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出静慈寺送林子方》课堂实录及评析硕士研究生:陈静指导教师:李静博士学科、专业:心理学重庆西南师范大学二OO七年十二月
课前:和学生做有关古诗词的“对对子”的游戏;请到过杭州的同学说说杭州的风景。评析:针对小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采用做游戏和讲故事的方法导入,吸引学生注意,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发挥想象力,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和参与热情。师:(多媒体展示西湖风光图)西湖的风光历来被古代丈所传颂,许多诗人留下了古诗名篇。出示《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诗文。(师生齐声吟诗)师:平时是怎么学古诗的?生:交流学习方法,读通诗句、理解诗意、体会感情、朗读背诵。师:那就请同学们运用这些方法自学古诗,看看你能读懂什么?生:(认真自学后交流)我知道了这首诗的作者是杨万里,他在净慈寺送别林子方。生:我知道作者送别林子方的时间因为诗中说“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我从这个“晓”字知道他是在早晨送他的朋友的。生:我补充刚才这位同学,确切地说,诗人是在夏天的一个早晨送别他的友人的。诗中虽然没有具体写,但是我从诗中所写的荷花知道这是在夏天。师:是呀!你看,这位同学还联系了诗中的景物读出了诗中没有写到的东西,真了不起!看来,同学们真会学习,能够从诗中读出这么多的信息。(又有几位学生交流自己读懂的内容)评析:阅读,首先是对文本的吸收,吸收是理解和感悟的基础。在这堂课中,教师遵循学生原有的学习方法,通过多媒体丰富的表现力和老师声情并茂的朗读,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唤起了学生的感情,鼓励学生品尝读书的乐趣,从中获取了信息,汲取了知识,激活了学生原有的知识,唤起学生情绪,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阅读策略进行阅读实践,这实际上是一个学生与文本相互作用、构建意义的过程。师:我们读诗不仅要读出信息,还要读出画面。请大家自己练读这首诗,觉得自己能看到图画的地方多读读。(生认真朗读)师:我猜一定有许多同学通过读诗看到了许多图画,但我不准备让同学直接来说,我想请一位同学来读这首诗,大家猜猜他看到的是什么画面?
这就要求读的同学能够把自己看的图画读出来。行不行?生1: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生2:我猜她一定看到了许多许多的荷叶,都快和天相接了。生3:我猜她不但看到了与天相接的荷叶,而且这荷叶碧绿碧绿的。生4:我和刚才两位同学看到的图画有一个不同之处就是还有许多荷花,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特别的红艳。师:呵!同学们可真有水平,能通过一句诗读出这么多、这么美的图画,如果你是一位画冢,你会画些什么呢?生:我会画一池的荷花,碧绿的叶子,红色的荷花,一直与天相接。生:我会把荷花画成大红的,上边还要加点白色。师生:(比较疑惑)为什么画成大红的,而且还要画点儿白色呢?生:诗中不是说“别样红”红吗?因为荷花有阳光的映照,荷花就特别的红,所以我要画成大红的。因为是朝阳,阳光照在荷花上会有亮光,我想用白色表示亮光,这样荷花就“别样红”了。师:(多媒体展示西湖四季风光图)你看,西湖的四季都很美,而作者觉得6月的西湖是最美的。(师生齐吟诗)评析:古诗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理解诗意。以往的教学重在“就诗解诗”式的“由外而内”的理解,而“读出画面”的教学是“阅读实践”式的“由内而外”的感悟。教师通过恰到好处的提问、置疑、点拨等方式指导学生深入的阅读,鼓励他们运用自己的想像力对文本作出反应,得出正确答案。整个过程中,老师提问巧妙,学生参与度高,思维活跃,学生“读出画面”的过程,就是在理解基础上的倾吐。师:你为什么要吟诵这首诗?生:因为6月的西湖太美了。师:那我们该怎么读出这首诗的感情呢?我们先得读出这首诗的意思,(师出示“毕竟、四时、接天、无穷、映日、别样”的注释)大家可以先根据这些词的意思读好这些词,再读好整首诗,自己先练练看。
(生有感情地练习朗读,然后交流朗读。先读词,再读诗。效果非常好,有些同学都情不自禁地扮演起作者,捋捋胡须,摇头晃脑)师:组织“星级挑战”朗读比赛,学生由读成诵。评析:阅读是有指向性的,通过朗读来着重理解和感悟词语的意思,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朗读来加深对词句所蕴含的情感的理解。在这里,以读悟语(语言文字)和以读悟情(思想感情)是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的。以读悟语是以读悟情的基础。师:读诗的更高境界是读出问题。读了这么多遍诗,你有没有发现什么问题?生:从题目来看,这首诗是送别诗,可是诗中没有写到一个送字,写的都是荷花。这是为什么?师:是呀,那你们觉得送别诗是怎样的?能不能吟几首?(生吟诵《赠汪伦》、《赋得古原草送别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别董大》等诗)师:这些诗有什么特点?生:这些诗都有写到了景物,作者把对友人的感情寄托在了景物上。师:那这首诗作者把感情寄托给了——生:荷花。师:是呀,诗人在6月的西湖送别友人林子方,诗人的中心立意不在畅叙友谊,或者纠缠于离愁别绪,而是通过对西湖美景的极度赞美,曲折地表达对友人的眷恋。评析:“学贵有疑”。学习的进步往往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的,而提出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阅读也不例外。教师把“读出问题”作为读诗的最高境界,巧妙地把体会作者的感情这一教学目标转移到学生的“矛盾”中来,并以此为契机,拓展学习的内容。结尾采取总结式,点出了本诗的中心思想,升华了阅读的内涵,简洁、明了。总评:曾经看过北京特级教师宁鸿彬老师上的《皇帝的新装》的课堂实录,真是朴素又精彩。第一课时,只有三步。第一是“打开书,准备读课文”。于是抽几位学生连接起来把课文读了一遍;第二是在第一步时就提出的,要学生边听边思考“一个……的皇帝”的问题,把省略号部分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来;第三步也是以第一步为基础,要学生用一个字概括全文的故事情节。宁老师以“读”
为前提的三个步骤,看起来毫无特色,但却体现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根本。我们经常说,授之鱼不如授之渔。语文教学的“渔”是什么?要点之一就是一个字——读。语文教师应该静下心来,摒弃浮躁的心态,在课堂上多读一读课文。这样,可以把学生引到书的世界里,品尝读书的乐趣,感受语言的魅力。经常的读书会引起读书的兴趣和热情,逐渐爱上读书,最终养成阅读的习惯。本课的教学打破了古诗词教学传统的套路一一读准古诗、理解诗意、体会感情、朗读背诵,而是把古诗教学的目标融会贯通于“读诗”中去。这种变革,在阅读目标上强化了学生在阅读中的感受与体验,纠正了长期流行的理性化阅读分析的偏差。帮助学生建立了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从而对语文学习有积极的情感。这样有利于学生阅读学习能力和健康人格的发展。阅读教学以读为本。以读为本的基本特征就是以读代讲,以读代讲又特别地强调要读出感情。本课的教学,摆脱了以教师为中心进行繁琐的内容分析和串讲的现象,没有过多地关注文章的背景,以读代讲、以读悟情占据了课堂教学的主流地位。整堂课结构明确,教师表现出了高超的教学艺术,运用合理的语言、表情、姿态,科学把握节奏,通过“读出信息”、“读出画面”、“读出感情”、“读出问题”四个教学环节把“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珍视学生的阅读体验”、“鼓励学生有创意的阅读”等阅读教学目标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启发了学生的思维,加深他们与文学的接触,引导他们去读、去看、去感受、去思考,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智慧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