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瑟》旨在叹悔
加入VIP免费下载

《锦瑟》旨在叹悔

ID:843564

大小:105 KB

页数:5页

时间:2022-02-24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锦瑟》旨在叹悔  高中《语文(必修③)?锦瑟》后的“研讨与练习”写道:“《锦瑟》是李商隐诗歌中最为难解的一篇,其主旨历来众说纷纭,有悼亡说、恋情说、自伤身世说等等。”  笔者以为,虽然“最为难解”,但为了便于师生学习,我们还是要较为准确地解读《锦瑟》的主旨。实际上,通过知人论世,可以觉察李商隐写这首诗,并非无的放矢,而是自伤身世,具体地说,就是因为对失而不得的发妻思念日重,不由从心灵深处发出叹悔之声。  让我们把视线投向《李商隐与永州》一文,从中可以了解到“李商隐曾三次到过永州”,不是游山玩水,而是寻找他的发妻柳蕊娘。他第一次到永州是唐大中元年(公元847年)四月下旬。这时因李、牛两党争斗而被贬为桂州刺史、桂管防御观察史的李党中人郑亚邀请李商隐“出任桂管观察支使兼掌书记”。此前李商隐“曾听弟弟羲叟说有人在湖南衡山见过舅子柳丹,寻思分别了十余年的发妻柳蕊娘一定在衡阳一带,而去广西必须经湖南”,于是提出沿途寻妻的要求。郑亚答应了商隐的要求,商隐也就接受了郑亚的邀请。他们“于四月底到达永州”,沿途李商隐到处向人打听柳丹的下落,“却不知柳丹为了躲避官府缉拿,到湖南之后已改名换姓”,再加上郑亚必须按时赴任,“所以他们到永州只歇息了一天”就匆匆南下了,致使商隐在衡阳没找到蕊娘,“心情一直不好,到永州后,他更灰心了”。5   “郑亚在桂州待了不足一年,遭到再贬”,转往循州赴任。李商隐获悉与自己有近二十年交情的牛党中人“令狐?被授翰林学士,不日为相”,心想他也许会原谅自己,帮自己谋个官,于是与郑亚分手,“于公元848年再次来到永州”。第一天寻访未果;“第二天,李商隐从大西门渡口过渡来到河西,逆流访问”。猛然,他“瞧见岸石上有‘愚溪山庄’四个字”,于是怀着敬意“走近山庄,正要叩门探访一下山庄主人,忽然听见里面传来熟悉的河南家乡口音,推门一看,正是舅子柳丹,心中大喜”。商隐猜想“有其兄,必有其妹”,“正要向柳丹求见蕊娘,不料遭柳丹破口大骂”,说他薄情寡义有负其妹,并要撵他出去。商隐以死相逼,方得与蕊娘相见。夫妻一别十余年,今朝相见,纵有千种风情,也无从说起,唯有相拥痛哭。按理说,商隐可以带走蕊娘,但他已另娶泾原节度使王茂元之女蕙珠为妻,故虽与蕊娘相见却不能团圆,只好怏怏离开。  来到长安后,曾诋毁李商隐“背恩”的令狐?貌似原谅了他,并推荐他去任冷闲之职――国子监教书。“大中五年正月,其妻蕙珠忧郁而逝”。蕙珠死后,商隐于公元852年再访愚溪山庄。他万万没有想到,上次与蕊娘见面后,“柳丹对商隐仍存偏见,故他换了仆人并再三嘱咐,只要有人前来寻柳氏兄妹,就说已于一年前迁走了”。“商隐听说柳氏兄妹迁往他乡,顿时万念俱灰,欲投河自尽。好在艄公眼疾手快,将他拦腰抱住,再三劝慰,他才打消轻生之念,颓然雇舟直下江陵。第二天才获悉情况的蕊娘,心急如焚地寻遍永州城,方知商隐去向,雇了潇湘第一快手驾舟追赶,叵奈没能追上。李商隐回到京城,悲思缠绕,凡事荒废,独念潇湘,夜深人静之际,挥笔作《夜意》一诗:‘5 帘垂幕半卷,枕冷被犹香。如何为相忆,魂梦过潇湘?’”“大中十二年的一个晚上,四十六岁的李商隐于郑州老家的孤灯下抚摸着昔日柳蕊娘弹奏过的锦瑟,他一根一根地数着琴弦,惊奇地发现弦为二十五根,正象征他们结婚二十五年!可悲可叹的是,如今夫妻天各一方不能团圆,二十五弦断成了五十弦。真是沧海桑田,令人感慨万千”,于是写下《锦瑟》一诗。“诗中充满了对妻子的思念,也溢满了伤感和无奈。也许,他是在为自己娶蕙珠为妻、投奔郑亚而悔恨,为自己与蕊娘失散二十余年而叹息吧。从此,李商隐思念成疾,气息日益衰微,晚唐诗坛一颗巨星就这样陨落了。”  文章考证确凿,分析入情合理,令人不得不信服。由此可以看出,《锦瑟》是李商隐思念发妻而深深叹悔之作。实际上,这样的事例并非绝无仅有,南宋著名诗人陆游就有类似的经历、感受和词作――《钗头凤》。  也许有人会问,既然李商隐十分爱恋柳蕊娘,为什么又“另娶泾原节度使王茂元之女蕙珠为妻”呢?回答这个问题之前,让我们先来看看《遗梦沈园》一文(1998年4月18日《人民日报》)写的相关内容:  “绍兴二十一年春天”,“二十七岁的陆游在这里邂逅了他的前妻唐婉――这个他一生最珍爱的女人。此时,目光已成为唯一的语言,他们互相重读着对方,只有他们心里珍藏着彼此每一个过往的记忆……一双离人,四只泪眼,最难将息……5 所有见诸文字的描述,都是陆游的高堂怕儿子荒疏了学业,在温柔乡里沉溺而失去世代簪缨的功名,才棒打鸳鸯,刀劈连理,使这一对燕尔情侣饱受了终生分离之苦。他们不仅仅是封建婚姻的受害者,也是那个宗法社会祭坛上的牺牲品。中国正统的知识分子一直把建功立业、平治天下作为第一举业,而儿女情长却使英雄气短,年轻的陆游也不得不面对功业与丽人的抉择,于是,选择的天平发生了倾斜。一生追求性灵自由的诗人陆游,注定走不出世俗的荒蔓小径,被那条看不见的锁链所扭曲。”  笔者以为,以上描写和分析为我们提供了答案。正像陆游一样,李商隐之所以“另娶”,根源在把建功立业、平治天下作为第一举业。李商隐年轻时就十分关心晚唐的时政,作了许多诗讽劝帝王并表达自己的远大抱负;何况发妻之兄“为了躲避官府缉拿到湖南之后已改名换姓”,而李党中人――泾原节度使王茂元爱李商隐的文才,将其女蕙珠许配给他,对于实现“第一举业”来说,显然前者妨害甚大而后者极为有利。李商隐在攀龙附凤时也许有些内疚甚至不安,但这怎能挡住作为“正统的知识分子”的他成就“第一举业”的渴望呢?最终诗人“走不出世俗的荒蔓小径,被那条看不见的锁链所扭曲”,没有或者不愿深思失去柳蕊娘会给他带来什么后果。生活告诉人们:有的东西平常你也许不会觉得它珍贵,而一旦失去了你就会强烈地感受到,这当中就有两情相悦而绝少功利的初恋。李商隐再婚后不久,政局突变,李党失势被贬,牛党操纵朝政。诗人因此遭到猜忌,但由于困厄又不得不寄人篱下,至此远大的抱负化为泡影;蕙珠也因其父横遭厄运忧郁而逝。  在这样深重的打击下,心灰意冷的李商隐自然会想起无比温馨的初恋,怀念同样十分爱恋他的发妻柳蕊娘,由此而萌生“早知今日,何必当初”的痛悔。这时,初恋的一幕幕美好的情景,像影片一样不断展现在诗人眼前,使他好似“庄生晓梦迷蝴蝶”(曾经沉迷在美好的境界中,像庄周梦为蝴蝶一样),只好“望帝春心托杜鹃”5 (只能像望帝那样,把自己的爱心托付给杜鹃),让他有如“沧海月明珠有泪”(眼泪止不住地流着),觉得“蓝田日暖玉生烟”(过去生活的图景如同蓝田玉山上的缕缕玉烟,依稀可见),情不自禁地发出“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的叹悔之声。这其实是生活逻辑的反映。“可待”用了节短修辞法,意即“怎么可待”,用反问的语气表示否定,突显了追悔之情。这与《钗头凤》中的“错!错!错!”和“莫!莫!莫!”所表达的情愫是一样的,只不过一个直白一个婉约罢了。  正是因为追悔的“此情”不是待到如今追忆时才有,而是在“另娶”的当时潜意识里就有了,所以诗人才有惘然若失之叹。作此推敲,才能尽窥诗人对前妻柳蕊娘的思念既深挚浓烈又充满了伤感无奈。  综上所述,笔者有理由相信:《锦瑟》旨在叹悔,是李商隐思念发妻而深深叹悔之作。《当代文学史》(吴庚舜、董乃斌主编)对《锦瑟》及李商隐的《无题》诗有这样的看法:“如果将这些作品看作李商隐以爱情感受为主要依据,融合全部人生体验,而以感伤身世为基本主题的叙情诗,或许与事实相去不远。”据此,笔者的“相信”进而成了“坚信”。  【作者单位:湖北省咸宁市鄂南高中】5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