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杨桃》优秀教学设计(部编本二年级下册)【教学目标】1、认识6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叮嘱、想当然、前排、靠边、一幅画、审视、严肃、半晌、和颜悦色、熟悉、教诲”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老师说的那段话。3、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无论做什么事或看问题,都应该实事求是。【教学重难点】本课教学重点和难点是学习抓住重点语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蕴含的道理。【教学准备】杨桃实物;小黑板生字词。【教学安排】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出示实物,导入新课1、师出示杨桃实物,并请学生读“资料袋”。2、师谈话导入:今天我们学习《画杨桃》这篇课文,看看课文中的我从画杨桃这件事中明白了什么道理。二、初读课文,认记生字
1、自由轻声读,把课文读正确、流利。2、出示小黑板,认读生词(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认记生字):叮嘱、想当然、前排、靠边、一幅画、审视、严肃、半晌、和颜悦色、熟悉、教诲指名读,正音:“嘱”读zhǔ,不要读成shǔ;“审”是翘舌音又是前鼻音;“肃”是平舌音;“晌”读shǎng,不要读成xiǎng。三、自读自悟,汇报交流1、默读思考:“我”是怎样画杨桃的?同学们怎样评价“我”的画?老师怎样做怎样说的?(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2、交流课文内容:小组交流—全班交流。3、提出自己的疑问(简单问题当堂解决,解决不了留待进一步读书解决。)第二课时一、朗读感悟1、默读课文,找找哪几段具体写了画杨桃的事。(边读边用笔做记号)2、练习朗读2~18段:指导朗读要点:⑴我”是怎样画杨桃的?“我”认为画得怎样?
抓住重点句:“我认认真真地看,老老实实地画,自己觉得画得很准确。”体会“我”的一丝不苟。⑵通过对比体会人物心情,把握准感情:①同学们看到“我”画的杨桃时认为画得怎样?态度是怎样的?老师的态度又是怎样?(找出老师的动作,分角色朗读,老师、同学们的对话,体现两者态度的不同。)②当老师让学生坐到“我”的座位观察后,学生的态度又发生了哪些变化?第一次老师问“画像不像杨桃”时,同学们嘲笑的语气;第二次老师问“杨桃像不像平时看到的杨桃”,同学支支吾吾的语气。(对比体会读好这部分内容)抓住“和颜悦色”一词,指导老师耐心和诚恳地批评这部分。二、升华领悟1、出示父亲和老师的两段话:⑴朗读思考:他们的话相似在哪里?都说的什么意思?明白“教诲”的意思吗?通过反复读,学生能体会出父亲和老师都是教育“我”要实事求是,不能想当然。⑵再读,老师的话哪几句和父亲的不相似,是什么意思?(从不同角度看问题)
⑶师总结:父亲和老师教“我”做人实事求是,不能想当然,这是做人的根本!从画杨桃一事中,“我”还明白了从不同角度去贯彻,会看到不同的结果,这种科学的思想方法,怎能不让“我”终身受益呢?2、背诵老师讲的一段话。3、齐读,交流体会:读后想到了什么?可引导联系《题西林壁》一诗、《画鸡蛋》一文,进一步理解从不同角度看问题有不同结果的道理。第三课时一、学习生字1、出示生字认读、组词。2、记忆生字,提醒学生与熟字区分比较:注意“非”在“排”和“靠”两字中字形的变化。“叮”和“钉”、“订”;“幅”和“福”、“诲”和“悔”;“晌”和“响”。3、书写点拨:嘱:右边下半部的第七笔是竖。肃:笔顺:悉:上部不是“采”。二、巩固作业1、书写练习。2、完成同步练习。
教学要求1.理解课文内容,明白无论做什么事,都应有"实事求是"态度的道理。2.理解句子之间的联系,背诵最后两个自然段。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会用"不像……而像……"等词说话。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让学生弄清"我"画杨桃为什么受到同学的讥笑,而得到老师的肯定。教学难点体会老师最后那段话的意思。教学过程一、紧扣课题,导入新课。1.启发谈话。2.提问:结合课文内容,谁能把课题"画杨桃"补充成一个完整的句子?("我"画杨桃。或"我"和同学们一起画杨桃。)二、晶词析句,逐层理解。1.带着问题,默读2-5自然段,弄清"我"是怎样画杨桃的。①"我"今天看到的杨桃是什么样子?
②"我"是怎样画的?③"我"觉得画得怎样?画成了什么?先由差生或中等生逐题回答,再由一名好生连起来说一说,然后比较句子,体会"我"是怎样画杨桃酌。(放幻灯)说说下面两个句子,哪句写得好?为什么?指名读第二句,注意重读的词。板书:认认真真看老老实实画2.当"我"把这幅画交出去的时候,开始,同学和老师凶态度各是怎样?同学们:哈哈大笑(讥笑),"杨桃是这个样子的吗?""倒不如说是五角星吧!"指导朗读同学们的话。老师:走到"我"的座位坐下来,审视了一下讲桌上的杨桃。(放幻灯)比较下面三个意思,"审视"应选哪一种?为什么?①注意地看。②集中注意力看。③看了看。(应选第二种,因为"审视"是一边看,一边进行比较,看得很认真)老师在审视杨桃时会想些什么?他觉得我的画画得怎样?板书:同学讥笑老师审视(满意)
3.后来,同学和老师的态度是怎样变化的?点名读课文6~19自然段,找出老师和同学有几次对话,老师的问话用"_____"画出来,学生的答话用"~~~~~"画出来。(三次对话)4.理解第一次对话,并填表。结合老师同学的态度,指导学生朗读,读出不同的语气。5.学生回答后,老师的神情为什么变得严肃了?(因为同学们的看法是错误的,更重要的是想当然地讥笑别人。)用"严肃"造句。板书:想当然严肃6.依照学习第一次对话的方法,自学第二次、第三次对话,可边填表,边讨论。指名有感情地朗读对话,针对学生的朗读情况进行指导,注意老师和同学在态度上的变化。老师:认真→严肃同学;讥笑(骄傲)→不好意思比较读:分角色朗读三次对话。7.幻灯出示第十八自然段,读段思考:①这时老师的态度怎样?②老师说的话共有几句?每句话是什么意思?③给这一段分层,哪层更重要些?理解老师要求我们"看到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的"这实际上是一种什么态度?(实事求是)板书:实事求是指导朗读最后一句话。
小结:这是老师教育那些想当然发笑的同学,实际上是要求我们做事应具有实事求是的态度。三、回归整体,深化理解。1.齐读最后一自然段。①齐读最后一自然段,回答;表面意思?(看到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含着意思?(实事求是的精神)②教诲在文中指什么?他们的教诲使"我"一生受用,在文中什么事可以体现出来?。老师的教诲将给我们什么启示?2.总结全文。3.学生质疑,老师予以指点,解答。四、课后习题3,读下边的句子,并用带点的词语说话。1.选词填空:不像……而像……不要……要……①我们不管做什么事情,都()想当然,()实事求是。②老师看了我画的杨桃,()同学那样讥笑我,()父亲那样要求我看到的是什么样就画成什么样。③同学都讥笑我的画()杨桃,()五角星。2.用"不像"……而像……"、"不要……要……"各说一句话。[教案述评]
胡红卫老师是湖北省的市级教坛新秀,以上的《画杨桃》教案是她1997年参加我省黄冈市教坛新秀评选时的优秀教案。胡老师这节课教学设计科学、新颖,注重了语盲文字训练,体现了语文教学改革的精神,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我们借鉴:1.教学目标明确、准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扎实进行语盲文字训练,使学生在学习中明白怎样做人,明白无论做什么事都应有"实事求是"态度的道理。2.教材理解深刻,把握正确。教师教学符合"大纲"要求,思想内容和语盲文字训练明确,文中重点词、句、段把握得好,训练形式多样,训练密度大,训练价值大,训练落实得好。3.教学思路清楚,教师能遵循阅读教学原理,根据文章的思路安排教学。她采取从课题人手,直奔重点,进行中心设疑(同学和老师对"我"画的杨桃的不同态度),层层推进,一步一步地理解重点词、句、段,在扎实进行语盲文字训练过程中,注重联系,由表及里,加强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4.教学思想端正。教者在教学中做到了因材施教,使不同层次学生都有较大的收获。
5.注重学生参与学习过程。教师注意从教法和教学设计等方面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注重了听、说、读、写髓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参与中获得知识。同时,注重了学法指导,教学注意朝着学生"自能读书"的方向努力。不仅如此,教师还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6.板书设计独具匠心。教师在板书设计时抓住了文章内容的"焦点",人与事、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一目了然,能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和中心。不仅如此,胡老师的教学设计还符合本年级教学目标,符合学生实际,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所以受到专家和老师们的一致好评在“对话”中品味语文———《画杨桃》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的过程是师生对话的过程,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对话,是现代教学论倡导的一种崭新的教学理念,一种新型的教学文化,即在教学过程中,建立在民主、平等基础上的人、文本和环境之间激荡起的心灵共振和呼应。《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画杨桃》的课例就在这种思想指导下精心设计的。通过创设对话情境,培养学生对话意识。课文介绍《画杨桃》一课记述了“我”在图画课上把杨桃画成了五角星,受到有些同学讥笑,却得到老师肯定的故事。故事贴近学生生活,通俗易懂,向读者传达了的是实事求是和事物是发展变化的特点。
具体设计如下: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对课文质疑,解疑,再质疑,在与文本的多次对话中,深入理解课文。2、通过交流、评价学生的画,促进师生、生生、生本等多项对话,使学生深刻体会做什么事都要实事求是的道理。教学重点、难点:使学生从文本的解读中受到人生的启迪。教学过程:一、生本对话获取信息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画杨桃》这篇课文,请同学们拿起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待会儿请你说说,在读的过程中,你脑子里出现了哪些问题。2、学生自由读课文,提出质疑[设计意图]学生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每人所获取的信息丰富多彩,对文本的理解也充满个性,产生的问题也会因人而异。二、梳理问题板书存疑为什么同学们看了我的画,会哈哈大笑,而老师不笑?为什么看的角度不同,杨桃的样子就不一样?为什么老师要让同学轮流坐到我的位置上来看?为什么父亲和老师的话那么相似?
简单板书:哈哈大笑?角度?轮流坐?相似?[设计意图]教师和学生一起梳理问题,把有研究价值的问题进行简单板书,这些问题激活了学生的阅读期待,诱发了学生和文本以及师生、生生之间对话的渴望。三、多项对话触发感悟(一)画1、我们带着问题也来画幅画,看看能不能通过作画、评画,把这些问题解决了。把课文读懂了。2、小作者画杨桃,我们来画洒水壶,虽然东西不同,但一样能考察你有没有读懂课文。(拿出洒水壶放好)3、画之前,同学们先找找:书上那些句子能指导我们正确作画呢?学生找句,交流主要是父亲的话和倒数第二段中:“我们应该相信自己的眼睛,看到是什么样,就画成什么样。(学生齐读。)4、我们作画的要求是不要画得太细致,只画它的基本轮廓。仔细观察,按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去画,不会画的,再读课文,边看,边读,边画。时间五分钟。(学生作画,教师巡视。)[设计意图]以画的形式解读文本,引发学生探究精神,进而激发学生的对话热情。(二)评
现在我们来评价几位同学的画,我们不管他画的技术好不好,只是通过他的画,评价他有没有读懂课文。不过你在评价时得引用文中的话来判断他有没有理解。1、(出示一幅画)谁来评他的画?学生评价这位评价的同学是否正确。以判断他是否站到了作画者的位置上进行评价。引用书上的话。“老师看了看这幅画,走到我的座位上坐下来,审视了一下讲桌上的杨桃。”(圈出表示动作的词看了看、走到、坐下来、审视。理解“审视”)“于是,老师请这几个同学轮流坐到我的座位上。”坐到我位置上的同学还笑我的画吗?那开始的哈哈大笑是因为他们……(从自己的角度来看)老师没笑是因为……(知道先从同一角度来评价)齐读这两句话。引导评画的同学坐到作画者的位置上去评价。(学生评价后,大家反馈)现在你知道文中的老师为什么要让同学轮流坐到我的位置了吗?(从同一角度来评价)---------------------------2、出示一幅和第一张角度不同的画她读懂课文了吗?指名说,能从书上找依据吗?学生交流:
“提起杨桃,大家都很熟悉。但是看的角度不同,杨桃的样子也就不一样,有时候看起来真像个五角星。因此……”“我们应该相信自己的眼睛,看到上什么样就画成什么样。”“你看到一样东西,是什么样,就画成什么样。”表扬评价的同学观察仔细,会读书。采访作画者:“你为什么能画得那么准确?也用书上的句子回答。”“我认认真真地看,老老实实地画,觉得自己画得很正确。”表扬她和小作者一样自信认真。(板书:我的画——认认真真,老老实实)和第一幅画比较:同一把水壶,为什么他们画得这么不同?(学生自由说)黑板上的第二个问题你明白了吗?3、展示一幅画走样的画指名评价,结合书上的话,说说他怎么画成这样?(没有认认真真地看,老老实实地画。没有是什么样就画成什么样。想当然,画走了样。)顺势理解“不要想当然,画走了样。”
[设计意图]在明确研究的方向和重点之后,教师及时组织学生进行画、读、评等形式的对话,在对话中,学生思考,行动、探究,争论,提高了交流、沟通的能力,同时,也使知识在对话中生成。(三)再读老师和父亲的话,明理父亲和老师的话,你在画画时做到了吗?指名读他们的话。(媒体出示)请你也来细细地读读他们的话,读着读着,你有了什么新的感受?学生读后自由说。(做事要认真,细致,老老实实或者实事求是)你再找找父亲和老师说的话,哪些地方相似?(你看见一件东西,是什么样就画成什么样)板书:父亲的话老师的话是什么样,画什么样为什么他们的话这么相似?现在你能谈谈你的理解吗?(这是画画的要求,他们有相似的经验。他们都希望我养成实事求是的办事态度……)四、联系生活,交流体会1、生活中,你看到过或着自己遇到过类似“画杨桃”的事吗?想一想,再和你的小伙伴们交流交流。[设计意图]生生对话,可以让学生之间相互弥补,可以使学生思维活跃,使得学习变得有趣,并且富有创造意味。2、集体交流,想说的自己站起来。最后再对所说的进行一番评价。
a、“达芬奇画蛋”的故事。b、“画蛇添足”的故事。c、“三个画师”的故事:一个国王瞎了一只眼,跛了一条腿,请画师画像。第一个美化了国王,画了健康的眼睛和腿,国王觉得在讽刺他,就杀了画师。…………[设计意图]语文源于生活,在结束阶段,跳出文本,联系生活,引导学生把读到的语言文字和自己的生活经验沟通起来,把思维的触角延伸到更广阔的阅读世界。让学生有更多的发现需要阐述,更多的问题需要解决,对话的源头之水就会汩汩而来。此时,大家可以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交流彼此的生活积累、情感和观念。3、同学们很会动脑筋,也很会联想,对课文也体会得真深刻,让我们再通过读,把我们的理解传递给每一个人。(齐读父亲和老师的话。)五、再次质疑拓展对话1、课文学完了,你还有什么疑问吗?2、你还想对文中的父亲、老师、同学们和本文的小作者说写些什么呢?想和我们们班的老师、同学们说些什么呢?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表扬小作者画画认真,留心观察。向“老师”说说自己的观点,意见……)[设计意图]通过以学生为主体的多种对话形式,使学生个体之间、学生个体与群体之间、学生和老师之间、学生和文本之间产生思维的碰撞和交融,来共享知识、共享经验、共享智慧、共享情感、共享语文世界的精彩与美妙。六、作业:1、摘录对你启发很大的话。(或改编成座右铭)2、作业册。板书:父亲的话是什么样,画什么样老师的话我的画————认认真真,老老实实哈哈大笑?角度?轮流坐?相似?郑崇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