阁夜、李凭箜篌引
加入VIP免费下载

阁夜、李凭箜篌引

ID:843099

大小:98 KB

页数:9页

时间:2022-02-24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课题:《阁夜、李凭箜篌引》教学设计科目:高中语文教学对象:高二(24)班课时:2课时提供者:邹安艺单位:江西省永丰中学一、教学内容分析(简要说明课题来、学习内容、这节课的价值以及学习内容的重要性) 本课是新课程人教版选修课程《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第二单元第二篇,第二单元诗歌要求是“因声求气,吟咏诗韵”。《阁夜》是大历元年(766年)冬杜甫寓居夔州西阁时所作。当时四州军阀混战连年不息。吐蕃也不断侵袭蜀地,而杜甫好碜郑虔、苏源明、李白、严武、高适等都先后死去,杜甫以老病之身仍在不断地迁徙飘荡,他忧时伤乱,心情十分沉重,写下了这首诗,所以是一首年终时感怀的诗,写景、抒情、充满孤寂悲凉的感觉。李凭是梨园弟子,也是著名的宫廷乐师,因善弹箜篌,名噪一时。“天子一日一回见,王侯将相立马迎”,身价之高,似乎远远超过盛唐时期的著名歌手李龟年。他的精湛技艺,受到诗人们的热情赞赏。唐代有很多诗人都描写过李凭的演奏。二、教学目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对该课题预计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做出一个整体描述)知识目标:在反复诵读中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意;能力目标:把握节奏,感受诗歌中的音乐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诵读诗歌,欣赏并领会悟诗人思想感情及艺术特点。三、学习者特征分析(说明学习者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等三个方面的学习准备(学习起点),以及学生的学习风格。最好说明教师是以何种方式进行学习者特征分析,比如说是通过平时的观察、了解;或是通过预测题目的编制使用等)中国古典诗歌无论是古体诗还是近体诗,都是很讲究声律的。在这点上,作为高二的学生是了解的,本班学生整体语文素养均不错,但对于“因声求气”掌握诗词语言的节拍,用律等特点,来领悟其特有的韵律和音乐美,这点了还是不很清楚。古典诗词语言上主要有四言、五言和七言的,诵读时“四言”的一般是“二二”节拍,“五言”的是“二二一”或“二一二”节拍,“七言”的是“二二二一”或“二二一二”节拍。学生在朗读古典诗歌时,还要注意作品整体的感情风格,读出作品特殊的诗境的诗情来,要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自然顺应作品音节的变化和作者情绪的发展。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说明本课题设计的基本理念、主要采用的教学与活动策略)《阁夜》是一首七言律诗,对倚仗工整,音节整齐,诵读时应把握节奏,全诗都为“二二一二”的节拍。另外要读出深情、顿挫,第一联要读得平缓,第二联要读得高亢,第三联应转为悲抑,最后一联以悲慨之声读之。《李凭箜篌引》为乐府歌行体,音韵流转自然,诵读时应注意起承转合,本诗四次换韵,且句句用韵,韵脚很密,有时是“二二一二”的节拍,有时是“二二二一”的节拍,节奏很快,吟咏时应注意把握。五、教学重点及难点(说明本课题的重难点)9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背诵诗歌,品味诗歌意境;探讨杜甫诗的风格。教学难点是比较阅读《琵琶行》《李凭箜篌行》,品味总结写音乐的手法,感受音乐美。六、教学过程(这一部分是该教学设计方案的关键所在,在这一部分,要说明教学的环节及所需的资源支持、具体的活动及其设计意图以及那些需要特别说明的教师引导语)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导入:中国是诗歌的国度,而唐代是中国古典诗歌发展的顶峰时期,这个时期有三颗耀眼的星星,杜甫就是其中的一颗,他忧国忧民,用他的诗篇再现了他生活的那个时代,今天我们要学习的《阁夜》就是其中的一首。(二)作家及背景介绍:(多媒体展示)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代表作有“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等。唐肃宗时,官左拾遗。后入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歌风格沉郁顿挫。一生写诗1500多首,诗艺精湛,被后世尊称为“诗圣”。老师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回忆有关杜甫的一些知识。提问方式,学生回答一些常识。运用多媒体展示,补充有关作者及背景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9 (三)、教师范读《阁夜》(多媒体展示)1、(1)雪霁(jì)(2)夷歌(yí)(3)渔樵(qiáo)(4)跃马(yuè)(5)寂寥(liáo)(6)短景(yǐnɡ)2、(1)岁暮阴阳催短景(同“影”,日光)(2)天涯霜雪霁寒宵(雪止)(3)三峡星河影动摇(银河,这里泛批天上的群星)(4)卧龙跃马终黄土(指诸葛亮)(5)人事音书漫寂寥(徒然、白白地)(四)、学生齐读《阁夜》,理解诗歌大意提问:(多媒体展示)1.诵读《阁夜》,诗歌运用了哪些意象,一共写了诗人几种悲慨,诗人对什么事最为忧伤?【明确】运用了冬日、霜雪、鼓角、星光、野哭、夷歌等意象,写了时光飞逝人生短促、客居天涯的凄寒、百姓因战争而劳顿的痛惜、宇宙永恒人生无常的悲哀等四种感慨,对百姓在战争中遭受苦难最为忧伤。2.如何理解《阁夜》的主旨?【明确】写诗人在夔州西阁中独对长夜之所见、所闻和所感,表达诗人忧国伤时的情怀。学生在书上标出朗读的节奏及韵脚,并借助工具书梳理字词,注意字音字形字意。思考并讨论问题,学生回答问题。 品味吟咏诗韵,理解大意,要从意象开始。教师范读是一个榜样,在节奏、情感、韵律等方面有示范作用。基础知识要贯穿语文教学的始终。要强调学生的读,多吟咏,才能品味诗韵。问题和答案可以分别用多媒体展示。9 (五)、研读《阁夜》,分组朗读诗歌(一)、语言品析:提问:(多媒体展示)1、“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这一联写了几种感觉?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明确】听觉、视觉。借听觉写出了兵戈未息、战局紧张的悲壮气氛,音调铿锵;下句借视觉写出了山川美景的秀丽,音调转柔。一份爱我神州、痛我神州的悲壮情怀萦绕诗人的心头。2.“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这一联说明了什么?【明确】写“野哭”而多至“千家”,这是战乱造成的。何至“千家”皆哭?反映了人民的深重灾难;“夷歌”,显示了地方风情。上下句形成对比,有人忧有人愁。(二)探究交流:提问:(多媒体展示)2.反复诵读《阁夜》,简要说明此诗的艺术手法。【答案】(1)将眼前景、古时事与心中情巧妙地合而为一。(2)三个用典(①野哭千家闻战伐;②卧龙;③跃马)深沉地传达了诗人在夜凉如水的夜晚,面对破碎的山河、零落的知交而难以抵制的内心伤痛。1.请将《阁夜》与《旅夜书怀》对读,分析这两首诗在意境和章法上的不同。(思路点拨:注意两首诗所选的意象的不同理解)(六)、学生反复诵读《阁夜》,背诵诗歌分组讨论思考。学生回答问题。分组讨论思考,交流思想。学生可以开放理解。语言品味更要读,读的方式多种多样。拓展探究可以开拓思维,学生要读,比较阅读是一个难点,  两首诗都要强调学生多读,答案用多媒体展示。9 第二课时《李凭箜篌引》教学设计 一、导入:中唐时,有一位皇室后裔,年少时就很有才名,但一生仕途坎坷,怀才不遇,而诗歌创作很有成就,可最终抑郁而终,死时年仅27岁,他就是被人称为诗坛“鬼才”的李贺,所谓“鬼才”是指他的诗歌创作搜奇猎艳,想象丰富,用新奇诡异的语言,描绘出许多令人惊叹的神秘而又幽美的艺术境界。李贺与李白、李商隐并称唐代“三李”。二、教师范读《李凭箜篌引》(多媒体展示)1、(1)颓不流(tuí)(2)弹箜篌(kōnɡhóu)(3)女娲(wā)(4)神妪(yù)2、(1)吴丝蜀桐张高秋(演奏)(2)李凭中国弹箜篌(即国中,国都长安之中)(3)二十三丝动紫皇(天皇,这里兼指皇帝)(4)石破天惊逗秋雨(引)学生了解一定的常识。学生在书上标出朗读的节奏及韵脚。借助工具书梳理字词,注意字音字形字义。导入扇情,将学生引入特定的情境。强调老师的示范,落实基础知识。9 三、学生齐读《李凭箜篌引》,理解诗歌大意提问:(多媒体展示)1、诵读《李凭箜篌引》说说本诗可以分几层,分别从哪些方面来写音乐的?【明确】主要可分为三个层次,前四句为第一层,分别从演奏时间、演奏环境、演奏效果等方面,先声夺人,突出演奏技艺的高超;中间四句为第二层,从正面和侧面描写音乐,突出音乐清脆、和缓、悲戚、欢快、清冷等方面的特点;后六句为第三层,诗人驰聘想象,通过瑰丽的神话世界来表现音乐的世界。2、诵读《李凭箜篌引》说说这首诗是怎样表现“箜篌”演奏出来的优美音乐的?【答案】(1)主要运用侧面烘托手法,通过描摹音乐效果来衬托音乐本身;(2)运用化无形为有形的通感手法和夸张手法;(3)运用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驰骋自由的想象力,通过瑰丽的神话世界来表现音乐的世界。思考并讨论问题,学生回答问题。 品味吟咏诗韵,理解大意,要从意象开始。要强调学生的读,多吟咏,才能品味诗韵。问题和答案可以分别用多媒体展示。9 四、研读《李凭箜篌引》,分组朗读诗歌(一)语言品析提问:(多媒体展示)1、如何理解“空山凝云颓不流”一句的表达效果?【明确】诗人故意避开无形无色、难以捉摸的主体(箜篌声),从客体(“空山凝云”之类)落笔,以实写虚,亦真亦幻,极富表现力。优美悦耳的弦歌声一经传出,空旷山野上的浮去便颓然为之凝滞,仿佛在俯首谤听;善于鼓瑟的湘娥与素女,也被这乐声触动了愁怀,潸然泪下。“颓”字恰恰和“张”字构成了一种对比,前者饱满,后者无力,“颓”字形象地描绘出流云被音乐击中那一刹那的情态。“空山”句移情于物,把云写成具有人的听觉功能和思想感情,似乎比“天若有情天亦老”(《金铜仙人辞汉歌》)更进一层。它和下面的“江娥”句互相配合,互相补充,极力烘托箜篌声神奇美妙,具有“惊天地,泣鬼神”的魅力。2、“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是诗中仅有的直接描摹音乐的诗句,成功地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这样写具有怎样的艺术效果?【明确】“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成功地运用了通感的艺术手法。两句诗都是以“以声类声”,但也可以唤起形象感。“昆山玉碎”可以唤起山崩地裂的形象感,形容乐声乍起的壮观;“凤凰叫”可以唤起孤独哀鸣的形象感,形容乐声的幽怨;“芙蓉泣露”可以唤起露滴残荷的形象感,形容乐声的凄凉;“香兰笑”可以唤起兰花盛开宛如笑靥的形象感,形同乐声的欢快愉悦。分组讨论思考。学生回答问题。语言品味更要读,读的方式多种多样。9 (二)探究交流提问:(多媒体展示)阅读白居易的《琵琶行》和《李凭箜篌引》,比较它们在音乐描写时所用的不同技法,说说它们各自的艺术风格。【明确】(1)在音乐描写时所用的不同技法:《李凭箜篌引》主要描写音乐产生的艺术效果,对于音乐旋律本身的起伏跌宕着墨并不多,只有“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两句,为侧烘托手法。《琵琶行》主要通过比喻描摹音色的强弱缓急,为直接描写的手法,“江州司法青衫湿”为侧面烘托。(2)风格迥异:《李凭箜篌引》纯为描摹音乐,没有诗人的情感寄托,风格凄寒冷艳、浪漫瑰丽。《琵琶行》是一首叙事诗,在描摹音乐时也在叙事和抒情,琵琶女弹奏时的情态动作和作者的身世体验都穿插其中,其风格平易感伤。五、学生诵读诗歌,背诵诗歌分组讨论思考,交流思想。学生可以开放理解。拓展探究可以开拓思维,学生要读,比较阅读是一个难点,  两首诗都要强调学生多读。答案可用多媒体展示。七、教学评价设计(创建量规,向学生展示他们将被如何评价(来自教师和小组其他成员的评价)。也可以创建一个自我评价表,这样学生可以用它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 评价内容学生背诵古诗能力学生姓名戴景峥评价日期2013年11月11日评价项目学生自评生生互评教师评价优良中差优良中差优良中差课堂表现★★★回答问题★★★作业态度★★★知识掌握★★★综合评价优级寄语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八、板书设计(本节课的主板书)9  第一课时一、杜甫子美少陵野老“三吏”“三别”二、意象及情感1、意象:冬日霜雪鼓角星光野哭夷歌2、情感:时光易逝人生短暂百姓凄苦宇宙永垣3、忧国忧民三:手法:三个典故第二课时一、李贺鬼才“三李”二、诗歌理解1、前四句演奏时间、环境、效果,先声夺人;2、中间四句正、侧面描写音乐,突出音乐的特点;3、后六句想象瑰丽的音乐世界三、与《琵琶行》音乐描写比较九.教学反思中国古典诗歌原本就是配乐而歌的,教学过程中应重视朗读和背诵,诗意不必挖得太深。应指导学生诵读时把握节拍和韵律,有条件的学校可让学生听听配乐朗读带。在教学这两课时时,一是要注重朗读,“读”本身就是语文的基本技能,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又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可见朗读的重要性;二是要关注时代背景,特别是杜甫的《阁夜》,这对于把握作者的情感显得特别重要;三是要比较阅读,这两首诗都有很好的比较对象,对于拓展学生思维能起到很好的作用。这两节课下来,虽给人以内容不多之感,但由于强调了朗读,尤其是多种形式的朗读,使课堂也显得很紧凑,效果很好,两节课下来,学生基本上能够当堂背诵。9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