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二年级下册《雷雨》教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语文人教版二年级下册《雷雨》教案

ID:843481

大小:212 KB

页数:29页

时间:2022-02-24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第五单元大自然真奇妙主备:刘海蓉王丹辅备:张花玉黄文欢刘红娟刘雅萍全燕利唐艳红单元教学目标1.会认37个生字,会写45个字,在学习实践中用活汉字,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理解生词的意思。2.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两首》和《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积累词句。3.继续培养学生的质疑方法和能力,围绕课题质疑,展开学习。继续指导学生根据课题提出有价值的问题。4.继续练习默读课文,学会边读边做标注的方法,边读边想象文字描绘的画面。通过看图感知、联想生活实际、想象情境等方法,体会课文用词的准确。5.通过这组教材的学习,让学生学会留心身边的事物,去探究自然知识,了解大自然的奥秘。结合课文的学习,指导学生阅读相关书籍,体会大自然的奥秘和情趣,留心周围事物、发现科学知识,养成写观察日记的习惯。6.提高学生语文综合活动能力。展示台提示学生注意收集气象谚语,阅读科普书籍,收集动植物标本。以“奇妙的动物世界”为话题进行“口语交际”,并在说的基础上练习写一种动物。单元教学重点:1.识字重点是掌握字形。2.学习按时间顺序叙述的方法。3.阅读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的对话,感受大自然的乐趣。4.培养孩子们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尝试写观察日记。制定依据:1.教学内容分析本单元是围绕自然现象、自然景观来编排的,内容十分丰富,包括四篇精读课文和一个语文园地。《古诗两首》包括《望庐山瀑布》和《绝句》,再现了庐山瀑布的雄伟壮丽,和草堂周围多姿多彩、清新开阔的自然景观。《雷雨》用精炼的文字,为我们描绘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自然景象。《最大的“书”》以人物的对话为主要叙说方式,为我们揭示了岩石的奥妙。《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这首小诗为我们介绍了四种天然的“指南针”:太阳、北极星、大树枝叶、沟渠积雪,为我们揭示了大自然的奥秘。“语文园地”包括“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口语交际”“展示台”“宽带网”五个栏目。“口语交际”要求我们把了解到的动物生活习性及动物之间发生过的趣事叙述出来,在交际中为学生提供展示机会,锻炼交际的能力。 我们可以从课文中受到启发,学会留心身边的事物,去探究自然知识,了解大自然的奥秘。这一组教材后面三篇课文在结构上有共同特点:都是围绕课题从几个方面来写的,所以在教学方法上,我们要教学生围绕题目从几个方面来行文,从而让学生掌握这一方法。2.学生认知水平分析对于二年级下学期的学生来说,《古诗两首》中李杜的这两首古诗已经会背诵了,但对诗歌描绘的景色和意境还需仔细体会。《雷雨》描写的是孩子们生活中常见的情景,但很少有孩子平时进行过细致的观察。在学习课文时,将看图与读文有机结合起来,让孩子们去感受雨前、雨中和雨后的不同特点,一定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学完这篇课文后,让孩子去留心观察天气的变化,尝试写观察日记。《最大的书》介绍的是孩子们平时接触得很少的自然科学知识,通过本课的学习引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他们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介绍的是一些辨别方向的方法,孩子们平时缺乏这方面的知识,学习本课时,要让学生边读边思考,读懂其中的科学知识。并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大自然中还有哪些天然的指南针,并在今后的生活中细心观察,让语文学习走向更宽广的语文生活实践。在学习能力的培养方面,上学期,学生已经学习、初步掌握了根据课题质疑的能力,这个单元在此基础上,继续培养学生根据课题质疑的方法和能力。单元整体构想及教学策略单元主题的启示是:做生活的有心人,培养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1.读好对话,读出不同人物的不同语气。本组课文对话较多,要指导学生体会不同人物的心情,读好对话。可以采用添加提示语的方式体会角色。如《最大的“书”》,川川与地质勘探队的叔叔之间的对话,每一句话的语气都有不同,可以让学生尝试加提示语,再朗读,在这样的朗读实践中体会川川对大自然的好奇与爱思考,地质勘探队的叔叔耐心地回答。2.设计有梯次的默读训练:由第二单元中对默读的初步接触,进一步加强默读训练,培养学生边默读边标记,边默读边思考的能力。 3.引号的特殊用法,在二年级上册《“红领巾”真好》一课已有相关认识,在《最大的“书”》一课中需迁移学习的是认识单引号的用法。4.用好插图资源。插图是非常重要的课程资源,在教学的关键处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本组课文的插图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所描绘的画面,以《雷雨》为例,前一幅是天空乌云密布、电闪雷鸣;空中狂风怒吼、大雨哗哗、树枝乱摆的雨中景象,后一幅是蓝天白云、彩虹高挂、空气清新、树木新绿的雨后景象,对于感受课文内容有很大帮助。插图的编排既辅助阅读,又是一种阅读方法的提示──边读边想象画面,还原文本情境,长期训练,有助于语言形象感的形成。5.积累语言、运用语言。本组课文语言生动、优美,除了背诵课文之外,要鼓励学生建立词语库,并尝试运用。本单元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教材,引导学生积累语言,运用语言:如《雷雨》一课,可以让学生联系“一动不动”积累“一×不×”形式的四字词语,联系“越来越亮”、“越来越响”、“越下越大”积累“越×越×”式的词语。联系“一阵大风”、“一只蜘蛛”、“一条彩虹”提醒学生准确地使用数量词。联系课后“读读抄抄” 引导学生体会课文中动词运用的恰当与准确。6.口语交际与写话。活动: 与同学交流自己熟悉的一种小动物,练习写话,培养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布置单元预习:在学习这个单元之前,利用课余时间让孩子们在平时生活中留心观察雨前、雨中、雨后的不同景象。让学生们课余时间读一读《自然百科全书》一类的书籍,搜集资料,了解除了课文介绍的知识,还有哪些辨别方向的方法。让学生们结合《语文园地三》中“宽带网”的知识,了解两种有趣的动植物,一个是食虫的植物“猪笼草”,一个是喜欢热水的鱼。让孩子们在读书或看电视时留心观察了解动植物。通过这一环节,使学生对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有一个直观的印象,激发他们马上想学习这个单元的欲望。单篇课文预习要求:1.学习生字——给生字标注拼音,读准字音,在文中画出词语,理解意思。把自己认为困难的生字圈画出来,作好进一步学习的准备。2.读通课文——正确、通顺读课文,标出自然段。3.讲讲内容——初读课文后,在小组内讲讲课文内容。4.想想问题——阅读后就课文内容自问自答,在不懂的地方打问号,培养读书动脑的习惯。课时安排:课时安排教学内容第1、2课时《古诗两首》第3、4课时《雷雨》第5、6课时《最大的“书”》第7、8课时《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第9、10、11课时语文园地五第12、13课时单元检测17古诗两首(王丹)教学目标:1.识记“庐”等9个生字,会写“吴”等12个生字。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2.积累古诗中的名句。理解诗句的意思,借助想象初步感受诗歌表现出来的意境,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3.掌握理解古诗的一些初浅的方法。制定依据:(1)教学内容分析:本课由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和杜甫的《绝句》两首古诗组成。两首诗均为七言绝句,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描绘和赞美了大自然的美丽景色,诗句情景交融,诗中形象生动逼真,是古诗中写景名作。两诗虽然都是写景,但手法各异。《望庐山瀑布》 这首诗是诗人李白五十岁左右隐居庐山时写的一首风景诗。此诗语言简洁,用词精当。全诗采用极其夸张的浪漫主义创作手法,再现了庐山瀑布的雄伟壮丽,可以说是一幅气势恢弘的写意山水图。《绝句》则以朴实自然的语句,一句一景,动静结合,有声有色,仿佛一幅生机无限的早春图。教学中应抓住古诗教学的一般规律,图文对照,挖掘作者的情感和教材编写特点,以读带讲,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体会诗句的韵味和美好的意境,进而受到美和感染,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对大自然的深切热爱和赞美。(2)学生实际分析:①这两首古诗学生已经会背,但对诗意却是一知半解,本课的重点是对诗意的理解。②学生学习古诗的方法缺乏,引导学生尝试通过看图、理解重点词句的方法把握诗句的意思。③对作者的了解:学生已经对了解李白、杜甫是唐代大诗人,被称为:诗仙、诗圣。其写作风格等了解不多,可以通过这两首古诗的学习自然地渗透这方面的知识。前置作业:1.按预习作业要求完成预习作业。2.学生查找相关资料,了解诗人李白、杜甫及他们的相关诗篇。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师活动教学环节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吟诵李白的诗篇:1.《静夜思》2.《夜宿山寺》3.《独坐敬亭山》课前热身吟诵古诗复习了解李白作品1.你了解李白吗?(老师或学生介绍李白)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号称诗仙。现存诗900多首,风格飘逸、豪放,想像丰富、气魄雄伟。李白五岁时就开始读书写字,读了很多书,二十六岁起离乡远游,走了大半个中国。2.释题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望庐山瀑布》就是他游览了江西庐山后写下的。(板书课题)1)理解诗题:“望”是什么意思?(远看庐山的瀑布)“望”与“看”的区别是什么?“望庐山瀑布”就是远看庐山的瀑布。2)庐山的“庐”,在本诗中,还有一个孪生兄弟,比较识记香炉的“炉”。3)出示图片,这就是庐山瀑布。导入新课1.交流李白的资料2.读诗题,说对诗题的理解。理解诗题 1.检测词语:庐山 瀑布 香炉 疑问 银河落九天2.这首诗你会背吗?指名背诵。3.出示古诗,指导读出古诗的节奏,齐读古诗。检测预习1.检测读词2.背诵《望庐山瀑布》学生对这首古诗比较熟悉,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读出节奏。三、学习《望庐山瀑布》,理解诗意。1.小组合作质疑、解疑、存疑●小组合作学习单:1)自读古诗。读完后,结合插图想想诗句的意思,对于不懂的地方(词或句)画上“?”2)组内互相解疑。对于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组长记录并汇报。2.反馈:各组反馈合作学习中弄不明白的地方,教师做好记号。3.引导理解,预设:A日照香炉生紫烟(1)理解关键词:“日:太阳。香炉:指香炉峰,因山形像香炉而得名(出示图片,帮助理解)(板:结合图片理解)。紫烟:紫色的烟云。生:升腾起(变成了)。(2)理解诗句:这一句是什么意思呢?小结:真会读书,学会了抓关键词理解诗句意思。(板:抓关键词)(3)带着理解读诗句:香炉峰就像一个巨大的香炉,阳光一照,还升起一缕一缕紫色的烟雾,多么漂亮,多么神奇啊!你能把这种美读出来吗?(读得慢而轻柔)指名读,齐读。B遥看瀑布挂前川(1)理解关键词:“遥看”一词说明作者站在哪儿观察瀑布?(离瀑布较远)。因为瀑布高大,遥看才能观其全貌。挂:悬挂。前:前面。川:河流。挂前川:指瀑布远看就像悬挂在山峰前面的一条大河流。(2)理解诗句:1.边读边理解,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用“?”进行标注,小组内交流。交流难理解字的字义。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一句的意思。在合作学习中解决学习问题。学会整理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学习抓关键字或词理解诗句意思。带着理解读,提升朗读水平 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句的意思。远远望去,瀑布就像一条悬挂在山峰前面的大河。(3)带着理解读诗句:李白的想象多么独特啊,他把瀑布想象成了挂起来的一条大河,那我们把这两句连起来读一读,想象一下当时的美景。过渡:这样的一挂瀑布出现在诗人的面前,激发了他无限的创作力,于是,便写出了千古名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C学习:飞流直下三千尺(1)“飞”、“直”写出了瀑布的什么特点?水流快、山势陡。真有三千尺吗?(这是夸张的写作手法)板书:夸张长长的水流,飞快地从山上直泻而下。李白在许多诗中都有意地把数字夸大了,谁能举出例子来?(相机出示文字,引导学生吟诵:)·“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秋浦歌》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夜宿山寺》·“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赠汪伦》·“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早发白帝城》(2)指导读:(读“三千尺”时语气舒缓,语调稍扬,表现水流很长。)D疑是银河落九天(1)“银河”、“九天”各指什么?银河:晴天夜晚,天空呈现出一条明亮的光带,夹杂着许多闪烁的小星;看起来像一条银白色的大河。九天:天的最高处。古人认为天有九重,最高的一重称为九天。诗里形容极高的天空。 (2)“疑”是什么意思?作者“疑”什么?疑:怀疑。真让人怀疑是天上的银河流到了人间。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句的意思。由瀑布到银河,这是作者的一种奇特的联想;将瀑布的高大、水流急的特点展示无遗。大家想一想,李白在哪一首诗中也展开想象,用到“疑”字?    (相机出示文字,引导学生吟诵:)·“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静夜思》·“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古朗月行》理解“银河”、“九天”的意思。吟诵 (3)这神话般的想象,正是李白诗词特有的风格,请同学们一起想象瀑布像银河从天而降的景象,一起读读第四行诗。(朗读第四行诗时,要求语调平稳有力,带着神往的表情,“落九天”要读出给人以瀑布很高很长之感。)4.回顾全诗大自然多么神奇呀,李白的用词多巧妙呀!想象多么丰富呀!让我们再次读出庐山瀑布的神奇来!这是个开放的自主学习、集体交流的环节,学生真正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去习得知识、掌握方法,并且在交流中加以巩固,要扎实进行训练,只有掌握这些重点字词的意思,才能领会整首诗的意思。1.配乐再读古诗(以〈高山流水〉的音乐伴奏)自由练读:现在,请同学们把自己当作李白,有感情地朗读整首诗。2.读着读着,你读懂了诗人写这首诗的目的是什么?  (诗人歌颂了庐山瀑布的壮丽景色。抒发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3.总结学法:抓住关键词、图文对照理解诗意悟诗境,总结学法1.配乐诵读2.理解诗人写这首的目的3.总结学法把学习方法的指导与课文的学习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引导学生亲历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并总结出来以迁移,使学习能举一反三。1出示《瀑布》瀑布叶圣陶还没看见瀑布,先听见瀑布的声音,好像叠叠的浪涌上岸滩,又像阵阵的风吹过松林。山路忽然一转,啊!望见了瀑布的全身!这般景象没法比喻,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站在瀑布脚下仰望,好伟大呀,一座珍珠的屏!时时来一阵风,课外拓展自由读《瀑布》说说两篇诗文不同之处课外阅读的拓展充实了古诗教学的课堂,使语文教学不在囿于教材,而是开放了教材,帮助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积累。 把它吹得如烟,如雾,如尘。2.自由练读,然后请你说说这里的瀑布和庐山瀑布有什么不同。1.出示“我会写”中“吴、含”等12个生字,生观察发现规律2.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单学习内容:识记田字格中8个生字学习要求:(1)小组内开火车读音、组词(2)小组内开火车选字组词,说句(3)小组内开火车温馨提醒容易写错的地方(说关键笔画、易错笔画)3.小组汇报,重点指导“银”字有两个“竖提”,“艮”的竖提应略向下,长于金字旁的竖提。火字在左捺变点(烟、炉)。“柳”注意右边的“卯”的“撇”不要漏写,也不要写成“点”。“窗”注意下面的“囱”不要写错。3.学生练习4.展示作品指导书写1.学生写字2.学生点评书写观察发现,书写评议,充分发挥了学生在写字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提高了学生的写字能力。附1:板书:望庐山瀑布生紫烟遥看挂前川神奇壮观飞流直下三千尺(夸张)疑是银河落九天(想象)(名句)教学过程(第二课时)教师活动教学环节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吟诵杜甫的有关诗篇:1.《江畔独步寻花一、二》2.《绝句》课前热身吟诵古诗以旧引新,激发兴趣。1.你了解杜甫吗?杜甫,字子美,被尊为“诗圣”。他生活在唐朝开始衰败的时期,经常发生叛乱,他写了很多有关战争的诗篇,他一生是在穷困和战乱中度过的,留传至今的一千四百五十多首诗歌。导入新课1.交流杜甫资料 2.揭题: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绝句》,此诗是便是诗人在历尽艰辛才辗转到四川成都郊外建造的一间草堂所写,此诗是杜甫难得的写景诗。1)释题:《绝句》绝句是古诗的一种体裁。它有四句,每句有五个字或七个字,每句五个字的叫”五绝”,每句七个字的叫”七绝”。此诗是几言绝句?(七绝)1.读课题了解《绝句》1.检测词语(生字注音): 白鹭包含山岭停泊东吴窗户黄鹂2.会背这首诗吗?指名背。3.出示古诗,指导读出古诗的节奏。齐读古诗。检测预习检测读词有节奏背诵。学生对这首古诗比较熟悉,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背出节奏。1.回顾理解诗句的方法:2.小组合作质疑、解疑、存疑●小组合作学习单:1)自读古诗。读完后结合图片想想诗句的意思,对于不懂的地方(词或句)画上“?”2)组内互相解疑。对于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组长记录并汇报。3.反馈交流:学习有困难之处,教师做好记录。4.根据学情重点指导学生学习障碍处,预设:A学习“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1)通过看图片,想象情景理解“鸣翠柳”、“上青天”等词。  2)引导想象:读诗句除了理解相关的文字,还要想像诗句描绘的画面。下面请大家听老师读,你闭上眼睛,好像看到了什么?又好像听到了什么?    (3)指导朗读:让我们带着愉快的心情通过朗读来感受诗句中的美景吧。B学习“窗含西岭千秋雪”过渡:诗人偶然一抬头,却又被什么吸引住了?(诗人被远处西岭的雪景给吸引住了,西岭是位于成都西边的岷山。)1)理解“千秋”、“含”。这里的“千秋”是指什么?(很多年,时间长久)诗人是从哪儿看到覆盖积雪的西岭的?(诗人从窗口向远处望),“含”的意思吗?含就着衔着、镶嵌的意思。这句诗中的“含”理解诗意小组合作学习交流、汇报交流第一句理解“鸣翠柳”“上青天”想像画面说话。理解“千秋”、“含”这是个开放的自主学习、集体交流的环节,学生真正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去习得知识、掌握方法,并且在交流中加以巩固,要扎实进行训练,只有掌握这些重点字词的意思,才能领会整首诗的意思。 字你能用其他的字来换换吗?(有、里、内、前)我们选两个字换上读读看,比较比较,体会体会。这儿用了“含”字还好像把窗框写活了,写出画面的动态之美,更有了动感,诗中静动结合,充满生机。这个“含”字用得真妙。2)谁能说说这一句的意思?C学习“门泊东吴万里船。1)理解“泊”“东吴”“万里”泊,停靠。东吴是指长江下游,江苏一带建立东吴政权,所以诗人又用东吴指代长江下游,江苏一带的地方。“万里”在这里是指什么?(路途遥远)2)现在同学们能解释这句诗的大意吗?(门前的岸边停靠着即将驶往万里之外的东吴的船只)。3)想像画面,描述画面。5.悟诗情。1)这首小诗对仗工整,朴实自然,一句一景,动静结合,有声有色,为我们展现了杜甫草堂周围多姿多彩、清新开阔的自然景观。同时,诗人愉悦的心情也蕴含于写景之中。2)有感情地诵读全诗理解“泊”“万里”想像画面说话。总结学法:抓住关键词、图文对照理解诗意建构方法总结学法。巩固理解古诗的一些基本方法1.默写两首古诗。2.阅读李白、杜甫写的其他古诗。作业设计按要求完成作业。积累名诗,拓展阅读视野。板书设计                                                 绝句有声黄鹂翠柳   有色白鹭青天  有 动    千秋雪万里船  有 静 附:诗人资料:李白(701-762),字太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写了大量歌颂祖国河山、揭露社会黑暗和蔑视权贵的诗歌。他的诗对后人有深远的影响。杜甫(公元712—公元770),字子美,被尊为“诗圣”。他生活在唐朝开始衰败的时期,经常发生叛乱,他写了很多有关战争的诗篇,他一生是在穷困和战乱中度过的,留传至今的一千四百五十多首诗歌。作品集为《杜工部集》。 18雷雨(王丹)教学目标:1.识记“压”等4个生字。会写“乱”等12个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象。学习作者描写雷雨的方法,体会动词使用的精妙。3.引导学生了解文章的叙述顺序。制定依据:(1)教学内容分析:《雷雨》以简炼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自然景象。雨前“黑沉沉的乌云”那凝重的美;雨中大雨倾盆,涤荡万物的美;雨后彩虹高挂,清新隽永的美,无疑是大自然所给予孩子们的伟大的恩赐。课文按照时间顺序展开,抓住了景物的特点写。适合训练学生的在阅读中提取信息的方法。(2)学生实际分析:雷雨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他们都有着一定的生活体验。但大多小朋友疏于观察,因此从观察图画,进行图文对照入手,读懂课文并不难。提升点:在读中领悟有关的叙述方法是低年段小学生比较缺乏的,本文提供了一个例子,可以引导学生在体验、观察、阅读中感悟课文的内容,发现课文按时间顺序进行叙述的方法以及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表达方法。前置性作业:1.按预习作业要求完成预习作业。2.“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学生查找相关资料,了解自然知识。3.仔细观察这几天的天气,看看有什么变化。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师活动教学环节学生活动设计意图1.出示谜面:有位老兄脾气大,爱发怒的就数他。发起怒来大声吼,伴着成串泪珠下。2.板书课题:雷雨。(生齐读课题)雷雨,也叫雷阵雨,多发生在夏天,你知道雷雨有哪些特点吗?(雷雨时间不长,但天气变化很大。)3.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看看作者描写的雷雨吧!谜语导入,激发兴趣1.猜谜2.读课题了解雷雨特点以谜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1.检查读文情况同桌合作读一读,有读错的马上帮助改正,如果他全读对了,你就用你喜欢的方式表扬表扬他,如果两个人都有困难呢,你就再请教请教拼音。2.检查读词语(出示带拼音的词语)压下来乱动垂下来彩虹黑沉沉逃走悬挂越来越响越来越亮3.相机指导识字:注意“乱、垂”的读音及字形。4.A“词语串串烧”。  越来越亮越下越大越()越()一动不动一声不响一()不()黑沉沉绿油油红艳艳(说ABB式词语)一()大风一()蜘蛛一()彩虹B“你一言我一语”。  (1)雷声小了,(雨声也小了)。  (2)池塘里的水满了,(青蛙也叫起来了)。  (3)()了,()也()了。5.朗读课文,把课文读流利。预习检测学习字词检测读文在读中理解词语的意思注意:“越来越大”与“越来越小”读法上的区别。体现结合语言环境识字的理念1.出示“我会写”中“虹”等12个生字,生观察发现规律2.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单学习内容:识记田字格中8个生字学习要求:(1)小组内开火车读音、组词(2)小组内开火车选字组词,说句(3)小组内开火车温馨提醒容易写错的地方(说关键笔画、易错笔画)3.小组汇报,重点指导同偏旁:“虹、蝉、蜘、蛛”四个字都有虫字旁,虫字旁的“扁口”上宽下窄;“蜘”的虫字旁最瘦。“压、逃、越”都是半包围结构的字,“逃”是走之旁,“越”是走字旁。重点指导:“彩”字右边的“三撇”是上下排列的,起笔处要在一条垂线上,第二撇起笔处在横中线上。“垂”字上边的撇要写得短而平,下面四横第二横最长,第三横次之,第一横和最后一横最短。要注意“垂”字的笔顺。4.学生练习。5.展示作品。指导书写学生说自己的发现写字学生互相点评书写引导学生发现生字的规律,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保证了写字教学过程的实效。观察发现,书写评议,充分发挥了学生在写字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提高了学生的写字能力。教学过程(第二课时) 教师活动教学环节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听写词语蜘蛛彩虹黑沉沉逃走越来越亮复习导入听写词语巩固基础1.分别出示书上两幅插图,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图1:天空乌云密布、电闪雷鸣;空中狂风怒吼、大雨哗哗、树枝乱摆;小朋友关上窗户观赏雨景。图2:蓝天白云、彩虹高挂、空气清新、树木新绿,小朋友欣赏美丽的彩虹。2.默读课文,找找与课文中哪些段落对应。板书:雷雨中(4-6)雷雨后(7-8)1-3自然段写的是什么时候的情景?板书:雷雨前(1-3)3.小结:作者是按时间的发展顺序来描写雷雨的。(板:时间发展顺序)4.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出示提示,指名说:课文先写了______,然后写了________,最后写了______。5.请大家分别用“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将相关的段落做好标注。读通课文,梳理文脉,整体感知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用双竖线隔开相关段落。分别标注“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借助插图初步训练划分意义段了解按时间发展顺序的叙述方法1.“雷雨前”的景物是什么样子的?请默读1-3自然段,边读边想象。2.画出你认为写得好的词语或句子。3.交流:(1)指名说“雷雨前”的景物——指导读。(2)你认为哪个句子写得好?为什么?相机引导比较,朗读:a.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b.树上的叶子不动,蝉不叫。叶子一动不动,蝉一声也不叫。(比较:第二句话用“一动不动”“一声也不叫”强调没有一丝风,天气很闷))c.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垂”字用得好,形象地写出了蜘蛛随着网往下落的情景,让人感觉到风特别大,连蜘蛛也害怕)d.闪电越来越亮,雷雨越来越响。(两个“越来越”写出了闪电、雷声在不断加剧)(3)指导读出“雷雨前”的变化来。雷雨前,同天气闷热得一丝风也没有忽然刮起大风,到最后电闪雷鸣,你能读出这种变化吗?自由练读——展示读4.方法小结:默读想象景物的样子——体会认为写得好的词语或句子——将雷雨前的变化读出来学习“雷雨前”的景色,品味语言学生默读、想象、画记有关词句通过体会关键词语、对比等方法理解句子。继续训练默读,边读边想象文字所描绘的画面。综合运用多种方法理解句子,品味语言 1.小组合作学习。出示学习单:学习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象及特点。(二选一)●自己默读课文,看看插图,想象画面。●画上认为写得好的词语或句子,想想好在哪里。●组内交流●读出雷雨的变化来2.反馈交流,相机引导A雷雨中(4――6自然段) 1)结合插图,通过读文,你看到了怎样的一幅画面?相机板书:雨下起来了——越下越大——渐渐变小2)你认为哪些词句写得好?相机指导品读句子。a哗,哗,哗,雨下起来了。(雨下得又大又急)指名读,读出雨的急和大。b往窗外望去,树哇,房子啊,都看不清了。(“看不清”说明雨下得非常大)C渐渐地,渐渐地,雷声小了,雨声也小了。为什么要用两个“渐渐地”呢?(强调雷声和雨声是在一点一点地,慢慢地变小)3)夏季的雷雨来得快,去得也快。你能读出雷雨的这种变化吗?指名读,评议,再读。B雷雨后(7――8自然段) 1)出示雨后图,默读课文。你看到了怎样的一幅画面?2)你认为哪些词句写得好?相机指导品读句子。a一条彩虹挂在天空。b蜘蛛又坐在网上。指名读,说说你从加点的词(动词)中体会到了什么?(“挂”字让人感受彩虹就像是谁把一条五颜六色的绸带挂在天空,真是太美了!“坐”让人体会到雷雨过后,蜘蛛又是那么悠闲,愉快)这些动词用得多好啊!3)启发想象:假如你就是图中的小朋友,你会有怎样的感觉?(舒服、愉快)你能读出自己的感受吗?练读,展示读,评价,齐读。3.总结:多么真实的雷雨啊!作者运用简炼的语言,形象地把一幅夏日雷雨图描绘出来。现在,我们再读读课文,再一次感受这雷雨的变化。(齐读)合作学习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色,品味语言第一、二大组学习“雷雨中”、第三、四大组学习“雷雨后”通过看图、体会关键词语、对比等方法理解句子。多种形式朗读课文。学法迁移,学生自主学习,老师引导。 雷雨是夏天常有的自然现象,作者为什么能写出这样真实的文章来呢?1.因为他能仔细地观察,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如实地写了下来。2.他能用准确的词句来描写。板书:仔细观察、准确用词梳理建构师生共同总结。体会课文是怎样把自然现象写清楚的,学习作者描写雷雨的方法,为以后写观察日记做铺垫。(1)春天的雨水和夏天的雷雨可不一样,让我们一块去细心观察,像课文的作者一样把观察到的雨中景色记录下来吧。(2)搜集风雨雷电等描述自然现象的谜语、诗歌、谚语等,准备在“展示台”交流。作业设计按要求完成作业。板书设计:18雷雨前:乌云密布电闪雷鸣中:雨越下越大——渐渐地小后:雨后天晴彩虹高挂课后反思19最大的“书”(刘海蓉主备)教学目标:1.识记“质”等10个生字,会写“册”等12个字。运用多种方法理解文中所指的“图画”;通过联系上下文法理解“刨根问底”、“地质勘探队员”。(教学重点)2.巩固引号的用法,认识单引号。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的对话。(教学重点)4.体会川川对大自然的好奇与热爱,培养从小爱科学、探索自然知识的兴趣和意识。制定依据:(1)教学内容分析:本文记叙了爸爸与川川在爬山途中与地质勘探队员交流的所见所闻,间接地揭示了神奇的自然界是一座巨大的知识宝库。课文围绕:1.这本“书”里有哪些内容,它告诉我们什么?2.读了这本书有什么用呢?语言简洁,以对话贯穿全文,融地质知识于课文之中,字里行间充满儿童对大自然的好奇与热爱。通过学习课文培养学生从小关注科学,探索自然的意识。(2)学生实际分析:文中不少词语离学生生活较远,地质勘探和部分自然科学知识也有其深奥之处,如第10自然段描写的地质的沉降与抬升,是学生认知的障碍。处理:1)词语理解可查词典,资料、联系上下文。2)自然科学知识可不讲,激发学生阅读科普读物的兴趣。2.引号的特殊用法,在二年级上册“红领巾” 真好一课已学习了相关认识,本课需迁移学习的是认识单引号的用法。3.学生读对话容易忽视提示语的作用,本课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在对话中加深理解。前置作业:1.按预习作业要求完成预习作业。2.阅读书本86页“我知道”的内容。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师活动教学环节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诵读有关自然和科学的格言:大自然的每一个领域都是美妙绝伦的。——亚里士多德只有顺从自然,才能驾驭自然。——培根心灵与自然相结合才能产生智慧,才能产生想象力。——梭洛我在科学方面所做出的任何成绩,都只是由于长期思索,忍耐和勤奋而获得的。——达尔文一、课前热身诵读格言通过朗读格言明白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1.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看一本最大的“书”。请小朋友们看老师板书。板书:最大的“书”。2.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呢?(巩固质疑的方法:关键词)问题梳理(板书):1)最大的“书”是指什么?为什么书字加引号呢?2)这本“书”有什么内容呢?它告诉我们什么?3)读了这本“书”有什么用呢?3.通过预习你能解答第一个问题吗?(最大的“书”是指岩石,因为岩石不是真正的书,所以加引号)回顾:《“红领巾”真好》课题中的引号用法同。二、导入新课,就课题质疑1.齐读课题2.就课题质疑一方面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关注教学目标的实现;巩固引号的用法。 1.检查读文情况同桌合作读一读,有读错的马上帮助改正,如果他全读对了,你就用你喜欢的方式表扬表扬他,如果两个人都有困难呢,你就再请教请教拼音。2.检查读词语(出示带拼音的词语)地质勘探岩石书册厚重印记痕迹刨根问底煤炭宝藏自由读读,小老师带读。3.生字认读。质勘岩册厚印痕刨煤宝指名读;开火车读。正音:“印”“痕”前鼻音。4.根据学习情况重点交流学习生字预设:归类比较:“抱—刨”“痕—很—跟—恨—限”5.巩固生字。游戏巩固:开火车,小河流水。6.你知道了哪个新词的意思?预设:刨根问底:追根究底。7.检查生字并指导多音字的读法:宝藏(zàng)捉迷藏(cáng)8.一字开花。联系课后“我会填”,进行扩词练习。三、多种形式学习生字1.同桌合作读文,互相评价纠错。2.学生读词语3.汇报交流学习学困字。4.巩固生字检查前置作业的完成,关注预习习惯的培养。根据学习情况,以学定教,会认的生字不教,不会的重点教。同时以游戏的方式加强生字的认读,词语的认识和运用。1.分组轮读。师;词语读得真不错,如果在文章中遇到它们,你还能读好吗?咱们再来读读这篇课文吧。2.根据提示语读好他们的对话。1)边读边指导。a第一段中的对话:用奇怪的语气读川川的话。B第二自然段:书上用了单引号,单引号是什么意思?(渗透单引号的用法:因为这句话已经有了双引号,而为了不重叠所以用单引号。)C第五自然段:“认真”的语气读川川的话。D第13自然段:“高兴”的语气读川川的话。2)理解后再读文联系上下文理解刨根问底:比喻追究底细。四、再次读文,梳通课文1.学生分组轮读课文,读正确,读流畅2.学生读文后提出问题。回归课文,把课文进一步读正确,读通顺。指导学生读好人物对话是本堂课的教学重点。1.出示“我会写”中的生字,生观察发现规律2.重点指导“竖撇”本课要求写的字中,出现了很多“竖撇”,如“质、厚、底”的左撇,“铁”字右边的第二撇,“册”字的两撇。师示范生观察由“竖”到“撇”的变化过程,然后再让学生反复练习。注意:“宝”字下面的“玉”不要漏写一点,“底”五、指导书写1.学生写字2.学生点评书写 下面一点不要漏写,“厚”上面不要多加一点,“印”不要少写一横。3.学生练习4.展示作品引导学生发现生字的规律,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保证了写字教学过程的实效。观察发现,书写评议,充分发挥了学生在写字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提高了学生的写字能力。教学过程(第二课时)教师活动教学环节学生活动设计意图1.听写句子:岩石就是“书”啊!这岩石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1)齐读句子,你读懂了什么?出示图片,理解一层一层。2)比较两个句子,想想有什么不同?这岩石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这岩石一层一层的,就像一册厚厚的书。第一句为反问句,表示肯定的意思,语气更为强烈。2.回顾上节课存留的问题。1)这本“书”有什么内容呢?它告诉我们什么?2)读了这本“书”有什么用呢?3.这节课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进入学习。一、听写句子回顾课文1.听写句子2.梳理问题联系生活进入学习,学生学习兴趣更浓。通过比较,感受反问句。1.小组学习,老师参与并指导学习活动。小组合作学习单:岩石这本“书”有什么内容呢?1)默读课文,选择你体会最深的词句,把它画下来。2)在小组内交流。3)组长概括,汇报交流。2.根据汇报,板书:有字、画……研读细品,相机指导朗读预设:1.书中有“字”:读第6自然段:读了这本“书”,你知道了什么?1)出示“岩石上的_____、____和___都是字。”练习说话。2)你能读好这组对话吗?指名读。3)出示句子:这是雨点留下的脚印,叫雨痕;这是波浪的足迹,叫泪痕;还有这些闪光的、透明的,是矿物。你发现了什么?(句式相同,并列的。)2.书中有“画”过渡:岩石书上不仅有字,还有画二、理解语言1.小组学习2.小组长综合小组意见3.进行汇报交流了解“书”中的“字”培养学生质疑,与提练问题的能力。利于提高学习的效率,享受阅读的乐趣。 呢!你们看!(出示课件演示图片)(1)观察图片,找不同。这岩石书上的画与我们平时见到的树叶、小鱼、贝壳有什么不一样呢?(2)小结并介绍化石。孩子们,这里的树叶、小鱼、贝壳,本来也有美的颜色,也是活的,可由于特殊的地壳运动,他们被包了起来,死后没有腐烂,而是深埋于地下,经过漫长的时间之后,就变成像石头一样,这些就叫化石。(3)拓展更多化石资料。课件出示恐龙、虾、恐龙蛋、乌龟的化石,你们认识这些有意思的东西吗?(4)角色体验,即兴创编。岩石上居然有字、有画,真有意思!你能不能介绍这书中的字和画呢?(出示句式:你看,这儿有……有……那儿还有……哩!)3.这些字和画能说明什么呢?读第10自然段。出示:填空:这石头上的树叶能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石头上的贝壳、小鱼能告诉我们_________;这块岩石告诉我们__________。3.岩石书有什么用呢?同桌对读,并说说答案。读懂了这本“书”有哪些用处?“……”表示什么?(表示还许多的用处)齐读。读懂了这本“书”可以知道哪里埋着煤炭,哪里藏着铁矿……还能为祖国找到更多的宝藏。了解“书”中的“画”了解化石介绍“书”中的字和画体会“书”的作用让文本活力充溢,就要让学生多元地解读文本,学会想象。“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尤其是面对低年级学生,更应让我们的语文课堂成为培养他们想象力的舞台。这节课我让学生由雨点的脚印去想象雨痕,由波浪的足迹去想象波痕……情理交融,师生互动,既展示了学生理解的多元,又为学生提供了无限的想象空间。适时、适度运用多媒体技术,促进理解。1.指名读最后一自然段,猜一猜川川长大以后想干什么?2.现在你知道地质勘探队员是干什么的吗?3.拓展:探寻更广的“书”孩子们,其实在、大自然中,还有许多这样的“书”呢!三、走近人物,探寻更广的“书”。猜猜川川长大后想干什么?说说勘探员叔叔和川川是怎样的人? 你们看,这一朵朵娇艳的蓝玫瑰是书,读懂它就知道它的地下蕴藏着铜矿;这一片片高积云是书,它的出现预示着晴天即将到来;这活泼可爱的小狗是书,读懂它就知道它的汗孔是长在舌头上的;这顽强挺立的胡杨树林是书,顺着它的树根挖下去,就能找到地下水源……茫茫宇宙,万物生灵,“书”,无时不有,“书”,无处不在。只要我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的慧眼,一颗善于探寻的心,我相信你们一定能发现更多“书”中的奥秘!文中的川川“刨根问底”地问了很多很多的问题,而且这些问题也是一次次不断地深入。正是川川这种“刨根问底”的探索精神以及强烈的求知欲,才使疑问层层深入,不断地直达事物本质的。引导学生向勘探队员和川川学习,激发起学生对科学的探索兴趣和愿望。1.注意提示语:根据提示语读好对话。2.单引号的用法。3.反问句:反问句表示肯定,但语气更为强烈。四、梳理建构梳理本课学后收获。建构知识方法,为后面学习奠定基础。1.拓展阅读:《十万个为什么》、《中国少年儿童百科全书》2.采集、制作动植物标本或准备标本的图片,准备“展示台”上展示。五、作业设计运用本课习得学习方法进行阅读实践板书设计最大的“书”——  岩石     一层一层字          雨痕       波痕     矿物画          树叶       贝壳     小鱼学到知识            找到宝藏教学后记20.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教学目标:1.识记“针”等4个生字,会写“忠”等9个生字。(教学重点)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体会大自然的奥秘和情趣。(教学重点)3.学习用摘句法概括节意;学习仿写诗句。4.掌握一些辨别方向的方法,有留心周围事物、发现科学知识的意识。制定依据:(1)教学内容分析:《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是一首文字秀丽,同时包含丰富自然知识的儿童诗,它以诗歌的形式,用假设的语气,向我们介绍了四种天然的指南针:太阳、北极星、大树、积雪,这一切对于小学生来讲是生动有趣的。这首诗歌在生动形象的语言文字中,有机地渗透自然科学知识,符合二年级小学生年龄特点,是向学生进行科普教育,发展学生观察能力的一篇有趣的课文。诗歌共六个小节,每一节都有一句明确了节意,第一、六节分别是总起与总结,中间四节是分写,整首诗歌的结构是总分总结构。适合进行摘句法概括大意的方法建构和总分总结构的知识建构;本课尝试让学生学习用摘句法概括节意。第二——五节都是先介绍一种天然指南针,然后写这种指南针是怎么指引方向的,语言简洁,明白如话,适合仿写。本课教学把仿写作为提升写话能力的一个途径。(2)学生实际分析: 课文有个别词语离学生生活较远较难理解,如北极星、向导,生活在城市里的孩子对在城市中迷了路,有一定的办法(如:拨打求救电话;向警察求救……),但在野外迷了路,就缺乏一些正确的方法。本文主要介绍了太阳、北极星、大树、积雪四种天然的指南针为大家指引方向。但在理解中需要介绍有关北极星的知识。前置作业:1.按预习作业要求完成预习作业。2.学生查找相关资料,了解其它辨别方向的方法。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1.同学们,老师这里有个谜语,谁能猜出来?(出示谜语:形如钟表不是表,不报钟点和分秒,中国古人发明它,寻找方向少不了。)2.指名回答(指南针:指南针是用以判别方位的一种简单仪器。其前身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司南。)3同学们,如果你在城市迷了路,你会怎么办呢?(找警察叔叔,打110电话,给父母打电话,可以问行人……)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身边没带指南针,那可怎么办呢?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就是告诉你在野外迷了路,辨别方向的一些方法,想知道吗?我们去看看吧。4.板书课题: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齐读课题)6.释题:“要是”你能给它换一个词不改变它的意思吗?(假如、如果)一、谜语导入、悬疑激趣1.猜谜语2.明白指南针的作用3.思考问题,资源聚集4.齐读课题,理解课题兴趣是最好的朋友,激发学生的兴趣是一个好的开始。开放——反馈,与生活沟通1.检查读文情况同桌合作读课文,有读错的马上帮助改正,如果他全读对了,你就用你喜欢的方式表扬表扬他,如果两个人都有困难呢,你就再请教请教拼音。2.检查读词语(出示带拼音的词语)指南针忠实一盏灯稠密稀少分辨指路灯慌张乱闯向导自由读,指名读;难读词开火车读。相机指导四个生字的音“针、钟、盏、稠”和“盏”的形。3.师:词语读得真不错,如果在文章中遇到它们,你还能读好吗?咱们再来读读这篇课文吧。5.重点读好二至五小节。自由练读,选择自己喜欢的一节展示读。评议。6.读完课文你知道了什么?你又有什么问题?二、预习检测,梳通课文二、预习检测,梳通课文1.同桌合作读文,互相评价纠错。2.学生读词语,学习生字3.学生分组轮读课文,读正确,读流畅4.训练学生根据内容质疑加强生生互动合作读文,互相评价回归课文,把课文进一步读正确,读通顺。了解学生初读课文的收获和疑问。过渡:诗中是怎么具体写的呢?让我们来逐节读课文方法习得 1.指名读第一节,这一节是什么意思?(1)根据学生回答,小结出示:大自然有很多天然的指南针。(2)小结:真聪明!你能从文中找出一句来概括自然段的意思。这种方法有个名字,叫“摘句法”。2.你能自己从2-6节中选一节读一读,也用摘句法来说说这一节的意思是什么。交流:第2节太阳是个忠实的向导;第3节北极星是盏指路灯;第4节大树也会来帮忙;第5节沟渠里的积雪会给你指点方向。第6节大自然有很多天然的指南针,需要你细细观察,多多去想。三、学习用摘句法,把握节意读第一节,尝试用摘句法概括节意。尝试用摘句法概括第2-6节节意(学结构)方法运用(用结构)1.齐读第一节。理解“天然指南针”:是指存在于大自然中的,能指引方向的事物。“辨别”是什么意思?能换个词语吗?预设:分辨、分清、辨清2.书上说了哪几种天然的指南针呢?自读,找一找,指名说。板书:太阳北极星大树积雪3.这些天然的指南针是怎么帮我们辨别方向的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四、学习第一节。学生用换词法理解词语拓展积累近义词1.出示“我会写”中的生字,生观察发现规律。2.书写三个生字(针、忠、盏)。重点讲解(1)“盏”:两横尽量往右上方斜,斜钩不能太长,下面的皿字底要尽量写扁,横要长以托住上面。(2)“忠”:竖要短,关键是卧钩,不要写成竖弯钩。(范写盏、忠)(3)“慌”:右下角不要写成“流”的右边。3.学生练习4.展示作品五,指导书写1.学生写字2.学生点评书写引导学生发现生字的规律,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保证了写字教学过程的实效。观察发现,书写评议,充分发挥了学生在写字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提高了学生的写字能力。教学过程(第二课时)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1.我们继续学习第20课《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回顾一下:2.诗歌中介绍了哪些天然指南针?板书:太阳北极星大树积雪一、复习导入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提取主要信息过渡:这些天然指南针是怎么指引方向的呢?1.小组学习,老师参与并指导学习活动。小组合作学习单:(2-5节任选两节)二、小组合作学习2-5节 1)小组内选择齐读或个别读等方式读文,读后想一想:大自然中天然的指南针是怎样帮我们来辨别方向的,想一下其中的道理。2)组内交流,并填写表格。3)组长综合意见并汇报。要是在野外迷了路,怎么办?什么时候观察什么怎样辨别白天太阳中午时,太阳在南边;树影正指着北方黑夜北极星永远高挂在北方阴雨天大树枝叶稠的一面是南方;稀的一面是北方下雪天沟渠里的积雪化得快的是北,化得慢的是南2.反馈交流,引导理解。预设:A太阳——中午的时候在南边,地上的树影指着北方。1)理解:“忠实的向导”——指点方向带路的人;忠实是什么意思?能换个词吗?(忠诚、可靠)人们常说“狗是人类忠实的朋友”,你还能用“忠实”说一句话吗?这句话把“太阳”比作了什么?为什么说太阳是个忠实的向导?因为太阳总是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中午的时候在南边,按一定的轨迹运转,是可以信任的,可靠的,所以说太阳是忠实的向导。2)联系生活经验和自己知道的知识,帮助理解太阳中午的时候为什么在南方。我国地处北半球,正午时太阳所在的方向就是南方。3)拓展:如果是早上的太阳,你能辨别方向吗?(学习词语:旭日东升)傍晚的太阳呢?(夕阳西下)4)你能读好这一节吗?(指名读,评议,齐读)过渡:白天,太阳是个忠实的向导。生接读后面三句。黑夜里,我们可以请谁来帮忙呀?B北极星——永远高挂在北方,在夜晚帮助我们指明方向。1)理解“永远”,你能给它换个词吗?(一直)为什么说北极星是盏指路灯呢?2)拓展:怎样找到北极星?(生联系经验谈认识,师补充介绍:小组合作学习,每两大组重点学习两节,如第一、二大组学习第2、3节,第三、四大组学习第4、5节。理解第二小节。理解“忠实”“向导”的意思,用“忠实”练习说话想想:为什么影子指向北边?理解第三小节理解第四小节学会归纳整理知识抓住关键字词理解句子,用换词语、造句的方式理解词语。沟通生活理解句子 北极星在很靠近地球北极指向的天空。因此,看起来它总在北方天空。正是因为它所处的位置重要,才大名鼎鼎,是天空北部的一颗亮星,从地球上看,它的位置几乎不变。)大家也可以到网上或书本上去寻找更多关北极星的知识。3)指导朗读。分男女生读。过渡:在晴朗的夜晚,迷路的人可以请北极星来帮忙。齐读第三小节。在阴雨天里,太阳和星星都没有了,我们该怎么办呀?C大树——枝叶稠的一面是南方,枝叶稀的一面是北方。1)理解反义词:稠——稀,“稠”和“稀”分别可以换成哪一对反义词?2)想想为什么枝叶稠的一面是南方,枝叶稀的一面是北方?(因为朝南的枝叶平时受阳光照射多,朝北的枝叶平时受阳光照射少,所以才形成南稠北稀的现象。)齐读这一小节。师小结:在野外,大树给我们的帮助真不小。到了冬天,沟渠里的积雪也会给那些在野外迷路的人带来很大的帮助。D积雪——化得快的是南方,化得慢的是北方。1)课件帮助理解“沟渠”。2)沟渠里的积雪究竟哪边化得快,哪边化得慢呢?为什么?来,让我们把疑问中的结果肯定地告诉作者吧!化得快是北;化得慢的是南。(板书)太阳光照到渠道的北面,南面的雪被渠道挡着了,太阳光照不到。沟渠北面比南面获得了更多的光热,所以积雪才化得快。3)齐读2——5小节想想为什么枝叶稠的一面是南方,枝叶稀的一面是北方?理解第五小节运用科学知识,理解课文。1.自由读第一,六小节,说说你读了以后有什么发现。2.交流:1)与第一节有哪些是相同的,哪些是不同的?2)说说自己对“只要你细细观察,多多去想”的理解。只有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人才是最聪明、最有办法的人;我们应该多观察大自然,观察生活,多问几个为什么,从中找出事物之间的联系,发现其中的规律。3.指导朗读1、6两小节课文。4.齐读课文三、对比学习第一、六节比较第一与第六小节,发现其写法的不同合作读文背诵 5.利用板书,指导背诵:来,让我们来把这些好的辨别方法背下来,或许可以帮助更多的人呢!1.大自然还有许多奇妙的教你辨别方向的方法,根据课前搜集的资料,你还知道哪些方法?指生说。交流,预设:①可以利用树桩上的年轮,年轮稀的一面是南,密的一面是北。②利用古老建筑,古老建筑的大门常常朝南开。③利用山上的树种,南面多长一些较高大的树,而北面是较低矮的灌木。2.仿照课文形式说话。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可千万别慌张,(        )会帮你的忙,(           )就可以辨别方向。四、拓展、仿写交流课前查找的资料仿说——仿写获取丰富的信息,为下一环节的仿说仿写提供材料大自然是一本奇妙的百科全书,里面藏着许许多多的奥秘,需要我们仔细观察、多多思考。1.自由读《新语文主题阅读》中的《大自然的语言》。2.思考:诗歌向我们介绍了哪几种大自然的语言?(能用上摘句法就尽量用摘句法)五、拓展阅读自由读文用摘句法说说:诗歌向我们介绍了哪几种大自然的语言?拓展读科学小诗,尝试把本课中学到的方法运用到课外阅读中,方法迁移。1.推荐阅读:《十万个为什么》、《中国少儿百科全书》。2.作业:(1)背诵课文(2)朗读《新语文主题阅读》中的《走进大自然》。六、课外延伸,布置作业课内外沟通:知识沟通。板书设计:20、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白天太阳中午在南树影指北黑夜北极星    指向北方 阴雨天大树南稠、北稀 下雪天积雪南慢、北快仔细观察多多去想教学后记 语文园地五教学目标:1.体会标点符号的作用和所表达的语气,学会正确使用句号、问号、感叹号。2.运用熟字换偏旁的方法识字。3.正确搭配词语,积累运用本单元学习中遇到的两种类型的短语。4.读背《节气歌》,激发学生了解节气等自然知识的兴趣。5.以“奇妙的动物世界”为话题进行口语交际,并在说的基础上练习写一种动物。6.展示自己收集的有关自然知识,通过上网、看电视和阅读课外书籍了解自然界的奥秘。重点难点:重点:识字、积累词语。难点:1.体会标点符号的作用和语气。2.完成口语交际、并练习写话。课时安排:四课时。前置性作业:1.搜集大自然中的奇异现象(奇异的植物、动物奇异的习性等)1.带上在学习《古诗两首》一课后,搜集的李白、杜甫的诗歌;学习《雷雨》一课后,搜集的风雨雷电等自然现象的谜语、诗歌、谚语等;学习《最大的“书”》,后采集、制作的动植物标本或标本的照片。 2.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师活动教学环节学生活动设计意图1.出示第一组句子,请学生自读。第一组:这书上有字。这书上有字?指名读,说说你有什么发现?小结:标点符号不同,句子的语气和表达的意思就不一样。2.自读第二组句子,体会句子的不同语气。3.组内读句子,比比谁读得好。我的发现读句子,比较不同之处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朗读体会,并挖掘学生的语言基础,丰富学生的语感,在探究与发现中,体验祖国语言的丰富。1.学生读四组材料,说说自己的发现。2.提示学生按照形声字的规律自主识字。3.小组长考一考。4.巩固检测(1)出示新组成字的读音及词语,组织学生认读。(2)指名说说对词语的理解。(3)游戏“找朋友”:利用偏旁卡片,组织学生进行组字游戏,巩固识字。读读认认说出换的偏旁,猜猜偏旁表示的意思和形声字的读音;利用形声字规律识字1我会连自主练习 .分组出示两组练习,让学生尝试连线。2.同桌互检,朗读巩固。  3.启发思考:照样子,你还能说几个这样的短语吗?组织学生交流汇报。4.拓展练习:打开()茂密的()()的乌云  辨别()满天的()()的空气寻找()清新的()()的枝叶互相交流,打开思路。体会用词的准确,打开思路,积累动宾关系和偏正关系的短语第二课时教师活动教学环节学生活动设计意图1.自由练读,思考:说说你知道哪些节气?教师简要补充介绍。预设:学生了解的节气可能有:清明。2.教师补充:古代人发明的节气对农业生产有很大的帮助。一年二十四个节气。每月两个,第一行中,春——立春,雨——雨水;惊——惊蛰;春——春分;清——清明;谷——谷雨。……3.出示节气名称,让学生读一遍。要想了解更多的关于节气的知识,可以上网了解。1.练习背诵,小组比赛。读读背背学生读节气歌说说自己知道的节气名称及有关知识背诵节气对于学生来讲很生疏,教学应重在激发学生了解节气等自然知识的兴趣,通过读使学生对节气的初步的认识就可以了,不要强求记住具体有哪些节气、各在什么时间等。1.引导学生自主阅读,组内交流读后的感受。2.利用短文的最后一自然段,启发在组内交流:你还知道哪些大自然中奇异现象?3.教师启发学生交流搜集相关材料的途径,鼓励学生课外搜集。宽带网交流阅读中获得的食虫的植物“猪笼草”,热带鱼有关知识。交流课外搜集到的知识通过阅读开拓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了解大自然的热情和积极性,逐步养成留心观察大自然的习惯。1.根据学生的搜集,进行简要的分类,并将同学按资料类别分成若干小组。2展示台交流,展示自己搜集到的资料、图片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 .组内交流,由小组长组织组内的同学分别展示自己搜集的知识。教师巡视点拨,引导学生说清从哪搜集的,内容是什么,从中学到了什么或受到哪些启示,不清楚的地方同学间互相发问或补充。3.每个小组推选代表,参与全班的“最佳展示”。息的能力,在展示过程中锻炼交际能力;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使学生养成细心观察、了解自然的习惯。第三课时   口语交际——奇妙的动物世界第四课时   写话——有趣的   (动物)教师活动教学环节学生活动设计意图1.教师引用书中的第一段话导入。2.播放"动物世界"的录像片段,让学生随录像去感受动物世界的奥秘。3.交流看后的体会。情境导入,感知动物的奇妙观看录像交流观后体会1.交流互动:你了解过我们身边的哪些动物?2.它们的外形有什么特别之处或者有趣的地方吗?指名说,指名评价。师生交际1.你了解哪种动物的习性?和哪些动物之间发生过有趣的事?2.组长组织,组内交流:(1)可以从两方面讲,也可以只讲其中一个方面。(2)一人讲述时,其他同学可以发问,也可以补充。(3)评出“最佳讲述员”3.小组长汇报交流情况。4.各组派代表全班交流。生生交际小组内讲和动物发生过有趣的事交流、发问、补充评出“最佳讲述员”1.要是把你最喜爱最熟悉的动物写下来,你准备写些什么?2.启发:可以写写它可爱的样子,可以写写它有趣的生活习性,也可以把自己和这个动物之间发生的趣事写下来。3.怎么写它的样子呢?出示片段:写话交流自己最喜欢最熟悉的动物。从外形、趣事等方面进行介绍。在充分说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写自己熟悉的动物。 小猫可爱极了。小小的耳朵竖起来,显得很威风。两只眼珠在眼眶里滴溜滴溜的打转转时,就像一个调皮的小孩子又在想什么鬼点子。它的鼻子小巧玲珑,六根又细又长的胡须长在嘴旁。白色的毛中还有一个个黑团,从远处看就像雪白的墙壁上镶嵌着几颗大大的黑钻石。引导: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写。怎么写它的生活习性呢?出示片段:别看它那么可爱,其实它的脾气古怪极了。有一次我把它的小皮球弄丢了,那是它最心爱的玩具。它生气极了,对我狂叫不止。我只好用一个月的零花钱为它买了个新皮球,它才罢休。我那时心痛极了,真想为自己的心打抱不平。它太爱吃了。有一次中午,我和妈妈故意把盛满猫食的碗放在远处,考验它的嗅觉。它居然用灵敏的鼻子嗅到了,然后大口大口地吃起来,不到五分钟,一大碗饭就被它消灭了。把我和妈妈逗得开怀大笑。我觉得它实在吃得多,但就是不见它长胖,总是拖着那干瘦的身子在房间里跑跑跳跳。引导:抓住它的动作来写。4.学生练习写5.展示交流,互相评价6.修改。生练习写展示交流,评价修改教学后记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