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教学设计(第二课时)【知识能力目标】1.会写9个字,会认13个字。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并尝试背诵诗歌。3.了解大自然中辨别方向的几种方法,培养学生留心周围事物、发现科学知识的意识。4.发展学生的观察生活、辨别方向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情感目标】运用多种方式让学生掌握一些辨别方向的方法,感悟大自然的奥秘和情趣。在情感的世界里让孩子深深感到:要留心周围事物、发现科学知识,做生活的有心人。编写诗句。【教学重难点】学习生字、新词,朗读和背诵课文。如何运用天然指南针辨别方向?【设计理念】二年级学生生活经验肤浅,方位感很弱,虽然在数学课上学过辨别方向,但那是平面的,和本课的实际生活中的立体感知是有很大差别的。根据本组课文的教学要求,我把“运用多种方式让学生掌握一些辨别方向的方法”作为教学难点。重点是“在情感的世界里让孩子深深感到:要留心周围事物,发现科学知识,做生活的有心人。“以读代讲”法:《大纲》指出:“重视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本文是一首文字秀丽,同时包含丰富自然知识的儿童诗,教学时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读,读中理解,读中体会,积累语言。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上节课,我们已经读了课文,学写了许多生字宝宝。谁上来听写?(请同学们把你认为文中重要或者难写的词语报给他们,其他同学认真看他们的书写。表扬:生字宝宝掌握得还不错!粉笔字也写得漂亮!希望向他们学习,给他们送去掌声。【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之间相互报本课重点或难写的词语,比老师报给学生听写更有实效,教师把主动权交给了大多数同学,他们在脑海里筛选词语,不但起到巩固复习的作用,更培养学生善于观察他人书写的能力。
2.同学们,通过学习我们还知道了几种天然的指南针,它们分别是:(板书)太阳、北斗星、大树、积雪过渡:是呀,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大自然中这些天然的指南针来帮助你。二、创设情境学习第二节1.出示图:可是这天呀!真的有位小女孩在郊外迷路了,你看她都急得哭了!你们愿意帮助他吗?生:愿意。嗯!我们都是助人为乐的孩子。师:先安慰安慰她吧! 生1:小女孩,别哭,我们会帮助你的!生2:小女孩,别着急,大自然有很多天然的指南针会为你指点方向。【设计意图】通过口头训练,激发学生乐于助人的美好品质,让学生融入情境中有亲身体验的欲望。2.师:怎样用这些天然的指南针辨别方向呢?这节课让我们一起再来细读文中2—5节,你一定会有新的收获!请同学们自由读2—5节一遍,然后拿起笔边读边对照大屏幕用你喜欢的符号划出文中表示方向的词。3.出示课件。(1)中午的时候,太阳所在位置是( )方,地上的树影所指的方向是( )方。(2)在晚上,北极星永远指着( )方。(3)在树林里,树叶稠的一面是( )方,树叶稀的一面是( )方。(同桌可以相互说说,然后指名说说,如果你认为他说得对就跟着读一遍。)【设计意图】相信学生已读懂的语言文字,帮助学生梳理重点词句。强调文中关键表示方向的字眼,聚焦语言文字,为充实学生语言思维空间埋下伏笔。4.师:很好,我们快把文中这些关键的句子告诉小女孩,帮她指引方向吧!5.出示课件。师:请大家看图,谁可以当他的指南针?生1:太阳生2:大树的树影6.师:课文哪一节可以找到依据?出示:第2节(指名读)师:太阳可以帮助小明指明方向可信吗?板书:忠实的向导
▲什么叫向导(指点方向带路的人)?▲为什么说太阳是忠实的向导?谁能说说太阳作息时间规律?(日出东方,中午在南方,夕阳西下)师:哦!太阳是按照一定的轨迹运行,它的作息规律一直不会变,他当向导是可以信任的,是可靠的。怪不得把太阳比作是:忠实的(向导)板书:比作▲拓展:除了忠实的(向导)还可以说:忠实的什么呢?请看题:(出示课件)我有一个真正的朋友,我高兴时他会和我分享快乐,我遇到困难他会伸出援助之手,可以把他称为忠实的( )。在生活中,谁是你的忠实朋友?▲口头训练:我忠实的朋友是谁?……或者说谁是我忠实的朋友?除了大家讲得人之外,学习或生活中还有什么物是你忠实的朋友?为什么?(生:钢琴;书等等。把你的意思用一句完整的话表达出来。)【设计意图】字不离词,词不离句。把“忠实的向导”通过忠实的( )的词组和句式训练,学生不仅联系生活实际理解的词语的意义,也学会了运用。因此,理解与运用相结合的训练潜在着根植学生心灵的学会知识。而不是学生对词句的理解只停留在表面。7.过渡:师:同学们刚才说了这么多。忠实的向导也好,忠实的朋友也好,忠实的学习伙伴也好,这些都是我们很信任的人或物,因为他们总能给予我们忠实的帮助。谁能用朗读读出可信的语气,让小女孩不再发愁。8.指名读。同学们齐读这一节。9.师:再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时正是太阳高照的时候。小女孩旁边有茂密的树林。她该怎么辨别方向呢?请你亲口对她说说吧!生1:小女孩,你看太阳在空中,太阳所指的方向就是南方生2:小女孩,地上树影指的方向就是北方。 师:小女孩呀,你看呀,你看到你的影子了吗?太阳在空中,你的影子就在什么方向呀?(北)师:悄悄地告诉同学们:小女孩的家在南方呢,她朝什么方向走呢?生:朝着头上太阳的方向走。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读文,能记住根据太阳在中午的时候在南方、树影指向北方。但是大多数同学在生活中如何运用所学的知识,这是本课时难点。在教学中,灵活地创设:“小女孩的家就在南方”这一情境,学生借助直观的小女孩迷失方向的画面,能很快运用所学的知识。“学在此时,用在此时”学生知识的运用能力就能立竿见影的见其效。三、自学第3—5节过渡:师:老师为你竖起大拇指!小女孩在你们的帮助下终于找到自己的家了。聪明的同学们,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不是白天是黑夜怎么办呢?不是晴天是阴雨天或者是雪天怎么办呢?(板书:白天、黑夜、阴雨天、下雪天),默读3—5节。一边读一边思考:该怎么辨别方向?并把你读到有疑问的地方做上记号。1.先看3——4节指名读读。你读懂了什么?板书:一(盏)指路灯 稠——密2.师:同学们真会读书,能靠自己解决问题了。来让我们来把这些好的辨别方法背下来,或许可以帮助更多的人呢!3.谁第一个背?我要送出一个啪啪圈,奖给这位自信勇敢的背书小能手!4.接着,快点背熟第5节吧!(送出第二个啪啪圈,你在最短的时间内背出来,真会珍惜时间学习!想学他的给他掌声。5.过渡。师:读着读着,背着背着,你读第5节的时候,读出了疑问了吗?(沟渠里的雪究竟哪边化得快,哪边化得慢呢?)▲理解“沟渠”,指名在黑板上画出想想中的“沟渠”。辨别化得快是北;化得慢的是南。▲拓展:那么是山坡上的积雪呢?师:同学们越来越聪明了,都学会不断探索了!来,让我们把疑问中的结果肯定地告诉作者吧!6.小结:化得快是北;化得慢的是南。(板书)7.来!让我们一起捧起书本,把2—5节连接起来读读,我读前两行,你读后两行。【设计意图】每单元阅读课文应是检测这一个单元训练侧重点,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提高自身的综合学习能力。我放手让学生读懂自己能读懂的,找出读中不懂的问题,并学会积累文本中应该去掌握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设计疑问环节旨在学生有敢于探索的精神。8.过渡:师:聪明的孩子们,小女孩经过这次迷路后,她回家以后就知道学习知识的重要性了。她也和大家一样开始找寻更多的辨别方向的办法了,你知道是什么吗? 交流:生1:可以利用树桩上的年轮,年轮稀的一面是南,密的一面是北。
生2:利用古老建筑,古老建筑的大门常常朝南开。生3:利用山上的树种,南面多长一些较高大的树,而北面是较低矮的灌木。【设计意图】拓展知识,进一步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敢于探索科学知识的思想情感。四、总结师:同学们,知道了这些天然指南针的辨别方法,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请不要慌张。要是……齐读最后一节。师:大自然是一本奇妙的百科全书,里面藏着许许多多的奥秘,需要我们仔细观察、多多思考。这里老师想给大家推荐两本书《十万个为什么》《中国少儿百科全书》,从中你会知道很多自然知识。(1)大自然还有许多奇妙的教你辨别方向的方法,根据课前搜集的资料,你还知道哪些方法?指生说。(2)仿照课文形式说话。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可千万别慌张,( )会帮你的忙,( )就可以辨别方向。【设计意图】让学生读懂科学道理的基础上,用仿写的形式开开阔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留在心灵的情趣。板书设计: 17.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白天 太阳 比作 忠实的(向导) →南 黑夜 北极星 比作 一(盏)指南针 →北 稠(密) →南 阴雨天 大树 ︳反︳ 稀(疏) →北 化得快 →北 下雪天 积雪 化得慢 →南【课后反思】
在教学设计前,我围绕三个疑问钻研教材,读通文本。第一个疑问来源于平时学生作业练习中存在的一些现象:教师一步步交给学生书写生字的笔顺,但发现很多学生在书写过程中非常随意,书写不规范。因此,为了培养学生观察他人书写的好习惯,进一步掌握生字笔顺的过程。我改变方式:要求学生之间互报听写,这样,大多数同学乐于当“小老师”,乐于“审察”他们的书写过程,比老师一人报,学生在本上书写,检测效果更为直观,有助于学生养成认真观察、认真书写每个字的良好习惯。我感受:在教学实践中要从发现的实际问题入手,找到适宜的相对解决的办法才是最有效的教学方法。另外,低段教学中,小孩子认知能力有限,即使很多基础知识已掌握,但是很多题目不能很快读懂题意。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一直很重视引导学生在积累词句的基础上,让学生明白如何运用知识的能力。在解决我的第二个疑问时,我的教学设计也别有用心。比如:忠实的( )训练学生进行词语搭配,引导学生在理解词义的基础上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为了扩宽学生知识面的同时,真正让他们在生活实际中得以运用,我进一步引导:在生活中,谁是你的忠实朋友?我忠实的朋友是谁?……或者说谁是我忠实的朋友?(打开学生思维空间进行口语训练,暗在引导学生懂得同一个意思可以用不同句式表达)。除了大家讲得人之外,学习或生活中还有什么物是你忠实的朋友?为什么?(指引学生用生动具体的语言表达,暗在让学生对比喻、拟人修辞手法有了初步的运用意识。)为了让学生能直观地认识作业中的一些题型,我在板书设计上借用强调了词语搭配,量词的运用强化生字,近反义词的发现等等一些隐形的符号,引导学生从点点滴滴积累与运用相结合。在解决第三个疑问时,我发现:要突破一个课时的重难点,光知道学生的学情是远远不够的,不同班的学生学情不一样,要找到最佳突破重难点的方法必须需要老师“磨”的过程。而且在“磨”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越多越有利!这样,才有利于找寻突破难点的最佳方法。本篇课文我在不同班级一共执教了三次,在第二次执教的时候,我感觉到:怎么越上问题越多?最后,我逐步从问题入手,逐步完善教案。值得记录的是:在解决文中“沟渠里的雪究竟哪边化得快,哪边化得慢呢?”(文本中作者在这一节语言表达上没有给出肯定的答案)我在第五次修改教案
中发现:整个单元,有个训练题型就是认识并运用几种标点符号。我豁然开朗,在引导学生熟背第五小节的内容时,以“?”的方式出现,激发学生大胆质疑。在理解“沟渠”一词的基础上画简图,再画“山坡”进行比较。学生带着疑问探索得知:地理位置不同,积雪所在的方向位置变化也就不一样。最后,我领引学生:孩子们,通过我们阅读,通过我们的探索,让我们告诉作者一个肯定的答案——沟渠里化得快得一面是北,化得慢的是南。这样,既激发了学生解决问题求知热情,又让学生在情感领域里意识到:留心周围事物、发现科学知识,要从疑问开始!我们的教学也更为实效地解决重难点。原来,文本中字里行间,引发着教学设计的灵感。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作者也有隐藏最佳教学设计的时候,需要我们教者去发现。