪自私的资产阶级市侩,他平时管她叫“小鸟儿”、“小松鼠儿”,可一旦知道娜拉曾冒名举债,危及自己的社会名声和地位时,便一反常态,大骂她是“犯罪女人”,还扬言要剥夺他教育子女的权利,要对她进行法律、宗教制裁。后来,当债主受女友感化,退回了冒名借据时,他又转变态度,表示要永远爱她和保护她。       经此转折,娜拉终于看清了自己的“泥娃娃”处境,发现自己不过是丈夫的“玩偶”,于是对保护这家庭关系的资产阶级法律、道德、宗教,提出了严重怀疑和激烈批判,并毅然离开了这个“玩偶之家”。娜拉是个具有资产阶级个性解放思想的叛逆女性。她对社会的背叛和弃家出走,被誉为妇女解放的“独立宣言”。然而,在素把妇女当作玩偶的社会里,娜拉真能求得独立解放吗?茫茫黑夜,她又能走向何处?《玩偶之家》-人物评价娜拉是个具有资产阶级个性解放思想的叛逆女性。她对社会的背叛和弃家出走,被誉为妇女解放的“独立宣言”。然而,在素把妇女当作玩偶的社会里,娜拉真能求得独立解放吗?茫茫黑夜,她又能走向何处?鲁迅先生在《娜拉走后怎样?》一文中说:“从事理上推想起来,娜拉或者其实也只有两条路:不是堕落,就是回来。”这确实是问题的症结所在。 《玩偶之家》女主人娜拉表面上是一个未经世故开凿的青年妇女,一贯被人唤作“小鸟儿”、10 “小松鼠儿”,实际上上她性格善良而坚强,为了丈夫和家庭不惜忍辱负重,甚至准备牺牲自己的名誉。她因挽救丈夫的生命,曾经瞒着他向人借了一笔债;同时想给垂危的父亲省却烦恼,又冒名签了一个字。就是由于这件合情合理的行为,资产阶级的“不讲理的法律”却逼得她走投无路。更令她痛心的是,真相大白之后,最需要丈夫和她同舟共济、承担危局的时刻,她却发现自己为之作出牺牲的丈夫竟是一个虚伪而卑劣的市侩。她终于觉醒过来,认识到自己婚前不过是父亲的玩偶,婚后不过是丈夫的玩偶,从来就没有独立的人格。于是,她毅然决然抛弃丈夫和孩子,从囚笼似的家庭出走了。易卜生出生于一个以小资产阶级为主体的国家,周围弥漫着小资产阶级社会所固有的以妥协、投机为能事的市侩气息。对这一类庸俗、虚伪的政治和政治家,他是深恶痛绝的,甚至如他自己所说,不惜与之“处于公开的战争状态”。但是,这里也相应地产生了挪威小资产者易卜生的悲观主义。弗朗茨•梅林在一篇关于这位剧作家的评论中指出:“易卜生再怎样伟大,他毕竟是个资产阶级诗人;他既是悲观主义者,并且必然是悲观主义者,他对于本阶级的没落便看不见、也不能看见任何解救办法。”这位剧作家在自己的作品中,只能唯心地歌颂“人的精神的反叛”,把具有这种反叛精神的主人公当作“高尚的人性”加以憧憬。他限于环境和阶阶,看不见革命的政治和政治家,更不信仰他根本无从接触的社会主义革命,因此也就不能在坚实的历史基础和生活基础上为他的主人公开辟真正的出路。《《玩偶之家》-作品思想《玩偶之家》精彩片段它通过女主人公娜拉与丈夫海尔茂之间由相亲相爱转为决裂的过程,探讨了资产阶级的婚姻问题,暴露男权社会与妇女解放之间的矛盾冲突,进而向资产阶级社会的宗教、法律、道德提出挑战,激励人们尤其是妇女为挣脱传统观念的束缚,为争取自由平等而斗争。娜拉与丈夫已结婚八年,是三个孩子的母亲了,然而在家庭中仍然是玩偶的地位,起初她并不自知,易卜生在此着重描写了她的觉醒和“精神反叛”,她终于逐渐认识到自己可悲的社会地位:结婚前属于父亲的,结婚后属于丈夫的,“像要饭的叫化子,要一口吃一口”;她再也不愿意处于奴隶的地位,经过一番激烈的辩论而勇敢地出走了,她要到社会中去弄清楚“究竟是社会正确还是我正确”。可以这么说,娜拉从幼稚的和谐到复杂的矛盾,从耽于幻想到幻想破灭,从安于玩偶之家到坚决出走的过程是妇女觉醒的苦难的历程,当然出走了的娜拉走向何方,她未来的生活道路在哪里,连易卜生也无法回答,但易卜生对妇女解放的心理过程的刻画其意义已十分重大。作品从家庭夫妇之间的矛盾冲突来揭示社会矛盾,对娜拉和海尔茂的不同性格,可淋漓尽致地体现在作品之中。《玩偶之家》-作品评价《玩偶之家》娜拉身上更为可贵的品质,就是倔强,不肯向恶势力屈服。从外表看,人们以为她是个无忧无虑的人,其实这是误会。她对林丹太太说:“你们都以为在这烦恼世界里,我没经过什么烦恼事?”实际不是这样,她也有“烦恼事”,如家庭10 经济困难,要借钱为丈夫治病,借了钱要想尽办法还债等等,但她从不垂头丧气。还是很积极、乐观。债主柯洛克斯太利用她的借据上的假签字,对她进行威胁、恐吓,她没有丝毫软弱的表现。为了救丈夫的命去借债,债主威逼她,她仍然不把事情告诉丈夫,自己坚定地准备承担一切责任,为了保全丈夫的名誉,甚至决定自杀,所有这些都是娜拉倔强性格的表现。娜拉这种坚强不屈的精神是她最终同海尔茂决裂,脱离“玩偶家庭”的性格基础。如果是一个软弱的女人,即使认识了丈夫的恶劣品质,要采取与丈夫断绝关系的行动,往往也是不可能的。娜拉毅然决然地同海尔茂决裂,更主要的是有她的思想基础。现实生活教育了她,使她不仅认清了海尔茂的丑恶灵魂,而且也认识了现实社会的不合理。娜拉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教育、道德、宗教、法律等问题的看法,跟一般资产阶级庸人如海尔茂之流的见解是不相同的。“醒悟”后的娜拉,对资本主义社会持敌视态度。当海尔茂说她“你不了解咱们的社会”时,她激昂地回答说:“究竟是社会正确还是我正确!”“我知道大多数人赞成你的话,并且书本里也这么说。可是从今以后我不能相信大多数人的话,也不能一味相信书本里的话。”对于麻痹人民的精神鸦片———宗教,娜拉更不会把它放在眼里,她宣称:“我真不知道宗教是什么。”对于资本主义社会的法律,娜拉深受其害,更是深恶痛绝。“国家的法律跟我心里想的不一样..我不信世界上有这种不讲理的法律。”娜拉的言语显示了她是一个具有民主思想倾向的妇女。她同海尔茂决裂的行动是她用民主思想进行反抗的必然结果,尽管娜拉不是一个完美无缺的人。作者通过塑造娜拉这一鲜明的妇女形象,表达了中小资产阶级妇女要求自由独立,维护人格尊严等思想愿望,并对现存的资本主义制度表现了某种程度的怀疑、否定和批判。 从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看,娜拉要真正解放自己,当然不能一走了之。妇女解放的着急当然不在于仅仅摆脱或打倒海尔茂之流及其男权中心的婚姻关系。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一语中的地指出:“妇女解放的第一个先决条件就是一切女性重新回到公共的劳动中去”,因为“男子在婚姻上的统治是他的经济统治的简单的后果,它将自然地随着后者的消失而消失。”娜拉在觉醒之前所以受制于海尔茂,正由于海尔茂首先在经济上统治了她。因此,娜拉要挣脱海尔茂的控制,决不能单凭一点反叛精神,而必须首先在经济争取独立的人格。她所代表的资产阶级妇女的解放,必须以社会经济关系的彻底变革为前提。她所梦想的“奇迹中的奇迹”,即她和海尔茂都“改变到咱们在一起儿过日子真正象夫妻”,也只有在通过改造社会环境而改造人的社会主义社会才有可能。在世界文学史上,易卜生曾经被称为“一个伟大的问号”。这个“问号”至今仍然发人深省,促使人们思考:在资本主义私有制经济基础被摧毁之后,还应当怎样进一步消除和肃清易卜生在《玩偶之家》等剧中所痛斥的资产阶级的传统道德、市侩意识及其流毒。在这个意义上,易卜生的戏剧对于以解放全人类为己任的无产阶级,正是一宗宝贵的精神财富。《玩偶之家》是易卜生有关妇女问题的杰作,也是代表了他最高思想和艺术成就的作品。剧本描写女主人公娜拉为了替丈夫治病,伪造父亲的签名向人借钱。8年后,刚当上银行经理的丈夫海尔茂决定解雇银行职员柯洛克斯泰,而柯洛克斯泰正是当年的债主,债主写信给海尔茂发出威胁。海尔茂知道后,深怕此事影响其前程和名誉,怒斥娜拉是“撒谎的下贱女人”,坏了他“一生的幸福”。当债主在娜拉的女友林丹太太(柯洛克斯泰的旧情人)的感化下主动退回借据后,海尔茂又对妻子装出一副笑脸,称她是自己的“小鸟儿”、“小宝贝”,宣称自己已经“宽恕”了妻子。但娜拉已看透了海尔茂的极端自私和虚伪,认识到自己只不过是他的玩偶,不再信任他,果断勇敢地离开了这个“玩偶之家”。10 易卜生通过娜拉觉醒、出走的故事,深刻揭露资本主义社会法律、宗教、道德、爱情、婚姻等的虚伪和不合理,提出了妇女从男人的奴役下解放出来的问题。娜拉是一个温柔善良的女子,为了不让病中的父亲和丈夫担心,伪造父亲的签名借钱为丈夫治病,多年以来默默地忍受困苦,以丈夫的爱好为爱好,以丈夫的欢乐为欢乐,自以为丈夫是爱她的,自以为是幸福的,满足于当丈夫的“小宝贝”。当债主发出威胁的时候,娜拉等待发生“奇迹”:她的丈夫会勇敢地挺起宽阔的胸膛保护自己。但是奇迹没有发生,娜拉彻底失望了。海尔茂在家中是一个大男子主义者,在社会上是资产阶级道德、法律和宗教的维护者。从表面上看,海尔茂是个“正人君人”、“模范丈夫”,似乎很爱妻子,实际上他只是把娜拉当作一件装饰品,一件私有财产,真正重要的是他的名誉地位。富有讽刺意味的是,海尔茂为了表白自己对妻子的“爱”,甚至声称希望发生一场巨大的灾难以使他有机会显示出“真正的男子汉大丈夫”。剧作揭露了资产阶级婚姻的虚伪性,肯定了娜拉的出走,具有进步的社会意义。事实上,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娜拉在出走之后,完全能够像林丹太太那样靠自己的工作养活自己。但怎样才能使妇女获得真正的解放,易卜生并不清楚。他在剧中只是提出了问题,并没有提出解决问题的道路。而当他试图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时(如《海上夫人》),他的方案却是错误而不切实际的。[1]女主人公娜拉简析:出身中等家庭,美丽活泼,天真热情。她热烈而真诚地爱着自己的丈夫海尔茂。为替丈夫治病,她曾冒名举债,又熬夜抄写文件,挣钱、省钱,偷偷还债。如果需要,她甚至表示可以为丈夫而死。但她的丈夫(过去的银行职员,现在的银行经理),却是个虚伪自私的资产阶级市侩,他平时管她叫“小鸟儿”、“小松鼠儿”,可一旦知道娜拉曾冒名举债,危及自己的社会名声和地位时,便一反常态,大骂她是“犯罪女人”,还扬言要剥夺他教育子女的权利,要对她进行法律、宗教制裁。后来,当债主受女友感化,退回了冒名借据时,他又转变态度,表示要永远爱她和保护她。经此转折,娜拉终于看清了自己的“泥娃娃”处境,发现自己不过是丈夫的“玩偶”,于是对保护这家庭关系的资产阶级法律、道德、宗教,提出了严重怀疑和激烈批判,并毅然离开了这个“玩偶之家”。娜拉是个具有资产阶级个性解放思想的叛逆女性。她对社会的背叛和弃家出走,被誉为妇女解放的“独立宣言”。然而,在素把妇女当作玩偶的社会里,娜拉真能求得独立解放吗?茫茫黑夜,她又能走向何处?鲁迅先生在《娜拉走后怎样?》一文中说:“从事理上推想起来,娜拉或者其实也只有两条路:不是堕落,就是回来。”这确实是问题的症结所在。按其思想发展历程,可分为三个阶段:  ――50、60年代主要写富于爱国激情和个人“精神反叛”思想的浪漫历史剧。作品主要以古代英雄传奇、民谣、神话等为素材,题材多样,富有幻想和浪漫色彩,如《埃斯特罗的英格夫人》(1855)、《恋爱喜剧》(1862)、《布朗德》(1866)和《培尔・金特》(1867)等。10   ――70、80年代,西方资产阶级国家的政治社会矛盾日渐加深,他的创作进入以现实主义为主的社会问题剧阶段。主要写批判社会丑恶和宣扬个性解放的“社会问题剧”,把揭露和批判的锋芒指向整个资本主义社会,主要剧作有:鞭挞把惟利是图、无恶不作的博尼克船主当成“社会支柱”的《社会支柱》(1877)、揭露资产阶级法律、道德、宗教、家庭的极端虚伪不公的《群鬼》(1881)、揭露资本主义社会把正直无私的斯多克芒医生当作“人民公敌”的《国民公敌》(1882)等。其中以创作于1879年的《玩偶之家》最具代表性。作品中女主人公娜拉的“反叛”言论和行动,尽管带有自我中心主义和不知去向何处的盲目性质,但她对社会的激烈批判,却完全称得上是一篇妇女争取自由解放的“独立宣言”。  ――80年代后主要写带神秘、象征色彩精神的探索剧。创作着重于人物内心活动的分析,象征主义因素加重,悲观气氛较浓,如《海达・高布乐》(1890)和《建筑师》(1892)等。无论哪个创作阶段,所有的作品都体现了作者“自己的性格以及首创的和独立的精神”(恩格斯),但其中以“社会问题剧”的成就和影响最大。所以易卜生的作品早自1907年起便开始翻译传入到中国。它无论在中国的反帝、反封建斗争或社会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中,都一直起着积极作用。 易卜生作品在中国的传播,同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争紧密联系在一起。他的《玩偶之家》在我国妇女解放运动中起了积极的作用。鲁迅和郭沫若都为易卜生的娜拉也为中国的娜拉指出了行动的方向,即“在家应该先获得男女平均的分配”,“在社会应该获得男女相等的势力”。要进行“剧烈的战斗”,“韧性的战斗”;要“求得应分的学识与技能以谋生活的独立,在社会的总解放中争取妇女自身的解放”。从1907年鲁迅在《河南》月刊上连续发表评介易卜生的文章后,中国报刊上陆续出现了易卜生作品的译述和评著。1914年《俳优杂志》创刊号登载了陆镜岩的介绍易卜生戏剧的文章。同年,春柳社翻译并上演了《娜拉》。1918年6月,《新青年》出版了“易卜生号”,发表了胡适的《易卜生主义》袁振英的《易卜生传》、罗家伦和胡适合译的《娜拉》及其他译文。1919年,《新潮》刊出了潘家询译的《群鬼》。“五四”时期,我国各城市先后上演了《娜拉》等社会问题剧。1935年,上海左翼剧联组织的业余实验剧团也演出了《娜拉》。解放后,人民文学出版社多次将潘家询译的易卜生剧作重印发行。《玩偶之家》剧情简介:   《玩偶之家》(又译《娜拉》或《傀儡家庭》)是挪威著名剧作家易卜生所作的3幕话剧。女主人公娜拉美貌善良,丈夫韩尔茂原是个律师,新年以后就要当合资股份银行经理。韩尔茂爱妻子,亲昵地叫她“小鸟儿”、“小松鼠”。他们有3个孩子,一家人表面上过着欢乐和舒适的日子。  娜拉的女友林丹太太来访,她们八九年没有见面,娜拉把自己隐瞒丈夫干的一件大事告诉了女友:娜拉结婚后一年,韩尔茂当时地位低,收入少,为了多挣钱,他拼命工作以至害了重病。医生私下对娜拉说只有让他到南方去疗养,否则有生命危险。娜拉为了给丈夫治病,又不想让重病缠身的父亲增加烦恼,在百般无奈之下,瞒着丈夫,伪造了父亲的签名向银行职员柯洛泰借了一笔钱,全家到意大利去。韩尔茂病愈后,全家回到挪威。娜拉为了还清债务,除了节省家用,还找零活干,默默地分担家庭责任。  韩尔茂到银行上任前,因为不满柯洛泰而解雇了他。柯洛泰求娜拉劝韩尔茂把他留在银行,娜拉认为自己难以做到,他为此怀恨在心,把娜拉伪造父亲签下瞒着丈夫向他借钱一事写信告诉了韩尔茂。娜拉本以为,丈夫爱她,说过“常常盼望有桩危险事情威胁你,好让我拼着命,牺牲一切去救你”之类的话,现在一定会不假思索地挺身出来,独揽罪责。可是这一“奇迹”没有出现。韩尔茂知道真相后大发雷霆,训斥娜拉下贱无耻,是个罪人,撒谎的人,毁了他前途的人。甚至对娜拉要寻死也不表同情,反而指责她装腔作势。后来债主自动退回借据,韩尔茂知道自己没有风险,才又恢复往常对娜拉的温存。10   娜拉由此认清了丈夫自私、虚伪、渺小和怯懦的市侩本质,认识到自己在家中8年来没有一天做过同韩尔茂平等的人,只不过是一个泥娃娃,一个玩偶。她觉醒了,再也“不相信书本里说的话”,也不相信过去崇拜的偶像――宗教、法律、家庭和伦理道德。她说:“国家的法律跟我心里想的不一样,可是我不信那些法律是正确的。”她要弄清楚“究竟是社会正确,还是我正确”。为了学做一个真正的人,娜拉毅然走出这个“玩偶之家”,全剧在从楼下传来砰的声关大门的声音中结束。第三幕  Ⅰ.画说课文  Ⅱ.诗风词韵  述国亡诗  花蕊夫人徐氏  君王城上竖降旗,  妾在深宫那得知?  十四万人齐解甲,  更无一个是男儿。  【赏析】此诗破题就直述国亡之事,诗句只说“竖降旗”,遣词含蓄。次句纯用口语,而意蕴微妙。大致有两重含义:首先,历代追咎国亡的诗文多持“女祸亡国”论,而这句诗则像是针对“女祸亡国”而作的自我申辩。语似轻声叹息,然措词微婉,而大有深意。其次,即使退一步说,“妾”及时得知投降的事又怎样?这就为下面的怒斥预留了地步。  第三句照应首句“竖降旗”,描绘出蜀军“十四万人齐解甲”的投降场面。史载当时破蜀宋军仅数万人,而后蜀则有“十四万人”之众。一向耽于享乐的孟蜀君臣毫无斗志,闻风丧胆,终于演出众降于寡的丑剧。“十四万人”没有一个死国的志士,没有一星半点丈夫气概,有力写出了一个女子的羞愤:可耻在于不战而亡!  至此,作者的羞愤痛切之情已酝酿充分,于是爆发出一句热骂:“更无一个是男儿!”“更无一个”与“十四万人”对比,“男儿”与前面“妾”对照,可谓痛快淋漓。此诗写得很有激情,表现出亡国的沉痛和对误国者的痛切之情;更写得有个性,活现出一个活泼泼有性格的女性形象。诗人以女子身份骂人枉为男儿,就比一般有力,个性色彩鲜明。  Ⅲ.扎牢根基,了解差距  一、咬文嚼字  1.请你为下列加点字注音。  诽谤()市侩()噩梦()抱歉()饶恕()赌咒()  埋怨()钥匙()怯懦()狭隘()撰写()涌现()  2.找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予以改正。  窜掇()推脱有病()受委曲()委屈求全()体帖()  怒不可谒()提心掉胆()羁拌()算帐()抱答()  答案及点拨:  1.答案:诽谤(bàng)市侩(kuài)噩梦(è)抱歉(bào)饶恕(ráo)赌咒(zhòu)  埋怨(mán)钥匙(shi)怯懦(nuò)狭隘(ài)撰写(zhuàn)涌现(yǒng)  2.答案:窜-撺脱-托曲-屈屈-曲帖-贴谒-遏掉-吊拌-绊帐-账抱-报10   二、词语盛宴  (一)难掌握的成语(包括熟语)  1.花言巧语  原指铺张修饰、内容空泛的言语或文辞。后多指用来骗人的虚伪动听的话。宋•朱熹《朱子语类•论语三》:“‘巧言’即今所谓花言巧语,如今世举子弄笔端做文字者是也。”  2.莫名其妙  说不出其中的奥妙。指事情很奇怪,说不出道理来。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五回:“我实在是莫名其妙,我从那时得着这么一个门生,连我也不知道。”  3.颠扑不破  无论怎样摔打都破不了。比喻理论学说完全正确,不会被驳倒推翻。《朱子全书•性理三》:“既能体之而乐,则亦不患不能守,须如此而言,方是颠扑不破,绝渗漏,无病败耳。”  4. 流言蜚语  毫无根据的话。指背后散布的诽谤性的坏话。《礼记•儒行》:“久不相见,闻流言不信。”《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乃有蜚语,为恶言闻上。”  5.轩然大波  轩然:波涛高高涌起的样子。高高涌起的波涛。比喻大的纠纷或乱子。玩偶之家(节选)教学目标:1、学生能了解易卜生及其代表作,阅读《玩偶之家》,欣赏其情节和戏剧艺术;2、学生能感受分析《玩偶之家》中人物的个性化台词,把握人物的心理和个性,理解戏剧冲突的层次、原因;3、学生能理解和欣赏戏剧语言的动作性和个性化的特点,提高鉴赏能力。重点难点:重点是研读人物个性化台词,把握戏剧冲突的根源和实质。课时课型:2课时(外加阅读课剧本阅读)。研习 + 讨论 + 鉴赏研习鉴赏过程一、作者介绍1、阅读注释①2、补充:他在戏剧史上享有同莎士比亚和莫里哀一样不朽的声誉。他开创的“社会问题剧”真实地反映了挪威现实生活,实质上也剖析了欧洲资本主义世界的特点,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肮脏腐朽的本质,提出许多重大的社会问题。如,反对传统的封建道德问题,扫除资产阶级市侩意识问题,争取民族独立问题,提倡个性自由、妇女解放问题等等。目的在于引起人民群众的注意,进而改革社会。10 易卜生的代表作有四大名剧,即《社会支柱》、《玩偶之家》、《群鬼》和《人民公敌》,其中《玩偶之家》为最重要的作品,他每部作品都探讨社会的某个重大问题,如《社会支柱》提出的是社会道德问题,《群鬼》的家庭夫妇关系、遗传的问题,《人民公敌》的社会公德问题。易卜生一惯强调个性解放和个人意志之自由,他心目中最有力量的人往往是孤独的、鼓吹精神反抗的个人主义者,这在扼杀个性的封建社会里是有积极意义的,但同时他自己也看到,他心目中最有力量的那些孤独者最终是抗衡不过强大的黑暗社会的。在五四时期的中国文坛,易卜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他对社会问题的探讨启发了中国的现代作家们创作了一系列“问题小说”。二、学生阅读“剧情梗概”,教师补充,理解作品的内容。《玩偶之家》又译作《傀儡之家》或《娜拉》,是使易卜生闻名全世界的剧本,它通过女主人公娜拉与丈夫海尔茂之间由相亲相爱转为决裂的过程,探讨了资产阶级的婚姻问题,暴露男权社会与妇女解放之间的矛盾冲突,进而向资产阶级社会的宗教、法律、道德提出挑战,激励人们尤其是妇女为挣脱传统观念的束缚,为争取自由平等而斗争。娜拉与丈夫已结婚八年,是三个孩子的母亲了,然而在家庭中仍然是玩偶的地位,起初她并不自知,易卜生在此着重描写了她的觉醒和“精神反叛”,她终于逐渐认识到自己可悲的社会地位:结婚前属于父亲的,结婚后属于丈夫的,“像要饭的叫化子,要一口吃一口”;她再也不愿意处于奴隶的地位,经过一番激烈的辩论而勇敢地出走了,她要到社会中去弄清楚“究竟是社会正确还是我正确”。可以这么说,娜拉从幼稚的和谐到复杂的矛盾,从耽于幻想到幻想破灭,从安于玩偶之家到坚决出走的过程是妇女觉醒的苦难的历程。三、划分剧本的情节层次。最后一场是一个大场面,也是全剧高潮所在。易卜生将这个大场面处理得细致而有力,一步步逼紧,一层层推进,使得纯粹的理性的议论具有巨大的艺术力量,使得人物性格的发展令人信服。试根据人物关系的发展变化切分层次。明确:第一部分(“托伐,你出去干什么?”——“娜拉,你快藏起来,只推脱有病。”)是娜拉在海尔茂的责骂之后突然觉醒。第二部分(“太太,您有封信”——“可是,娜拉——”)是柯洛克斯泰突然退还借据使海尔茂在“转危为安”之后再次露出丑态。第三部分(“托伐,咱们有话要好好谈一谈”——结尾)是娜拉对海尔茂提出独立宣言。三个部分具有因果关系,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三个层次形成三个台阶,一层高于一层,最后导致那惊心动魄的关门一响。四、动作是戏剧的核心和灵魂。如果说《北京人》侧重于言语动作的话,那么《玩偶之家》则侧重于外部动作。《玩偶之家》戏剧冲突尖锐激烈,冲突中人物语言高度个性化。娜拉和海尔茂的冲突是由什么事件直接引发的?冲突中娜拉和海尔茂的态度各有怎样的变化?试以第一部分为例,抓住人物台词,分析人物的动作轨迹。10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