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马过河》是“注音提字,提前读写”实验教材第四册的一篇课文。一、教材分析:这篇课文是一篇童话故事,写的是小马驮着半口袋麦子到磨房去,要过一条小河。老牛说“河水浅,可以过去,松鼠却说河水深,叫他别过河。小马没有了主意,回去问妈妈,妈妈叫他去试一试,最后小马小心得过了河,故事说明遇到问题,要开动脑筋,进行分析,勇于实践,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这篇童话情节生动有趣,对话很有特点,又特别接近儿童的口语,适合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但课文篇幅较长,故事含义也较深刻。二、学情分析:
孩子都有表现自己的欲望,他们希望自己的观点能被别人认可。然而,二年级的孩子对生活的认识是有限的,往往只看到浅显的表面现象,对文章内涵的理解往往不够,这就需要教师合理的设计教学环节。让学生在每节课中都能接触到新知识,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教学中,我们采取了自主、合作学习的方式,努力给学生提供表现自我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课文内容,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要表现出人物说话的语气、并能表演。2、过程与方法:以自读、默读、合作交流的方式设计教学环节,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口语表达能力,及认识事物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理解课文,使学生懂得,遇到问题,不能光听到别人说,要自己动脑思考,从实践中去寻求解决问题的答案。二、教学重点难点:理解老马说的话的含义:
一、教学策略:1、采取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2、有感情朗读人物对话。二、教学过程:(一)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以故事开头,创设情境,把学生带入特定的情境中去,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2、看课题提问: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往往起着提示全文、点明中心的作用。通过题目抓住重点,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前提。这样不仅使学生读有目的,而且还提高了学生阅读审题及构思作文能力3,精读课文
通过初读,学生对课文已有了整体认知,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精读课文中的重点句,通过对重点句的朗读分析,课文其他内容便迎刃而解了。精读课文中把课文分为三个部分来学习。首先学习课文1——2自然段,通过学生的自学理解读懂这部分的内容,使学生知道小马愿意帮妈妈做事。然后通过学生的质疑理解磨坊的含义。从“连蹦带跳”这个词中感悟到小马高兴的心情,进而指导朗读,体会老马以及小马的不同语气。接着学习3——6自然段,这一部分采用让学生先自读,然后自我感悟,接着互相交流,最后汇报的形式来学习,这样,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当中理解了这部分内容。同时在第三自然段中理解小马为难的原因,在重点理解4,5自然段中老牛和小松鼠所说的话,并且相机指导朗读,分角色朗读他们的对话,把学生带入情境。理解内容后通过学生的质疑进行讨论“老牛说水很浅,松鼠说水很深,他们说得对吗?为什么?”
通过学生的自悟讨论得出结论,让学生各抒己见,而此时老师对这个问题不下最后的结论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接着往下看课文,最后学习7,8自然段。最后这一部分让学生充分汇报内容时,相机理解难为情的原因,知道小马没动脑筋没去试一试,讨论出妈妈说的那句话的含义,进而理解文章所揭示的中心思想。在整个学习课文内容的过程中,领悟人物的不同身份,注重人物的不同语气加以指导朗读。先让学生试读自我感悟人物的说话语气,然后通过评读进一步订正朗读的方法及技巧,最后学生再试读掌握朗读的方法。在学习每部分过程中只分角色朗读对话,而学完全文后则是把课文内容整体分角色读一遍,在读中进一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领会故事的寓意。三、说——说个人看法读,是了解课文基础内容。而说,则是在学生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质疑说理。例如:讨论“同样一条河,老牛说河水很浅,松鼠说河水很深,这是为什么?”“妈妈为什么不直接告诉小马能过去,而是让小马亲自去试一试”还有:全文的扩展“
如果小马来到河边遇到的是大象和小白兔它们可能会说些什么?”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设计小马与大象、小白兔的对话,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四、演——演故事精髓学生通过“听、读、说”三步,已经理解了课文内容,明白了课文所蕴涵的寓意,达到了内化目的。然后让学生戴上头饰,自由组织,自选角色,鼓励学生加上动作和表情进行分角色表演。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创造性地塑造故事中的人物,使人物更加丰满,这样既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又能激发阅读的兴趣,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五、悟——悟文中道理这一环节是指最后总结的阶段,让学生从学习过程中领悟到一定的道理,并且表述出来,同时告诫学生在自己动脑,从实践中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的同时要注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