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杨桃》说课稿、一、 说教材《画杨桃》是人教版第六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以思考与探索为主题。这是一篇精读课文,讲述的是“我”通过细心观察、从实际出发,把杨桃画成了五角星的事。“我”根据自己看到的,把杨桃画成像个五角星的样子,同学们觉得好笑。老师却通过这件事,告诉我们同一个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所不同,同时看问题或做事要实事求是,一切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不要轻易下结论。二、说学生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初步的自学能力,但是还有待于进一步培养与提高;课文蕴涵的道理还需要在老师的引导下去感悟理解;他们刚开始学写作文,有很多作文基础知识也可以渗透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而且,我们学校的学生阅读量较少,理解能力较差,这也是影响教学的一个重要因素。三、说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根据教材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订了以下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2、认识6个二类生字,会写9个生字。正确读写并会结合上下文简单理解“叮嘱、想当然、审视、严肃、半晌、和颜悦色、熟悉、教诲”等词语。2)过程与方法:1、学生反复诵读,通过观察杨桃的图片来理解课文,体验情感。2、展开小组讨论,对课文的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分析。3、继续学习搜集、整理资料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同一个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所不同,同时要相或做事要实事求是。
本课教学重点是学习抓住重点语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蕴含的道理。难点是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语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其中的深刻道理——无论做什么事或看问题,应该实事求是;坚持这种科学的思想方法,就能终生受益。四、说教法学法(1)利用教师准备杨桃的图片等资料和杨桃实物教学手段,这样教得生动,学得轻松,更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增强阅读教学的趣味性。(2)在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努力培养学生的自学探究能力,最终让学生学会学习。基于对教材的分析,这节课我引导学生用心看,想象着说,认真读,仔细找。在理解重点的教学中,我想先运用旧知识导入新课,再用实物吸引学生感官,用不同的朗读方式,学生间自由的交流等手段,让学生明白道理。对于难点,我想先采用小组讨论、逐句分析的方法找出每句中的关键词,再反复朗读,联系实际来加以突破。五、说教学内容和过程针对本课教学内容叙事性强、含义深刻的特点,我打算从文本的整体性出发,先在学习字词了解课文梗概后形成了一个阅读话题——如何理解“实事求是”?并整合“我”的作画态度、“同学们”的心理转变、“老师”的言行举动这“三大板块”建立感悟与体验,在充分的阅读之后逐层挖掘“实事求是”的内涵——学会老老实实、学会用“实事求是”的眼光去评价别人、学会实实在在做人做事。为此我主要安排以下(4)个环节。(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2)、再读课文,形成话题。(3)、围绕话题,品读课文。(4)、走出文本,读读演演。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第一步,引入课文学习。
通过实物或图片这些直观思维引入本课,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简单介绍杨桃,拉近文本和学生生活的距离,让学生也进入美术课堂,一起去看看小主人公是怎样画杨桃的。然后出示课题,齐读课题。第二步,要求学生大声读课文,读准字音,圈出生字词。第三步,教师出示词语:【叮嘱审视轮流和颜悦色教诲受用】先要求学生读准这些词语,再请学生联系上下文说说其大致意思,最后让学生选用词语说说课文主要内容。意图:这一设计首先是想让学生初步了解文章大意,同时把学习词语放到具体的语境中去,既使学生理解了词义,又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运用词语。2、再读课文,形成话题。第一步:请同学再读课文,想想我在课堂上是如何画杨桃的。第二步:从学生找到的(我认认真真地看,老老实实地画,自己觉得画得很准确。)这句话入手,请学生用结合其中的一个字或一个词来谈谈感受,找出关键词—老老实实,通过理解引导学生形成话题:如何理解“实事求是”其中的义。意图:在这部分的设计中,我希望用文章中最富表现力,最能帮助读者理解全文主题的关键词“老老实实”来形成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一方面是力图引导学生抓住作者着力刻画和描摹的中心点、情感的升华点、主题的凝聚点。另一方面也是希望能够激起学生的课堂实践兴趣,使学生能够理解文章所承载的情感。3、围绕话题,品读课文这部分我重点要突破“我作画的态度”、“同学态度的转变”以及“老师的言行举动”这三大板块,逐层挖掘“实事求是”的内涵。第一板块“我作画的态度”,我打算围绕“老老实实”这个词进行突破。第一步:教师引导:你是如何理解“我”这种“老老实实”的作画态度的呢?预设学生会找出以下: 父亲对我要求很严,经常叮嘱我:“你成什么样,不要想当然,画走了样。”针对此处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读读这句话然后说说父亲的话让你读懂么?
结合学生的回答,同时解决对于“想当然”这个词的理解。让学生明白想当然只能画走了样。引导理解父亲的严肃和语重心长,并通过朗读表现出来。这样学生就能理解我正是老老实实地听从了父亲的叮嘱,才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第二板块:同学们态度的转变。这个板块我打算用对比朗读的形式进行突破。第一步:出示两段对话,学生自由对比读两段对话 “这幅画画得像不像?”“不像!” “它像什么?”“像五角星!”“现在你看看还像杨桃吗?”“不……像。”“那么,像什么呢?”“像……五……五角星。”“好,下一个。”(在此处的教学中,我预设引导学生抓住标点符号来理解同学们的心理。第一段话中同学们的答句后面都是感叹号,表示想当然不假思索的语气;第二段话语中多了两处省略号,说明同学们的回答支支吾吾,结结巴巴,迟迟疑疑。)鼓励学生个性化朗读,预设学生能抓住神态、重点词、标点、语气等进行朗读,同时说说为什么要这么朗读?学生互相评价,提高朗读能力。第三板块:“老师的言行举动”。这一板块我打算用抓关键词句,自主品赏第一步,请学生围绕“面对这个事件是一个怎样的态度”这一问题自主探究课文,要求:抓住关键词句,反复品读,写下感受。预设学生会重点抓住以下几句:1、老师看了看这幅画,走到我的座位坐下来,审视了一下讲桌上的杨桃,然后回到讲台,举起我的画问大家:“这幅画画得像不像?”2、老师的神情变得严肃了。3、课文的倒数第二自然段。让学生就自己的研究成果,抓住关键词进行交流。第一句重点抓住“审视”这个词语,理解老师之所以要走到我的座位上坐下来,审视讲桌上的杨桃的原因。可能是老师对我的图画感到有点惊讶,也想看个究竟。或者是想保护“我”
的自尊心。也许是对同学们的嘲笑感到不满,想考证后教育孩子们。也可能是他是一个严谨认真的教师,不想当然地评价学生,他要根据事实进行评价等等。第二句抓住“严肃”这个词语。理解“严肃”的背后是老师怎样的心理。(对随意嘲笑别人的孩子的不满,想办法要教育他们)。第三句抓住“和颜悦色”这个词语。理解“和颜悦色”。请学生谈谈老师和颜悦色,是因为(同学们已经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不正确的,他们已经知道要去尊重别人作画时的实事求是了)。并且结合学生的理解指导朗读。第二步:出示教师和父亲的话语。读后讨论,教师和父亲的话语那么相似。他们相同的地方是什么?(要实事求是地表现自己的角度看到的东西。)他们不同之处又是什么呢?(老师的话语中又提到要尊重别人的看法。)再次深化对“老老实实”的理解。第三步:体会为什么老师没有在审视杨桃后就用这段话语来教育我们?(这是个循循善诱的好老师,他要创设机会,既保护我幼小的心灵不受伤害,又要让其他学生自己发现错误,自己教育自己,让学生心悦诚服。)意图:在这一设计里,我采用多种方式突破难点,目的在于想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自主探究与文本进行交流,达到加深对课文理解的目的。把外化的情感内化为学生自己的情感。同时借助、引读、范读、对比朗读等多种手段,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4、走出文本,读读演演。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课文,并非要求学生进入文本不再出来,那样的话对学生来说永远只能停留在理解水平上。我们应该“凿通”文本与学生生活的通道。在本节课的结尾处我以“实事求是”为桥梁过渡,引领学生走出文本,回归现实,让学生通过读、表演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为目的,所以我是这样安排的:揣摩课文中人物的语言、动作以及神态,小组练习,做好下节课的表演准备。六、板书设计11、画杨桃
父亲:不要想当然,看什么样就画什么样。一生受用 (我) 老师:角度不一,样子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