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教学设计(名师示范课)——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实验教材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陕西省西乡县城北小学王芳【教材简析】《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这是一首以自然科学为题材的儿童诗歌,向孩子们介绍了大自然中很多细微的,能帮助人们识别方向的自然现象。这首诗歌易读懂,很能引起孩子们对大自然的兴趣,并使他们懂得,大自然中的很多现象只有细心的孩子才能观察到。教学中教师应培养学生爱动脑、爱观察的习惯。【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小学二年级的学生。经过了两年多的试验教学后,班上学生思维活跃,对语文非常感兴趣,阅读和写作表达的愿望很强烈;学生对诗歌体裁的课文很熟悉,而且对诗歌的形式很感兴趣;学生的阅读能力虽然不错,但对科学知识的了解还不够;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欠强,需要及时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设计理念】生活是“生”的,生活是“活”的。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教学“活”起来,即使教师不说一句话,学生也能掌握知识。本设计指导学生学习新知识不是由抽象的旧知识引入,而多以学生身边的生活为例,让学生发现新知识产生的规律。【教学目标】知识技能:会写“盏”字,能正确理解“忠实、向导、稀、稠”等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四种天然指南针的用法;过程方法:通过创设情境、教师检测小组合作、朗读实践等多种形式,掌握一些辨别方向的方法;通过两两交流、小组合作等活动,让学生不仅理解课文,也可体验到协作学习的方法,提高评价与协作的意识和能力;通过拓展资源、写作、比赛等活动,提高学习语文的方法和策略;在情境探究性学习过程中,体验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自主、合作探究中激发学生走进大自然、观察大自然、探索大自然的欲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辨别方向的几种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难点: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观察自然的兴趣。6
【教法学法】任务驱动法本首小诗以“什么样的天然指南针在什么时候怎样帮我们辨认方向?”这一线索贯穿全文,本课时的学习任务就是对每一种指南针的用法进行探究并将其分解给每个小组,来达成教学目标。创设情境、以读代讲、先扶后放、“双主”教学法创设有利于调动学生情感的多媒体情境,在大量的语文“读”的实践中,在老师的引导下,开展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探究性教学活动。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的方法本节课信息技术成为创设情境的工具;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资源信息加工的认知工具,从而彻底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工具。学法: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媒体说明】资源类型内容作用音频轻松优美的乐曲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文字资料有关能辨方向别的自然景象观察自然景物来辨别方向【教学时间】40分钟【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情境,明确学习目标1、复习字词导语:嗨!小朋友们大家好,这几天天气越来暖和,花开了,草绿了,多美呀!今天,老师带大家去郊游,想不想去?(课件出示一幅美丽景色的画面。)不过,只有闯过迷宫的小朋友才可以去,那么谁想第一个闯关?(课件出示迷宫图,学生认读词语,通过迷宫。)2、揭示课题我们一起成功的闯过了迷宫。现在,准备出发!呀!老师忘记带指南针,不过没关系,大自然中有许多天然的指南针会帮我们辨别方向。他们呀,就藏在今天我们要学的一首小诗中,这首诗是——(课件出示课题,生读课题。)3、板书课题伸出你的手指和老师一起写课题。(生书空课题,并齐读课题。)设计意图:美丽迷人的画面和老师的激情描述,将学生带入了神奇的大自然中,奠定了学生理解课文的环境基调,调动了学生探究的欲望。在此环节中信息技术作为了情境创设的工具。6
二、自主合作探究,理解各种指南针的用处:1、整体感知师: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与周围的小朋友一起将诗中介绍的天然指南针找出来,看看谁找的又对又快。注意读课文的时候不读错字,不拖音。(生读文——同桌交流——个别汇报——贴图)这些天然的指南针该怎么用呢?张老师要考考大家,愿意接受挑战吗?2、挑战一:“帮小女孩找方向”(课件出示女孩迷路图)(1)、图中的小女孩在什么时候迷路了?她该请那种天然指南针辨认方向呢?(指导学生看图,引出天然指南针“太阳”)(2)、生读第二小节。(3)、理解词语“忠实”、“向导”,并用“忠实”练习说话。(4)、太阳这个忠实的向导该怎样帮小女孩辨别方向呢?大家再来读读这个小节,看看谁能第一个告诉小女孩?(生读文——同桌交流——汇报交流——指认“南”“北”并板书)(5)、帮小女孩找到了方向,大家心情一定很高兴,那我们就高兴的读读这小节吧!设计意图:这一环节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运用创设情境的方法,在网络环境中探究出太阳如何帮我们在野外辨认方向,这不仅体现“双主”的教学模式也为下面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奠定了基础。在此环节中信息技术作为了提供丰富资源,加工信息的认知工具。过渡:帮小女孩找到了方向,第一次挑战成功!自己给自己鼓鼓掌。再看挑战二:“完成表格”还有胆量挑战吗?2、挑战二:完成表格(课件出示)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什么时候观察什么怎样辨认中午太阳太阳在南方,树上的影子指着北方。北极星大树积雪我们知道太阳在中午的时候告诉人们它在南边,地上的树影在北方。可是其它天然指南针在什么时候怎样帮我们辨认方向呢?和小组的同学一起找一找,将找到的答案填写在你手中的表格之中。填的又对又快的小组老师会为他们颁发“智慧星”。(1)、小组成员合作填写提前准备的表格,师巡视并随机指导。(2)、学生汇报自学成果汇报一:北极星在夜晚的时候帮我们辨认方向。6
a、生读文。b、夜晚的北极星像什么?引出“盏”。c、认读并通过比较的方法让学生书写“盏”。(出示两个书写不同的“盏”,让学生自己说说书写中该注意什么?)d、夜晚的北极星这盏指路灯在哪里呢?(课件出示夜晚星空图。)这七颗星想什么?叫什么?它在夜晚的时候会告诉迷路的人们什么?(相机板书“北”)e、语言创设情境,怀着轻松的心情朗读第三小节。(男女生比赛读。)汇报二:大树在阴雨天帮我们辨认方向。(出示阴雨天情境图)a、生读文b、学习反义词“稀”和“稠”、c、看图辨认哪边“稀”“稠”?哪边“南”“北”?(相机板书。)d、启发学生质疑并解疑。教师引导:聪明的孩子不但会回答问题,还要会提问题。你看看这小节能提出什么问题吗?如提不出来没关系,老师问“为什么枝叶稠的一边是南面?”谁会补充下半句?e、指导朗读,并评价。汇报三:沟渠里的积雪在冬天帮我们辨认方向。a、生读文。b、引导学生自己质疑。引导:沟渠里的积雪有的化得快,有的化得慢,那么哪边是南?哪边是北呢?c、实物分别演示沟渠里的积雪和山坡上的积雪如何帮我们辨认方向。(注意区别山坡与沟渠的不同,可让学生板书“南”“北”。)d、生读解疑后的第五小节。(3)、回顾自学情况。(出示表格)设计意图:这一环节利用表格简单明了的特点,为学生提出小组共同学习的目标任务。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快速的理解其他三种天然指南针的用法。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提高自学能力。并在汇报交流中创设问题情境能触动孩子的内心,启发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质疑。为探究性学习推波助澜。同时采用实物演示方法帮助学生突破教学难点。过渡:表格完成,我们再一次挑战成功!再次将掌声送给自己。现在我们轻松轻松,和老师一起去美丽的郊外去游玩吧!(出示美丽的郊外风景图,并配以优美的音乐。)3、总结全文(1)、有感情的朗读全文,可加入自己的动作。(2)、师总结6
无论在大自然中,还是在生活中,我们都要做有心之人,要用自己的眼睛多多(观察),用自己的脑袋细细(思考),这样才能成为聪明的孩子。(板书:观察,思考)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设计是充分发挥网络媒体资源的作用,通过美丽的图片,动听的音乐让学生仿佛置身于郊游的情境中,唤起学生的朗读激情。使学生更好的体会文本,积累文字材料,将语言文字内化成自己的内心情感体验,为创作表达做好铺垫。三、拓展延伸:1、聪明的孩子们,你们还知道大自然中有那些天然的指南针吗?(生自由交流)2、出示一些生活中的天然指南针,教给学生辨认方法。(课件,实物出示。如:苹果、树桩、大雁、向日葵等。)3、根据所学各种天然指南针的辨认方法,并完成小诗。(课件出示)苹果是个忠实的向导,树桩是个天然的指南针,它在____指引方向。它在_____指引方向。红的一面是____,____的一面是____,黄的一面是_____。_____的一面是_____。(后略)4、教师总结:今天,大家的收获可真不小。其实,在大自然中处处充满了神奇与奥秘。我们一定要细细观察,多多思考,还要通过看书,上网等多种方法搜集各种资料,这样我们才能在科学的世界里遨游,飞翔。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设计是为了让学生在学完课文后有创造表达的欲望,提高学生写作水平,通过写后的交流,让学生在交流中进步,体验写作的成就感。同时可以拓展学生的课外知识,激发学生对科学世界的热爱和探索,实现情感目标的完成。四、布置作业【板书设计】20、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11、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南面 北边 中午: 太阳 树影 黑夜: 北极星 细细观察, 阴雨天: 树叶稠 树叶稀 多多去想【课后反思】6
这是一首以自然科学为题材的儿童诗歌,向孩子介绍了在自然中很多细微的、能帮助人们识别方向的自然现象,这首诗歌易懂,很能引起孩子们对大自然的兴趣,并使他们懂得大自然中的很多现象,只有细心的孩子才能观察到。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做到了如下几点:1、注重语言的积累和运用的训练。由字、词、句到段都培养了学生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如:在进行“忠”和“盏”的教学中把它们与句子结合起来,进行学习,拓展延伸到“除了课文中所说的忠实的向导以外还可以说忠实的什么”,“北极星是盏指路灯”这句话还可以怎样说等。在学完四种辨别方向的方法后,让学生结合自己搜集的资料像课文中所写的那样再说一段话,给学生充分的语言训练时间,提高了学生口语表达能力。2、恰到好处的运用了多媒体简化并突破了课文的重、难点,使学生直观形象的理解了课文的内容。3、采用了多种形式的读文方式,有:指名读、自由读、与小伙伴合作读、接龙读、范读、齐读、选择自己喜欢的小节读、小组合作读,激发了学生读文的兴趣,使学生在多种形式、多次读文的过程中轻松地理解了课文的内容。4、培养了学生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不足:在对第5小节“沟渠里的积雪哪边化的快哪边化得慢,化得快的那边是南面还是北面,为什么?”这个问题的处理上没有利用多媒体直观演示,部分学生还是没有弄明白。如果能在学生汇报时适时的利用多媒体演示,教师相机用语言来进一步说明,我想这个难点便会迎刃而解。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