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你们喜欢寓言故事吗?你都知道哪些寓言故事,与大家分享分享?学生有的回答,我读过寓言《刻舟求剑》《掩耳盗铃》。有的说:我读过《拔苗助长》,懂得了做事情不能急于求成。老师借着学生的导入,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则寓言(板书课题)《亡羊补牢》。谁能试着说说《亡羊补牢》是什么意思?亡,是死的意思,牢,原是监狱的意思,这里指羊圈。亡羊补牢,就是羊死了修补羊圈。 师:他说得对不对呢?我先不说,等学懂了课文,由你们自己来评判。下面用你最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想,这则寓言讲了一件什么事?与小组的同学交流交流。讨论中学生认为《亡羊补牢》中的“亡”这里应该是丢失的意思,教师给予肯定。你喜欢这则寓言中的哪个角色,为什么? 生:我喜欢那个人的邻居。因为他看到邻居丢了羊很着急,很同情,还劝他快把羊圈补好,我认为他是个热心肠的人。 生:我喜欢那个养羊的人。因为他虽然第一次没有听街坊的劝告又丢了羊,但是他后悔了,并且马上修补了羊圈,羊再也没丢过,说明他知错就改,还不算晚,所以我喜欢他。 生:我喜欢那匹大灰狼。(全班哗然)虽然它吃了羊,但是假如没有它,就没有这则寓言,我们就不会明白这个道理。 老师给予肯定,你的思维很独特,有自己的见解,连老师都没有想到这一点。你们说得太精彩了。想不想演一演这个寓言故事呢? 学生个个跃跃欲试,表演非常精彩,突出了人物的内心活动和思
想变化,在尊重原文的基础上还有所创新和拓展。【分析与思考】 教学时,重点引导学生通过寓言故事本身的分析去揭示和“消化”寓言的真正寓意。教师要把寓言里的艺术形象当作生活中的真实形象来教,没有过早涉及寓言的寓意。因为感知、分析寓言的主人公形象是教学生领悟寓意的前提条件。《亡羊补牢》故事内容比较简单,学生很容易理解其中的内容。故事的教学着重是引导学生感悟体会养羊人错在哪里?认识不补牢的后果,其次是引导学生体会为什么要补牢,补牢带来什么好处? 在学生感知形象的基础上揭示寓言的寓意,启发学生认识其现实意义。教师在引导学生分析了寓言的艺术形象之后,引导学生把寓言中的艺术形象与现实生活中的人的不同性格加以比较,从现实的日常生活中找出类似的事情。从授课效果看,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领悟到寓言的深刻寓意。教学中,我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与学习实际,说说类似课文中的例子,这一环节的设计,主要是引导学生认识自己身上存在的缺点,以及知错就改带来的好处或还处于糊涂之中的学生不改错误带来的不良后果。在这样一种和谐、自由,真实、具有挑战性的开放的学习环境与问题情境中,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做到了: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思维敏捷,尤其是在得到教师的肯定后,学生更敢于和乐于表达自己的独特见解,不时碰撞出思想的火花。整节课教师尽量把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还给了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