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贺《李凭箜篌引》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 李凭箜篌引李贺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15.对这首诗理解和叙述有误的一项是() A.本诗想象丰富,色彩瑰丽,艺术感染力很强。清人方扶南把它与白居易的《琵琶行》和韩愈的《听颖师弹琴》相提并论,推许为“摹写声音至文”。 B.前四句,诗人故意突破按照顺序交代人物、时间、地点的一般写法,另作精心安排,先写琴,写声,然后写人,时间和地点一前一后,穿插其中。这样,突出了乐声,有着先声夺人的艺术力量。 C.从第七句起到篇终,都是写音响效果。其中前六句以形写声,摄取的多是运动着的物象;最后两句改用静物,作进一步烘托。 D.本诗不但成功地描写了李凭弹的箜篌声之神奇美妙,而且直抒胸臆,赞美了他的高超技艺。 16.李贺《李凭箜篌引》与白居易的《琵琶行》(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银瓶乍破水浆进。铁骑突出刀枪鸣,四弦一声如裂帛)对音乐的描写有什么异同?(6分) 答案: 15.D【解析】“直抒胸臆”
不对。16.同:都运用形象生动的比喻,将不可见的乐声转化为眼前之物,极具形象感。异:李贺重在侧面烘托,极力凸显音乐效果的动人,对于音乐旋律本身的起伏着墨并不多;《琵琶行》主要通过比喻描摹音色的强弱缓急,为直接描写.李贺的《李凭箜篌引》纯为描摹音乐,少有诗人的情感寄托,风格凄寒冷艳、浪漫瑰丽。白居易的《琵琶行》是一首叙事诗,在描摹音乐时也在叙事和抒情,琵琶女弹奏时的情态动作和作者的身世体验都穿插其中,其风格平易感伤。 18.C【解析】选项C与文中破折号的用法都是解释说明;选项A,破折号的作用是总结上文;选项B,破折号的作用是语意转折;选项D,破折号的作用是表示插入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