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实录19.揠苗助长1鲁教版一、教材分析 选自《孟子·公孙丑上》,讲的是古时候有个人盼望禾苗长得快些,就把禾苗一棵一棵往上拔,结果禾苗都枯死了。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不顾事物发展的规律,急于求成,反而会把事情弄糟。 二、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2、说出“揠苗助长”这则寓言的寓意,明白不顾事物的发展,急于求成,反而会把事情弄糟。 3、构建寓言教学图式。 三、教学难点 构建寓言教学图式。 四、设计思路 注意将学习策略和学科知识有机结合。运用精加工策略,通过复习,激活相关旧知识,既有利于了解学生的学情,又有利于为新知识作好铺垫。老师灵活地通过旧知识的引导来促进新知识的学习。 师:同学们,你们还记得《蜗牛的奖杯》这个故事吗?谁能简单地讲一讲?(指名讲) 师:《蜗牛的奖杯》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 生:骄傲是没有好下场的。 生:世上没有永远的冠军。 生:不能一生陶醉在一时的冠军中,那你将永远没有进步。 师:《蜗牛的奖杯》是个-------(生接着答:寓言故事),你知道寓言故事是怎样的吗?
生: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让我们受到教育。(根据学生的回答,师板书:故事道理) △引导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寓言相关的旧知识,在学生脑海中播下图式的种子。 师:今天我们学习寓言故事《揠苗助长》(师边说边板书课题) 生齐读课题。 师:要读课文,我们先过生字关。 投影出示:揠苗助长焦急巴望 筋疲力尽兴致勃勃一大截纳闷 指名读新词。 师:你读得很好,7个生词只读错了一个。我不说你错了哪一个,我请另一个同学读,你认真听。自己发现错音,改正错误。 (师发现甲生读错,“焦急”一词,教师没有直接指出,而是指名让乙生读,提醒学生认真听,由甲生自己发现错音,并更正错音。甲生读对后教师给予肯定性评价。) △让学生自己发现错误,改正错误。比别人直接告诉错误处,效果更佳,此法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再次让机会给甲生,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自我展现和自我调整的机会。 师:将本课生词带入文中,自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流利,遇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篇。读好后同桌之间,选一自然段检查对方,并给予评价。 (立即,教室里书声朗朗,同学们都在认真地自读课文,自读后同桌互查并评价) (教师检查学生的情况,该活动应达到:“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这一目的) 师:(范读第一自然段)同学们读得这么好,我也想读一读,我读第一自然段,我读时,请你们认真听,听后说说你有什么样的体会。
(师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淋漓尽致地让学生体会农夫焦急的心情。同学们不由鼓起了掌,并纷纷举起了小手) 生:我从“巴望”这一个词中,看出农夫急切的心情。 生:我感到农夫很焦急,他天天到田边去看禾苗长了没有。 生:因为农夫很焦急,田里的禾苗明明在长他却认为一点也没长。 △师范读,让学生体会到了农夫“焦急”的心情,及“巴望”的意思,真正做到在语言环境中理解词意。 师:农夫这么焦急,希望禾苗长快些,他想出办法了吗? (学生默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作记号,很快找到答案。) 生:农夫想出的方法是将禾苗一棵一棵拔高。 生:农夫累得筋疲力尽,但他很高兴,他认为禾苗真的长高了。 生:我从“兴致勃勃”中看出他为自己想出拔禾苗的方法感到高兴。 师:农夫的办法可行吗?会有怎样的结果?(许多学生手举得老高,争着回答。) 生:农夫的办法是不可行的。植物的根离开了土,吸不到水和养份,植物就会枯死。 生:农夫想要禾苗长得快些,应在施肥,拔草上下工夫。 师:从这个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 ①生:做事情前应想清楚才做。 ②生:做什么事都不能急于求成。 ③生:植物的生成是有规律的,不能违背植物的生长规律。 师:同学们能从一个小小的故事中明白这么多的道理,你们真聪明。 △寓言故事的说理性很强,学生讲的道理与故事有关联,并言之有理就应肯定,不能强求同一个答案。 师:请大家有感情朗读课文。(师提醒有感情朗读的技巧。)
师带领学生建构图式 师:同桌间相互复述故事。(教师巡视后,指名上台复述) 师:在原来“故事”前板书“讲”字,组成“讲故事”。 师:小组交流从故事中你明白的道理。师在原来“道理”前板书“说”字,组成“说道理”。 师:在生活中我们也常看到了许多人急于求成而把事办砸的例子。你能举个例子吗?(师边说边板书“举例子”) 生:我妈妈望女成凤,一到双休日,既叫我上补习,又让我上美术班和钢琴班,压得我都喘不过气来,我都烦死了,害怕双休日的到来。 生:有的人盖楼,地基还没打好,就急着盖楼,结果楼塌了。 生:有的病人,想病快点好,一下子吃了很多药,反而病更重。 △学生学寓言后能将寓意迁移于生活事例中,说明已真正理解了寓言的寓意。对学生今后生活中处事有所帮助。 师:以后学习寓言,可按着“讲故事、说道理、举例子”的步骤学习。 △师指着板书构建图式后,总结寓言图式,并介绍图式作用,生读图式后,要求学生快速记忆下图式。 师出示相对应的问题训练单。 1、我能讲出(复述)这个故事吗? 2、这故事讲了一个什么道理,我能说出来吗? 3、我能举一个相关的例子吗? (学习寓言前可先拿出训练单,将学习训练单方放于桌前,边读寓言边用训练单上的问题问自己。) 布置作业:用图式和问题训练单预习一则寓言故事。
《揠苗助长》教学反思 面对信息不断膨胀的今天,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比单纯传授给学生知识更重要。因此,我在教《揠苗助长》这则寓言时,抓住寓言的特点及要求,初步建立寓言阅读的图式,让学生掌握图式,为今后独立学习寓言打下扎实的基础。 以下是我在教《揠苗助长》这则寓言时的几点心得: 一、构建图式,并引导学生记忆。运用精加工策略,通过复习,激活相关旧知识,既有利于了解学生原有知识掌握的情况,又可为新知识作好辅垫,老师将旧知识和新知识结合构建图式,使学生更清楚图式的来源及实用性和广泛性。例如,教师导入时请学生回忆并讲述《蜗牛的奖杯》这个故事及说出这故事蕴含的道理。在学《揠苗助长》时也紧紧地抓住了“讲故事”“说道理”“举例子”这三点进行教学。最后,完善出了寓言图式:①讲故事②说道理③举例子。 教师按着复习→新授→构建图式的脉络展现了图式的来源及它的实用范围。有利于学生学习寓言时实现方法的迁移。 构建图式后,老师在强调图式作用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快速记忆图式。让图式在学生脑中生根。因为图式文字较少、概括性强,好似順口溜,学生易记。但如果缺少这一要求,图式教学是不完善的。 二、注意字、词、句等语文基础知识教学和策略知识教学相融合。 教师在教学中容易注重语文基础知识而忽视策略知识教学或注重策略知识教学而忽视语文基础知识。在这节课中我注意两者的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尽力做到两者的齐驱并进。在讲故事活动中,我紧紧抓住关键的词句,深刻理解文中农夫的“焦急”心理。为学生生动的讲述故事打下基础。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图式和问题训练单一起使用。
布置作业时可将图式和问题训练单结合,让学生尝试自学寓言,既训练学生图式的运用,又训练学生原认识策略的运用。 不足之处,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还应加强策略教学的意识。策略教学不仅是老师用策略,还应教会学生用策略,这才是策略教学的真正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